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林業隊解散,上半年盤點
六月二十號,李龍帶著卡車在貝母季結束的時候,去了艾里的林業隊南山駐守點。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這里已經在進行改造了,艾里的辦公室外院子門口,原來的林業隊的牌子摘了下來,新的牌子掛了上去,上面寫的是“瑪縣南山林業工作站”。
聽到汽車聲響,艾里從院子里出來,看到下車的李龍,臉上帶著笑容,過來和李龍打著招呼:“阿達西,好的呢嗎?”
“好的好的,你這里都改了?啥時候改的?”李龍問道。
“唉,才改沒幾天。”艾里的聲音里帶著幾分不甘,還有一些無奈。
“我看有些人在搬家呢?”李龍問道,“這是啥意思?”
“沒啥意思。上面有通知嘛,那些護林員不能在這里集中居住了。這一片……以后差不多就只有辦公區,對了,林業派出所也設在這里了。”
“那護林員咋辦呢?”李龍問道,“護林員不可能撤掉吧?”
“肯定不撤,但不像現在這樣集中居住吃飯了。他們在各山口自己蓋房子,林業局有補貼。以后護林員盡量會找就在那里居住的人,一家人住著也行呢,或者個人住在那里也行。”
李龍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后世就是這樣的模式,護林員有工作,有些就是牧民直接兼任的,一邊放牧一邊護林。
當然,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規矩,有些則是直接把林業工作站設在了重要的山口,在這里檢查出入的那些人和車。
“林業派出所也在這里?”李龍問道。
“對的呢。現在光把房子設下來了,人還沒分過來……不過也就這幾天了。人嘛,我認識呢,我也打聽過了,人家說了,以后沒收的東西,他們也不能自己處理,會上交。”
艾里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愛莫能助。以后從山里沒收東西賣給李龍的可能性已經沒了。他們林業工作站的執法權縮小了,收東西主要是林業派出所,那是另外一套執法程序。
李龍表示明白。
其實現在從林業隊這里買東西對李龍的收購站來說,算是錦上添花,有亦可,沒有也沒太大影響。
畢竟他的收購站目前的輻射范圍至少有兩三個縣的面積,哪怕淡季,每天的營業額也在好幾千甚至上萬,真就不差這一點兒了。
所以李龍并沒有太失望,和艾里聊了一會兒,就一起去庫房。
“我們的隊員們也知道這事情就這樣了,所以這段時間積極性也很高,雖然貝母季已經結束了,但他們的收獲還是很大的。”
打開庫房,艾里還是挺自豪的:
“貝母嘛,干的濕的加起來有四五十袋子呢。對了,還有野蘑菇。你那里野蘑菇收的嘛,我們隊員說以后不能沒收采藥人的東西了,他們干脆也去挖藥材、采蘑菇,看你收不收……”
“收啊,肯定收的。”李龍笑著說,“既然這樣,那明年的貝母季,我到各個山口找你們的護林員去收東西呢。對了,不用等明年,七月份那個黑虎掌菌下來,那時候就可以收。”
“行啊。”艾里已經恢復了平靜,笑著說道,“這兩天開會的時候我給他們說。山里面嘛,還是我們護林員比較了解一些。他們要真想賺錢,好東西多的呢。”
李龍相信這一點。
“給他們說,山里的東西,我都收呢。不光這些藥材、皮子、蘑菇……對了,蘑菇我就收兩種,主要是其他特征不明顯的容易中毒。
活的我也收,明年開春,你們的護林員要能抓到活的小馬鹿、狍鹿子啥的,我也收,小野豬我也收呢……”
“狼娃子收不收?”艾里開起了玩笑。
“那個……要是太小的話,可以呢,大一點不行,養不熟不行。”李龍還真認真的回答了一下。
“哈哈哈哈,那我就知道了,到時肯定能給你整一些。”
“那我說好了,馬鹿娃子,一個幾百塊錢,狍鹿子,一個一兩百吧。野豬娃子,一個十來塊錢……這個東西一碰到就是一群,想抓的話也好抓呢。”
艾里點點頭,這話他不好說。
“不過嘛,我想著明年說不定還能收些東西。到時我再聯系你吧,這個改革嘛,我們知道呢,你們這些朋友知道呢,但那些采藥人不清楚。說不定我們還能搞一兩年。”
艾里是這么想的。
他讓李龍看著這些東西,他則去大院子里叫了幾個年輕人過來幫忙。
貝母因為是混雜的,李龍便和艾里商量著,干濕一起算,給個均價。
艾里自然是沒問題,他甚至于都沒咋想著講價。他對李龍來收東西最欣賞的地方就是啥都要,哪怕在他眼里看著一堆破爛,李龍也能給個價格。
收得很徹底,所以他才會和李龍保持著長期的合作。
不是沒有人想要頂替李龍的位子和他合作,但那些人一來給的價格不夠,二來挑三撿四的。
沒辦法,從改開開始,二道販子天然掌握著定價權,這些人收東西習慣了,挑好的來——從最開始他們在農村那里收東西,就很有優越感。
哪怕是到林業隊這樣的大客戶這里,他們也都是不自覺的就帶著那么點職業習慣。
所以艾里不慣著他們。
李龍把所有的貝母看完,心里有數了,給了一個均價,一公斤四十塊錢。
主要是半干半濕的比較多。
一共一千四百多公斤,這就是五萬多塊錢。
野蘑菇干也不少。有些已經爛掉了,基本上就是得扔。李龍把爛掉的雜蘑菇挑出來給艾里看。羊肚菌有個好處,哪怕爛掉也不生蛆,所以好辨別。
“我嘛,主要收這兩種蘑菇。”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才六月下旬,收來的蘑菇里已經有黑虎掌菌了,看來是早出生的。
“行呢行呢,給我留下兩三個,我到時給隊員看。”艾里是不錯的隊長,他是真能想著給隊員謀點福利的。
畢竟以后護林員想要像這兩年這樣賺外快就不容易了。沒辦法沒收別人的東西,那就只能自己搞。
以前李龍也給他說過收哪些蘑菇,他也不記,因為沒必要。
以后就不一樣了。
李龍把羊肚菌和黑虎掌菌都留下來一小堆,剩下的那些就開始過秤。
因為羊肚菌里也有不少沒干的,李龍按一公斤十五收的。
羊肚菌有四百多公斤,這是六千多塊錢。
皮子不多,這時候山里林深草密,打野東西就不好打了,李龍給了個統收價,一千塊錢。
雜七雜八還有一些“破爛”,李龍大眼一掃,差不多都是山里撿來的破爛,瓷碗、銅錢、銹掉的老軍刀之類的亂七八糟的。
李龍直接按堆,這一堆一百塊錢。
艾里就笑了。在他看來,這些破爛也就在李龍這里能賣點錢吧。
最后算下來六萬多塊錢,李龍給付的現金。來之前他是專門去銀行換的新錢。
艾里手指醮著唾沫把錢點清,然后叫小伙子們裝車。
一車裝的滿滿當當的,裝完車,艾里請李龍吃羊肉。
“以后嘛,東西不買了,人還要經常過來的。”艾里說,“我嘛,漢族朋友不多,你算一個。以后到縣里嘛,我也去找你喝酒呢。”
“沒問題,要常來。”李龍舉杯。這次不喝酒說不過去,不過好在艾里也知道他要開車,下午還要去呼縣找阿布來提收東西,所以也沒多喝。
李龍帶著車回去把東西卸掉,然后去阿布來提那里。
呼縣也在進行林業系統改革,阿布來提他們的牌子雖然還沒掛,但改革方向是一樣的。
呼縣和瑪縣都在北庭西面,兩個縣的情況大致相同,后面的遭遇也差不多——一些試點改革往往都會落在這兩個縣頭上。
老百姓……唉。
這就是所謂的時代的陣疼吧。
阿布來提這里的東西沒艾里那里多,但他給李龍說了一件事情。
“以后嘛,我聯系了幾個護林員,我們一起在山里搞那些山貨。”他悄悄給李龍說,“我們工作站嘛,電話有呢。我弄到了東西了,就給你打電話你過來拉。
當然,如果不是很多,我開著嘎斯車就給你送過去了。”
“那好啊。”李龍自然樂意了啊,這對于他來說算好事。
“主要嘛,這兩年能截一些采藥人的東西,我們護林員的生活嘛,好得很。有酒喝有肉吃。現在改了嘛,我們的錢就只有工資了。
你也知道,護林員的工資低得很嘛,想要像以前那樣的生活,不可能了。所以嘛,我們得自己想辦法。”
這就體現出來了,阿布來提比艾里想的長遠一些,也塌實一些。艾里其實想著還是原來那一套,趁著采藥人信息不對稱,再收割一波。
但阿布來提想的就長遠一些。既然不讓我們沒收了,這些東西又值錢,那我們完全可以合伙干嘛,自己負責的山區自己開挖,林業派出所的總不能抓自己人嘛。
燈下黑哪里都有,這一點在他們看來很正常。
阿布來提這里有李龍的電話,李龍的意思是他只要搞到東西了,那就給李龍打電話行了。
呼縣林業局這里,李龍收了差不多五萬塊錢的東西,東西裝車,阿布來提同樣留李龍吃了飯,不過這回沒喝酒。
等把車帶回收購站卸下來之后,天已經完全黑了。
兩個林業隊的合作大體上就告一段落,接下來收購站大宗的交易就少了,主要還是每天零散的收購。
今年李龍沒進山搞“小賣部”,許多人經常去木屋那里等著,最后確定李龍的山中商店不開了,就只能失望的離開。
李龍也是沒辦法,分身乏術。村里的那些朋友現在都拖家帶口的,加上農忙,也不可能進山。
孫家強和梁雙成兩個在收購站忙的也是團團轉。貝母收購的旺季,每天清洗貝母是個大活,加上劉高樓定期送來的皮子也需要清理。
這兩個人干活是真踏實,真對得起李龍給的工資和獎金。
李龍這邊在理順著收購關系。杜廠長那邊也在和領導談話的時候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想要繼續兼任農機廠的廠長。
他的理由也很明確。農機廠這幾年發展這么快,主要搞出來的是新產品,比較符合市場需要。而這些新產品算是他一力推動搞起來的,無論是和設計者還是和采購商,他們合作都非常好。
如果現在貿然換了廠長,對于廠子的發展不利。
杜廠長當然也明確表示,他并不是貪戀手頭那點權力,主要還是希望才發展起來的廠子,不要因為換人而導致發展受挫,這不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如果上級領導機關認為他不適合在這里,那他肯定服從上級的安排。
以前杜廠長可沒這么能說,也就是這兩年因為有了新產品,成了不少人的座上賓,經歷的多了,成長了。
不光要成為一個好的技術廠長,更要成為能讓廠子發展、工人受益的政治廠長。
杜廠長的表態讓領導很滿意,說也會認真的考慮。
畢竟杜廠長是有功之人。他的農機廠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廠發展成為全市上繳利潤數一數二的大企業,說起話來自然舉足輕重,份量還是有的。
領導雖然沒有明確表示,但說會認真考慮他的建議和想法。
杜廠長回到廠子里之后,就給李龍打了電話,把這個事情說了一下。
李龍正在收購站里和梁雙成一起清洗晾曬著從兩個林業隊里收來的貝母,接到電話之后也挺開心。
“不管怎么著,我先把最近的分紅結算清楚給你發過去。”杜廠長其實也在做著兩手準備,“如果我真的調走了,至少我離任之前咱們的合作我會落實好。
當然,如果我走了,接替人選領導應該會征求我的意見,我會給他們說清楚和你的合作是廠子里最重要的合作,擺在第一位。”
“那我可謝謝你了。”李龍笑著說,“能不走最好,掛名領導,實權廠長,還是你的熟悉領域會更好一些。”
“我也是這么想的嘛。”杜廠長感嘆著,“和你開始合作收割機這幾年,是我當廠子最自在的幾年,唉,希望能繼續吧。”
第二天,農機廠給李龍的分紅匯款就到了。這一個季度是打藥機和收割機的旺季,李龍收到的分紅有七萬多,雖然不比冬天有清雪機的時候,但也不少了。
現在進賬比較多,李龍想著是不是去黑市兌換一些美元,等過兩年,隔壁國家發生動蕩的時候,過去弄一些東西回來。
至于具體弄什么東西過來,李龍還沒有很明確的目標。
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方面能囤下來后面賺錢的,一方面就是農業方面有發展的。
大馬力拖拉機是可以作為目標之一,眼下雖然買得起的人不多,但潛在目標客戶還是有的。
特別是隨著棉花種植的興起,以及荒地的開墾。有了錢的農民承包土地從幾十畝到幾百畝,等到零零年的時候,已經有承包幾千畝地的大農戶存在了。
至于再往后,承包上萬畝、幾萬畝地的,那就已經脫離農民的范疇了,不在這里討論。
至于李龍心心念念的采棉機,這一時半會兒還不敢搞。
主要是采棉機采棉需要種植棉花的時候采用和現在不一樣的播種機,以及薄膜。
最主要的是采棉機采出來的棉花,普通的軋花廠不收。
其實老毛子那邊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不多,最主要的是軍事裝備,不然也不會有一萬件狗皮大衣換24架蘇27戰斗機的貿易合作了。
但李龍對軍事裝備沒興趣,他拿來也沒用——主要還有他不懂啊。
所以這玩意兒,他可選的目標比較少,因此思來想去,目前自己換的這些,二手汽車、羚羊角和皮貨算是最劃算的。
至于以后……以后再說吧。
六月底,賈天龍再來收了一波貝母。
這一趟收完,李龍進行了簡單的盤點。
今年貝母季,自己這邊賣的貝母和去年比略多一些,差不多有個十二噸左右,不過因為收購價提高了一些,利潤并沒有比去年多多少——因為競爭者也多了。
這些貝母的總利潤差不多在一百萬。
從老顧那里運過來的貝母有差不多三噸,利潤在三十萬左右,李龍這邊分到一半十五萬。因為老顧收的價格比這邊略低一些,所以利潤比率來說高一些。
羊肚菌李龍這邊收了不到兩噸,利潤不到三萬塊錢。顧博遠那邊收了不到一噸,利潤率依然高,差不多在一萬八千塊錢。
至于皮子,這半年來,從劉高樓那里進來的皮子差不多有一萬五千張,賣給趙輝后綜合利潤差不多在一百五十萬。
剩下雜七雜八的就忽略不計了。
農機廠的分紅加起來也有二十多萬。
也就是說這半年李龍凈賺在兩百八十萬左右。
比過去這些年的總和差不多了。
井噴式的發展啊。
當然交的稅也不少,一個小小的收購站,半年下來交了幾十萬的稅,縣里都很驚奇!
總的來說,算是富甲一方了。
:坐骨神經疼犯了,難受。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