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  目錄 >>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如魚得水的老顧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如魚得水的老顧

作者:羈中馬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 | 羈中馬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如魚得水的老顧

新源六大隊。

坎蘇溝附近,顧博遠在一戶人家門口檢查著一袋貝母的成色。

“貝母不錯,挺新鮮的,就是你也洗一下子嘛。”顧博遠看完,有些無奈的說道,“我這是第三次在你這里收貝母了吧?我也給你說過,貝母洗的越干凈,越干燥,越值錢。

你能在山里跑,能挖這么多貝母,咋就不知道洗一下呢?”

“嘿嘿嘿。”貝母的主人名叫何萬兵,就只是嘿嘿的笑。

他身上的衣服打著好幾塊補釘,頭發也很久沒理了,胡子拉茬的,雖然不到四十歲,但人看起來比老顧還顯老一些。

院子沒門,一件像樣的農具都沒有,一個四歲多,一個六歲多的孩子在院子里抓石子。

孩子身上的衣服也同樣非常破舊,他們時不時的看一眼外面正在交易的幾個人,眼睛里滿是好奇,卻又不敢出來看。

土坯房有兩間,里面隱隱能聽到孩子在哭鬧。

“行了行了,知道你家困難,也就不說你了。來,咱們過一下秤,這貝母個頭還不錯,給你算十塊錢一公斤。”

貝母的價格漲了,顧博遠到門口收的時候,會適當的調整價格。這個叫何萬兵的是顧博遠頭一回過來收貝母的時候認識的。那時候他在這邊轉的時候是聽說坎蘇溝里有貝母,只是不知道附近有沒有人挖。

附近就是大名鼎鼎的那拉提,不過這時候還是窮鄉僻壤,沒經開發。

顧博遠是一家家問的。到何萬兵家里其實不怎么抱希望,因為這村子里一共就兩家人會挖貝母,其他人大都是少民,連貝母是啥都不知道。

這個何萬兵是唯一追出來主動說他會挖貝母的,說只要給他一天時間,明天就能有東西出來。

顧博遠相信了他,第二天轉其他鄉的時候往這邊拐了一下,何萬兵還真給他拿出了幾公斤貝母,一看就是新鮮挖的。

所以也就認識了。

今天這是第三回,顧博遠的意思是這一回買完他就不來了。偶爾下來一趟,幫著收購站打打就行,天天下來可不行,那就變成游商了。

收購站那邊都能穩定收到貝母,不過顧博遠還是想著多跑跑。

雖然電視上打了,但他發現,伊犁的許多山區村莊里,整個村子可能都沒一臺電視。

整體的經濟水平不說比四隊,就是比瑪縣都差不少。

就比如何萬兵家里,他有挖貝母的手藝,這邊靠近山邊,沒護林員管,按說應該很容易賺到錢的。

但他們家說家徒四壁真就一點沒夸張。上一次顧博遠過來收貝母,想著到他家里休息一下,結果門一開,里面連個凳子都沒有。

娃娃倒是不少——從十幾歲到不到一歲的,五個!

然后從何萬兵嘴里就知道了,家里但凡有的,都罰沒了。

活該吧。管不住下半身,有啥辦法呢?

四隊也有超生的,但人家認罰,都是交錢……好吧,這其中好像有李龍的一些功勞。至少從李龍開始在供銷社里接活,四隊人家的活錢似乎就多了起來。

老顧曾經以為瑪縣或者四隊周圍,就是北疆農村的縮影了。

但到了這里之后他才發現,他了解的太少了——別說伊犁這邊整體和瑪縣的情況不一樣,哪怕就新源的幾個大隊具體情況都不一樣。

越靠近山區,貧困程度越發嚴重。有些村子是真的通不上電,還有些人家里的情況還不如瑪縣牧業隊的留守點。

甚至于他其實完全可以用更低的價格來收東西,就比如何萬兵的貝母,就算一塊錢一公斤新鮮的,何萬兵也愿意賣。

他實在是太窮了。

不過顧博遠還是按行價付了錢。跟著他的退伍兵牛大偉把貝母倒進了自己帶來的袋子里,把打著補丁的袋子還給何萬兵,然后讓顧博遠上車。

這個村子里有兇狗,先前來的時候就追著車子跑,這時候他擔心如果自己先上車,要是狗突然跑出來把顧博遠咬了,那他這工資豈不是白拿了?

顧博遠上車后,牛大偉上了副駕駛,駕駛員丁海洋問了一句:“老板,走嗎?”

“走吧。”顧博遠看著車外正數錢的何萬兵一眼,說道,“去五大隊吧,我記得那邊還有兩家約好的。”

車子啟動,開出去二三十米的時候何萬兵才數清錢數,想起來對著車子招了招手,提著袋子轉身進了院子。

“你說家里都成這樣了,還生啥啊?娃娃都吃不飽,遭罪嗎?”牛大偉有些不解的抱怨了一句。

“這個……咋說呢,有些人是真覺得給口吃的就行了。”顧博遠也不知道怎么解釋。

這時候的確應該先想著怎么把生活過好,何萬兵這樣的人也有這樣的愿望,但這時候的國情如此。

貝母季即將過去,但收購站想要長期開下去,顧博遠知道不能只靠著貝母和皮子這兩項。他和李龍一起聊過,貝母會慢慢被禁,皮子也是一樣。

所以收購站想要長久開下去,必須得尋求更多穩定貨源。

伊犁這邊,除了伊寧算相對繁華一些,其他縣市都不如瑪縣,更別提鄉鎮和村莊了。

但因為人口少,環境很好,所以其實物產算是非常豐富的。縣城、市鎮周邊還好,鄉村,特別是山區的地方情況和瑪縣八十年代初差不多,許多人壓根不知道山里的鹿角、狍鹿子角還能賣錢。

所以機會是很多的,但想要宣傳,就得經常跑。

第一步當游商,這也是顧博遠的策略之一,需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東西值錢,而且值不少錢。不然如果顧博遠不下鄉去收,這些人都懶得拿到市里去賣。

至于二道販子,許多販子大多只往皮毛肉黑市上去跑,難得到更接近山區的村子里去。

顧博遠就像一個勤勤懇懇的地推員一樣,一點點去啃下這個市場來。

至于代價,就是又黑了不少,而且吃住都有點隨意。

丁海洋和牛大偉都是步兵七師(不是兵團農七師,這個步兵七師后來改成了武警)出來的,要說吃苦耐勞那是沒得說,他們跟著顧博遠到處跑,也挺佩服這個老板的。

“行了,看來今天中午又找不到飯館子了,只能啃馕了。”去了另外一家約好的人家里收了一張有點殘的猞猁皮子后,顧博遠看看天色,對兩個人說道。

“啃馕也沒啥,有紅豆腐呢。”兩個退伍兵是一點也不挑,人家老板都啃馕呢,自己跟著就是了。

再說這個時候啃馕真不算啥差待遇。

等回到伊寧天已經差不多黑了。

丁海洋去收拾車子,牛大偉則去庫房把今天收來的東西交了。每收一筆東西顧博遠這里都有登記,交往庫房也要登記,制度是健全的。

收購站這邊不光有一臺嘎斯車,還有一臺進口二手卡車,這是顧博遠找劉高樓買的。他要去各縣運東西,沒有貨車是不行的。

收購站已經關了門,不過今天負責收貨的人還在,這人叫朱萬江,原來是一個生產隊的會計,后來生產隊變村,有人頂了他的班,他就出來打工,讓顧博遠給發掘來了。

干了一段時間后發現為人比較踏實,便提了當了副掌柜,幫著自己收貨。

朱萬江一直在等顧博遠回來,這時候看顧博遠進來,便把今天收購東西的登記本拿出來,包括剩余的錢款,一一對賬。

顧博遠一一看著每筆入手的東西,最后看總賬。

這一天收了貝母共七百多公斤,其中干貨兩百多公斤,半干貨一百多公斤,剩下的是新鮮貝母。

皮子收的少一些,一共二十七張,都是普通的馬鹿皮、狍鹿子皮,有一張狼皮。二十七張皮子里有七張全皮,剩下的是殘皮。

剩下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看登記的很詳細,而且這個朱萬江的字寫的非常漂亮,不愧是在生產隊里做了會計的,賬本看著也很干凈。

“行了,辛苦了,趕緊休息去吧。”顧博遠把本子和剩下的錢收了,說道:“明天我就不出去了,你給我打下手就行。”

打下手就只需要記賬,這一點朱萬江是比較喜歡的,他嗯了一聲,便起身離開。

在這里干工資高,待遇好,他沒其他想法,認真干就是了。

等朱萬江離開后,顧博遠鎖好本子和錢,關了燈也離開了。

院子挺大,也挺熱鬧。遠遠能聽到牛大偉在和同宿舍的人說著今天碰到的趣事。

顧博遠則盤算著今天的收獲。

開收購站那天營業額是最高的,隨后就一路往下掉,在前兩天總算止住了下落的趨勢,開始上升。自己這一趟去山區農村,收獲最大的就是那張猞猁皮。

他相信像這樣的珍貴皮子,民間應該有不少,就看自己有沒有本事收上來了。

顧博遠有這個信心,畢竟現在私人收購站,還真就自己一家獨大,而且一開始他就把在瑪縣開收購站的服務、質量兩個標準給拿了出來。

院子里有茶水,收東西的價格也高,特別是后一條,直接就把許多人給拉了過來,成了這里的忠實客戶。

只不過影響力拓展的比較慢,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

顧博遠不是很急,他知道像吳永波這樣的人會照樣學樣,但自己給的價格優勢,這些人給不了。

所以最后贏的肯定是他。

從瑪縣離開后,顧博遠有了更大的自主權,賺的多了不說,感覺自己真有做一番事業的信心了。

以往在瑪縣,主要當掌柜,大方針是聽李龍的,他雖然沒啥憋屈感,但總不是很對勁兒。

在這里雖然要經常往山區跑,但甘之如飴,真就覺得挺好。

這里,就是自己的事業所在地吧。

他通過電話和二女兒顧曉雨說了這件事情,顧曉雨和絕大多數人一樣,覺得這里條件肯定不好,只是讓他保重身體。

顧博遠嘴上應著,實際上沒怎么當回事。在他看來,這里的氣候條件啥的可比瑪縣要好多了,沒開春時候的黃土天,大草原、花海,雖然條件差了點兒,但環境好啊。

他喜歡這里!

對于這一點,定期聯系的電話里,李龍他,這讓顧博遠頭一回和自己的女婿生出了知己之感。

也算錯亂吧。

貝母季即將結束,但野蘑菇、鹿角的收購量正在增加,所以顧博遠打算這一段時間還會隔兩天出去一趟,往邊遠的地區去宣傳一下。

伊犁山區范圍比瑪縣要大的多,各種物資的產量也多,因此顧博遠的想法是兩年時間后,讓這邊收購站收購的物資數量,超過瑪縣收購站。

他有這個信心!

第二天起來,簡單洗漱后,這邊就開飯了。

因為這里人多,院子大,所以顧博遠請了一個做飯的女人,四十歲左右。

女人名叫胡玉華,家里原來就是開食堂的,后來公私合營之后,她家的食堂成了國營的,自己上學,后來下鄉,再后來回市里成家。

這時候工作就比較難找了,打工也是零星的,再后來經濟搞活就自己擺了攤子賣小吃。因為是流動攤子,經常在收購站附近售賣,顧博遠這邊招人多了,干脆就去商量了一下,請她專門給收購站這幫子人做飯。

一個月給七十塊錢,不少了。

吃過早飯,小伙子們快速的收拾完,有人在后面庫房里整理收來的東西,有人就把收購站的大門打開。

等顧博遠準備上班的時候,這里已經打掃干凈,外面擺好了茶水,就等客人過來了。

第一個來的竟然是吳永波。

他開著汽車,拉著兩口袋貝母過來,對著顧博遠笑著說道:

“顧老板,來看看,我這收的好貨!”

自上一次去李龍那里把收來的東西賣掉后,吳永波就開上了汽車。

他比較了一下,發現把收來的東西賣到李龍那里,還不如直接就放在顧博遠這里劃算。來回跑好幾天,還不如在老顧這里處理掉省事。

吳永波原來還有點怨氣的,現在早沒有了。他看清楚了自己沒那個實力,李龍勸說的那些話他也能聽進去,所以便保持了平常心。

作為地頭蛇,他比顧博遠更清楚哪里有特產、從誰那里能收的多。

雖然電視上收購站打了,但有些人沒電視,根本看不到,這些人就是吳永波的潛在客戶。

就這一個貝母季,他已經賺了兩三萬了,比他去年一年賺得還多,現在他甚至已經把從劉高樓那里弄特產發賣的生意交給了自己的堂弟,自己就完全投入到了收購這些藥材、皮子當中。

他不想老當販子,目標就是看今年如果能賺夠五萬塊錢,就在惠遠或者清水又或者霍城開個收購站。

哪怕只有個架子呢,也很厲害了。

吳永波算是大客戶,關系也好,顧博遠一邊和他開玩笑一邊檢查著他送過來的貝母。

成色的確是不錯,這一點吳永波做的比其他人都要好一些。

收了貝母,顧博遠讓朱萬江記好,付錢,然后讓旁邊的伙計拉著貝母到后面分類分裝。

吳永波把貝母賣掉后并沒有立刻離開。他在這邊原來做的生意和這個不搭,所以現在還是很謙虛的找老顧學習。

現在外面人不多,老顧也很隨意的把一些生意經講給他聽,這些東西不算什么值得保密的,說給他聽,其實也是在說給那些販子聽。

比如誠信,比如價格,比如公道等等。

吳永波更希望聽的是他后面還要收哪些東西,那些東西價格問題,比如黑虎掌菌,比如黨參,比如那些銅錢之類的。

銅錢之類的是李龍當時和顧博遠閑聊的時候說起來的,特別是那些挖出來坨在一起的,李龍說以后這些銅錢肯定會比較值錢。

顧博遠就記下來了,反正現在收起來就按廢銅價格壓低了收,坨在一起嘛,肯定有雜質了。

收購銅錢這種事情,古代就有。所以不算什么稀罕事,普通人能接觸的銅錢大都是一般貨色,又因為不知道如何區別,所以只要能賣錢也就賣了。

吳永波就喜歡聽這些。

他覺得自己窩在這邊信息真是太閉塞了,啥也不懂。

劉高樓雖然和他關系不錯,但他感覺劉高樓做的是高端生意,自己挨不著,還是老顧這邊比較貼近實際一些。

顧博遠也喜歡聊這些,吹牛皮嘛,不能說的他自然不說,但大眾化的東西,在瑪縣那邊見慣的東西當然能說。

信息差而已,不是說哪里比哪里強,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特色,他這也算是互通有無了。

倒是引得那些販子們一個個還挺開心的,感覺和吳永波一樣,學了不少東西。

顧博遠挺享受這種感覺的,這時候他不光被當成老板,還被當成了老師一樣的人物,嗯,那感覺是真不錯。

六月初的時候,劉高樓過來的時候,顧博遠已經弄了兩噸多的貝母,近一千張的皮子,連帶著壓軸的兩張猞猁皮和兩張雪豹皮,打算跟著車子一起回瑪縣了。

出來這么久,也算是收獲滿滿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目錄  |  下一章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