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九百五十六章 你只管行動,別的交給別人
休息不到一個小時,有些人已經主動站起身去干活了,陸陸續續的,不用李龍去叫,大家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始“上班”。
因為這種主動性,下午通往另外一個冬窩子的路,在太陽還有半竿子高的時候就已經修通。孟海開著拖拉機從塔利哈爾家的冬窩子門口,一直壓到了別克家的冬窩子下面,又壓到了第三家葉爾森家的冬窩子門口。
這個時候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就不再是推土機,而是充當著壓路機的作用。
來回多壓兩遍,地面被壓實,塔利哈爾開著他的小四輪拖拉機跟著跑了兩趟。李龍扶著車欄站在車斗子里,能感覺到小四輪跑這條路非常的輕松。
當然,這樣的路也會有一些問題,因為其中一半修在山溝里,真要下暴雨的時候,可能會有泥石流,他想著等把整條路都修通了,然后在有山溝的路段,在路邊挖出一條排水溝來。
就跟獨庫公路邊上的排水溝一樣,把水引走,就不至于沖路了。
當然,這里有好處是每條山溝植被都非常的密,很難有泥石流發生。
路修好,大家歡呼著,有人唱起了歌,有人喊起了號子。
“好了好了,別喊了,準備吃飯。”李龍坐著小四輪拖拉機回來后,等拖拉機停穩熄火,他沒下來,反倒站在了車梆子上,大聲喊著:
“每個人記得拿自己的大碗,下午是喝羊肉湯,吃馕。吃完飯再回去——快點吧,按上午的順序,不要亂啊。”
說是羊肉湯,其實是把羊肉已經快煮化到了湯里,每個人的湯里有一大塊肉,要肥的有肥的要瘦的有瘦的,骨頭都已經燉軟了,一咬一口渣,里面的骨髓味道更美。
一天的活提前干完,這時候美美的來一口羊肉湯,是真的解乏又解饞。
“這樣干活,讓我干一個月我都愿意啊。”周園開著玩笑,“吃的這么好,估計明天肚子得有意見了。”
“不會的,也就你看現在的勁頭,等你漂大廂顛回去,肚里的食也就消化的差不多了,晚上倒頭就睡,保你中間連夜都不起。”另外一個股長笑著說:
“我有經驗,這樣干活,晚上睡的香,不過明天起來你看吧,你的胳膊腿肯定都是酸的。”
“來來來,這里還有啤酒,誰吃完了想喝,過來拿。”有人從車箱里抱下兩箱啤酒來擺在灶邊上,任人拿取。
一箱啤酒二十四瓶,算起來夠每個人一瓶。不過肯定有人不喝的,這時候大部分人就是喝兩瓶也不會有啥事——哪怕啤酒這時候是十一度的。
有人過去拿了一瓶啤酒,然后又人去拿。
拿啤酒的有職工也有牧民,有些人用牙磕開瓶蓋,還互相碰一下。
喝點啤酒解乏,也是好事,反正這點酒不至于喝醉。
等吃完飯收拾完殘局,太陽已經落到了山下,山風一下子就冷了起來。
“好了,都把東西收拾好,牧民們回家,職工們上車,出山。”李龍再次大聲的吆喝著。
牧民們執意要送李龍他們下山后才回,李龍便也沒勉強,把人拉上,點夠人數后,開車離開。
有牧民們騎著馬在路兩邊山坡上追著卡車,邊跑邊打著口哨,這是在送行。
雖然慢慢的,馬追不上了,但回頭的時候,還能看到高高的山坡上牧民們在看著車隊。
一開始車廂里的人朝著牧民們揮手,喊著他們的名字,等看不到的時候,有人就起頭開始唱歌,唱《咱們工人有力量》,唱完后還有人唱《團結就是力量》,甚至還有人領頭唱《打靶歸來》,一時間車上鬧哄哄的,兩臺卡車剛開始還是一起唱,后來就各唱各的,然后開始拉起歌來!
“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坐在吉普車里的李向前都恨不能到車廂里跟著大家一起唱,他感慨著,“還是要多出來啊。”
“一個星期一次,力爭每個職工都能出來干一干,這樣會好一些。”李向前感覺職工們現在的精氣神似乎又回到了大生產的年月,不說別的,就只是說那勁頭,比現在這種死氣沉沉的感覺要好。
而且更加的團結。
馬曉燕把職工們唱歌,牧民們騎馬歡送,包括李向前的感慨都記錄了下來,她感覺今天收獲真的非常豐富。
回到縣城,天還沒黑,各自送回家,職工們三三兩兩的散于大門外,李龍則趕緊回去,明天他還要進山。
馬曉燕晚上加了個班,一口氣把長達五千字的新聞稿寫了出來,然后又順了一遍,這才滿意的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馬曉燕到單位后,第一時間把稿子送到了常務副那里。
“嘿,曉燕,你的水平越來越高了啊!這稿子能發,我簽字,你拿去蓋章,然后趕緊給寄出去。”常務副看完稿子連連稱贊,“不錯不錯,應該能上。”
得到稱贊,馬曉燕甚至覺得這是應該的,這是她這么多年來,寫稿最流暢,也是最滿意的一次。
她立刻騎著自行車去了郵局,按掛號信發了出去。
“郵車十一點發往北庭,中午三點從北庭發到烏城,最遲明天那邊就能收到。”郵局工作人員認識馬曉燕,對她說道,“快的很。”
馬曉燕點點頭。也就是限于工作原因,不然的話她都想著自己坐車去烏城直接把稿子給送過去。
李龍吃過早飯,直接開著吉普車去了山里。
明明昊昊也想跟著過去,前段時間坐吉普車回四小隊,兩個孩子對于坐車有了新奇的感受。
只是李龍這次要去干活,所以只好勸勸孩子。
好在奶山羊的二代孩子把明明昊昊的注意力給吸引走了——小小的羊羔跑過來偷襲了明明昊昊——奶山羊很能生,春節后一胎生了三個,因為奶量足,都活了。
兩個羊羔子偷襲明明昊昊,有一個還想著過來直接頂李龍,只是立起來后可能是害怕李龍體形太大,然后又給縮回去了。
明明昊昊就喊著“壞羊”、“壞羊”,追上去報仇,李龍這才得以離開。
今天供銷社里的職工不用去干活,李龍是直接開車去了馕鋪子,先把鋪子里的馕包圓了,不過因為來的晚一些,頭一坑馕已經賣掉了三分之一。
打馕的維族小伙子笑著說:“呆會兒肯定又有阿達西來抱怨說我的馕沒有了。”
李龍一邊裝馕一邊回答著:“起這么晚才過來吃馕,那就等下一坑吧,反正他們也不在乎。”
“哈哈哈哈。”小伙子好開心。
果然,李龍剛坐進車里還沒發動著,就有兩個人結伴過來買馕,聽說沒馕了,直接就抱怨起來了。
不罵人,就是說怎么又有人把馕給買光了,小伙子就給他們說讓他們以后早點過來。
李龍笑笑,開車直接出了縣城,去了山里。
路過清水河村的時候,路邊有個半大小子等著,看著李龍吉普車過來的時候,高聲喊著,李龍急忙停下來,那個大男孩跑到車跟前對李龍說:
“長安他爸……哦,就是孟叔讓我給你說,他開著拖拉機帶著人已經進山里去了。”
李龍笑笑說道:“我知道了。”他在車里找了找,從手套箱里摸出一把糖來遞給男孩:“給,拿著吃。”
男孩接過糖,李龍開車就離開了。
進山之后,李龍一路往山里開,等開到玉山江冬窩子的時候,看這里牛羊還在圈里,人卻不在,李龍有些奇怪。
他繼續往里開,到了昨天干活的地方后,發現玉山江正和孟海說些什么。
孟海拉了一拖拉機,大概十個人,這時候拿著工具正在那里等著分配任務。
看到李龍的車過來,玉山江和孟海兩個都停下了手頭的工作。
李龍走過去的時候,玉山江說道:
“我打算把其他牧民召集過來……”
“不用不用。”李龍擺擺手,“就孟海他們干活就行了。干到哪一家,哪一家那里幫忙準備一些茶水熱食就行。眼下你們也正是忙的時候,本來人就不多,把你們的事情趕緊做完才好。”
“對對對,李龍同志說的對,我聽他說了,你們現在既要剪羊毛,又要洗羊,還要做好轉場的準備,事情多著呢。”孟海說道,“干活的事情交給我們了。今天我帶來十個人是看看情況,明天說不定就帶來二十個人了。”
玉山江看向李龍。
李龍點點頭說道:“你也趕緊忙去吧,我過來的時候看你的牛羊還沒放出來,你的羊岡子帶著娃娃去了留守點,這邊就你一個,光剪羊毛都要忙大半個月吧?”
玉山江笑笑,沒說話,那就是默認了。
“行了行了,這里交給我們了,你就給大家說,路修到誰家門口,誰家給幫忙把中午飯做一做,簡單的飯就行,抓飯、湯面片、納仁都沒問題。昨天宰的羊剩下的肉給這幾家分一分,反正也放不住,不要浪費。”
玉山江有些為難,李龍卻笑著說:“就這樣可以了,他們過來干活是掙錢的,不是來吃飯和,和昨天供銷社的不一樣。你弄的太好,他們就不好意思拿錢了……”
開玩笑的話,說的也是實情。
玉山江就去張羅這些事情了。李龍則對孟海說起了接下來的工作任務。
因為人不多,所以沒分那么多組,孟海帶著兩個人開著拖拉機主要推土,把原來的“馬道”拓寬成拖拉機道,剩下的人要么搬石頭填坑,要么拿鐮刀斧頭清理灌木小樹。
昨天供銷社帶過來的物資都留了下來,包括兩箱炸藥和一大卷導火索,幾十個拉火環。孟海是民兵連長,搗鼓這個沒問題,至于其他的物資和工具,大家是隨用隨取。
工錢也是商量好的,每個人每天八塊錢,相當不錯的價格了,主要還是力氣活,而且是陸陸續續干的的,所以孟海先挑的十個人是有經驗的青壯。
剛才他說的也沒錯,今天試著干,如果沒問題,明天一拖拉機拉過來二十人也是可行的。這時候村里正是青壯當道,拉出二十個人來,也不耽誤準備春耕的事情。
拖拉機的轟鳴聲響了起來,修路工作繼續進行。
李龍依然是總協調,跑前跑后,隨時救火解決困難。
當天中午吃的是抓飯,用的是昨天沒吃完的肉骨頭做的。清水河子過來干活的村民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干活錢多不說,吃的還這么好,那不得下死力啊?
當天晚上工資就結給了每個人。
果然,第二天干活的人就增加到了二十個——一拖拉機拉來二十個人,頁子板和中間的車斗子牽引橋上站的都是人,李龍看著危險,這些人卻覺得沒啥。
就這么干了四五天,雖然人比頭一天少不少,但進度也不算慢,基本上兩天,修通通往一個冬窩子的路。
李龍這邊干活著,自治區的民委那邊,有人正在拿著報紙討論著他的事情。
“看到了沒有,老吐,我就說嘛,這個李龍肯定不簡單,這回你不會說他的材料有些單薄了吧?”說話的是穿著中山裝的漢族中年人,四十多歲的樣子,方臉,眉毛很濃。
“嘿嘿,真沒想到啊,唉,要是早點看到這個報道,或者說早知道這件事情,當時我也就不猶豫了。”回答的是一個維族中年人,胡茬很密,刮的鐵青,看著那份報紙后,臉上有點不好意思的表情,隨后又有些不滿,“別叫我老吐,叫我全名吐爾遜江!”
“行行行,老吐,這還是他們縣里的問題。唉,只能說縣里在統計這些情況的時候,可能都沒有去找本人,就是把往年的材料拿出來匯總一下就給我們交上來了,真是有點官僚主義了。”
“也幸虧你力排眾議把他報到了全國民委那邊,不然的話,這事就算是我們的失職了。這個李龍啊,真是可以呢,又是修房子,又是拉水管,又是修路的,這是實實在在的干事情呢。”
“是啊,這樣的人不多,所以才要把他報到全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學習他。”
“老宋啊,我就是擔心那些老同志……”
“怎么了?他們還有說法?讓他們找我來!”漢族老宋不滿的說道,“不就是因為我這次選的是一個漢族同志嗎?但誰規定民族團結上報的先進個人就必須是少數民族?
再說了,報上去的三個候選人,有一個維族的收養十幾個孤獨的老太太,有一個跳下河救人的哈族青年,怎么就不能有個漢族人了?”
“老宋,別生氣別生氣,你的這個想法我是支持的,不然這個李龍也報不上去。不過呢,咱們也要考慮一下老同志的情緒,畢竟李龍的事跡原來看起來就有點不是那么突出……”
“正好,讓小劉聯系一下國家民委,就說我們有新的事跡材料,趕緊給補充一下。這件事情可是大事了,意義非凡……”
“真有那么大的意義嗎?我怎么沒看出來?”吐爾遜江說道。
“你想想啊,看看李龍過去幫助這個哈族部落的情況,幫他們渡過雪災,買進物資,幫他們通水管、修冬窩子,給他們的家里修房子、打牧草、幫著買拖拉機等等,這些都算是普通好事。
材料里說了,李龍自己也通過這個事情獲得了一些財富。要是按普通人的想法,只要干好這個中轉人的角色,他會持續從牧民那里獲得山里的特產,賺到錢。
但他沒有,他直接修了路,難道他不知道修好了路,牧民自己就能開著拖拉機拉著特產下山去出售,繞過他嗎?
他肯定知道的,但他還是這么干了,說明什么,說明在他心目中,讓牧民過上好日子,比他賺錢重要!所以,就光這一點,就意義非凡!”
“不錯不錯,你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我立刻讓小劉把這些事跡材料整理進去,再報上去,對了,我看這其中有供銷社的存在啊,會不會是單位行為呢?”
“你看這些報紙上報道的都有供銷社,但捋一捋時間線,一開始的時候沒有供銷社的,大概率是這個李龍作為供銷社的臨時工,把供銷社帶上,讓供銷社也在這件事情上落下些名頭。
其實能看出來,所有的事情,都是這個李龍主導的。不錯啊,能有這樣的想法,和牧民結成好朋友,還能持續好幾年幫著牧民朋友改善生活條件,一起往現代化的日子上奔著,這樣的人,必須得受表彰!”
“行,這事我現在就辦,應該來得及。”
吐爾遜江叫來了干事小劉,讓她趕緊把李龍的材料再整理一下,必要的時候聯系一下瑪縣宣傳部,核實材料的真實性和細節,然后盡快報送到國家民委去。
李龍并不清楚他現在所做的事情,正以文字的形式,發到了國家民委,進入到了評選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的行列之中。
至于能不能評上,那就看各候選人材料中先進事跡的豐富程度了。
請:m.llskw.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