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九百五十二章 電話通了,距離現代化又近了一步
李龍準備交錢的時候順嘴問了一句:
“我這是不是最早交錢的?”
“嗯,是的。”工作人員笑著說,“像你這位同志這么積極的還真不多。”
“那能不能給點優惠?就比如選個號啥的?”李龍知道拉電話線裝電話,都是郵電局(后來的電信)給分配的號碼,人家給什么號碼就是什么號碼,沒有自主權的。
“這個我們也沒辦法。”工作人員搖了搖頭,“號碼的分配權不在我們手里,這個,得看領導。”
李龍就知道什么情況了。
他又問了一些業務情況,知道可以在這里開通長途業務后,便開通了,交了錢之后,工作人員在核實了地址的信息之后,就讓他回家等著。
李龍沒回家,開著吉普車去了供銷社。
到了供銷社的時候,李龍直接來到了李向前的辦公室。
“小龍,你這是從山里回來了?”李向前看到李龍后第一時間就問這個,“這次我去州上開會,可是把這件事情給報上去了,給領導也夸了海口說了大話,你那邊溝通好沒有?能不能修?可別把我給晾上了啊。”
“能修。”李龍說道,“我去了山里,那邊部落開會已經溝通過了,同意修路,人家還給我收集了不少物資,價值兩三萬呢。我打算添一點買臺推土機,專門就用于修路。”
“嘿,你這是準備搞一把大的啊。”李向前一聽修路沒問題了,臉上綻開了笑容,“好好好,放心,我說過的,物資方面肯定給你保障上。供銷社這方面的資金不算多,但給你添置個三五千塊錢還是沒問題的。
對了,那打算過沒有,啥時候開始修?是不是提前得和記者還有縣里的宣傳干事聯系一下?”
“嗯,這件事情這兩天我就去辦。”李龍說道,“到時應該是能把馬干事叫過來的。”
“好好好,你辦事我放心。”關心的事情都搞定了,李向前放松下來,“你這趟過來有啥事?”
“這不縣里開通程控電話,私人家里可以拉電話了嘛,我就想著我家里,收購站還有我大哥那邊的村里都拉上。我錢交了,人家告訴我不能選號,選號權在領導那里,我這不就找到你了嘛。”
“就知道你無事不登三寶殿。”李向前笑笑,“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電話選號嘛……你可以啊,裝三臺電話,這一臺就得好幾千吧?”
“業務需要嘛。去年弄這個收購站賺了一些錢,今年要和口里的廠子拉業務,這電話肯定是要裝的。”
“放心,不嫉妒你。你那錢賺的辛苦,咱們都知道。這一趟錢主任還專門把咱們這邊表揚了一下,說你這邊有魄力有想法,能把咱們這邊的特產賣到口里去,這是立了大功,也給咱們北庭州長臉了。
號碼的事情簡單,我現在就給老劉電話——老劉是郵電局后勤上的,我們經常打交道,這事他那里應該就能辦。對了,你想過要什么號沒有?特別好的號你就別想了,拿不住。”
“我也知道。所以我想著,縣里的兩個號好像是666開頭的,那就6661666,和6662666。村里那個是661開頭的,那就6616688?”
“這號還不小啊?不過……還行,總歸不是四連號,或者五連號,那就行。”李向前對這個并沒太大的想法。
這號看著挺號,其實也就那樣。后世縣里不少企業用的都是五連或者六連號,為什么呢?因為有些號就在郵電(后面的電信)手里攥著,花錢才能拿到。
這時候的領導怕影響,反倒不會拿太順的號。
北庭州電話區號是0994,北庭市的號是0994,2開頭,瑪縣是6開頭。一開始因為縣里的電話用戶比較少,所以一開戶就是666,后面四個數字隨機。
縣里往各鄉發的電話號碼開頭也是有排序的,李龍所在的四小隊,鄉政府開頭是661。
李向前打了電話,先寒暄兩句,然后給對方說了一下這個事情。
對方問了李龍的名字,知道交了錢,還沒扯線,又問了要的號碼,笑著說這號碼不錯,然后就答應下來。
“行了,這事就這么定了。”李向前笑著說道,“沒啥事忙你的去吧。”
李龍笑著離開了供銷社,接下來就是等著拉線了。
郵電局這時候效率很高,也可能因為這時候活少,所以拉的快,一個星期內,扯線,入戶,裝電話,試機,包括發號碼,大院子和收購站的兩臺電話都搞定了。
大院子的電話號碼是6661666,收購站是6662666,無論是顧博遠還是顧曉霞,都非常的滿意。
座機是紅色的,最原始那種,沒有液晶面板,按鍵很大。
座機裝好之后還給發了一個簡易的縣里各公家機關的電話號碼本——這時候還沒黃頁,如果李龍想搞的話,其實是可以截胡某個后世著名人物的生意的。
當然沒必要,費勁還賺不到錢。
中午的時候,李龍,顧博遠,顧曉霞,楊大姐,韓芳,就連明明昊昊都圍著電話,好奇的看著。
“給哪里打一個?”顧博遠突然提議。
李龍想了想說道:
“這樣的話,我先查一下。”
“查哪里?”顧曉霞問道。
“咱們縣里現在中午休息,供銷社那邊打不到……”
“村里隊長那里有沒有?”
“沒有,原來的電話撤掉了。”李龍搖了搖頭,隨后說道:“現在燕京已經上班了,只是不知道……”
“你是想打到曉雨那里?”顧博遠一下子就聽出來了,他立刻就有些激動了,隨即又擔心的問道,“不知道號碼啊。”
“那就問問唄,咱們這座機開通了長途的。”李龍拿起電話,撥了010114,不知道號,咱們可以查啊。
“您好,麻煩查一下XX大學XX學院XX考研室的電話,好的謝謝……”
稍等了等,那邊就報出了電話號碼。
李龍記下來后,按掉了電話,然后又撥了出去,撥完后,把電話交給了顧博遠:
“顧叔,你和曉雨說……”
雖然以前打過電話,但今天拿著這電話,顧博遠還是挺激動的。
那邊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喂,你好,請問你找誰?”
“哦哦,我找顧曉雨。”顧博遠差點兒叫出來曉雨的名字,在聽到是男人聲音后才反應過來,急忙說道,“麻煩叫一下。”
“你是誰?”
“我是她的……家人。”顧博遠擔心說是顧曉雨的爸會引起誤會,吭了一下后說道。
“好的,那你等一下啊。”
那邊顧曉雨正在辦公室里準備材料,聽到有人叫,便過去接電話。
“喂,你好,我是顧曉雨。”
“曉雨,是我。”顧博遠說話都有點抖,“我在你姐夫家里打電話,現在我們有電話了……”
“爸?”顧曉雨失聲喊了出來,“姐夫家里裝電話了?真太好了。快快快,給我說一下電話號碼,我記一記……”
“6661666,這是你姐夫家的,收購站那邊是6662666,平時我就在那里。你姐下班和周末才好打,我那邊啥時候都行的……”
“區號,區號是0994,”李龍在旁邊提醒著,“必須得加區號。”
“對對對,前面有區號,0994,顧博遠急忙補充了一句。”
因為顧曉雨還在上班,所以她沒說多少,只是說下班后會打電話。
“嘿,就是快,這直接就能通上話了。”顧博遠掛了電話才反應過來,沒讓顧曉霞和妹妹說話,有些尷尬。
“嗯,等曉雨再打過來就好了,晚上她肯定打過來。”李龍笑笑,“現在好了,電話通了,到時這邊飯好了直接給收購站那邊打一個,說一下就行了。”
“對對對,那我先過去,看看那邊的安裝情況。”
看著顧博遠匆匆離開,李龍笑了。
上一世村里普通拉電話后,最大的作用,就是約著打牌,或者約著下網逮魚。熱鬧是熱鬧一陣子,后來慢慢打電話的就少了。
回到東屋,楊大姐看著韓芳還有些神不守舍,便說道:“等咱們住回南面院子,到時也拉個線,扯個電話。等你考大學考走了,想媽了就給家里打個電話。”
“嗯,”韓芳說道,“住過去了,放假了我幫著媽一起賣飯,多賺錢,到時就能拉電話了。”
顧曉霞去上班,李龍呆在家里就研究著電話。
他記得奎屯那邊的區號是0992,就查了一下農機廠的電話,然后撥通后找了杜廠長。
杜廠長聽辦公室說有電話找自己,問了一句:
“說沒說誰打的電話?”
“忘記問了……”那個工作人員有些不好意思。
杜廠長也沒說啥。這電話裝上沒多久,他也沒給工作人員培訓過,忘記問從哪里打來的很正常。
“那人就只說是長途。”工作人員補充了一句。
長途?誰會打呢?
杜廠長接起電話應了一聲:
“喂,你好,我是杜同舟。”
“杜廠長你好,我是李龍啊。”李龍笑著應了一聲,“年過的怎么樣?”
“李龍同志啊,你好你好!你這是從哪里打來的電話?怎么知道我這里號的?”
“打查號臺查的啊。”李龍笑著說道,“我從家里打來的。我家里扯電話線了,這不,開通后趕緊給你打個電話,看看你那邊情況怎么樣。”
“我這邊情況還好,一邊生產收割機一邊生產中耕機。這個中耕機還是挺不錯的,我們和拖拉機廠那邊搞了個合作,他們賣拖拉機的時候介紹我們的中耕機和收割機,我們在他們那里每賣出一臺給他們一定的費用,這個就挺管用的,現在定單不斷啊。”
杜廠長心情很好,畢竟廠子有訂單,效益好,那工人們就有干勁,工作獎金不斷發,廠子就會越來越紅火。
這兩款明星產品都和李龍有關系,杜廠長對李龍自然就很客氣。
“嘿,有訂單就好。過段時間我過去拉幾臺中耕機回來,這個等今年開春播種下去后,用處挺大的。”
“不用過來拉。我們過段時間要往烏城那邊送貨,到時給你帶上,路過瑪縣的時候給你卸下就行,你要幾臺?”杜廠長現在語氣也是異常自信。
廠子里的貨不僅銷往烏城,南疆那邊也有。雖然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仿制的產品出現了,但他們廠子的品牌效應已經有了,不差錢相信品牌的還是會買他們廠子的,生產規模一直在擴大,所以才足夠自信。
“那可就太好了。”李龍笑著說,“那我這邊就等著了。”
“可不能光等著啊。”杜廠長笑著說,“有沒有什么新的設計思路也得給我們說一下啊。咱們是老的合作伙伴了,你有啥新思路,可一定要記得咱們啊。
這么說吧,前面咱們合作還是比較粗放的,后面你再有什么好的思路,等產品做出來,每賣出一件,我給你一部分提成怎么樣?”
杜廠長早就想過這件事情了。李龍提出來的兩樣產品都很受市場歡迎。他們自己的技術人員也研究過輔助農機,但生產出來的東西,打不開銷路,農民不認可,大都是有點雞肋的感覺,沒有市場,賣不動。
收割機的生產,和李龍的合作是圈定銷售范圍,這一點雙方都挺滿意。中耕機這方面李龍沒提啥要求,杜廠長卻沒想著白賺李龍的這個設計,李龍想要的中耕機他打算白送過去,還要給李龍給一筆設計費。
經過了這兩個產品,他已經深知設計的重要性——也可以說這個農機廠能夠發展壯大,全靠這個收割機來支撐著,現在中耕機也接續上了。雖然價格不高,但隨著各地方荒地的開墾,這個中耕機的需求量很大,比收割機還要大,幾乎每一臺小四輪拖拉機都可能配一臺。
積少成多,那數量可就不少了。
當然杜廠長也知道這個中耕機技術含量比收割機小的多,仿制也容易,所以現在也在想辦法盡快打響品牌占領市場。
“可以啊。我暫時有點想法,正在完善,等完善了之后,我會去奎屯一趟,和你具體的聊一聊。”李龍在去年知道兵團那邊的棉花生產的情況后,便知道那個比收割機和中耕機還要受歡迎,而且持續時間特別長的東西,再過兩年就可以提前投放市場了。
和杜廠長又聊了幾句之后,李龍掛了電話。
感覺很不錯,有什么事情再也不需要跑東跑西,一個電話就能搞定了。
省事多了。
一下午李龍都在給自己的“關系戶”打電話,同時也是在完善自己的人脈電話本。這個時候沒手機,幾乎每家的電話機邊上,除了縣里發的電話本之外,還有一個自己手寫的電話本,會記下重要人的電話號碼。
李龍不僅和杜廠長、胡科長、錢主任等人打通了電話,送上了問候,還聯系上了在口里的賈天龍、趙輝、黃磊、白修名、董志超等人。賈天龍說等開春之后再過來找他,趙輝在知道是李龍打電話后,第一時間就問他這段時間收的皮子怎么樣。
趙輝家在南方,那邊對于過年的重視程度比李龍這邊要強的多,所以目前他年還沒過完,就沒打算出來。
李龍也告訴他,自己這邊積存了一些皮子,趙輝過完年過來的話,差不多夠拉一車。
至于賈天龍,他安心在家里帶孩子,幸福的很。
和黃磊、白修名、董志超打電話也就是維持個關系,告訴他們自己的電話號碼,這樣以后那邊有收購計劃的時候可以及時通知自己。
可別小看打這個電話。這時候不少人對于四千塊錢的裝機費還是很猶豫的,有些因為不裝電話就失去了商機。
畢竟這些炒貨廠需要原料的時候,自然是希望不出廠子就能問清楚這邊有沒有貨,省的空跑一趟。
當然再往后,大家都重視起來,那就不一樣了。
不知不覺中,李龍的人脈圈子也已經很大了。這讓他有些得意,就憑著這個圈子,自己從縣里收購的各種物資,轉手賣出去,一年輕松的賺個幾十萬。
就比如去年,小的方面不說,大頭上貝母賺了有二十多萬;但因為是收了貨款再去收貨,本金沒那么多,所以實際上賺的錢不到二十萬,也差不了多少。
但一年到頭,零零散散皮子上凈賺的錢也有十多萬,還有就是打瓜籽,賺的不到二十萬吧。
再加上大掃把等東西,最后合下來差不多是五六十萬的純利。
有了這個收購站,一年賺的錢一下子比上一年番了十倍不止。
這個賺錢的速度一下子讓李龍都有些不適應。
當然他也清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北庭整個區域打響了名頭,樹起了品牌。
所以哪怕現在還是冬天,每天還都有從外縣過來賣東西的。
這就是品牌效應啊。
在感慨的時候,電話鈴響了。
李龍看了看時間,猜測大概率應該是顧曉雨打來的電話。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