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九百四十八章 好心也得別人接受才行路不一定能修
哈里木確定李龍要修路,便要帶著他一起去見玉山江。
李龍想著既然來了一趟,帶著還有給玉山江的禮物,那就去一趟吧。
玉山江正在給牛羊撒草,聽到吉普車的聲響,加快了手頭的動作,把腳下剩下的兩捆草散開后挑著扔進了羊圈里,然后收起了木叉,等著吉普車過來。
李龍把吉普車開到冬窩子跟前的平地上——去年維修冬窩子的時候,這一片專門修整了一個平臺空地,方便停車。
現在拖拉機就停在平地上,這位置挺大,還能停得下吉普車。
李龍和哈里木下來,玉山江就走了過來,握招呼,然后帶著兩個人進屋喝奶茶。
“你說要修路?修通往夏牧場的路?”玉山江聽了李龍的話,不僅沒有表現出驚喜,反倒有些為難的樣子。
李龍大為不解。先前哈里木聽了自己的話,雖然覺得困難,但至少覺得修這條路是非常好的事情,只不過想著修路的事情比較難辦而已。
李龍以為玉山江也是覺得修路非常困難實現不了,所以便又解釋著說:
“這條路慢慢修。我到時能調動多少機械就調動多少機械,而且可以先打通冬窩子通往外界的路,至少讓拖拉機都能上到各個冬窩子。這樣的話,一來是積累經驗,二來也是讓大家生活方便一些。”
“不是這個意思。”玉山江搖了搖頭說道,“部落里還有一些老人,對于新事物并不能完全接受。就說這個拖拉機吧,我們三家買了拖拉機,我和哈里木還好些,家里我們做主。塔利哈爾那邊,他的奶奶也還好,但已經有人去給他奶奶說,這東西破壞了我們的傳統,不好,不應該開到山里來。”
李龍有點傻眼,他突然明白了玉山江的意思,自己這有點一廂情愿了。
要想富先修路,或者“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這樣的標語這幾十年在農村到處刷的都是,導致李龍印象里,想要富起來,想要把生活過好,修路是第一位的。只有把路修通了,山里的好東西才能出去,哪怕像哈薩克這樣的民族,在未來四十年依然保持著游牧的習慣,那路好了,轉場也方便啊。
但是他忽略了一個事情,自己愿意給對方修路,對方接受不接受呢?
做好事是應該的,但打著為對方好,不顧對方的意愿,那就不是做好事,而可能是做秀了。
李龍有些郁悶,也有些失落。
這事情在先前兩年他給部落里人帶收音機的時候就出現過一次,好在那個時候事情不大,加上收音機里能聽到哈薩克語的廣播,部落里的老人慢慢就接受了。
現在說修路和拖拉機的事情,其實李龍的打算也是這樣。先把通往冬窩子的路修起來,然后再慢慢給每一戶都買上拖拉機,至少拉草拉煤拉物資比單純用馬運輸方便多了。
但是,人家就愿意保持原來的樣子,就愿意用馬呢?
雖然四十年后看,老人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比如上一世李龍看過一個叫“阿達西”的播主,維族小伙子,播放的內容就是天天和伙伴塔依爾,還有爺爺干一些農活。
他所干的這些農活,和李龍現在八十年代做的事情差不多,許多人都喜歡看。
甚至還有叫小塔的維族女孩在摹仿著做這個內容。
那里面的爺爺就很開明,騎摩托車、開拖拉機都可以。
所以李龍下意識覺得,老人們在感受到生活方便了,應該會接受新事物。
但就跟《我的阿勒泰》里講的一樣,如果都變了,那傳統是不是就沒有了?
這是個挺矛盾的情況,怎么才能兩者兼顧呢?
李龍突然反應過來,那里面的爺爺也就七十多歲,減去四十年,那豈不就是玉山江這個年紀?
也就是說,老一輩的牧民也可能不接受,一直到他們這一代過去了,后面的人才慢慢接受?
好不容易想出來一個既能讓牧民們生活方便,又能讓自己的計劃實現的項目,突然卡在這里,李龍真的有些遺憾了。
“你也別灰心。”哈里木拍了拍李龍說道,“部落里大部分人還是會接受新的東西的。特別是年輕人,你想想啊,秋天打草的時候過來的小伙子青壯年,哪個不希望部落里能多來一些拖拉機打草機?
放在以前,打草多累啊。不光打草累,把打完的草捆起來用馬拉到冬窩子也麻煩啊。現在呢,有了收割機拖拉機,打草跟玩兒似的,多方便!
就說我們三家,有了拖拉機,拉煤拉東西拉人,比馬可快多了!雖然老人們有意見,但干活的還是青壯,大家還是愿意修路,愿意買拖拉機的。”
哈里木這么一說,玉山江也發現了李龍的情緒,他笑了笑說道:“我只是說困難,但并不是說這個困難不能克服。我這么給你說吧,你做的事情,我們部落里的人都看在眼里呢。
修路這件事情,我們不會讓你一個人出力,我們部落里各家肯定也要出力。至于能不能修這件事情,我來召集大家說明情況。修,肯定要修。誰都知道,路修好了大家就方便了,會有一些老人反對,我來給他們說。”
玉山江說到這里,李龍心情好了一些,他也知道玉山江的壓力肯定也大,便說道:“先看看情況吧,要實在不行……”
“實在不行也要修!”哈里木作為少壯派的代表,堅定的說,“往夏牧場的路那么爛,以前沒條件也就罷了。現在有了條件,我們支持你修!當然,修路不能只你一個人,我們部落里也要出錢出力的嘛。雖然我們沒有推土機,但我們有人嘛,把青壯叫到一起,砍樹,搬石頭還是可以的。”
李龍笑了,說道:“放心,到時肯定少不了你們干的活。”
從山里回來,李龍的心情有些復雜,自己是有些想當然了。
眼下是先要過年,然后開會,距離開春還有一個多月,看到時的情況吧,不行就先把計劃放一放。
收購站外面貼出了告示,二月四號放假,剛好這一天也是立春。也就是說,這個農歷的虎年,兩頭都沒有春。
街面上時不時的會響起鞭炮聲,有小孩驚叫或者大笑聲,不知道是惡作劇還是被鞭炮嚇著了。
立春頭天晚上顧博遠就迫不及待要回隊里,還是李龍把他給勸住了,說今天回去,哪怕爐子架著了也烘不熱屋子,會凍著的。
顧博遠聽了也勉強同意了。李龍擔心他偷跑,還專門把他送回到收購站住下才回來。
“這么大人了還不省心。”顧曉霞埋怨著。
“你爸早就想回去了。你想想啊,去年一年他也賺了不少錢,但又不好和我們說,孫家強那邊知道呢,他能和誰吹一下?那不得回到隊里好好和別人說一下?”
“我爸不能把咱家的底子都說出去吧?”顧曉霞一下子就坐不住了,“得提醒他一下……”
“這個放心吧。你爸估計應該就是和別人說一下收了多少種東西,多了多少見識。那賺了多少錢,他心里有數,不會說具體錢數的。”李龍笑笑,“現在他就是得找同齡人一起諞傳子,咱們這邊又沒人。”
顧曉霞點點頭,想想也是。
自己每天上班有同事,李龍到處跑,一點也不急。父親卻是在村里呆了近二十年,這一下子出來了,也就平時和孫家強聊幾句,肯定是急的。
第二天一早,顧博遠騎著自行車就來到大院,敲開門,看到李龍后只是說了一句“我走了”,門都沒進然后就蹬上自行車跑掉了。
李龍看著他自行車裝的滿滿當當的,顯然也準備了不少的年貨。
孫家強有這幾天假也在自己家的小院里安心的準備過年了。鐵蘭花以前不過這個年,現在積極的和孫家強一起準備著。
去年他們結婚后,冬天鐵蘭花騎著自行車四處收貨,顧博遠給李龍說過,就這三個多月,鐵蘭花收了一百多張近兩百張皮子,賺的錢至少一千多。
鐵家把這個女兒給斷了,真是虧大了。
當然對于孫家強來說,是大賺了。
收購站閉店前,李龍盤點,給孫家強包了一個三百塊錢的包,算是年終獎。
孫家強也是很感激,他給李龍說鐵蘭花懷上孩子了,等到八六年秋天的時候,就是三口之家了,李龍給了恭喜。
這年頭國家雖然有計劃生育的政策,但年輕夫妻結婚后,懷孩子卻似乎非常容易。
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開枝散葉,李龍心說這時間過的也太快了。
他自己都有兩個兒子了!
可惜了顧曉霞的身份,不然哪怕交罰款,也得再生一兩個。
接下來李龍開始奔波著準備年貨。過年他們一家自然還是要去村里的,楊大姐這兩天和韓芳就抽空去了烏伊路前面的院子,打掃衛生,烘房子。過年的時候她們是要在那邊過的。
因為明明昊昊已經可以走路了,帶孩子就沒以前那么麻煩了,雖然要人跟著,但李龍現在沒那么多事情,就帶著。
他和顧曉霞也商量了,等明明昊昊再大一些,能送托兒所的時候,就得讓楊大姐干自己的事業去了。
雖然家里有這么個大姐,生活非常的方便,但總不能拴著人家一輩子。
所以這幾天李龍大部分時間是帶著孩子買東西。好現在街面上人并不多,明明昊昊跟著在車里也挺懂事的,不亂動。
隨著空氣中硝煙的味道越來越濃,年也越來越近了。
在山里,玉山江也開始召集人,準備開大會了。
因為這一次修路的事情事關整個部落,所以玉山江讓每家盡量多的人過來參加。他想著如果只是讓家里主事的人來,那些老人家大概率是不會同意的。
所以得把更多的人拉進來,至少要讓那些每年下山打草的人參與進來,這些人絕對是會支持修路的。只有他們知道通了路,能上拖拉機后,以后打草拉草會更輕松。
他和哈里木一家家的通知著,會議定在二月九號,也就是漢族人過新年的那一天……玉山江是不知道這一天過漢族新年,他只是隨意定的日子,給各家通知的時候也說了這件事情,讓大家有個思想準備。
部落里雖然每年都會開會,但大多是在開齋節,或者古爾邦節,或者諾魯孜節聚會,主要也是一起過節。
像這樣在冬天過節的,很少,所以部落里的牧民們都挺高興。
畢竟大冬天真就沒什么娛樂活動,非常的無聊。雖然有收音機,但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只是和家里這幾個人天天面對面,真的會煩。
這一旦要開會了,無論老少,都翻出來體面的衣服,準備參加這次大會了。
大會的地點就在玉山江家外面,他家的冬窩子可坐不下這么多人。所以玉山江早早的就把哈里木、塔利哈爾等幾個青壯叫到自己家里,把雪鏟開,弄來劈柴,烤起篝火,架起灶來。羊需要當天宰,宰完直接下鍋,這樣吃的香。
李龍這邊收拾的時候,有人來提前拜年了。
孟海。
“知道你們年年都回村里去,所以我們提前過來。”孟海開著拖拉機在除夕前一天過來的,“這趟順帶著過來采購一些年貨。”
孟海給李龍帶來的是一頭剝了皮的野豬,一簍子雞蛋和四只拔好毛凈膛的大公雞。
“野豬是上個月底的時候打的,一群闖到地里來了,估計山里找不到吃的了,讓我帶人給打了,留了一只。這雞和雞蛋都是自家的,你也別嫌棄。”
“那咋能嫌棄呢?”李龍把孟海往屋里讓,孟海不呆,說呆會兒著急著買年貨去,村里還有人正在百貨大樓等著呢。
李龍便從屋里拿一盒糕點來塞給他,又去后面暖棚里摘了一些辣子茄子包好后讓他拿上。
“嘿,李龍同志,這東西可稀罕啊!大冬天能吃上新鮮菜……嘿,我這回可賺著了!”孟海看到那些新鮮的辣子和茄子,可興奮了。
“家里搞了一個暖棚,收了一些。”李龍解釋了一句,“那點心是從燕京帶回來的,拿回去給孩子吃。”
“燕京?李龍同志你去燕京了?”孟海大為吃驚,“啥時候的事兒?”
“一月中下旬的時候去的,帶孩子過去見識一下天安門。”
“嘿,那抽空我得過來聽你講講。”孟海今天事急,他說道,“那提前給你們一家拜年了,我走了啊。”
說完把東西用布包包好,特別是那辣子,可不能讓凍著。
拖拉機開走,李龍讓明明昊昊在院子里玩,他把這些東西往儲物間里搬。
顧曉霞是除夕放假,這天雖然說是上班,但其實基本上沒啥事的,上午半天一過,就都走了。
楊大姐和韓芳已經去了南面的院子,李龍便和顧曉霞把東西往車上一裝,然后開著車就出門,鎖好大門后,去了四小隊。
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宣告著新的一年即將來臨。現在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年也越來越熱鬧。路上路過村子的時候,看到有些孩子已經換上了新衣服,聽到鞭炮的聲音,小鞭已經很少,更多的是電光炮,還有竄天猴,偶爾能有個雷子就一下子吸引不少人了。
李龍他們在一路的鞭炮聲中從縣城趕到了四小隊。
四小隊的鞭炮聲尤其大。去年村里人賺了不少錢,所以在過年時候,買鞭炮就比較大方。這時候放鞭炮的可不只是男孩,一些女孩跟在男孩身邊看著放炮,有些干脆就自己點著。
幾個居民點的主路上都有成團的孩子在玩。今天特殊,已經沒有孩子打老牛和滑碼了,都是放炮的。
李龍他們到李家大院的時候,剛好看到幾個孩子從院子里出來,表情有點不太好。
“明娃,咋了?強強呢?咋沒和你們一起玩?”李龍停好吉普車下來問道。
“強強說他要好好學習考大學,說不出來玩了。”明娃聲音挺大,“他爸說今天放假讓他出來玩,他都不出來……”
每年李強家的鞭炮是最多最豐富的,每次李龍都能從烏城帶來不少新的花炮,李強在這些孩子們心目中,至少玩具、鞭炮這方面是無人能比的。
今天李強不出來了,他們的興致頓時就沒了一半。
“我給他說去,今天該好好玩玩的。”李龍沒想到李強堅持學習竟然不是三分鐘熱度,到現在怎么說也有十天了吧,竟然還在學!
他還挺佩服這個侄子的。
想來李娟應該也一起在學習吧?
聽了李龍的話,明娃他們幾個立刻高興起來。
看著這幾個孩子兜里都是鼓鼓囊囊的,顯然今天收獲不少。
聽到李龍的聲音,李建國當先開門出來,圍著圍裙的梁月梅在后面跟著,然后急忙抱著下了車的昊昊,顧曉霞抱著明明,兩個人先后進了屋。
李青俠和杜春芳也出了東屋,李龍打了招呼后問大哥:
“娟和強強還在學習?這都年三十了也不放松?讓玩去吧。”
“他們兩個不去啊。”李建國笑了笑,“一個飆著一個,都能的很!”
“我去說,這學習也是要一張一馳的。”李龍進了屋子,然后就看到了正在學習的李娟和李強。
“我給強強說了讓他去玩,他非不去!”李娟先開了口。
“你們一塊去,換新衣服去玩。”李龍命令式的說,“學習不在這一會兒,以后時間還長哩。”
兩個娃娃還真聽李龍的話,換了衣服去玩了。
“我這當爹的,還沒你這當叔的話管用。”李建國開著玩笑。
李龍就笑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