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  目錄 >> 第七百五十五章 人生改變,從邁出第一步開始(今天就一章 )

第七百五十五章 人生改變,從邁出第一步開始(今天就一章 )

作者:羈中馬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 | 羈中馬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五十五章 人生改變,從邁出第一步開始(今天就一章 )

太陽還沒落,李龍他們就回來了。

三個地方,六個冰窟窿,一共掏出來七八公斤魚,最大的就是李龍的撈出來那條鯉魚,剩下的基本上都不大,鯽魚居多。

但大冬天能吃到鮮魚,哪怕不多,一個個也挺高興的。

四家人把魚一分,各自提著回去了,都說回去后要燉個魚湯,嘗嘗鮮。

李龍也是這個意思,這幾天吃的肉比較多,吃魚算是換換口味,也挺好的。

那條鯉魚自然也是李龍帶著,他提著鯉魚和兩公斤多的鯽魚回到了大哥那里,他打算把紅鯉魚放在這里給老爹老娘燉著吃,自己拿一些鯽魚回去就行了。

“那不用,這鯉魚多漂亮,你拿回去吃吧。”老娘杜春芳發話,“夏天你老爹天天逮魚,這樣的魚吃的不少,不缺這一口。”

魚好吃不好吃先不說,至少看著紅頭紅尾的,真是喜慶。也無怪杜春芳會這么說,她偏心也都是明明白白的。

“我要鯽魚,我喜歡吃鯽魚。”李龍覺得老爹老娘都在這里,自己把最大的魚拿走有些不像話。

“你拿上吧,咱不缺這個。”梁月梅發話,“明后天你們不還是要去掏魚嗎?到時應該還能逮不少。”

大嫂發話,李龍就點頭了。

這會兒,杜春芳也聽出味兒來了,敢情小兒子聽他大嫂的啊。

她有點吃醋了——但想想也挺心酸的。有啥辦法?小龍在小小的時候就送到了北疆,一直是李建國梁月梅帶著,跟帶自己孩子一樣的帶著,那能不聽他大嫂的嗎?

自己這個當娘的有些不夠格啊。

這更激起了杜春芳的偏心,以前沒條件好好照顧孩子,現在不是有條件了嘛,那偏就偏一些吧。

太陽已經快落下去了,李龍也沒在這里吃飯,把魚包好,開著吉普車回縣里去了。反正明天還要過來,不在意這一頓魚。

李龍他們掏魚的時候,梁月梅他們也沒閑著,把李龍送來的肉分解,開始鹵制。

反正冬天閑著也沒事,不如把活提前做完。

李家不缺肉,再過幾天李建國還打算等李龍忙完了,讓他帶著媳婦孩子過來,這邊院子里要殺年豬了。

到時包括顧博遠、楊大姐和韓芳都要過來,主要是覺得李龍的倆孩子是楊大姐給帶著,雖然李龍給錢了,但每次李龍和顧曉霞把孩子帶過來,明顯能看出來孩子帶的很好。

人家是有功勞的。

殺年豬對于普通農民來說是件大事。這時候一些農民養豬還真不是自己吃的,養大后就趕到鄉收購站,活豬直接就給賣了。

這樣一年的花銷就能多出來一些。這年頭九年義務教育還沒開始,學生上學還是要收學費的,而且書本、雜費加起來,如果一家有兩三個學生的話,那就不少了。

所以不少家豬養不到年底就賣掉了,大概率是為了湊夠幾個孩子九月份的學費,順便也給家里存點零花錢。

李家不愁這個,殺年豬就是為了吃肉。畢竟殺豬菜,是真的好吃啊。

李龍提著鯽魚和鯉魚回到大院子,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楊大姐那邊晚飯已經做好,顧曉霞他們吃過了。這時候顧曉霞在看孩子,楊大姐在收拾這幾天李龍帶回來的肉,看李龍回來,她急忙把還在鍋里熱著的飯菜端了出來。

李龍把魚放在廚房,一邊洗手一邊對楊大姐說:

“楊大姐,你忙你的去,我吃過飯就把這些收拾了。”

“那還用你收拾?她叔你這忙了一整天了,吃過飯你就趕緊休息去吧。這點魚我一會就能收拾出來。”

楊大姐還真就等李龍吃過飯后,把他從飯廳趕了出去,說兩個孩子一天沒見他,都想他了。

李龍去了正屋,顧曉霞在他開著吉普車進院子的時候在門口出現了,隨后就進里面去,因為孩子還在里面。

李龍再進來的時候,發現兩個孩子還真沒睡,顧曉霞正在給他們講故事呢。

電視沒有開,因為李龍對顧曉霞說過,電視的光線對孩子的視力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顧曉霞雖然學歷比李龍高,但這方面她還是挺聽李龍的。

家里兩個孩子睡覺前,電視是不開的。而且孩子睡著開了電視,也會搞個枕頭把光擋住。

顧曉霞的故事沒講完,明明和昊昊兩個就先后睡著了。

李龍和顧曉霞一起把孩子周邊弄好,幔子擋上,枕頭豎好擋好光,這才一起坐在床上說起話來。

“你發現沒有,明明昊昊他們睡覺的時間慢慢變晚了,這一覺睡到天亮的時間沒原來長了。”

“也開始鬧人了。”顧曉霞搖了搖頭,笑著說道,“以前到這個時候,唱個兒歌就能哄睡覺,現在光唱兒歌不行,還得講故事,感覺聽不懂,就是想聽。”

“嗯,越大越聰明,也越難哄。”李龍說道,“單位那邊咋樣?沒啥困難吧?”

“沒有。總結搞完了,我沒評優秀,畢竟中間請假了嘛。不過還好,回來看看明明昊昊,覺得照顧好孩子才好。王局也說了,今年沒有,那就明年好好爭取——對了,隊上怎么樣?”

“挺好的。”李龍把今天的情況說了一遍,包括自己弄回來一條大紅鯉魚的事,還有梁雙成不服氣自己的事情,顧曉霞聽了也笑了。

“這兩天把魚逮完送走后,我要去給吳教授他們送一些鹿肉,還有奎屯的杜廠長,送完后年前基本上就沒啥大事,好好在家里呆著了。”

顧曉霞突然說道:

“李龍,你這兩年變化太大了,我記得以前你是根本不會想著去給別人送東西,還說自己只會好好做事,根本不會去拉關系……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李龍自己也知道,上一世自己就是這種人。可以說是人比較正直,也可以說比較古板,還有一種說法是羞于邁出那一步。

但重活一世,李龍卸下了那種心理包袱。上一世他把拉關系當成了一種不正當的行為,這一世根本沒那種想法。在未來幾十年里,他所處的地方還處在人情社會里。有些事情通過人脈來完成,比走正常的程序要容易的多。

他只是蕓蕓眾生中的普通一員,沒辦法去改變大勢環境,那就先去適應吧。

“其實也沒那么難。”李龍想了想說道,“你看嘛,我和李股長關系好,說起來算不打不相識,然后呢,那供銷社里許多大活,就可以直接給我。我干活賺了錢,也能給隊里人帶來收入……”

“那也是你對抬把子、大掃把質量要求高啊。”顧曉霞才不想讓李龍說的好像他只是靠關系得到的那些活呢。

他們也都清楚,那些活如果只靠關系,一年可以,有可能有兩年,但三年可能性不大,沒看自治區那邊原本都要取銷大掃把的活了嘛。

打鐵要自身硬,然后有關系,才能有更好的機會。

“我是不知道從哪里聽到的話,這做人吶,有些時候不能光學老黃牛。老黃牛拉車犁地,只會低頭看地。但人不一樣,人要低頭干活的時候,還要抬頭看路,看方向。把握住方向了,那才能走得穩、走得長。”

這話以前李龍說過,但眼下對比他所做的事情,真的就有那種畫面感了。

顧曉霞想想李龍為什么一步步在成功?不僅是因為他腦子活會干事,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賺錢的路子,還在于他每干一件事情都踏踏實實的,別人交待的事情他能認真高質量完成。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這些對于普通人來說的貴人,李龍每次干完事之后,都會給對方以反饋,就跟走親戚朋友一樣經常走動,哪怕不送東西,問候一下,關心一下,人家也會記著。

才改革開放沒幾年,眼下廣大的農民在這方面的意識才剛剛覺醒,能像李龍這么自然的辦這些事情的人,不多。

畢竟這時候大部分的農民,到國營廠子門口去找保安問人的時候都是有點緊張,更別說自然的遞煙了。

哪怕就是再過二三十年還有那種出了村子就不怎么會說話的人,害怕和更多的人接觸,不知道怎么去處理那些事情。

甚至于無法溝通。

在許多正常人來看,鼻子下面有張嘴,不知道還不知道問嗎?

但有些人就是不知道問。

李龍給顧曉霞解釋的時候,想起來上一世聽到的一個地獄級的無法溝通的情況。銀行的職員給一個老太太說明辦理某項業務,只需要在電子屏上一下確定就行。

老太太猶豫再三,說不會。

銀行職員再三解釋,這確定就是給她辦理她需要的業務,上面那些字她也能讀出來,就是正常的業務。

老太太猶豫再三,說不會。

這有個屁的不會啊!解釋也解釋的很清楚,事情也就是那么個事情,也不是去辦理轉錢什么的,就是簡單的一個類似公交卡之類的業務,硬是沒辦法解釋通。

怎么說呢,有太多的人恐懼于自己認知以外的事情,不想去了解,不想去嘗試。

所以才有李龍這樣的異類,當然,他也有本錢去闖去嘗試,所以他才會成功。

第二天早上,李龍顧曉霞他們就喝到了鮮美的魚湯——盡管是頭天的魚第二天做的,但仍然能感覺到湯很鮮。

吃過早飯,韓芳去上學,顧曉霞去上班,李龍照顧著明明昊昊,等楊大姐把廚房那邊收拾完過來看著的時候,李龍便開著吉普車去往四小隊。

他直接把車開到了小海子那里,陶大強他們已經在冰面上掏魚了。

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冰面上不僅有陶大強他們所在的三個地方的六個冰窟窿,更遠的蘆葦叢附近,還有人在砸冰窟窿,能看出來就是本隊的人,至少有四五組人。

李龍笑了笑,往陶大強那里走去。

隊里人能想起來撈魚,要么是自己家里吃,要么是拿去賣。

好事,至少活動起來做點事,不然這一冬天差不多半年時間,荒廢掉實在可惜。

李龍還知道有人在家里做鞋、編席、織毛衣啥的,也算是給自己找個活干。

人只要勤快起來,找個來錢的路子并不難。

還是那句話,看愿意不愿意邁出這一步了。

陶大強笑著招呼李龍:

“龍哥,看,今天弄了條大的五道黑,這條就別賣了,到時你拿回家吃。”

五道黑的味道很好,后世賣的比家魚貴,眼下在大家眼里,也是好東西,雖然目前價格和其他魚差不多,但要讓大家選大魚的話,首選的還是這個。

李龍過去看了看,陶大強已經掏出來十來條大魚,一堆小鯽魚了,那條兩三公斤重的五道黑十分醒目,他問道:

“大強,你來的早啊!”

“嘿,吃過早飯就來了。這好久不撈魚了,還有些忍不住。”

要沒李龍的引領,陶大強是肯定邁不出那一步,不會獨自去縣里賣魚,也就不會有后面的事情。

這兩年他幾乎是緊跟著李龍的步伐,成了四小隊穩穩的一線,日子過的富裕美滿,很知足。

以往,八一年以前,他都是別人嘲笑的對象,就連一些豪橫人家的孩子都能戲弄他幾下。眼下呢?村里不少人,甚至一些比他輩份大的老人見了他都會主動打招呼。

誰還敢輕視這個曾經被以為是勺子的年輕人?

以前陶建設在陶大強面前還能擺一擺老父親的架子,可現在,他基本上就是輔助了。以前他偏心大兒子,有一部分是擔心養老的事情,當然也是有那么幾分是真心想著陶大強以后得靠著陶大勇生活。

但眼下,明顯著陶大強過的更好,而且還能帶著改正的大哥一起奔小康,那他這個當爹的還能說什么?

他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退位吧。

不得不說,陶家人覺悟還是不錯,自己沒那個能力,就不逞強。李建國他們說了明年不種打瓜,打瓜籽明年會降價,不光陶大強聽著跟了,就連陶大勇也沒打算明年種打瓜。

今年賺的錢雖然沒有陶大強多,但也有好幾千。有人吹他,他沒膨脹起來,反倒和弟弟一家關系更緊密了。

這讓許多人看陶大勇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這虛榮的貨,原來也是有底色的嘛。

陶大強掏了兩網后,換李龍來。

兩網后,陶大強驚訝的發現,李龍還是那個李龍。只要抄網在他手里,每次出水的魚就特別的多。

而且大魚比較多,比如五道黑、鯉魚、鰱魚等等。

李龍在掏魚,陶大強也沒閑著,他把大魚和小魚分開成兩堆。在李龍來之前,小魚要多一些,等李龍掏了五六網之后,大魚那一堆明顯高出不少來。

陶大強覺得這是綜合原因,有李龍掏魚技術比較好的因素,也有李龍運氣比較好的原因吧?

陶大強一直覺得李龍的運氣很好,能力很強,這方面他始終確定。

畢竟不是誰都能把每條路子趟出錢途的。

李龍正在掏魚的時候,有隊里人過來找他。

在另外兩個地方砸了冰窟窿的人,讓他有些意外的是竟然還有許海軍。

“小龍,你這魚掏的不少啊!”許海軍有些意外,他早上砸的冰窟窿,李龍過來的時候已經砸好了。眼下掏了十幾網,就掏出來幾條小雜魚——鯽魚狗魚啥的,沒大魚。

雖然很清楚知道冰窟窿砸出來透氣,除非魚特別缺氧,否則的話要等一段時間才能聚攏過來,但和李龍這個昨天才砸出來的冰窟窿相比,差太遠了吧?

李龍也有點累了,他直起腰,把這一網兜子從水里提出來反扣在冰面上,看著里面蹦達著的魚,笑著說道:

“還行吧,咱這小海子里魚還是不少的。雖然這兩年夏天逮了不少,但實話說,那些鯽魚擺籽一擺就是幾百上千,兩年就長大,比逮的可快多了。”

鯽魚的頑強生命力和繁殖能力是李龍兩世都感覺到驚奇的。他曾經在上一世看到過視頻里沙漠里那些活在泥磚里的魚,他覺得那個就挺神奇的——真假不知。

但鯽魚這種東西他是親眼看到過的,那些看似已經干掉的泥坑里,下一場雨后,積的雨水里就能出現巴掌大的鯽魚,要說這魚是天上掉下來的,李龍肯定不信。

就算是有魚卵,那也不可能兩三就長一巴掌大吧?

肯定是在泥里面藏著。

“那我們逮的魚,多了吃不完的話,你收不收?”許海軍問道。

“收啊,肯定收。”李龍笑著說道,“不過只收一公斤往上的大魚。”

“啥價錢?”另外一個人問道。

“一塊。”

那個人抿了抿嘴,比市價低一點兒,但也正常。

“行,那這幾天我掏到的大魚,不吃的就賣給你了。”許海軍覺得還是劃算,畢竟不需要自己跑縣里賣魚了。

李龍這邊自然是沒問題的,一個星期弄一噸魚,一天得一百多公斤。六個冰窟窿并不一定夠。

如果放三年前可以,但眼下小海子經歷了兩年多的捕撈后,還剩下多少魚,李龍還真不好說。

另外幾個人也覺得這個價格還行,也是這么個想法。

那就撈吧。

第二個,那個抄我書的名字是“重生80,從東北打獵開始發家”,番茄,如果有人在那邊有號,麻煩幫我舉報一下。如果有人在龍空有號,也幫忙發個貼子——我簽了第二天,明天晚上簽第三天,然后才能發貼,如果沒有,那也算了,后面我再來發吧。

謝謝大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目錄  |  下一章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8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