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454章 疑似
不得不說,同樣作為火力至上愛好者,北方的同志總是能給人們整點兒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的大活出來,只是有時候這些活兒不那么好。
同時,他們也算是幫我們踩了不少的雷,這些雷看起來很誘人,但至少高振東是看見了結果的,坑爹的時候那是真的坑。
當然,再怎么坑,也比不上他們刨個坑把自己給千古了的那個大。
說回到彈炮合一上艦這件事情上來,高振東對此的建議,就是近程防空導彈,不要上艦,至少是不能以彈炮合一的方式上去,其他方式倒是不錯。
畢竟這個彈的射程、體積、重量、價格,對于輔助性質的中小型艦艇來說,還真的是很適合,至少不至于毫無還手之力。
對于高振東的堅持,委總工很認真的記錄了下來,這個事情,還得反饋回海軍那邊去,然后組織一下試驗才能有結果。
畢竟高振東現在的身份是技術人員,他的話也許沒錯,但是現實有時候不見得都按照預想中的道路前進。
薄海南部,一條船正在作業。
它一邊向前前進,一邊向下投放著像是鐵皮桶子的東西。
要說像的話,有些像是深水炸彈,而這些東西入水之后,也的確發出了巨大的爆炸聲。
不遠處,一條漁船看著這條正在前進的船,船老大嘴里嘖嘖稱奇:“嘿,嘛呢嘛呢,現在打魚都改炸魚了么。”
旁邊一位漁民笑道:“這也沒見他們撈啊。”
船老大吸了一口煙:“這你就不懂了,看見船尾巴沒有,有根繩,我估計啊,拖著網呢。”
而這條船上,的確拖著東西,只是并非網,而是一臺儀器。儀器的數據,正源源不斷的通過拖帶纜中的電線傳到船上。
“開春了,可算是不需要破冰船幫忙了。”一位同志看著已經所剩無幾的海冰,很是高興。
在這之前,他們在薄海北部作業,除了近岸還能走一走之外,稍微遠一些,就得靠破冰船開路。
這里已經靠近薄海南部,隨著薄海北部那個油田的發現,同志們對薄海的油氣礦藏充滿了信心。
上級為什么改變勘測計劃,將從北向南勘探改為從南向北,船上的其他同志并不清楚,只是讓他們有些不解的是,這一片海底的地形地質構造,按照傳統的經驗來說,出油的可能性不大。
難道是要先把沒機會的先排除掉,然后集中精力去重點勘探傳統的出油構造?
不管怎么說,同志們心里就一個想法:上級都這么安排了,總有道理他的道理吧。
爆炸斷斷續續的一聲聲傳來,數據卻源源不斷的在回傳。
“隊長,你來看看這個!”守著地震儀數據處理機的同志突然驚叫道。
“穩重點兒,一驚一乍的。”隊長嘴里還含著半口面條,轉過頭來,說話的聲音因為嘴里有東西,嘟嘟囔囔的。
“哎喲我滴天啊!”等到他看清楚屏幕上的顯示,差點兒沒把半口面條給噴屏幕上。
“這是什么東西?”
從圖像上來看,是一片暗沉的低密度影。
“低密度影?但是……但是看不見厚度啊!”
這片影子在地下的深度比較深,在低密影下方,依然是低密影,看不見底。
如果不是地震儀的性能比起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個深度以前根本看不見什么東西。
雖然有深度比較深,探測范圍有限的原因,但是無論如何,從圖上表現出來的這片低密影的厚度,依然很驚人,畢竟根本看不見底部在哪。
“是不是誤差?”一位同志道。
“不至于,還在探測范圍內,精度可能會下降,但是不可能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另外一位同志道。
“不對,還在延續……”船在前進,數據成像也在前進,在計算機屏幕的底部,已經形成了一片連綿的黑色色帶。
其連續程度,甚至讓同志們一度產生了那是海底、其上方的高密區是海水的錯覺。
畢竟厚度如此大,又如此連續的,最常見的也就是海床。
不過同志們畢竟是專業的,他們已經意識到了什么。
如果數據沒大問題的話,意味著他們的下方海底深處的巖層中,有一片又厚、又大、可能還很廣泛的低密度區域。
至于到底是什么,也許是淡水,也許是海水,也許是——石油。
“起始點記下來沒有?”看著還在連綿不斷前進的暗沉色帶,隊長轉頭看向第一個發出驚呼的隊員。
“隊長,自動記錄的,磁帶里有數據。”隊員笑道。
隊長暗罵自己關心則亂,居然連這個事情都忘記了。不過看著隊員的那張笑臉,他決定硬拗,輸人不輸陣嘛。
“你這是什么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萬一磁帶出問題了怎么辦?這是寶貴的一手資料,要有雙保險,懂么?”
隊員笑呵呵的,也不反駁,只是在心中估算了一下,然后在本子上記下了一個數據。船的前進速度是基本均勻的,根據當前位置倒推一下就能知道起始點。
不過同志們都知道,這個起始點,其實已經不太重要了,因為到現在為止,從開始到現在,船已經跑出去二里地,但是情況依然。
“是不是整了個大的?”一位同志眼里滿是興奮。
“嗯,不要激動,現在還不確定。先跑,跑到看不見低密影為止,然后回到中點,朝這條線的中垂線兩頭探!”隊長迅速下了決定。
只是他嘴里雖然要隊員別激動,但是他自己的嘴唇其實抖得比隊員還厲害。
“好!”同志們精神十足,斗志昂揚。
外商部領導辦公室,一部電話叮鈴鈴的響了起來。
“喂,哪位?”
“啊,地資部老X啊,啊哈哈哈,好久不見好久不見。”
外商部領導笑得很爽朗,只是在他的笑聲之中,有一絲不太容易聽出來的尷尬。
電話對面,地資部領導的嗓門很大,隔著話筒都差點沖出門外去。
“什么好久不見?上個月才托你們辦事來著。少裝蒜啊,怎么樣啊?那個淺海石油開采技術引進的事情現在如何了?”
這就是外商部領導尷尬的原因——有負所托。
“那個那個……事情總是需要過程的嘛,呵呵呵。你們急什么嘛,石油難道是海里的水,那么容易找到的。你們慢慢找,我們盡快引進,保證不耽誤你們的事情。”
找油有多麻煩,大家都是知道的。
這不,有小鬼子守著東北那個大油田,就差幾百米硬生生沒找到的例子在前。
不過事情的發展,明顯有些出乎外商部領導的意料。
“嚯,你這是豬八戒過河——倒打一耙啊,還嫌我催得急是吧。不過啊,也許我們很快就需要用上了。”對面開著玩笑,語氣中還帶著一絲得意。
“用?我知道你們已經找到了一個海上油田,但是急也不急這一會兒嘛。陸地上的油田比那個大得多,先采陸上的。”
“你這啊,可能是老黃歷了,事情發展有點超出我們的想象啊。”地資部的同志話里,也滿是意外的驚喜。
“啊?什么意思?你們又發現了新的?”外商部這頭也不扯皮開玩笑了,這不是小事,是值得高興的大事情。
其意義不僅在于又發現了一個油田,而是接二連三的收獲表明,我們掌握了一套有效的海上油氣的勘探方法。
“還不確定,但是情況比較樂觀。我們的同志已經過去打鉆了。如果真是油的話,資源儲量至少3億噸!”地資部那頭樂呵呵的。
雖然不具備開采技術,但是在淺海打個鉆的能力還是有的,尤其是在最安靜的薄海。
這里的安靜,不僅僅是指這里沒爭端,而且還指的是物理意義上的安靜——這里風浪是幾片海里最小的。
“多少???!!!”雖然資源儲量和可開采量是兩碼事,而且這個數字連21世紀我們一年的消耗量都不夠,但是那個油田作為直到21世紀全國第二大的整裝油田,還是很有排面,差點把外商部領導嚇了一跟頭。
“初步估計,3億以上!”電話那頭傳來再次肯定的聲音。因為是整裝油田,所以在勘測周全之后,能大致估計出來,雖然誤差很大,但是數量級沒錯。這個油田的儲量,是6億噸。
“真的?”
“真的!我們的同志也沒想到。本來他們這條船,是想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畢竟提出這個地點的同志雖然不是我們系統的,但是在這方面頗有些說不清楚原因的建樹。結果沒想到就在他指定的那片區域,真的發現了這個疑似整裝油田的結構。”
地資部的同志這話說得很貼切,高振東在這方面拿出來的東西,還真是說不清楚原因。
但是不管說不說得清楚,那個疑似數億噸整裝油田的結構就在那里,這可騙不了人。
外商部領導聽著這話,覺得有一絲古怪的熟悉感。
不過現在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說。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