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279章 要不我送你架飛機?
這不是軍品,交給塞納先生來說正好。而且以民品的形式發起,也能盡量繞過雙方在軍品交流上的諸多限制。
然而他們想多了,這東西雖然是民品,但是到了我們這邊依然要進防工委的。我們壓根就沒有客機發動機這條民品線,一切都還得從防工委這邊著手解決。
因此當這個合作意向從高盧傳到我們這邊來的時候,防工委召集人手討論這件事情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高振東也在召集之列,他在航空發動機方面又不是沒干過事情,而且這架飛機的合作,本來就是在他的引導之下才搞起來的。
高振東是坐著他的京城二蛋越野來的,雖然這個車子有正式的名字,但是高振東還是很固執的這么稱呼它。這輛車還是一次和京城汽車廠開會的時候,他主動從京汽廠要過來的,要的時候還說了,不白要。
不過京汽廠自然不去考慮他是不是白要的問題,而是你要我就給。
這車要說舒服,的確不算舒服,但是高振東要這個又不是奔著舒服去的,一是情懷,二是這貨真是個越野車。
剛剛下過雪,京城今年的天氣很邪乎,清明節居然下起了雪,而現在正是雪后。京城今年清明下雪這事兒,高振東倒是隱約記得上輩子在網上的犄角旮旯看到過記載,不過看到下雪才想起來。
車子熟門熟路的來到防工委,向會議室轉去,這里有一個小坡。
不少車子就被攔在了這個小坡下,倒不是防工委的同志人分三六九等,而是這個坡,別的車子上不去!雪還沒化完,小坡又濕又滑,別說轎車了,就連其他同志的越野車,不掛鏈子也是上不去的,僅僅是一個前后硬連接的中鎖,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而清明節前后,也沒有哪個同志會給越野車掛防滑鏈,正常情況下根本不需要,也就是今年特殊才有雪。
高振東的車子也沒掛鏈子,二蛋在坡底往上沖了一段,然后車輪打滑就停在坡半腰上。
車子停了幾秒,重新掛上了檔,而神奇的是,這一次這車居然吭哧吭哧的就上去了,高振東也算是少走了幾步路。
在自己辦公室里看到這一幕的防工委領導,嘖嘖稱奇:“嘿,這小子人神不說,他的駕駛員也神啊,這都給他開上來了。”高振東的車子他認識。
沒多久,在會議室里,領導拿這事兒和高振東開玩笑。
高振東聽了之后笑了起來:“領導,駕駛員同志的技術的確好,不過那車能上來,還有其他原因,車子的原因占多數。”
“車子的原因?不都是京城吉普嘛。能有多少區別?”這年頭,所有的小型越野車都叫吉普。
說起這個,高振東可就得意了:“我那車,我改過,哈哈哈哈。”他笑得很是開心,有點兒小孩子顯擺自己玩具的感覺。
“你改過?你這小子,瞎改什么!安全不要了?!胡鬧!”防工委領導氣不打一處來,不能助長他這個習慣。把汽車改了,安全性下降了怎么辦。
高振東卻是胸有成竹:“領導,沒事兒,汽車嘛,我懂。”
“你懂個……”領導剛說一半,說不下去了。
嘿,你猜怎么著?這小子還真懂汽車,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懂!
看見領導的表情,高振東心中得意,我無懈可擊!
“領導,放心吧,京城越野這車,現在我敢說,京汽廠的同志都沒我熟悉!”高振東沒有說“有駕駛員同志呢,你放心”這話,那樣接下來倒霉的可就是駕駛員咯,可不能這么不厚道。
“你改了什么?!”
高振東樂呵呵的:“我看見有個花旗佬的限滑差速器不錯,就拿來裝在了這車的前后驅動上。”
限滑差速器,就是常說的差速鎖的一種。
而高振東選的這個限滑差速器,是托森差速器,一種非常巧妙非常好用的差速器,這東西最好的地方就是不需要控制系統,純機械結構,差速自動上鎖,可以沒有電子部件,耐沖擊力高。
這貨在80年代之后漢斯四環公司的車子里用得很多,車圈里有句話叫做“你只管踩油門,剩下的交給夸戳”,這里的夸戳四驅系統用的就是托森限滑差速器,效果是真的不錯。
當然也不是沒毛病,結構復雜、成本高,極限的時候需要電子系統輔助,說穿了就是非常極限的時候需要用電子系統提前上鎖,但是這種情況很少。
這些毛病對高振東來說都不是問題,或者說對一輛軍用越野車來說都不是問題,高振東甚至直接給它加上了電子輔助,提高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東西的原始專利在58年就被花旗人注冊了,不過這個問題難不倒高振東,婁守行在辦這個事情。這玩意投入實用,已經是80年代初左右的事情,原因就是這東西又貴又復雜,現在沒人感興趣,想買專利很可能得手。
“限滑差速器?有什么用?”領導有些好奇。
“車輪打滑空轉的時候,鎖死空轉車輪,把動力傳到沒打滑有抓地力的輪子上去,這樣車子的脫困能力強得多。”
此時的京城二蛋本來用的就是大顆粒胎,加上分時四驅的前后硬連接、前后限滑差速鎖和電控主動上鎖能力,
高振東簡單說了一下這東西的用處,旁邊一直在“偷聽”的部隊的同志眼睛倒是先亮了:“這東西好!能用在軍車上嘛?”
領導看了他一眼:“你們倒是手腳快,撿現成的是吧?”
這位同志是陸軍的,笑得很開心:“嘿嘿,都一家人,不存在,不存在。”
高振東也笑道:“好說好說,讓京汽廠來找我就行。我在找京汽廠要這輛京城吉普的時候就說過,不白要他們的,這東西就當是車錢,哈哈哈。”
旁邊一位空軍的同志聽了,湊了一句:“要不……振東同志,我送你架飛機?”
防工委領導看他一眼:“你們在他身上的便宜還沒占夠是吧?你算盤珠子的響聲,恐怕京郊都能聽得見。”
“誒,領導,哪有嫌便宜少的,那當然是多多益善。”
同志們都都笑了起來,按振東同志要東西這做派,同志們巴不得他要得越多越好。
大家說說笑笑沒多久,人也算是到齊了,本來就是小范圍的一個商討,實際上這大概率就是走個流程而已,反對這件事情的人應該不會多。
果然,當防工委把高盧人的想法說出來之后,同志們一個個摩拳擦掌,這生意能做!
“民用大功率航空發動機?合作合作,就算是沒地兒裝,做一個出來當技術儲備也行。”
“怎么可能沒地兒裝,我們和高盧人的民航客機合作的情況可是非常好的。”
“我說的是‘就算’,語文是數學老師教的吧你?”
“‘就算’也不行啊,就算高盧人和我們客機的合作沒搞成,我們自己也要搞下去。”
“你不也‘就算’了?”
“我特么就不該接你的話”
聽起來爭論激烈,其實沒有半點吵架的意思。更多是在調侃和表示心中的喜悅。
“振東同志,你的想法呢?”看見大家意見非常一致,防工委領導反倒心中有些不對勁,太一致了,該不會有坑吧?就跟《三國演義》里司馬懿看到諸葛亮的空城計似的。
高振東把手上的筆一放,笑道:“我當然是百分之一百二的支持,這個合作很好,哪怕是暫時沒什么利益,哪怕是沒有那個合作研制的客機裝機對象,我們也要和他們合作。”
他比這里所有的同志都清楚高盧人提的合作是一個多么好的機會,也更清楚斯內克是個什么樣的公司,他還知道這個公司最后會搞出一個什么東西來。
M53軍用,M56民用但是沒徹底成功,最后就是CFM56,M56和花旗通動公司的CF6結合起來的著名發動機。
雖然現在時間遠早于M56的研制時間,但是斯內克加上國內現有的環境條件,能結出什么碩果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高振東自己就非常期待這件事情,他很好奇最后能整出個啥。
“這個級別的發動機,不但民用客機可以用,兩臺能用在支線,四臺能用在干線,而且改一改之后軍用的轟炸機、大型運輸機都是能用的,它的訴求不是飛得快,而是裝得多吃得少!非常適合用于這些裝備的動力匹配。”高振東舉例道。
穩了!既然振東同志都這么極力推崇,這事兒穩了!
對這件事情有著非常濃厚興趣的同志們,徹底放下心來,也開始有閑心扯點兒別的,來都來了嘛。
“誒,振東同志,現在的轟炸機不都是往高空高速發展嘛。”這幾乎是全世界的共識,要不然花旗佬也不會搞出那個叫XB70的怪胎來。
高振東笑著搖了搖頭:“在我看來,高空高速突防死路一條,很快就會被徹底淘汰,沒有立足之地。”
“這……”空軍的同志本來想說這怎么可能,但是想到面前的是高振東,換了一個說法:“這是為什么?”
高振東笑道:“你想想你們手上現在有竹竿子,再想想正在搞的竹竿子,再評估一下導彈飛得更高更快容易還是飛機飛得更高更快容易。”
轟炸機這東西在導彈得到一定發展的時候,高空高速突防基本上就是個死字兒。導彈飛得又快又高,總不能和導彈比速度吧?
而且這么大個轟炸機,想要飛得快,比導彈困難,也比截擊機困難,相當于是費了老大的勁整個高空高速出來,最后發現還是跑不過也躲不掉。
那還干個毛線!
花旗佬的B1A整了很久,76年一評估,最后得到的結論就是沒鳥用,黯然下馬。最后80年代重新披掛上陣的B1B,主要作戰方式是低空突防。
后來隨著預警機、雷達和導彈的發展,發現這么大個轟炸機低空突防好像也不怎么好使,得,扔巡航導彈吧,然后一尋思,特么的,扔巡航導彈還不如用B52。
至于白熊那邊和B1長得像實際上要大一圈的圖160,整個歷程和B1不說是一模一樣吧至少也是毫無差別。
最后發現刨掉B2這個特殊的成員之外,最好用的還是特么的B52和圖95。
六爺:阿達西朋友,我勉強也能用噠,特別是掛一顆滴時候。
其實核心原因就是防空手段發展太快,速度高度這些物理手段都不好使,進攻方付出的代價遠比防守方要大得多得多,最后不得不把戰斗、轟炸兩大主力機型逼上了玩魔法的道路。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進攻代價太大,冷戰早特么八輩子就變成熱戰了。真以為花旗佬愛好和平啊?擁有無可比例的低道德優勢的他們,不動手只有一個原因:打不動。
高振東這話在這個年頭毫無疑問算得上是爆論,聽得同志們瞠目結舌,高空高速都沒用了?從S1開始到現在,不是一直在把飛機往高空高速這條路上發展嘛,說不行就不行了?
但是細想下來,好像人家說的又挺有道理,這就很難繃。
不過理論歸理論,實踐才是硬道理,說到實踐,同志們手上還是有例子的。
“可是據說花旗人的XB70進展順利,非常神速,快要試飛了。”
說到這個,防工委領導想起來,很久以前就曾經因為XB70的事情和高振東溝通過,他當時的說法和現在如出一轍,一點兒沒變,對XB70嗤之以鼻。
不過現在看來,這個飛機發展得至少沒夭折。
高振東搖了搖頭,很是不屑:“沒戲,我話撂這兒了,XB70前面那個X,永遠都取消不掉!這個飛機飛得是既不夠高又不夠快,活不下去的。與其研究高空高速,不如去搗鼓搗鼓低空高亞音速速突防,這個方式還能多活一陣子。高空高速可以說是出生就暴斃,絕對沒前途。”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