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118章 歷史上的今天
HTPB也是高能推進劑的一種,只是他實現高能的辦法不太一樣,雖然比不上GAP和NEPE之類,導致性能要低一些,但是這東西它價格低,性能低一些也不是不能用。
特別是生產量大的戰術導彈,這玩意在這個階段比GAP要合適得多,GAP不是不能用于防空導彈,但是用在普通防空導彈上,有些浪費了。
“真有?”
“真有!而且這東西便宜得多,能用在各種各樣的導彈上面。”高振東笑道。
還什么都能用?防工委領導的精神更足。
無數事實證明,高振東說能用,那是真的能用。
“好!我回頭派人找你要材料。”
領導一點不擔心這東西會有事什么問題,至少它的成功可能性很高!
想到無數的戰術導彈又有可能進一步提升射程或者減輕重量,領導差點想哼起歌來。
第二天早上,高振東拎著行李,看著機場上那種熟悉的飛機。
“這東西你很熟悉吧?哈哈,抖是抖點兒,但是安全,安全。”領導笑了起來。
一行人上了飛機,高振東沒問去哪兒,讓老小孩高興一下也是件好事。
他忍住了好奇,領導可就忍不住顯擺了。
“你就不好奇是什么事情?”人就是這樣,你要是問的話,他不見得告訴你,你要是不問了,誒,他的精神可就來了,忍都忍不住。
“到地方就知道了嘛,再說了,有紀律的,我懂。”
高振東笑得很是狡猾,就知道領導忍不住。
領導笑了起來,嘿,還知道用紀律來堵自己的嘴。
不過關子是他賣的,他也只好強忍住自己顯擺的沖動,一路上忍得比高振東還難受。
高振東心里笑翻了天,來啊,互相傷害啊。
飛機在空中飛了好多個小時,中間為了安全,還在某個機場停留了一下,重新加油,飛機上的同志們也休息了一下,不過是哪個機場高振東沒看出來,軍用機場,又不像是民用機場還有個大大的招牌。
但是地形高振東還是能看出來,黃土高原,黃沙漫天,這年頭還沒三北防護林呢,黃土高原那是真的黃,那種地形一眼就知道了。
到了下午的時候,飛機終于在一個機場降落,算上自己根據飛行的時間和方向計算的大致范圍,高振東心里隱隱有些激動。
沒有GPS,但是這些大致的東西高振東還是能分辨的。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難道是那個地方?
說是飛了很久,但是這邊非常靠西,離太陽下山還有一段時間,領導帶著高振東上了一輛車,向目的地駛去。
隨著嘎斯69在戈壁上飛馳,一股黃煙滾滾升起,高振東心里越來越激動,這年頭對他來說,最特殊的地方都在戈壁和荒漠里。
遠方地平線上,一個小黑點漸漸的在他眼里出現,即便戈壁有望山跑死馬的說法,可隨著時間的流逝,距離的拉近,那個小點變得逐漸清晰,愈發高大。
“漂亮!太漂亮了!”高振東忍不住喊了起來。
同車的防工委領導也笑了起來,語帶得意:“哈哈,漂亮吧?是不是好事兒?”
“好!好!天大的好事!”高振東樂得不行,說實話,他是真沒想到領導叫自己出差,就是為了來看這個東西。
領導笑道:“這家伙能現在就立在這里,你在其中居功至偉。其他有紀律,不方便讓你現場觀看,但是這個沒問題,再不讓你看看啊,我都覺得過意不去咯。”
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高高的鐵塔,像是一個立起來的長方體,墨綠色的塔身顯得厚重敦實,塔的前面,伸出來好多對鐵架,抱住了中間一枚白色的長梭。
這是一枚火箭!
火箭通體白色,中間有部分地方染了幾塊利于觀測定位的黑色方塊,頂部整流罩尖上燃著紅色。
箭身之上,是四個紅色的大字,其中“航天”二字尤為顯眼。
下方有幾個黑色的小字,“YZ1”,這就是這枚火箭的型號了。
很多條管線連在箭身上,有的地方還能看見一些白色的煙霧。
“你看,我們的遠征一號,馬上就要遠征了!”
防工委領導看著夕陽下閃閃發光的箭身,還有火箭下方一隊隊忙碌的戰士,自豪的對高振東道。
多么熟悉的名字,高振東看著這枚高高矗立的火箭,眼淚都滴了下來。
改變歷史的事情他做了很多,但這是他第一次親臨見證歷史的現場,胸中澎湃的感覺讓他說不出話來。
“遠征……好名字……遠征……”
高振東貪婪的看著前方的火箭,似乎想要把這一切牢牢的刻在他的腦海中。
“走,振東同志,我們去發射指揮中心,我們還有任務。”
“任務?”
“對,任務!我們的任務,就是見證這一刻!”
還有些飄飄忽忽的高振東和領導一起,轉身進了一棟建筑物。
高振東記不得走了多遠,經過了什么,只知道七歪八拐的,終于走進了一個大廳,大廳里,一排排的監視器前,坐著一位位穿著白大褂的同志,有男有女,大多都很年輕,朝氣蓬勃。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欣喜笑容,還有一點點的緊張。
高振東他們在大廳的最后、最高的地方,正前方是一大塊各種各樣的大型LED數碼管和標志牌組成的顯示區域。
顯示區域里,有顯示器在顯示著火箭發射場上的實況,只是屏幕尺寸不太大,而在高振東他們面前,也有這么幾個顯示屏。
看見防工委領導進來,在這個地方的不少同志都看向了這邊。
一位同志迎了上來:“報告領導,發射總指揮向您報到!”
領導點點頭:“辛苦了,情況怎么樣?”
“今天下午17點,是選定的發射窗口。”總指揮匯報道。
“天氣情況呢?”
“氣象觀測顯示,天氣晴好,風力小于1級,云量基本為0,非常利于觀測。”
“觀測、試驗等工作都安排好了吧?”
“安排好了,現在距離預定的發射時間,還有半個小時。”
“衛星狀態怎么樣?”
“經在線監測數據顯示,星、箭狀態一切正常!”
“預案都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這枚火箭的燃料是可以長期存儲的,預案執行復雜度不高。”
“好,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準備吧。”
“是!”
高振東一言不發,只是認真的看著眼前的一切,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他都希望自己能永遠記在心里。
“星箭測試!”總指揮拿起話筒,開始下達指令。
下方一排排顯示器前的同志們有條不紊的執行完程序之后,一項項結果在下方測試組組長的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來,彩色顯示器上,各項指標甚是分明。
“測試結果正常!”
“線纜脫離、臍帶塔分離!”總指揮開始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遠處的發射場上,除了必要的線纜之外,其他僅剩的線纜在同志們的操作下從火箭箭身脫開來,隨著最后一根線纜脫離,人員全部撤離下塔之后,臍帶塔上抱住火箭的鐵架開始向兩邊分開。
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N2O4組合,能長期存儲的,這讓火箭的準備工作簡單了不少,至少在等待發射窗口這幾天時間內,不需要擔心燃料的加注等問題。
一名名帶著防毒面具,穿著防化服的戰士集結在發射架的周圍,看著那枚獨自矗立在發射場上的火箭。
“人員撤離!”總指揮下達了發射前最后的準備指令。
早期的火箭發射,有直接在火箭噴口下方點燃火炬,發射的時候將燃料和氧化劑往上一噴點火的。
那火炬不是什么特殊的火炬,就是木頭火把,非要說的話,大概是上面的油質量比較好,燃燒時間比較長,就是這么硬核。
不過這枚火箭不需要,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只要混合了就會自燃,無需點火。
同志們開始有序的撤離,魚貫進入發射場遠處的掩體之中。
此時,和臍帶塔已經完全分離的火箭,在陽光下顯得異常亮眼。
高振東屏住了呼吸,看著指揮大廳和面前顯示器里的一舉一動。
“最后測試!”
這是最后一次測試了,那一刻即將到來。
“測試正常!”報送結果的女同志,聲音異常清脆,帶著一點顫音。
發射總指揮和防工委領導對視一眼。
“二十秒準備!”
號開了火箭發射控制按鈕上的保護蓋。
“點火!”
火箭號手按下了紅色的發射按鈕,一陣振動傳來,還帶著低沉的嗡嗡聲。
發射場上,火箭底部冒出一陣紅棕色的煙霧,旋即,煙霧變成了火光,轟隆隆的向下噴出,火箭籠罩在紅棕色的煙霧中,離開發射臺,向上緩緩升起。
高振東胸膛里感覺有一團火,但是他沒有大口呼吸來緩解這種感受,反而是徹底屏住呼吸,眼睛緊盯著顯示器里的那枚緩慢而又穩定的離開發射臺的火箭。
看著眼前一幕,高振東心里翻滾著的卻是另外一個時間。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