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083章 給哪些,要哪些(先發兩章)
高振東并不知道自己五花八門的名頭里,居然又多了一項,他此時正在看著1201研究所的同志拿來的網絡設備測試報告。
“嗯,不錯,你們準備一下,最近有領導同志過來參觀。”
同志們的工作還是做得很扎實的,不論是電氣性能還是網絡傳輸性能,都進行了完整的測試,而且性能上完全沒有問題。
畢竟是系統提供的成熟技術,直接就跨過了技術驗證階段的工作,上手就是高成熟度、高可用性的量產成品。
“好嘞,我們那邊都準備好的,隨時可以接受考驗!”
小高所長很是高興,和高振東在同一場合的時候,他就變小高了。
他很清楚,高總工親自請人,那來的人有兩個特點,一是范圍廣,二是級別高,絕對不止十二機部本身。
高振東送走他們,然后操起電話。
他打電話的對象,是十二機部和防工委兩個部委的總工,順便還請防工委總工把一些相關院所的同志請過來,這東西和他們多多少少有些關系。
兩位總工接到他的電話,都很驚喜,雖然只知道是通信設備,但不知道具體有什么好貨,可是從高振東親自打電話邀請他們來看,必定是好事情。
防工委總工對于高振東特別的額外請求,更是滿口答應,高振東請他把這些相關院所的同志請過來,必定是他這次的通信設備和這些同志有關。
唯一奇怪的是軍通所并不是這一次的主要對象,通信設備啊,居然軍通所不是主要對象?
有意思。
放下電話,高振東又向水利科技院打了個電話,通話對象是自己的老同學,那個分配回鄉又被水利口截胡的薛崇禮。
“老薛啊,你們485的事情搞得怎么樣了?”
薛崇禮接到電話,有幾分驚喜:“485轉換電路啊,分立元件的電路搞好了,性能滿足要求,速率能達到19200bps,不過現在還只算是勉強能用,現在正在和1274廠的同志一起,琢磨著把核心電路做成集成電路,進一步減小體積和功耗,估計做成集成電路還能更高。不過現在已經應用到了部分先期研究的傳感器上,像是水位傳感器這種,效果很好。”
說起這個,薛崇禮就不得不佩服老同學的本事,19200bps的波特率,而且能有1km的傳輸距離,在這年頭是個非常高的數字,可他提出這種技術,初衷甚至只是為了傳輸一點點水利數據,浪費可恥啊。
高振東笑了:“勉強能用就行,大點兒沒事兒。這樣,給你們個露臉的機會,你把485到現在為止的相關材料和樣品準備一下,沒集成化沒關系,能用就行,然后等我通知,最近有個會你們可以參加一下。”
薛崇禮滿口答應:“好的好的,那我謝謝你了。”
話剛出口,覺得好像不對,這東西就是高振東自己帶頭做的,自己只是個落地的執行者。那算了,不謝了。
掛斷電話的薛崇禮,一邊在心里開著這些沒譜的玩笑,一邊樂呵呵的去找他們信息技術處的侯處長。
“什么?高委員說給我們個露臉的機會?”對于高振東在技術線上的級別變化,這些和他關系密切的部門還是很清楚的。
而當聽見有機會上高委員親自組織的會議,匯報相關工作,他頓時好像是三伏天吃了個冰棍兒,渾身都舒坦起來。
他這種大牛組織的會議,別說是作為其中的匯報內容,哪怕只是旁聽一下,都是拿出去當資歷用的。
就好比幾十年后,誰能說一句“于XX年X月,參加X院士組織的XX學術會議”,那普通學術圈子的人員高低都要多看你幾眼,如果還能加一句“并匯報XXX課題相關工作”,那行了,你就是普通學術圈子里最靚的仔。
“好好好!薛科長,你趕緊準備,好好準備,有困難就向院里提。高委員有沒有說什么時候開會?”
“還沒有,估計是還要安排組織相關同志的時間。”薛崇禮對“科長”這個稱呼還是有些不習慣。
“那沒事兒,反正在這個會議召開之前,你的工作安排靈活一點,以會議為重。”
侯處長滿心歡喜的送走薛崇禮,自己則抓起筆記本,轉身向院里匯報工作去了。
不過高振東組織的會議還沒有開,畢竟相關院所的同志要趕過來需要時間,反而他倒是先被防工委給抓了壯丁。
具體什么事情電話里防工委那頭沒有說,只說是技術咨詢任務,需要他們參加。
高振東來到防工委,他來這里的次數多了,熟悉得跟回家一樣。
“來了?坐坐坐。”領導看見他就喜笑顏開。
“領導,今天是什么事情啊?”高振東問道。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好事!說起來,這個事情還要感謝你啊,這里面你出力不少,哈哈哈。不過啊,這件事情其實主角不是我們,是外事部門,他們就是借我們的地盤開會。”
領導笑得很是開心,和高振東說起防工委來,滿口都是“我們”,儼然一家人。
人在陸陸續續的來,會議也很快開始,高振東很快就搞明白了到底是個什么事情。
簡單說,高盧人想要我們的軍事裝備技術,而這個會議的目的就三件事。
給哪些?
怎么給?
要哪些?
至于給不給的問題,一開始外事部門的同志就把首長的意見公布了,所以無需討論。
要討論的就是上面三個問題而已。
“……高盧人此次最感興趣的,是幾樣東西,爭先62反艦導彈、赤劍61反坦克導彈、105滑坦克炮、戰7型多用途戰斗機,當然,還有一些諸如通用戰術導軌之類的小玩意,那些倒是不用討論。”
外事部門的同志每說出一個裝備的型號,會場的同志們就發出一陣騷動,有些驚人了。
除了高振東對我們的部分裝備的先進程度心里有數之外,其實現在我們的大部分同志還停留在我們和國外有巨大的技術差距的印象里。
哪怕是我們已經有的裝備,像是導彈這類高技術裝備,而且還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他們也依然覺得這些裝備的確好,但是和國外的比還是有差距。
反向信息差了屬于是。
所以當知道高盧人居然向我們求購這些裝備時,他們還是忍不住心里的激動,高盧人都要找我們買先進裝備,這福氣能小得了?
具體哪個型號給不給先不說,但是這份自豪感卻是少不了的。
特別是當聽見“戰7戰斗機”時,這種情緒達到了高潮!
噴氣式戰斗機啊,我們不久前都還在仿制,甚至仿制的對象是不那么先進的米格19,可是對方居然還真就看上了這個東西。
這說明我們的仿制……不,仿制后的改進實在是太成功了!
此時,部分知道戰7來龍去脈的同志,尤其是空軍的同志,不由得將目光看向了坐在防工委領導邊上的高振東。
都是他干的!
而部分同志還知道,不只是戰7,剛才說到的每一件裝備,都和他有莫大的關系,也可以說是他干的。
甚至那個僅僅只是被提了一嘴的“小玩意”通用戰術導軌也是。
防工委領導見大家驚喜激動的樣子,笑了起來:“好了,大家也不用把外國人看得樣樣都先進嘛,他們向我們買裝備,哪怕是高盧人、北方同志這些先進國家向我們買裝備,也早就有一段時間了。今天我們還是討論一下,到底這幾件東西能不能給,注意啊,不能全都否掉,呵呵呵。”
首長的調子都定那兒了,全否掉不合適,主要是這里面的東西,還真就不可能全部否得掉,沒到那份兒上。
同志們笑了起來,七嘴八舌的展開了討論。
“我覺得反坦克導彈可以給,只要對方遵守不進一步擴散技術的承諾,我覺得就沒問題。”
“嗯,你說得有道理,主要是這東西高盧人拿去了,擴散出去對我們也沒什么影響,我們周圍要么就是不需要他擴散的,要么就是他想擴散也擴散不過來的。”
“105炮是不是有點不合適,這可是最新的炮,而且對北方同志的坦克能產生重大威脅。”
“我覺得無所謂,高盧人離北方同志還遠著呢,沒有直接威脅。”
“我也覺得無所謂,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約翰牛的新型L7線膛炮也不錯,雖然比我們的105差一些,但是沒有鴻溝般的差距,控制這個東西沒意義,我覺得倒不如拿來和高盧人換點技術。”
“爭先62呢?這總不能給了吧?這是全新的東西。”
“可是高盧人拿到爭先62,只要不擴散,對我們沒有任何威脅。”
“爭先62我不管,我覺得戰7不行,不能提供。”
總的來說,同志們意見比較一致,反坦克導彈沒啥問題,105滑嘛,也問題不大,然后剩下兩個就不好說了,這兩個看起來都有點當前階段下的“撒手锏”或者是“國之重器”的味道,委實是不好決斷。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