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010章 陀螺
“不只是你們要建好,你們還要負責培訓好粵東船廠過來學習的同志們,如果第一條順利,全都達標的話,我們是要東、南齊動的。”
對于這條設計指標一看就爆棚的護衛艦,海軍、海裝局都很滿意,只要制造出來基本滿足設計指標,有了足夠制造經驗,那是準備兩邊一起建造,爭取能盡快形成一定的數量的。
好在當歸省中間那個海峽,敵人的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都被嚴重壓縮,不存在像高振東前世所知的,因為不通航,導致只能將南部艦隊的船全部放到粵東去造,零件全部靠火車運過去。
現在我們想在哪里造就在哪里造,三片海域的相互調動完全不是問題。
“嗯,你們放心,我們已經做好了全部準備,粵東船廠的同志在我們這里,就像在他們自己廠里一樣,一定包教包會,不會的話,初期我們再調遣一批同志過去支援他們一下都沒問題。”松江船廠的同志笑道。
“好啊,那我們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了。”海裝局的同志對于這條船的建造很是樂觀。這條船個頭不大,也不復雜,速度應該慢不了。
實際上,原本的第二型護衛艦在那么困難的年代里,建造時間也不過才一年多。后世造得慢,是要考慮總體更新計劃,實際上真爆起產能來,這種1千多噸的艦造起來快得一批。
船舶研究院的同志笑道:“你們現在可以等好消息了,可是我們后面還有更大、更艱巨的任務在等著我們呢。”
海裝局的同志知道他說的是什么,也笑了起來:“有任務是好事啊,這件事情,在具體的細節上,我們還是建議你們在正式開始之前去京城跑一趟,想來會有不少收獲的,至少能掌握電子技術的最新進展,能提前規劃好艦載電子設備的配置嘛。”
“嗯,高振東同志那里,我們在啟動設計之前,是肯定會過去拜訪的。”都知道,高振東同志不論是在規劃方面,還是具體的技術細節方面,都有不少的想法,提供了非常多的建議和技術,為海軍這一批艦艇的更新換代,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其中一些,甚至是決定性的。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過去問問總沒錯。
想一想船舶電子研究所那邊已經越來越有眉目的新型艦載雷達,船舶研究院的同志心中火熱,那個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高振東并不知道這個好消息,此時的他,正在面帶喜色,聚精會神的看著手上的一份報告。
坐在他面前的,是原研所的同志,負責激光陀螺儀具體工作的莫總。
此時的他,滿臉的喜色:“高總工啊,歷經2年多,總算是不負所托,這東西終于是搞出來了。”
除了高振東手上的材料之外,他面前還有一個盒子,里面裝了一臺設備。
初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等邊三角形的玻璃塊,玻璃塊的各個角和中間,裝了一些附件設備,還有一些線纜連出來,初看起來就這么簡單。
但是高振東知道,這是國內當前激光陀螺儀,也是世界范圍內激光陀螺儀的最頂級產品,絕對領先。按照時間計算,現在花旗佬應該是制造出第一臺激光陀螺儀的實驗裝置了,畢竟那東西是63年2月造出來的,但是這個裝置拋開精度什么的不說,它的光程總長,是4米!
如果拿這個東西去導彈上用,恐怕是個人都得掀桌子。
真正實用的陀螺儀,是197275年間出現的,具體的時間沒有標準說法,但是第一次用到飛機上,是1975年。
而高振東面前這個陀螺儀,就是世界上唯一的實用激光陀螺儀,并且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它依然是。
這東西的原理全世界主要的國家都知道,可是等到做出真正實用的來,已經是差不多十年后的事情了。
“高總工,你看,經過我們努力,這臺陀螺儀的零點漂移、分辨率、標度因子、動態范圍和帶寬,都能滿足當前的需求,甚至大大超出,是當前全世界激光陀螺儀的最高性能……”
說到這里,莫總自己都笑了起來,當前就只有這一家有這東西,自己就算是做泡屎出來,也是最高性能。
不過按照這個陀螺儀實際性能的絕對數值,和其他陀螺比起來也絕對不虛,哪怕是現在性能最好的氣浮、液浮、磁浮機械陀螺。
算了,這個沒啥好吹的,換個別的來吹。
“體積18195cm,重量3公斤,相比同等精度的懸浮陀螺,體積和重量大大減輕,這意味著一套三軸陀螺儀,其本體總重不超過10公斤,這無論是用在慣性導航平臺還是捷聯慣導系統,都具有極大的優勢。”
對于高精度機械陀螺儀來說,要有足夠大的轉動慣量,轉動摩擦還要足夠小,否則陀螺別說分辨率,光是自身的零點漂移就能直接把導彈飛機導引到九霄云外去,零點漂移是陀螺儀最重要的指標,甚至比分辨率還重要。
V2導彈的精度之所以差,就是因為這貨用的滾珠軸承陀螺儀,零點漂移最高可以達到15度/小時,要不是這貨飛得近,它的精度甚至比不上無控火箭彈。原因很簡單,瞎指揮不如別指揮。
這種情況下那就需要使用氣懸、液懸乃至磁懸浮技術,一旦用上這些技術,單套陀螺儀的重量和體積可就得蹭蹭往上漲。
一套高精度三軸陀螺儀,就算拋開慣性平臺,上百公斤那是家常便飯。
而且,對于我們來說,還有一個問題是壓根就沒有高精度機械陀螺儀用!
“莫總,你們這個已經提請驗收了?”
“還沒有,驗收肯定是要你帶頭的,不過有同志已經要了幾個,前幾天才給他們生產好帶走,哈哈哈。”想起搞導彈的同志們猴急的樣子,莫總笑得異常開心。
這東西的生產速度在現在可快不起來,不過就算是手搓,供應新生產的遠程導彈和戰斗機、轟炸機總沒問題。畢竟這些東西的產量也快不起來。
“我覺得可以了,提請驗收吧,有了這一套東西,我們的飛機、導彈,總算是能靠自己找著路了。”
這東西的用途可不只是導彈,還有飛機、船舶都可以用,只是船舶相對來說確定自身位置的手段比較多,對精度、定位速度要求也比較低,大抵是暫時用不上這種高級貨了。
“行,你也這么覺得的話,那我們就去操持這個事情,總算是結出果子了,哈哈。”莫總這次來,就是為了這件事情。
說完,他又對高振東道:“對了,這個東西,我們寫了篇文章,您是通訊作者,文章在這里,你看看,沒問題的話,回頭我們就把它發出去。”
對于發文章這件事情,高振東倒是沒什么意見,激光陀螺儀的原理和部分技術細節其實幾個主要大國都知道,但是也沒見誰能提前搞出來。
只要把大部分技術細節抹掉或者做好處理,想憑著論文就把這東西給復原出來,沒那么容易。
原研所的同志拿到了所有的理論、推導的細節和過程,還有高振東時不時的幫忙,都花了2、3年才把這東西給搞出來,其難度可想而知。
“防工委那邊同意?”高振東笑道。
“防工委和我們科技院商量過了,同意,而且這篇文章的脫敏,也是多方的同志幫著我們一起搞的,這方面沒有問題。至于防工委同不同意你的名字出現在上面,我們也請示過防工委的意見,因為您是激光器的發明人,是激光領域在世界上都說得出名字的科學家,在激光應用方面出現是順利成章的事情,特別是激光陀螺這種最頂級的成果,你不出現反而會顯得很奇怪,防工委也表示同意。”
該出現的地方不出現,那大概率也是有問題的。
高振東聞言點點頭,既然幾方都同意,那就沒問題了,科技實力方面,想要取得一定話語權,還是要造勢的,估計幾個單位就是考慮到這個問題。
他迅速瀏覽了一遍論文,簽上自己的名字就交回給了莫總。
他主要關心的,是有沒有什么不該透露的內容,這也是莫總把文章給他審的主要目的。
至于論文的行文、結構、外語翻譯等等,這方面高振東還不如人家呢。
“下一步你們有什么想法?”高振東簽完字,問莫總。
“想法?就是改進這個陀螺儀啊。”莫總有些奇怪,這不是基本操作嘛。
高振東想了想:“嗯,我倒是有些想法,這樣吧,驗收的時候你們提一提,那樣能少一點手續。”
他對著莫總他們耳語了一番,后者聽著聽著高興得笑了起來,高總的操作,簡直令人眼花繚亂,這是想在驗收的時候,順便就當著大家的面,把下一步的計劃和經費都敲定?
“行,我們回去馬上作為研究展望章節,放到驗收報告里面去,爭取能順利立項。”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