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82從香江開始 第459章 中港和神山
10月2日,
翟遠返回香江小半個月,遠在南韓的漢城奧運會正式閉幕。
內地體育代表團頂著黑幕,摘得了5枚金牌的成績,在獎牌榜上排名第十一位。
香江羽毛球運動員‘雙陳’的陳智才與陳念慈以混雙組合,
奪得香江歷史性的奧運銅牌。
其時,羽毛球運動只是被奧委會當做示范賽事,雙陳的獎牌含金量,遠不如后來‘風之皇后’李麗珊滑浪風帆的那一塊金牌,但能令到這座城市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成為歷史性的代表體壇人物,陳智才與陳念慈尚未回港,已經在各大報刊頭條版面出盡風頭。
旋即,沉寂了一段時間的《九一日報》拋出條重量級新聞:
‘春秋演藝學院翟遠校長,日前在南韓與陳智才、陳念慈取得聯系,誠邀兩位世界級體壇巨星加入學院擔任教席,培養運動健兒,為院校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借著雙陳的這波流量,春秋的影響力再度擴張,創辦不足半年,儼然成為本港家喻戶曉的院校之一。
對九一文娛集團來說也算是利好消息,居然憑空拉升了一波股價。
促成股價拉升的另一個原因,
則是翟遠這個集團話事人,被港督直接委任為新界太平紳士的消息。
港府部門不知有多少高層瞪大了眼珠子,警務處長李鈞夏可還出院沒過多久,衛亦信不安撫這位一哥也就算了,還明目張膽繼續撐翟遠?
經濟發展是不是緊要過紀律部隊的臉面?成了衛亦信最近一段時間接連被身邊人質詢的問題。
“全港上萬差佬,大家對一哥什么態度呢?伙計們把差佬當一份工作而已,現在翟遠又給差佬基金會注入800萬港幣善款,讓他們的子女優先拿到教育基金里的錢,你覺得就算這件事爆出來,大家會不會為李鈞夏打抱不平?”
港督府里,衛亦信對政務司和律政司兩位司長說道:“況且紀律部隊由誰來做領頭羊,還不是你們政務司說了算?我現在只不過行使港督的權力,委任一個JP而已,話曬我都還沒有退休,不必搞得兩位親自過來問責吧?”
“又不必講到問責這般嚴重。”律政司司長唐明治露出笑容,說道:“只是收到消息,衛sir最近又在祖家遭到彈劾,擔心你將來回去不好交代,所以關心下嘛。”
衛亦信不以為然的笑笑:“我從上任以來,收到的彈劾就沒有中斷過,不過終歸要站好最后一班崗,四個字問心無愧,尤德爵士還活著的時候經常講,不要讓這座城市成為政治犧牲品,我覺得他說的很好。”
“話是這樣講,但始終還是要考慮下祖家的臉面,太平紳士委任過就算了……”
政務司司長霍德出聲道:“可大東電報局是英資企業,通訊業務歷來是由國家操盤經營,衛sir這次要取消對方的專營權,無論從何種程度上,我都沒辦法認可。”
“我這次去南韓才察覺到,就是由國家經營,不給民間運營商出頭的機會,一家獨大,香江的通訊業務才會變成如今這副樣子。”
衛亦信望向霍德,正色道:“我發給兩位的企劃書應該都看過了?大東的業務水平有目共睹,況且并非要取消他們的運營權,只是多一家企業出來競爭,剩下的交給市場做決定,這樣有什么不妥?
今年早些時候,我受邀去內地參加一場有關經濟改革的座談會,地點在鵬城的招商大廈,當時有一場好激烈的新舊思想碰撞,老一派的專家一致認為,個體戶應該將大部分財富貢獻給國家統一規劃管理,但新一派認為,自己勞動了就應該享受成果,畢竟在全球貿易趨于一體的形勢下,優勝劣汰方能帶來連續性和穩定性。座談會結束以后,老一派專家單方面宣稱這些年輕人已經走上‘邪路’,豈知后來會議記錄公開,世界各地紛紛評論這件事,那些專家被罵的狗血淋頭,遭到內地數百家媒體的批評。
我講這件事的意思是,霍德司長如果覺得大東電報局仍應該一家獨大,民間運營商沒資格插手通訊,我們大可以在香江也舉辦一次此類座談會,然后征求世界各地的意見。唐司長,律政司一向講民主,這件事想必絕對稱得上民主,不如就交給你去籌備怎么樣?”
霍德/唐明治:“……”
他們被大東電報局請動,向衛亦信施壓,豈料此時被反將一軍,在香江開座談會讓國際媒體評判,要說沒有翟遠出謀劃策,打死兩人也不信向來老成持重的衛亦信能想出這種缺德主意。
“自家的事,無謂讓外人看笑話。”
沉默片刻,唐明治訕笑說道:“條例上,大東電報局在通訊上的專營權,要受到港府部門的監管,以確保服務質量和社會利益。因為以往從來沒有民營企業插手的先例,這方面的法律條文尚不清晰,如果衛sir一定要撐翟遠,律政司會盡快召開立法會議,重新制定新規……”
衛亦信打斷問道:“需要多久?”
“大概半年左右。”
“唐司長,律政司做事歷來是這個效率嗎?”
衛亦信被氣笑,直截了當道:“翟遠已經從南韓帶技術人才過來,勘察過地形就可以施工,所以我最多給你半個月時間,半個月搞不定,我即刻成立專門為港府通訊服務的政務機關,接替香江郵政監管電訊業的職能,由港督直接領導,有冇問題?”
共事這么久,唐明治還是第一次聽到衛亦信這般強勢的口吻,眼神無奈的看一眼旁邊的霍德,點頭悶聲悶氣道:“明白,我會盡快搞定。”
“仲有。”衛亦信再度望向霍德,開口道:“剛剛收到內地的邀請,讓我去燕京城商榷基本條例的修訂,湊巧大東電報局負責人也從英國趕來打算見我,輕重有別,大東的負責人來香江以后就麻煩你幫我招待,另外幫我轉達他們,這次翟遠的通訊公司如果在香江發展不起來,之后會考慮將業務轉移到中南美洲,從自然選擇號的注冊地巴拿馬開始,相信巴拿馬總統會很歡迎他帶著資金和技術過去……”
上個月月底,南韓奧運會收尾之際,內地第一枚中子彈爆炸實驗成功,成為繼美利堅、法國和蘇聯以后,第四個擁有中子彈技術的強國,緊接著,燕京實驗室的電子對撞機首次對撞成功,第一座高能加速器成功……
一切談判都建立在實力之上,
基本條例的起草,亦是在這一時期加快節奏,由內地掌握主導權,逐漸敲定諸多細節。
剛從南韓回來沒幾天的衛亦信,又匆匆趕往內地。
臨走前打了個電話給翟遠,聊了幾句在港督府里發生的事,以及律政司會在半個月之后,宣布取消大東電報局在通訊業上的專營權。
彼時翟遠正跟著南韓的專業團隊,在新界地區勘察地形,得到衛亦信肯定回答以后,當即通知何子朗可以著手正式注冊自己在香江的通訊公司。
一切項目尚未落地,員工還是陶宗頤與快播科技的老幾位,紛紛在給新公司命名這件事上出謀劃策。
‘香江通訊’‘火星通訊’‘環球電訊’‘數碼通’……
基本都是參考國際公司的命名方式,尤其對標大東電報局打對臺的意圖明顯。
香江通訊VS大東的香江電訊,火星通訊VS大東在英國本土的水星通訊。
翟遠逐個聽完,全都不滿意,連連搖頭。
縱觀香江通訊歷史,從最早東洋的中日電話電力,到后來置地集團收購中日電話電力成立的的香江電話,再到如今被香江電話又被大東電報局全面收購,重組的香江電訊、馬交電訊、鵬城電話公司三家,整個脈絡相當清晰,涉及到對內對外的通訊業務,華資在當中占不到任何優勢。
“所以我這次打算僭越一下,新公司改做中字頭,紀念下這歷史性一刻。”
翟遠笑著說了句,接著在注冊書上大筆一揮——中港通訊。
畢竟是社會性企業,與文娛集團下轄公司不同,這時候再玩梗便有些不合時宜。
在翟遠敲定‘中港通訊’這間新公司成立在即以后,緊接著又對陶宗頤負責的東洋半導體業務進行了改制。
過去掛著東芝的招牌,是為了蹭熱度拉動訂單,但現在東洋半導體已經可以摘下東芝兩個字。
正式更名——神山電子。
以后的新訂單,尤其這次與南韓三星集團的業務往來,合同上經由‘神山’這間公司出口,雖然百分之九十的員工仍出身自東芝半導體,但東芝的影響力卻自此一次過,全部抹除。
整個十月份,
中港通訊以新界為起始點,自毗鄰鵬城的上水開始勘察。
東至西貢、西至元朗、南起柴灣,北接大埔,
形成一張大網將整個港九新囊括其中。
粗略估算下來,至少需要七座基站,方能讓數碼信號全部覆蓋,如果考慮到大嶼山、南丫島、長洲這些區域,數量仍要往上增設,而鋪設海底光纜更是規模和耗資甚巨的項目。
香江大概有兩個漢城的大小,今年漢城一座城市的電話總線路超過兩百萬條,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70部,移動電話則是每百人20部的數量,同期香江固定電話數量仍處于每百人50部左右,移動電話服務勉強稱得上起步,較之漢城亦存在差距。
“根據南韓團隊做出的調查,如果將移動電話的主營業務放在香江島和九龍兩區,新界放緩發展速度,以固定電話線路為主,再將互聯網數碼線路集中在金鐘為中心的商業區,各大高校社群,算下來成本會降低一半有余。”
月底,陶宗頤找到翟遠,告知了他南韓團隊們這段時間里勘察出的結果。
翟遠隨手翻了翻調查報告,挑重點看了幾眼,問:“整個項目,在技術上有沒有難度?”
陶宗頤搖搖頭:“電話業務經驗相對成熟,沒什么困難。至于互聯網,大家都是從美利堅學來的技術,基建落地以后,仍需要從美利堅的網絡中心連接,畢竟目前各國都發展不起來自家的網絡中心。”
此時美利堅五座網絡中心,幾乎囊括了全世界的數據傳輸。
翟遠了然點頭,沉吟了很長一段時間,繼續開口道:“港九新的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線路全部鋪起來,互聯網方面可以在新界放緩,但還是得覆蓋住港島和九龍,既然要做就全面些,摳摳搜搜擠牙膏沒什么意思。”
陶宗頤聞言笑了笑,接著又提醒道:“不過這樣一來,成本會超過我們與三星原本商定的價格,溢出部分要拿出真金白銀補足。”
“先盡快動工吧。”翟遠攬住老陶的肩膀說道:“錢的事我來搞定,這種項目的工期至少按年來算,我們還有大把時間……”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