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  目錄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君臣坦誠

第三百九十七章 君臣坦誠

作者:張九文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輕松 | 張九文 |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三百九十七章 君臣坦誠

李麗質懷著抱著小孟極,又道:“孟極你知道人口的價值有多大嗎?”

坐在姑姑懷里的小孟極搖了搖頭。

小孟極也不知道雪景好不好看,還懵懂的孩子只會點頭與搖頭。

看著妹妹抱著女兒去看宮里的雪景,李承乾再次拿起手中的密報看了起來。

現在還有三萬唐軍駐軍青海,松州的兵馬減少到兩萬了,這些年一直在探查吐蕃內部的情形。

“陛下。”宮女快步而來,道:“晉王殿下的書信。”

李承乾放下密報,又接過書信,李治在信中所寫的是,現在的玄奘已到了洛陽,并且暫住在崇文館。

還交代了他們兄弟兩人在洛陽遇到了各種事,高季輔任職洛陽刺史還算是盡職。

李唐的建設重心就此便放在了洛陽與長安。

暖爐還在燒著,還有宮女在議論,有年紀稍大些的宮女阻止了一旁的宮女往暖爐中放香料。

年紀稍小些的宮女還不知陛下的習慣。

當年從東宮出來的宮女如今都在這座皇宮中掌班,她們雖說只有十余人,但也最清楚皇帝一家的生活習慣。

隨后她們自覺地離開大殿,新殿內這才寂靜下來。

李承乾打開妹妹留下的另一份奏章,這份奏章所寫的關中各縣的人口與各縣的生產估值。

這是根據近年來的賦稅來進行統計的。

翌日,正在家中休沐的工部尚書徐孝德,收到了宮中送來的圖紙。

近來年朝中最忙的就是工部與少府監,徐孝德對此已習慣了,他抬眼看了看眼前這位送來圖紙的內侍,道:“陛下是如何吩咐的?”

內侍解釋道:“陛下說了,這是關中各縣的地圖,還請工部做出一個模型。”

“可是這……”徐孝德困惑地看著地圖道:“關中各縣的房屋與作坊分布不是這樣的呀。”

內侍笑道:“如今陛下就在宮中,有何不解的可以去詢問陛下。”

徐孝德長長呼一口氣,但還是點頭道:“還請告知陛下,臣會安排的。”

內侍這才滿意地點頭。

重新在自己的書房中坐下來,徐孝德的目光掃視著地圖上的細節。

徐慧邁步走入屋內,放下一碗茶水就要離開。

“站住。”

聽到父親的話語聲,徐慧停下腳步道:“父親。”

徐孝德看了眼如今的女兒,沉聲道:“來與老夫看看這幅地圖。”

徐慧走到近前,也看著地圖。

徐孝德低聲道:“你要去找長樂公主?”

“嗯,公主殿下說今天還有卷宗需要整理。”

“陛下給的地圖是不是畫錯了?”

徐慧注目看了良久,道:“這不是現在的關中地圖。”

徐孝德撫須疑惑道:“此話何意?”

徐慧解釋道:“這是未來的關中布局,其實自陛下還是太子之時執掌關中建設,就有幾次大計劃,十余年才有了如今的局面,關中要走向下一個十余年,就要有所變動。”

“是嗎?”

“嗯,若按照地圖上所規劃的,應該是建設四郡?或者是四個州府合并各縣,再分四十個縣。”

徐孝德當即合上了這張圖紙,他又道:“這張地圖上的事,你萬不可說出去。”

“女兒知道。”

“看來,陛下對如今的關中建設還是不滿意的。”

當天這位工部尚書便又早早去了皇城中,安排工匠為陛下制作這個模型。

除了給工部尚書的地圖,京兆府內也收到了同樣的地圖。

許敬宗看著地圖上的細節,遲疑道:“建設四府四十縣?”

顏勤禮道:“嗯,按照地圖上的布局來看,大抵是如此,現在的關中要再分咸陽,渭南,銅川,陳倉四府,下轄四十個縣。”

劉仁軌道:“現今,關中人口足夠,已到了建設州府的規模。”

三人低聲地議論著,隨著而來的便是大唐的下一個三年規劃,其中皇帝的旨意又送去了洛陽,將洛陽分為五區十四縣。

好似乾慶一朝最平靜的時光過去了,這位皇帝開始著手對關中與洛陽進行改造。

旨意是皇帝直接下發的,并沒有經過朝議與六部的過問,當朝輔政大臣趙國公冒著大雪,前來皇宮中。

李承乾正在幫爺爺挑選著新制的拐杖,這些拐杖的用料都很名貴,都是現在的宗室老叔叔們進獻的。

鄧王李元裕與霍王李元軌正在看望爺爺。

這兩位算是叔叔一輩中較好的。

李承乾還在打量著拐杖,兩位叔叔就站在了身后,兩人行禮道:“陛下。”

“兩位叔叔能來看望爺爺,想必父皇也很高興。”

李元裕道:“臣還想去看望。”

李承乾拿著一根拐杖,試了試,道:“父皇就住在北苑邊上的村子,兩位叔叔自去便是。”

言罷,李承乾回身看著兩人,霍王李元軌早年前就娶了鄭公的女兒,并且如今封地在定州,是大唐的東北關隘。

鄧王李元裕如今向來喜好文學,常常結交一些文人墨客。

李承乾走出武德殿,帶著兩個叔叔走在宮中,又道:“本來爺爺是不住在武德殿,一直住在東宮邊上的崇文殿,父皇離開之后,又住了回來,朕清閑之余,便常常來看望他老人家。”

兩位叔叔皆是笑著。

李承乾又聽倆位叔叔說起了一些各地的趣事,就是鄧王李元裕,他一直膝下無子,近來尋到一個很不錯的年輕人,想要收為義子,那個年輕人叫盧照鄰。

只是盧照鄰出身幽州的望族,被叔叔看中之后,便一直留在身邊,在王府內任職。

今年年初的時候帶著盧照鄰在洛陽逗留了一段時日,現在來到長安。

一個出身望族的年輕人,而且盧照鄰的父母也都健在,叔叔一直不好開口。

李承乾問起了盧照鄰的年齡。

現在他還只有十四歲,這個孩子在各地游學時,李元裕就十分欣賞他的才學,收入王府中作為客人。

李承乾在承天門前送別了兩位叔叔,他們還要去看望父皇。

剛走到承天門便看到了站在宮門口的舅舅。

霍王與鄧王皆清楚陛下與趙國公的關系,兩人作揖之后就離開了。

李承乾站在宮門前,道:“本來應該是朕親自去看望舅舅的。”

長孫無忌道:“臣不敢勞陛下前來看望。”

看著兩位叔叔走遠,李承乾領著舅舅走在皇宮,又道:“洛陽與關中改制的旨意,想必舅舅也都聽說了。”

長孫無忌道:“既然是陛下的旨意,臣定當全力協助陛下。”

李承乾頷首,道:“其實這件事本就是要規劃的,為了發揮各縣的治理能力與生產力,有些權力還是要下放到各縣,十余年了,關中的統籌發展至今也快到了瓶頸。”

“所以呀,朕考慮很久,往后各縣的發展更看重各縣的能力,而不是像當年那樣,由京兆府給資源給條件的時期,該結束了,總是要改變的,其實這些事早就該做了。”

“那時候朕還是太子,便想著再積累兩年,再過渡一段時間,如今應該是時候了,朕這也不算是急功冒進了吧。”

長孫無忌看著這位皇帝的背影,站在后方,行禮道:“陛下能與臣如此坦誠,臣頗覺慶幸。”

李承乾沿著宮墻一路走著,腳踩著地上的積雪,笑道:“舅舅,朕一直覺得你我君臣就應該是坦誠的。”

長孫無忌面帶笑意,忽覺得鼻子有些酸。

自貞觀朝起初以來,朝中大臣對自己這位外戚的閑話頗多,一度想要離開朝堂。

現在能得到如此信任,長孫無忌一度覺得這么多年的堅守,都是值得的。

李承乾接著道:“這算是一種釋放生產力的手段罷了,往后的各縣有更大的權力,京兆府保留指導與監督之權,將來各縣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也可能會出現各縣與各縣之間為了搶奪一些地方與人口相關的事,發生一些矛盾,這些事就有勞舅舅了。”

“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李承乾笑道:“這么多年來,不論是父皇還是爺爺,或者是別人,舅舅就沒有辜負過任何人。”

長孫無忌保持著作揖的姿態不語。

“有些事朕希望能夠政令通達,因此這件事朕獨斷了,但往后但有國事,還是會與舅舅商議的,只此一次。”

長孫無忌行禮道:“喏。”

天空又飄下了大雪,李承乾請舅舅在以前的東宮殿前用了一頓火鍋,說著往后幾年對關中與洛陽的安排。

君臣兩人交談許久,并且擬定了未來的生產方向。

李承乾從銅鍋中撈出一些羊肉,放入舅舅的碗中,又道:“杜荷的技術院也快建成了。”

長孫無忌道:“臣先前就有過問杜荷,他說陛下的吩咐,臣也就沒過問。”

李承乾接過內侍遞來的茶壺,倒入一些溫熱的奶茶,放在舅舅的面前,道:“杜荷擁有關中最大的生產資源,他做這種事也算是水到渠成。”

長孫無忌飲下一口溫熱的奶茶,感受著茶水流過臟腑的暖意。

“這是現在西域與突厥人最喜歡的用茶方式,加速了茶葉的消耗,也讓茶葉的價格更高了。”

長孫無忌點著頭,“嗯,這很好。”

李承乾又道:“聽聞舅舅與河間皇叔兩家人鬧得不合,早日合好吧。”

見舅舅又不言語了。

李承乾忽然一笑道:“這是各家的私事,朕多嘴也不好,不合好也無妨,誰還沒點脾氣。”

長孫無忌這才道:“陛下應該多關心國事。”

“謝舅舅教導。”李承乾點頭道:“以前在東宮有老師教導朕,還有父皇教導,現在父皇離開了宮里,老師也告老了,舅爺也不愿再來宮里了,朕時常想著若以后再也沒有人來教導朕了,該有多么寂寥。”

說著話,又讓內侍給續上奶茶,李承乾道:“還請舅舅在朝中多留兩年,多多教導。”

長孫無忌舉著碗再一次行禮。

有內侍腳步匆匆而來,稟報道:“陛下,鴻臚寺送來的消息,吐蕃使者桑布扎離開長安了。”

李承乾依舊自顧自給舅舅撈著羊肉吃,道:“什么時候走的?”

“剛走,不到一個時辰。”

“祿東贊與松贊干布呢?”

“還留在長安,只走了桑布扎一個人,他買了一匹快馬,走得很著急,也沒有告知鴻臚寺,禮部的許尚書很惱怒,已去找祿東贊問罪了。”

李承乾看了眼舅舅。

長孫無忌會意,對一旁的內侍道:“告訴松贊干布,但凡有吐蕃使者要離開,需要告知禮部與鴻臚寺,這般無端離開不符兩國來往的禮數,命祿東贊親自來面見陛下,前來告罪。”

“喏。”

待話語吩咐完,幾碟羊肉也吃完了。

朝中按照舅舅的吩咐去辦事。

第二天的早晨,祿東贊便來到了皇宮中,見到了正在穿著晨跑的天可汗。

李承乾在皇城的一角停下腳步,長長呼出一口氣,在冷空氣中化作一團白霧,道:“坐吧。”

祿東贊不敢入座,而是站在一旁。

李承乾坐了下來,接過熱茶,一邊喝著道:“突然不告而別,是你們吐蕃人對待客人的風俗嗎?”

祿東贊行禮道:“吐蕃出了一些事,有人送信來,桑布扎需要回去。”

“朕還以為是桑布扎舍不得告別,這才會自顧離開,畢竟他在長安這么多年,突然要走還真是舍不得。”

內侍道:“陛下,是否派人將他抓回來。”

聞言,祿東贊的神色又緊張了幾分。

李承乾道:“不用,走就走了,他也沒犯什么事,再者說若朝中強行留下他,顯得大唐多么蠻橫?”

祿東贊又道:“贊普病體還未痊愈,外臣特此替贊普前來告罪。”

李承乾抬首咽下茶水,目視前方,道:“吐蕃出了什么事?”

這話說起來似乎有些為難,祿東贊遲疑了片刻道:“有不少的吐蕃人帶著牛羊牲畜離開,吐蕃地界內的牧民越來越少了,他們覺得是青海搶走了吐蕃的人口,想要搶回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目錄  |  下一章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51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