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三百五十四章 冬至家宴
李承乾帶著河間皇叔而來,便一起入座。
李治與李慎正狼吞虎咽吃著,他們嘴里還在嚼著筷子又夾起了一些。
李淵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小於菟與小靈鵲身上,一邊看著他們吃,還給他們夾菜。
高士廉道:“聽聞你近來與谷那律走得很近?”
李承乾道:“他老人家想要教化世人,孫兒與他共同編寫書籍。”
“挺好的,但也別太久了。”
“舅爺說的是。”
聞言,李孝恭正在嗦面,聽聞此言動作一滯,似有思量,又恢復了正常嗦面的狀態。
這爺孫倆就差沒說谷那律的年事已高,就怕再過兩年去世了,趁著現在能用趕緊用。
小兕子正在與東陽說著老君山的事,這兩個妹妹都是道門中人的弟子,李淳風與孫思邈都是道士,東陽對老君山也挺好奇的。
這頓飯吃得熱鬧,爺爺被兩個孩子逗得朗聲直笑。
長孫皇后看著孫子與孫女,滿臉的笑容。
飯后,李治與李慎就沒影了。
臨川抱著暖手的熱水袋道:“他們去找許敬宗了。”
李麗質不屑道:“呵,這兩個小子越發管不住了。”
臨川坐在爺爺的宅院門前,看著大雪瞇眼笑著。
每年的冬至都是家里最熱鬧的時候,今年父皇不在,李恪也不在,李泰還在長安。
蘇婉與寧兒還要照顧著孩子。
長孫皇后走到頗顯形單影只的兒子身邊,伸手攬著兒子手臂道:“有心事?”
李承乾道:“確實有不少煩心事。”
拉著兒子坐下來,長孫皇后又道:“你父皇主持國事的時候也時常憂思,尤其剛登基的那兩年,時常寢食不安。”
李承乾點頭道:“兒臣知道,父皇登基的那兩年很不容易,兒臣比父皇容易太多了。”
“承乾,我們李家作為帝王家,要憂心的事,自然要比尋常人要多,往后更是如此。”
“等兒臣登基了,肯定會有更多煩心事,眼前這點不算什么。”
長孫皇后在雪天中長出一口氣,“如今只盼你父皇東征能夠平安歸來。”
父皇此戰的勝負已不重要了,因當皇帝親自去東征,這種表態已足夠收攏民心,并且在遼水一戰大勝,中原各地的民心更是歸附。
如此,李唐王朝立足中原,便有了更結實的擁護。
若父皇能順利收回那些前隋將士的尸骨,讓尸骨歸鄉,也算是對前隋朝有交代了。
如此李唐這個帝國的根基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穩定。
長孫皇后道:“一直都有人說,讓你父皇泰山封禪,后來呀,你父皇也猶豫過。”
李承乾道:“父皇猶豫什么?”
見小靈鵲跑來,長孫皇后將她抱在懷中,道:“你父皇是猶豫,是否要東征,若去泰山封禪是為了安定人心,也就不用去東征了。”
安靜的聽著母后的話語,心想著當時的情況。
“其實朝中有很多將領都是從前隋留下來的,他們一直支持你父皇東征,東征可能會敗,也可能步前隋的后塵,但你父皇還是決定了東征,而不是去泰山封禪。”
李承乾笑道:“那父皇東征回來之后,還會去泰山封禪嗎?”
長孫皇后還是搖頭道:“你父皇要去就去吧。”
午時的飯食剛過去不久,小福就在為晚上的飯食做準備了,李承乾看著李治從河北送來的卷宗。
李麗質也翻看著,蹙眉道:“果然不能指望稚奴他們去查。”
說來也是,博州的幾個人命案處理得很安靜,也看不到后續的線索。
李承乾道:“其實他們就在等著我們放棄。”
李麗質又道:“那就要繼續查。”
“嗯,咬住不放,繼續追查,直到有個結果。”
這些事本就不是自己所長,山東的事交給御史臺與大理寺去查辦即可。
李麗質道:“妹妹去幫小福做飯食。”
待麗質離開,蘇婉抬頭看去,見到坐在桌邊的太子獨自而坐,她端著棋盤而來,道:“妾身與殿下下棋。”
太子的棋藝一直都很好,棋盤上是殺伐果斷的。
黑白子在棋盤上縱橫,蘇婉自認出身名門,棋藝說不上精湛,也算上乘。
成婚以來,與太子下棋的次數并不算多。
每一次都是以敗局告終。
眼前的棋盤上,蘇婉神色凝重,殿下的黑棋攻勢很兇猛,找到白子的空隙,便一口咬住了。
蘇婉覺得只要從太子的棋藝中學到一些,便能讓自己的棋藝也更精湛。
河間郡王又與太上皇交代了一些話語便離開了。
李淵抱著小於菟問道:“稚奴與慎兒這兩個小子還不回來用飯?”
眼看著晚上的飯食就要好了,也不見人回來。
東陽道:“爺爺不用擔心他們,飯食一好,肯定會到。”
不出兄弟姐妹的所料,等飯菜上了桌,李治與李慎便回來了。
晚上的飯菜更豐盛了,長孫皇后問道:“稚奴?”
李治嘴里嚼著道:“嗯,母后。”
“在外面幫著你皇兄查案是不是沒吃好?”
李治搖頭道:“能吃好,就是沒有家里的好吃。”
長孫皇后無奈一笑。
一封書信打斷了李治與李慎的雅興,這封書信是張柬之從博州送來的。
“這個賤人被揍了!”李治氣憤道。
一家人都吃好了,飯桌上就剩下了爺爺,母后與皇兄,他大聲道:“皇兄,張柬之被人揍了。”
李承乾吃著飯菜,慢條斯理道:“那又如何?”
“治想要回博州。”
給爺爺端著湯飯而來的李麗質,道:“干脆把你的封地劃到博州,往后就住在博州,別回來了。”
李治剛才的銳氣登時就松懈了下來,道:“那弟弟也不能坐視不管。”李麗質給爺爺送來了湯飯,便心情不錯的離開,不打算再多管。
李慎低聲勸道:“張柬之被揍了,不高興嗎?”
“不高興。”
李慎嘆息一聲又勸道:“其實這件事也不用著急的,在博州還有李義府。”
被慎弟這么一說,李治當即冷靜了下來,言道:“慎弟說得在理,憑什么這種事也要我出手,應該是他張柬之沒本事,就別想著來見我。”
李慎道:“如此甚好。”
李治又道:“可治還是要再去一趟博州。”
“晉王兄說得不錯,這件事要有始有終,不過既然都回來了,這些天就留在洛陽,等來年再動身。”
出門在外,李慎就是李治的一顆定心丸,既能出謀劃策,也能夠勸李治不要沖動行事。
李淵聽著這些話語點頭,李慎為何這般的聰慧,是因這個孩子是承乾教養的,是東宮養大的。
從住在東宮開始,李淵就看著承乾教他們道理,教他們讀書識字,并且學識十分了得,即便是李治看起來依舊是大器晚成的樣子。
可就算是他,放在許多同齡人中,李治也是比其余的同齡人領先一大截。
只不過在東宮如此多的兄弟姐妹中,李治反而顯得很普通。
李承乾吃著飯菜不語,李慎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別看他平日里就跟在李治身后,老老實實的模樣,其實他比李治聰明多了。
只是李慎不愿意表現出來。
兄弟兩人走到爺爺的宅院外,披著大氅坐在門前低聲說著話。
李治道:“慎弟,你說皇兄是不是要獨尊儒術了。”
李慎坐在石階上,抬頭看著漫天的大雪道:“不會的,皇兄是不可能獨尊儒術的,我們自小所學的學識就不是儒家學識,而且從小到大,皇兄就教導我們要時刻保持辯證的目光。”
“皇兄在意的是谷那律此人的名望與學識,但于社稷來說,皇兄不會只采用大儒一家之言。”
李慎又強調道:“晉王兄發現沒有。”
“發現什么?”
“我們在東宮所學的學識,皇兄從未再教給別人,即便是大儒,皇兄也從未說過只言片語。”
李治思緒早就不在皇兄與大儒之間,而是又道:“我們晚上去給許少尹幫忙,聽聞他要接手洛陽的事,會很忙的。”
李慎嘆息一聲,與宅院內的姐姐投去眼神。
臨川聽到兩個弟弟的言語,她點頭示意他們兩人可以離開。
夜里,小武與小慧也來到洛陽城。
“我們何時去見公主殿下。”
本來兩個弟子都在北苑給長樂公主整理書卷,今天來洛陽也是得到了公主殿下的吩咐,說是有要事。
小武看著天色已入夜,雪還這么大,長發吹風飄動著,她看向一旁的女侍衛,道:“給公主殿下帶個話,我們到了,明日的早晨再去見殿下。”
“喏。”
徐慧捧著一卷書,又道:“小武姐,去我家吧,家父就在洛陽。”
小武道:“好呀。”
其實小武姐姐的父親如今年邁也已病重,小武的母親與姐姐一直照顧左右。
從長安一路來洛陽,小武姐姐的興致一直不高,徐慧盡可能希望她能夠高興一些。
徐孝德早就安排了家仆在城門前等著女兒。
徐慧對眼前的家仆道:“帶我們去見家父吧。”
家仆在前面領著路。
博州的武水縣,這里也正下著大雪。
夜里,一片河邊,自從李義府來到博州,便開始查問博州各縣,如今拿下了一個縣令,但線索斷了,現在他很苦惱,若找不到后續的線索,拿山東一點辦法也沒有。
身為御史,李義府有能夠查問各州府的權力,他讓一些長安而來的不良人暗中在打探消息。
晉王與紀王在博州結交的游俠,就是用來打探消息的。
遣退了左右之后,李義府還站在河邊,他要在這里等著一個人,五年前有人在滄州的貝殼湖發現了一具尸體。
但這件事很奇怪,當太子派人去掃清河北時,沒人在河北告知官府。
而是忽然來了一個婦人,來了博州喊冤。
來人是盧元的生母,他的孩子盧元被人害死了。
她口口聲聲說兒子是被人害死的,可不出三天,她也被人殺了。
李義府眼神露出些許狠厲之色,案子到了這里就結束了,充滿了離奇與荒誕。
相隔千里地,卻來了博州喊冤。
盧元的生母借著省親的名義來博州,而后在博州的官衙喊冤,她為何不在滄州喊冤,難道說滄州的官吏她都信不過嗎?
身后傳來了腳步聲,李義府回頭看去是一個戴著斗笠的農夫,他背著一個籮筐,手中拿著一根木棍。
這個農夫到了近前,道:“見過御史。”
李義府看著對方道:“你是誰?你與盧元的案子有什么關系?”
這個農夫拿下了斗笠,用嘶啞的嗓音道:“小人是盧家的家仆,親眼看著崔仁師將盧元推入貝殼湖。”
“當真?”
這個農夫又拿出一封書信遞上,道:“這是崔仁師給我的書信,他讓我殺了盧元生母。”
李義府拿過書信,忽然一笑,他心中可沒有這么多大義,只要能殺世家人,對他來說就是十分快意的事。
“這么重要的事,他交給你去辦?你現在是來認罪的?”
“我只是崔仁師派出的其中一個,盧元的生母不是我殺的,是別人殺的,他們讓我去殺人,是因為信任我。”
李義府蹙眉道:“為何信任你?”
他道:“他們都知道,我是一個啞巴。”
言罷,他又發出了啞巴的特有的聲音,露出十分討好的表情,但很快又面色低沉,道:“盧元的生母對我有恩,我不忍下手,可崔仁師安排的人手不只是我一個,還有別人,我沒攔住他們,現在夫人死了,我希望崔仁師也死。”
李義府道:“你現在就可以去殺他。”
農夫神色迷茫,再次發出沙啞的嗓音,道:“河北出事之后,崔仁師藏起來了,我找不到他。”
隨后,這個農夫講了一個十分漫長的故事,這個故事要從武德年間開始說起,他是盧元生母的家仆。
身為家仆,他深知不該對自家的女主人有愛慕之心,可他是個啞巴,又只是一個家仆。
后來女主人嫁去了范陽盧氏,他也跟著女主人去了滄州,一去多年,他是個啞巴一直不受盧家的待見,后來就只是一個看湖的啞巴。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