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二百一十二章 旱情
等小兕子從爺爺的懷抱中下來,她走到皇兄面前,拿出一卷圖,打開圖紙畫著的便是一個人一個太陽。
小兕子道:“太陽什么時候離我們近?”
聽著她的問題,這個妹妹現在識字并不多,很多時候是需要看著圖來學習的。
一些圖畫與圖形更能夠引發她的聯想,以她表現出來的天分,能夠借圖喻事。
李承乾看著這張圖,笑道:“皇兄給你講個故事如何?”
小兕子點頭爬上皇兄的膝蓋坐好,她點頭道:“明達喜歡聽故事。”
“傳說中有一個世界,那個世界的人們都活在一顆會轉動的球上,太陽與月亮也圍繞著這顆球而轉……”
李淵笑呵呵坐在一旁聽著。
小兕子看著皇兄又畫了一張圖,畫出了月亮與太陽的軌跡,這個軌跡不是完全的正圓形,甚至還有高低變化。
這更像是一幅立體畫,小兕子明亮的眸子看著這張圖,好似星宇天地間也在她的目光下顯露無遺。
從日夜變化,一直說到四季變化,再講到每個季節的日夜變化。
直到皇兄擱下筆,小兕子還沉浸在這個故事中,她好奇道:“皇兄,真有這么一個世界嗎?”
李承乾笑道:“沒人見過。”
小兕子抬頭看著天,她坐在皇兄的膝蓋上,就算是這么坐著額頭還是碰不到皇兄的下巴。
而后她又跳下皇兄的膝蓋,拿著圖紙要將這個故事講給李淳風道長。
李淵笑道:“在你看來,似乎四季與日夜真的煞有其事。”
李承乾笑道:“故事嘛,用來啟蒙應該是最好的。”
剛跑遠的小兕子又跑回來了,李承乾狐疑道:“沒聽懂?”
她使勁搖了搖頭道:“袁道長說今年的夏天很可能會旱,入秋之前又會出現水澇,他老人家在入夏之間會一直看著星象。”
哪怕是這位小公主,年幼的小兕子也能為東宮太子出謀劃策。
李承乾點頭道:“皇兄知道了。”
她又嬉笑著離開。
看著細雨還在飄著,今年春季的雨水很豐沛,李淵道:“這天氣怎么看也不像是會旱的。”
李承乾翻看著奏章道:“去年的時候,孤就讓京兆府修建了不少水窖。”
“連你也這么覺得?”
“預防而已,很多人也覺得京兆府修建水窖多此一舉。”
聽著孫子的話,李淵神色驚疑不定,但這個孫子總是將很多事藏在心里,也就不再追問了。
李承乾翻看著眼前的奏章,關中雨水豐沛,可滎陽,陳留這幾個地方已有旱情的情況出現了。
寫下預備糧草,并且讓洛陽做好收留更多各地人口的準備,李承乾讓人將奏章送去了中書省。
好歹這幾年攢下了家底,未雨綢繆做好準備。
李承乾將心思全部埋在了今年各項調度與建設上,幾乎是忘記了,太子的東宮剛建設了右率。
早晨時分,城門還沒打開,就能看到一隊人正在城墻邊長跑。
這些人穿著皮甲的甲胄,一看就是衛府官兵,而且是裝備精良的。
領頭的人是河間郡王李孝恭,身后是程處默與李景恒各帶著一支十余人的隊伍在跑步著。
每到清晨時分,這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也有人指指點點,但這隊兵從來沒有在意過周遭的議論。
關中,一個個京兆府官吏,策馬奔走在各個官道上,奉命調動各地糧倉的糧食,送去洛陽。
從渭北渭南的方向看去,渭河沿線的官道上,有一隊隊的運糧民壯,他們將糧食運去潼關與洛陽。
如今的京兆府依舊主張著建設,建設兩個字是懸在關中各縣的官吏頭上的重要任務。
也是增長生產力與脫貧致富的重要標準。
杜荷的宿舍已開始修建了,一間間兩層高的屋子正在拔地而起。
洛陽與潼關還依舊在修建。
許敬宗找到了郭駱駝,這些時日郭駱駝在觀察一種鳥,叫作椋鳥。
只見郭駱駝丟去一只蟲子,那只鳥便叼住了蟲子,而后又飛走了。
“郭兄,伱現在不專心種地了,開始養鳥了?”
聽他這么一說,郭駱駝坐在一塊石頭上,笑呵呵看著遠去的鳥,又道:“它們吃蟲子,更喜歡吃蝗。”
許敬宗也瞧著遠去的鳥兒,道:“那應該多養一些。”
“它們獵食的時候飛得很低,抓地上的蟲而食。”郭駱駝有些憂愁道:“只是它們從來不會在關中久留,到了秋冬季節就走了,春夏季又會回來,某家在它們的羽毛上做了標記,看看來年又會回來多少。”
鳥類是會遷徙的,椋鳥同樣是一種候鳥。
許敬宗疑惑道:“當真留不住這些鳥嗎?”
郭駱駝手里拿著一張紙,他將紙張一邊拿在手中,而后稍稍一甩,原本軟軟的紙張便立住了。
渭南有回收紙張的作坊,用過的紙張經過回收之后,到了渭南再做生產,成了這種黑褐色質地較硬的紙張。
這種紙張用來畫圖是最好的,用來書寫卻容易飄墨。
郭駱駝看著圖紙又道:“許少尹近來忙什么呢?”
被罰三年不得升遷的許敬宗,站在一旁,朝中依舊沒有給他升遷的動靜。
現在的許敬宗做好了心理準備,在京兆府少尹的位置上做好第二個三年。
本來他就是很喜歡少尹的位置,看著關中各地變得不一樣的,要是離開京兆府,他就會覺得自己又會成以前那種無所事事的狀態。
許敬宗道:“關中的紙張是越做越好了。”
郭駱駝點頭道:“聽說涇陽尋到了一種秘方,讓紙張更快速地成形,也不知是何種秘方。”
看著遠處的運糧隊伍,許敬宗也坐了下來,遞給他一只肉包子。
郭駱駝也沒客氣,接過肉包子就吃著,道:“現在關中運送出去的錢糧越來越多了。”
許敬宗頷首道:“朝中又有人開始指摘我等的行為。”“京兆府掌關中建設大權,好在有太子為許少尹撐著,若是太子殿下都撒手不管了,那京兆府分崩離析也不遠了。”
不多時,剛忙完的狄知遜帶著兒子狄仁杰正走來。
未等狄知遜先開口,狄仁杰道:“聽聞朝中有人開始彈劾京兆府。”
許敬宗黑著一張臉道:“他們守著這些錢糧有什么用!長蟲嗎?”
狄知遜謙遜一笑,他低聲道:“這世上總會有人一直秉持著短視的目光,但我等不能被這些短視的目光左右。”
聞言,狄仁杰原本惱怒的神色,松懈了許多。
在許敬宗眼里,又或者在狄知遜眼里,這個太子就是一個不喜歡與人講道理的。
講道理?這種事吃力不討好,事實上只要看到關中鄉民的笑容,那么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關中五月到了中旬,這一天大雨又席卷了關中。
怎么看都不像是會出現干旱的節氣,關中幾個大水窖都蓄滿了水,用坎兒井的方式,將這些水窖連通在了一起,形成了地下的活水,在村縣之間也成了取水的上好場所。
這天,長安城開始了科舉,今年前來科舉的有九千人,年輕的有十五歲的,年老的也有六十余歲。
只要向弘文館遞交籍貫與地方官府的文書,就能參加科舉考試。
與前兩年的科舉一樣,這一次的科舉不問出身,不問門第,也不問是何人舉薦,只要有地方官府出具的戶籍文書,就能夠參加科舉。
因一旦科舉及第,能夠入仕,便會有長安的文吏去告知地方,哪個州府,哪個縣的誰科舉入仕了。
這一次依舊是房相主持科舉。
朝中忙碌的當下,李承乾與父皇正在太液池釣魚。
一旁的李治與李慎被姐姐李麗質安排到這里,給父皇與皇兄烤肉吃。
雨水飄在太液池上,這個春季雨水幾乎成了關中的主要風景,大多數時候的天氣都是這樣的。
李世民道:“聽說讓京兆府將關中很多村縣的地下都挖空了?”
李承乾看著魚線上的一根樹枝,樹枝是浮標掛在魚線上,解釋道:“父皇要明辨是非,以京兆府的人力怎么可能將關中的地下挖空,只是讓京兆府在幾個取水較為困難的村縣,讓他們修建了水窖與坎兒井。”
“是他們夸大了?”
“是夸大了,其實當涇陽修建了坎兒井之后,每年夏季,涇陽的坎兒井就成了一個避暑勝地。”
李治與李慎將烤好的羊肉串放在父皇與皇兄的面前,等候著下一步的安排。
本來這種事不需要兄弟倆人來辦。
李治一度懷疑,宮里的太監是不是快死絕了。
李承乾低聲道:“行了,自己去玩吧。”
兩個弟弟如蒙大赦,快步逃離這里。
太液池中的那只鴨子,依舊自在地游著,它長得越來越肥了,身為一種遲早要成為餐桌上的菜肴,它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被當作一種美味食材的魅力。
傍晚時分,李治再也忍不了了,他叫來了三個太監,跳下太液池將自己養大的那只肥鴨子抓了上來,而后殺了烹之。
三年了,養了這只鴨子三年了,它終究還是成了李治的盤中餐。
這孩子吃鴨肉,吃得特別痛快,還放言在太液池再多養幾只鴨子。
作為一種家禽,它成為人的口中肉,是它最終的宿命。
今年的科舉一直到了五月底才結束,許多前來科舉的學子留在關中,等候著科舉揭榜的那一天。
在長安城外,有一處建筑,那里修建著一間間簡陋的屋子。
可以給外來的商客與前來科舉的讀書人入住,每一個住進去的人都能得到一個小房間,房間不大,能夠放下一張床,只有一扇窗戶,這小的房子卻要十錢一天。
對于窮困的人來說,如果你在長安城找個苦力活,做一天的苦力能夠得到二十錢左右,余下的十錢還能買一斗糧食。
如此一來,你就能在這里生活很久。
而且現在的長安是缺少人力的,很容易找到活干。
六月初的時候,關中從雨季中像是換了天一般,立刻就轉為酷熱的夏季。
悶熱得好似不給人活了,炙熱的陽光烘烤著長安城。
科舉揭榜時,皇帝一家正在太液池邊上。
直到七月的時候,酷熱的陽光讓關中河道的水位迅速下降。
今年的科舉揭榜后,考中進士的是一個叫做郭正一的年輕人。
中原各地也出現了旱情,李世民看著這些奏報,神色凝重道:“今年的旱情來得真快。”
好似在一天一夜之間,旱情就來了,令人猝不及防。
好就好在,京兆府早有準備,在東宮太子安排下許多錢糧都從潼關運到了洛陽,再從洛陽早早就準備好,運送出去。
這一次當各地出現旱情,奏報還沒送到關中,馬周就先一步得到消息,將錢糧運送旱情所在的州縣。
如果各地的鄉民實在無以過活,可以借由遷入洛陽或者遷去潼關。
從襄陽地界來到太原地界的張玄弼一家,望著一頃頃的良田成了荒地,他高呼道:“蒼天不仁呀。”
原本正是六月,是田地里糧食長得最好的時節,此刻放眼望去,遠處卻沒有一根草,只有干涸得就要裂開的田地。
十三歲的張柬之看著父親張玄弼正在高呼,而不遠處的鄉民雖說情緒低落,但他們吃著手中的餅,似乎并不缺糧食吃。
而且與以往荒年的場景不同,今年似乎是糧食極為充沛的一年。
再看看還在怨天尤人的父親,張柬之立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經由幾番打聽,才得知原來是在旱情出現之前,關中與洛陽就送來了不少錢糧,在旱情發生的時候就及時運糧。
這并不是未卜先知,而是在洛陽幾次詢問之后,確認了哪些地方整整一個月沒有降雨時做出了預判。
關中依舊酷熱無比,郭正一科舉考取進士之后,入弘文館任職學士。
十七歲的郭正一時常跟在弘文館主事上官儀身側。
黃昏時分,當烈日不再這么毒辣了,郭正一就會跟著上官儀一起去各縣查看情況。
其實除了他們,還有不少官吏在鄉野中走著,他們在詢問各縣的情況,在治理方面吹毛求疵的詢問。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info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