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農業狂魔 第416章 麥田守望者
12月8號。
持續一夜的暴雪,令梅河口開發區銀裝素裹。
早上八點。
第二職工宿舍。
叮鈴鈴···
睡眼朦朧的小姑娘,伸手關掉鬧鐘,又順手摸向內衣,準備起床上班。
迷迷糊糊中,其眼角瞥到窗簾外格外明亮,當即用腳挑起窗簾一角。
只見蒼茫大地上,連綿不絕的廠房和社區,無不籠罩著一層尺厚積雪。
“下這么大?”
按照以往經驗,這么大的雪肯定阻礙交通,影響生產,然后整個開發區停產,所有職工休假。
小姑娘開心的坐起身,愕然發現,馬路上的積雪已經被清理的干干凈凈,就連遠方大地,也顯露出縱橫交錯的鐵軌。
“不是吧,今年清理積雪的速度這么快?”
小姑娘慘叫著套上內衣,卻看到公司總經理徉融的座駕,已經駛入停車場。
那是一輛梅賽德斯與三元重工聯合復產的虎頭奔。
售價超過了已停產的虎頭奔和在售的蝴蝶奔,高達280萬,專門配給三系高管。
據說里面還有一些講究,說什么大當家開虎王,手下開虎賁···
小姑娘胡思亂想著,裹上羽絨服,火急火燎的沖出宿舍。
遠東貿易公司。
復產的虎頭奔緩緩駛入停車場。
年近五十,正值事業巔峰期的仰融,身穿三系高管統一的冬裝,推開車門。
停車場的積雪已經被保潔公司清理干凈,無需職工動手。
包括門廳玻璃和裙樓兩側的落地窗,也被擦的锃亮,同樣無需職工動手。
這叫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徉融下了車,看著雖然不怎么氣派,卻處處彰顯高端和正規的辦公樓,忽然心生感慨。
當初被派遣到這里,本以為只是臨時借調。
哪曾想,一年就這么過去了。
更可怕的是,昔日需要承攬三系企業委托的小公司,僅僅用了兩年,就成長為橫跨數個行業的龍頭。
資源、糧食、冶煉、IT、航天···
“這就是集體的力量!”
不是徉融覺悟高。
而是生物制藥過于恐怖。
恐怖的他都不敢回想···
‘只要踏踏實實做事,結果肯定與目睹的一切截然相反。’
‘至少現在全家無憂,還有各種福利待遇。’
徉融點支煙,驅散心中恐懼,翻腕看看時間,8:35。
距離上班時間,已經過去5分鐘。
不過,其還是聽從大當家的叮囑,繼續等待。
果然,十幾個小姑娘,或拎著包,或趿拉著棉拖,衣衫不整,著急忙慌的從周圍職工宿舍趕過來。
對方看到他,連忙低下頭加快腳步,直奔門廳打卡處。
徉融面無表情,等到8:40,方才丟掉煙頭,走進廳門。
“后續算遲到。”
打卡機器人敬個禮,“好的,已暫停打卡機制,2小時內算遲到,4小時算曠工。”
徉融聽著提示,乘坐電梯來到總經理辦公室。
助理立刻送來今天的工作安排。
8:45,與南棒KS集團協商衛星頻道租賃。
8:55,與倭島電氣NEC協商三系電子管出口業務(3G手機采用雙網模式,需要安裝三系射頻芯片)。
9:10,與冰熊官方協商明年第一季度三系電子管供需量。
9:25,與南越電視臺協商衛星信號支持項目。
9:30,與東方航天科技集團協商載人航天技術共享。
10:05,與冰熊聯邦交通,對接遠東鐵路安防人員名單。
10:20,與北美NASA協商商業衛星代發射合作。
10:35,老董來視察。
10:40,東方工業信息系統來視察···
徉融放下工作安排,拿起南棒KS集團提交的標書。
驀然。
另一名助理引領一名身穿總部工裝的廠務秘書,走進辦公室。
徉融連忙起身,快步上前,“您好,秘書同志。”
“您好,徉融經理,這是總部的最新任命書。”
“我要被調走了?”
徉融雙手接下紙張,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升任為遠東貿易公司董事長,“這?大當家不回來了?”
“應該不會再回來任職,今后這里的一切都將交給徉董負責。”
廠務秘書說著,將手中的密碼箱放在辦公桌。
指紋、虹膜、面容、職工卡,四層解鎖后,取出一張類似IC卡的電子終端。
徉融見此,微微一愣。
其跟廖鵬飛有過一面之源,雙方交換名片的時候,對方名片夾中有一張一模一樣的卡片。
廠務秘書解釋道:“這是一張擁有高級權限的電子終端,在國內可抽調5名黒胖安保,在海外可呼叫軍事援助,可調用西塔衛星,可指揮部分國家的軍部,如果遇到緊急狀況,也可以聯系最近的北美基地、國際傭兵、國際黒幫。”
徉融愕然道:“我現在的處境很危險?”
“不,是你出任遠東貿易公司的副董之后,需要根據業務,到訪倭島了解我方糧食產業,到訪冰熊了解遠東鐵路,到訪艾娜克了解金屬產量,到訪高加索了解亞歐高鐵,到訪非洲了解移民狀況,到訪北美了解糧食競爭···當然,一切由你做主。”
“有沒有特別要求?比如利潤、銷售額、市場占有率?”
“沒有,一切為了集體!”
“是!”
徉融重重點頭。
等廠務秘書離去。
其方才再次拿起高級權限電子終端。
解鎖后,單色綠屏顯示出幾個圖標。
舵主→大當家。
舵主資金→企業財務之外可用余額2300億美刀→分散在3000余個離岸賬戶。
舵主資源→梅河口開發區、倭島三系產業、艾娜克銅礦、阿穆爾農場、藤真農場、幸福農場、遠東鐵路···
緊急呼叫→就近原則→梅河口開發區廠內安保處。
軍事援助→就近原則→吉省虎豹突擊隊。
西塔衛星→就近原則→3顆可用。
臟活累活→就近原則→梅河口開發區律法部。
徉融看到這,有些不解的喃喃自語道,“為什么律法部干臟活?”
電子終端猛然回應道:“你是不是傻,這是國內。”
“我以為跟了個聰明人,沒想到是個大傻子。”
這時。
辦公室門被敲響。
“請進。”
遠東貿易公司的HR主管,聞聲推門走進來,“恭喜徉董!”
“謝謝。”
徉融皺眉道:“什么原因?”
“說要跟她們上任老板去創業。”
“上任老板?”
“就是余董。”
“不就是看不上我嘛~讓她們收拾收拾,去十里營報到。”徉融知道集體產業內的職工,可以申請調崗,當即提筆準備簽字。
HR主管再次道:“她們不知道余董身份,要辭職。”
徉融微微沉思,“正式工主動離職,收回集體股、取消集體分紅、收回職工住房、終止集體保障,戶口退回原籍,相關權益轉換為原戶口所在地社保,按入職年限發放1~5萬安家費,要跟她們講清楚。”
“講清楚了,去意已決,說在這干的不開心。”
“還年輕,缺少社會毒打,試問在外面,去哪找這么好的工作?更何況還是高中學歷,而在咱們集體,不愁吃喝,不愁用度···”
徉融恨鐵不成鋼的說到這,腦海里忽然閃過廠務秘書的話。
一切為了集體!
短短六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里面卻蘊含了太多太多。
徉融看著辦公桌上代表舵主身份的高級權限終端設備,閉目仰躺進靠背椅。
很顯然,他這個‘非三系原始股’,受到了重用。
假以時日,地位可比廖鵬飛。
那可是廖鵬飛。
南洋的天!
但正是明白這些,他才必須要搞明白什么是‘一切為了集體’。
否則搞砸,誰都救不了他。
徉融提筆簽字,示意HR主管自行離去。
旋即將高級權限終端設備放進貼身名片夾,又拿起三系高層職工卡,走出董事長辦公室。
等來到停車場,他再次仰望辦公樓。
同時腦海里浮現出在智囊團時,上班經歷的一切。
走進前廳。
如果是總部,非重要客人,前臺沒人迎接,即便遇到大當家,除非目光對上,前臺才會打個招呼,閑聊幾句。
換成遠東貿易公司,前臺站的板板正正,笑不露齒,集體歡迎。
“徉總好!”
徉融作為高級管理人才,又曾創辦和運營過東方名列前茅的企業,聽著皮笑肉不笑的話,瞬間明白問題出現在哪。
當今世界的主流企業文化,確實是眼前一套。
正規化、軍事化、狼性化、模板化、沒誰不可替代化···
但這是資本制度的管理辦法。
在集體中,集體的每一個人,都與集體興衰息息相關。
他應該推崇集體思想,提高職工積極性。
而不是利用管理辦法,強迫所有人勞動。
所以集體沒有壓迫。
可能會有人說,不壓迫,總會有人不積極。
對,沒誰不想偷懶。
所以集體實施‘四小時工作制’。
大概意思是,一天24小時,我只需要你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這4小時內,完成應該做的事情,你即可享受集體待遇。
如果你依舊做不到,那還不如趁早滾蛋。
然而,99的人不會發現‘四小時工作制’的陷阱。
最開始,職工以為保持精力充沛,全神貫注的勞動四個小時就可以了。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
比如B組,勞動結束后,花半小時聚在一起討論心得,商議明天如何做的更好。
這是不是比‘按部就班的A組’,可以收獲更多勞動成果?
比如C組,開工前半小時,制訂計劃,下工后半小時,討論心得。
這是不是比B組更優秀?
比如D組,他們會提前半天,查閱資料,優化今天工作細節,再改進勞動方案。
這是不是比C組更優秀?
比如E組,他們會提前一周研究方案,請教百校聯盟,等上工后,再大干一場。
這是不是比D組更優秀?
而E組的最終工作時長,肯定不是四小時。
應該是在崗4小時,非在崗N小時,甚至需要犧牲休班時間。
到了這一步,按部就班工作的A組,會因為過于落后,集體調崗。
這便是集體企業制度。
這也是三系企業特色。
目的是把生產資料,快速轉換為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
而為了避免職工壓力過大,集體會經常放假,強制休息,因此打造了職工活動中心、各類不夜城、配套體育中心。
這又叫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那么總結出來,集體核心思想則是:提高福利待遇,完善社會保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徉融終于明白自己錯在哪。
再過去,他仗著三系企業的高福利、高待遇、優秀的社會保障,刻意追求利潤。
忽略了持續提高福利待遇,持續完善社會保障,甚至完全忽略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這一切,全都與與集體背道而馳。
徉融看著跟自己打招呼的前臺小姑娘們,微微一笑,“今后非重要客人,不需要行禮,對了,聽說你們喜歡玩三國殺?”
“我前段時間吃錯藥,今天改回來了。”
“回頭把你們喜歡玩的三國殺,推給我,明天帶我上分。”
徉融說完,挑挑濃眉,留下目瞪口呆的前臺妹子,身心放松的走上二樓。
二樓前臺,主管網銷平臺的副經理正在指點新一批網店店長,收到助理提醒,連忙起身,“徉總。”
“以后喊徉董,坐下坐下,有瓜子嗎?”
“你們不要緊張,我打算了解一下職工漲薪的意愿是否強烈。”
徉融的想法很簡單。
一切為了集體。
先照顧好小集體,讓每一個人都干的開心。
再照顧好大集體,讓更多人干的開心。
同時不能落后。
下午。
遠東貿易公司時隔一年,破天荒的再次舉辦戶外活動。
打雪仗、滑雪橇、堆雪人、雪地燒烤···
昔日的總經理,現在的董事長徉融,甚至主動獻唱和扭秧歌。
是夜。
遠東貿易公司的職工們,集體向浮屠寺和東岳道門申請緊急救援。
‘不好了,徉董被臟東西附身了!’
另一邊。
從遠東貿易公司離職的十幾個小姑娘,踏上南下的旅途。
首先是:03年中旬通車的G7高速鐵路線。
梅河口→沈城→山海關→京城奧體。
其次是:G1高速鐵路線。
京城奧體→北河阜城→聊市轉口貿易區→十里營街道韓垓西交通樞紐。
最后是:廠內1號線。
韓垓西交通樞紐→十里營→小清河→肥市北郊→泰市西郊。
“叮咚~國際奧體站到了,請乘客朋友們有序下車···”
伴隨提示,十幾個小姑娘拎著各自行李箱,傻乎乎的走出車站。
“車票好貴啊,我快要后悔離職了。”
“不知道小余老板給不給我們報銷。”
“應該不差這點錢,當初他去阿富地區找二爺,我從家里借了3000塊給他當路費,他后來給了我3萬。”
“此一時彼一時,好多人都說他賣了遠東貿易公司,套現跑路了。”
“那就更有錢了。”
“你們說,小余老板會不會騙咱們?聽說南方的騙子,專門騙漂亮的送去東莞。”
“有老板娘在,怕啥。”
“女人下起手,更狠啊。”
“就跟你不是女人似的。”
嘰嘰喳喳中,眾人拿出沒被回收的職工卡,根據里面的短信,找到約定見面的地標。
片刻后。
一輛運輸牛羊的半掛,開了過來。
司機探出車窗,朝下擺擺手,示意上車。
小姑娘們看著臟亂不堪的車廂,還有成堆的羊屎蛋,目瞪口呆。
“完了完了,這是把我們當肥羊啊!”
“好臭~~”
“我們真要上?”
“忍一忍,見到小余老板再說其它。”
驀然,司機怒氣沖沖的跳下車,“你們幾個干嘛呢?爬我車做什么,趕緊讓開,沒看到腳底下的字嗎,貨車專用地下車庫入口,禁止占用!”
“趕緊的,再耽誤會,我可就要被扣分了。”
十幾個小姑娘目睹大貨車開進地下,集體在風中凌亂。
這時,其中一個小姑娘的職工卡傳來信息提示。
“你們到哪了?”
“在地標附近呢。”
“進來啊!”
“哪?”
“三元高科!”
眾人齊刷刷回頭。
身后的廣場上,一座類似基因鏈的建筑,螺旋升天,直沖云霄。
而建筑底部,四個采用磁懸浮技術建造的金屬字體,映入眼簾:三元高科。
“臥槽,小余老板的公司這么大?”
“牛比!!!”
小姑娘們拖著行李箱,撒歡似的直沖建筑正門。
然后···
裙樓左側的拐角處,一個破破爛爛的兩層自建房門口,夜思夢想的小余老板,正騎著一輛陳舊的二八大杠,跟眾人揮招呼。
小姑娘們齊刷刷止步,先瞅瞅科幻級別的摩天大樓,再瞅瞅低矮的自建房,然后瞧瞧衣著普普通通,似乎比在梅河口創業還要落魄的身影···頓時全哭了。
半小時后。
泰市西郊,奧體CBD(中央商務區)邊緣的城鄉結合部。
一個略顯邋遢的小胡同內。
“為什么啊!”
十六個小姑娘坐在小馬扎上,圍著低矮的方桌,一邊吸溜米線,一邊委屈的落淚。
“我們可是放棄大好前程,才跑來跟你創業。”
“哪曾想,條件還不如當初創辦遠東貿易公司呢。”
“就連住處,都沒暖氣。”
“還是農村院子!”
余陽聽著抱怨,點支白將軍香煙,惆悵萬分,“沒辦法,咱一沒人,二沒背景,三沒槍桿子,卻一下子賺到那么多錢,肯定會被搶啊。”
“那小余老板,你打算干點啥?”
“他們搶了我的東西,等于欠我人情,我準備利用這些人情,二次創業,做智能產品。”
“啊?你懂計算機?”
“略懂略懂。”
“不對啊,三系科技廠報曾說過,人工智能和現在的計算機技術,沒有半毛錢關系。”
“這要看個人理解。”
余陽眼看眾人吃的差不多,拿出一張紅鈔,看向駐外養老,實則照顧廠外創業者的攤位老板,“張嬸,結賬。”
“哎,三···陽陽,這些都是你同學?”
“是啊···來來來,姑娘們,這是看著我長大的張嬸,小時候每次做好吃的,都會送我一份,咱今后在這吃飯,可要多照顧照顧張嬸的生意。”
“張嬸好!”
“哎,那年頭,哪有什么好吃的,無非是馬蜂菜做的餅子,雜面拌的面條菜,河里摸的烏嚕牛(小蝸牛)。”
“我喜歡吃這些。”兩個小姑娘舉手道。
張嬸樂呵呵的找零,“那我明天給你們做。”
余陽暗中低聲道:“啥季節?”
“咱大棚里有啊,明天帶過來就是。”
“我要艱苦創業。”
“行,明天給你帶窩窩頭,啃咸菜疙瘩。”
吃飽喝足后。
眾人回到三元高科裙樓的側旁。
眼前的自建房,上下各12間,最左側可進出車輛,后面帶個足球場大小的院子,外圍還有幾間平房。
“小余老板,這是你家?”
“不是,是一個釘子戶的,要價2000萬,開發商認為不值,最多給100萬,雙方始終談不攏,就僵持起來,后來他扛不住,把房子賣給了我。”
“為啥扛不住?”
“來了個阿羅漢,說這里鬧鬼,釘子戶當天就搬走了,宅子也大降價,可惜全國沒人敢要,最后我花10萬買了下來。”
“哎哎哎,你們走啥?”
“我們怕啊!”
“怕個毛啊,我請道長做過法了。”
又是半小時后。
眾人走進自建房。
一樓除了最左側通車的一間,其余全部聯通。
并且釘子戶為了增加建筑面積,向后擴建了十余米,令里面猶如一個停車場。
余陽拿到房子后,令人分區域鋪砌了木板、瓷磚、仿真草皮、玻璃墻。
又在院子里打造了沙地、泥坑、碎石、斜坡、水坑···
“小余老板,咱們不是做智能產品嗎?”
“是啊。”
余陽說著,從角落里抱出一臺用多款線材、各類電路板、眾多傳感器、眾多三系真空電子管、多個雷達模塊拼接,直徑約五十公分,整體猶如大王八的機械裝置。
其底部擁有兩個獨立輪子,側旁擁有兩條機械臂,正面有一塊巴掌大的單色綠屏顯示器。
“瞧,這就是咱們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的合作伙伴,麥田守望者,可以喊它小麥、麥子、阿麥。”
“能干啥?”
“可以隱藏自身,可以精準割草,可以攻擊飛鳥,可以追蹤偷麥子的人。”
“怕不是三元農業都不會采購這玩意吧?”
“這是母機,只要咱們訓練出來,就可以從綜合大模型中剝離小模型,再注入獨立數據庫,然后就能研發出一系列超前產品。”
“比如?”
“掃地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自動剪草機、無人機捕捉器、自動追蹤器、管道探測器、深井勘探器、智能排雷機、水下機器人···”
小姑娘們目瞪口呆,“那我們能干啥?”
“訓練它啊,分成4組,每組訓練四小時,我在后臺記錄數據、剝離小模型,然后去拉,等有了錢,再請三系企業代工生產,接著開賣。”
“真可以?”
“相信我!”
余陽說完,瞅到老同桌歸來,招招手,“來來來,咱們和小麥一塊合個照,記錄艱苦的創業環境。”
次日。
余陽帶著小姑娘們,窩窩頭就咸菜,再次記錄下沒苦硬吃的艱難創業歷程。
隨后開始上班。
智能機器人,肯定非常難搞。
但基于AI研發智能機器人,只要理解研發邏輯,哪怕不懂程序,基本也可以搞定。
就像麥田守護者。
先建造一個空曠的房間,讓它跑。
如果撞墻,那就找AI匹配一套傳感器,加載到原始機型中,避免碰撞。
如果提前制動,那就找AI匹配一套雷達,距離制動。
如果想讓它快要碰觸墻體的時候,自動拐彎,那就讓AI設計一款驅動,再加裝變速器、變向系統。
如此,原始機型就可以在空曠的四方形房間里,自由自在的奔跑。
接著改變戶型,把房地產開發商經常使用的戶型,按照比例照搬過來,繼續讓機器人奔跑。
或增加傳感器,或增加雷達,或進行相關調著。
期間,借助AI重新設計控制芯片,增加邏輯;迭代電機驅動,提高功能性。
然后在房間里有序部署常用的電視機柜,常用的沙發桌椅,常用的家用電器···繼續讓機器人跑。
期間,再次借助AI重新設計芯片···
等到成熟,更改地形,繼續訓練。
在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場景訓練可以讓AI模擬,借此降低訓練量,加快研發速度。
所以AI是個跨時代產物。
可能會有人說,訓練場景全都十分常見,某些偏門戶型怎么辦?
這涉及‘用戶體驗改進計劃’。
或者說,訓練的這些常見場景,是為了滿足絕大多數人使用要求。
目的是拉動銷量,讓人買回去使用,借此填充機器人數據庫、進一步完善專業模型。
如果‘無法滿足需求’的客戶買回去,只要機器人跑起來,相關數據上傳,整個過程相當于一次全新的訓練,反而有利于機器人成長。
并且這類客戶越多,數據拓展越快,專業模型越完善,機器人也就越聰明。
所以,無論麥田守望者今后用來做什么,收割麥子也好,打鳥也罷,甚至用于戰爭,它都必須擁有足夠龐大的使用群體。
這些群體,包括掃地機器人客戶、擦玻璃機器人客戶、自動剪草機客戶、自動追蹤器客戶、管道探測器客戶···
最終,所有用戶的數據疊加、篩選、優化,組成大數據庫,眾多小模型綜合、拼接、優化,構成大模型,再輔以AI控制。
一款多用途智能機器人也就誕生了。
當然,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進行研發。
猶如之前考慮的智能汽車,需要510年。
“小余老板,咱們公司叫什么名字?”訓練原型機的小姑娘,大聲詢問道。
“麥田守望者,簡稱MT。”
余陽坐在電腦前,跟哥哥們一塊攻沙,頭也不抬的回應道。
至于記錄數據、剝離小模型···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咱是大當家。
這時,通訊器傳來兩條緊急通知。
“果然是,天佑三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