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擇日走紅  >>  目錄 >> 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周平安的心理陰影面積

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周平安的心理陰影面積

作者:宋不留春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熱血 | 穿越 | 宋不留春 | 擇日走紅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擇日走紅 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周平安的心理陰影面積

陸嚴河扛票房這件事是怎么說起來的?

回想一下,好像就是從《三山》開始的。

那部電影,第一輪放映的時候,就賣了八千多萬,之后幾次重映,總票房已經過億。

雖然他只客串出演了十五分鐘,但是,當時整部電影都是圍繞陸嚴河那十五分鐘的表演來做了重點宣傳。

之后,《暮春》在國際獲獎和“天臺告白”的營銷活動之下,賣出6億多的票房。

《榮耀之路》開啟超長點映,其實就是參照北美的“小規模放映”,用“限制上映影院數”保上座率,從而保住排片,拉長宣傳戰線,用北美頒獎季的暴光來一點一點地收票房,最終長達五個多月的上映期,日票房最高也就是破千萬,最低的時候,每天幾萬元,但最終票房卻破了2億。

再之后,就是《情書》,《情書》也是因為找到了一個能夠引起社會共鳴的營銷點,再加上國際獲獎的噱頭,賣出了超過10億的票房。

實際上,陸嚴河“扛票房”這個名頭,更多的是來自他在文藝片領域的表現,而不是商業片。

而他這個名頭扛得這么瓷實,更是因為商業片賣座是應該的,文藝片賣座才是奇跡。陸嚴河卻能一直復制奇跡。

滿打滿算,《熱帶雨季》是陸嚴河的第四部文藝片。

靈河一直在宣傳營銷中強調,《熱帶雨季》是文藝片,票房不是第一目標,能夠拿幾千萬票房,就足以回本大賺,這樣的轟炸式宣傳下,很多人都形成了《熱帶雨季》進入國慶檔,確實只是想要“喝點湯”而已的印象。

可是,如果它又是一部《暮春》和《情書》那樣陰差陽錯踩準了社會性議題、掀起全民討論的電影呢?

現在有多少觀眾會因為看到陸嚴河,選擇相信他的品味,走進電影院去看一部電影?

這是誰都無法預測的。

因為陸嚴河的基礎盤,很難測量。

而就在《熱帶雨季》上映的前一天,電影打出了他們宣傳戰中的王炸——

導演黃天霖和電影中的母親秦淑蘭出現在了央臺的一檔訪談節目,聊起了馬來西亞華人們的“前世今生”。

當年先祖為什么會去馬來西亞。

現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對于祖國又是什么樣的認知。

大家在一代代的傳承中,為了讓中華文化能夠傳承下來,做了多少努力。

最后回到電影。

《熱帶雨季》講的就是一個非常尋常的、在馬來西亞生活的華人家庭的故事,和中國大陸萬萬千千的家庭故事一樣,同本同源,割不斷的血緣關系,離開了的人,也在被等待著回來。

“他們竟然玩這一套!”

這一次國慶檔,被視為票房冠軍爭奪者的兩個頭部電影,一個是儒意影業推出來的喜劇電影《龍的傳人》,賈龍主演。

另一個是龍巖影業推出來的科幻電影《補神行動》,雖然沒有那幾個位于第一梯隊的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主演,但這部電影從立項之初就備受關注,因為的國內頂級IP改編,釋放出來的預告片,電影里的畫面、特效,都讓人震撼。

在這兩部電影之后,還有程石硯主演的一部動作警匪片《井中電》。

陸嚴河主演的《熱帶雨季》看上去跟這幾部電影,確實沒有什么競爭力。

陸嚴河也真的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跟這幾部電影競爭票房。

在他心中《熱帶雨季》能夠在這樣的大盤里混到一個億的票房就謝天謝地了。

誰知道,央臺突然主動聯系他們,想要做那么一期訪談節目。

一聊,人家說,是溫生明跟這檔節目的總導演關系很熟,就提到了在國慶節的時候,選擇這樣一部電影的主創陣容,做這樣一個選題,應時應景,也有社會意義。

陸嚴河都沒有想到,溫生明竟然會在背后幫他。

這一刻,陸嚴河忽然想到了他在《定風一號》殺青的時候,溫生明所說的那句“我會一直看著你”。

原來“看著”是這個意思嗎?

央臺的訪談節目,影響力可以大,也可以小,但是誰都不會說,這個節目的覆蓋范圍小。

在現在的這些媒體中,真正能夠大范圍地覆蓋到中老年群體的,只有央臺。

更不用說,央臺在各個平臺的官方號,粉絲數一樣夸張,多得驚人。

他們想要宣傳什么東西,覆蓋率那是驚人的。

儒意影業和龍巖影業的人這一刻都沒有忍住,大爆粗口。

因為《熱帶雨季》“不講武德”。

事實也證明,央臺這檔節目一播出,各種切片就開始滿天飛了。

還沒有一部電影,是以這種主題來做宣傳的。

海外華人,同根同源。

明明只是一部非常小眾的、講私人情感的電影,結果突然就戴上了主旋律的帽子。

在儒意影業和龍巖影業都很著急——擔心《熱帶雨季》逆流而上的時候,陸嚴河其實也有點擔心這個宣傳翻車。

《熱帶雨季》可是一部跟“主旋律”半毛錢關系都沒有的電影。

現在所扯的“海外華人,同根同源”,完全就是在這個階段掰出來的。

它當然是存在的,真實的,可這不是《熱帶雨季》要表達的主題。

這樣宣傳,不會讓很多觀眾看完之后,覺得“文不對題”“貨不對板”嗎?

陸嚴河把自己的顧慮發到了宣發群里。

宣發群里的同事則回應:我們接下來會加大對電影主題的推廣的。

國慶檔第一天,《熱帶雨季》這部文藝片,靠著陸嚴河的影響力,以及這部電影在前期宣傳和點映中顯示出來的市場潛力,也拿到了12的排片,在國慶檔上映的影片中,排在第四。

當陸嚴河睡醒的時候,《熱帶雨季》的首日票房(加上當日的預售)已經突破了1800萬,排在日票房第四位,跟排片率持平。

陸嚴河長吁一口氣。

看到1800萬這個數字,他就知道,“混口湯喝”的策略成功了。

這部電影,陸嚴河沒有跟劇組他們一起去跑路演。

一是太費勁了,陸嚴河不想折騰,二是這部電影路演的主題,跟他關系不大,他不出現比出現好。

路演是由黃天霖帶著正在休國慶假的黃峰小朋友和秦淑蘭在跑。

他們作為海外僑胞的身份,在現場跟大家交流海外華人的生活,順便再講一講《熱帶雨季》這部電影。

首日,《龍的傳人》票房9500萬,《補神行動》票房9200萬,《井中電》票房只有4200萬,《熱帶雨季》票房2300萬。

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熱帶雨季》松了口氣,因為這一次的宣發策略,有點兵行險招,但是,能夠首日就拿2300萬,證明這個宣發策略成功了。

而其他的電影松了口氣,是因為《熱帶雨季》沒有如他們所擔心的那樣,爆出一個驚天大冷門,把他們所有這些大片都給干趴下了。

陸嚴河都不知道他們對他有這樣的忌憚。

講實話,一部文藝片,甚至都不是類型片,上限就在那里擺著,他們的擔心未免太多余了。

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卻也不出意料的,有一些黑子開始大作文章,說陸嚴河的票房號召力不過如此。

首日只有兩千萬多的票房,簡直就是大撲特撲。

陸嚴河在每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都會被人拿著一些數據說“大撲特撲”。

實際上,所有拋開影片類型、上映檔期和競爭對手、空談票房高低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熱帶雨季》的制作成本不超過兩百萬人民幣,早他媽賺回本了。

靈河取得中國發行權的采購價是100萬美元。

可以說,就這個首日票房,加上之前電影的票房,直接就回了本,開始盈利。

陳梓妍安排了好幾個營銷號去做“內幕分析”“成本分析”等等,引起大家對《熱帶雨季》制作成本的注意,隨后去重點強調,這部電影的回報率。

要知道,《熱帶雨季》在北美五館上映,首日單館直接破萬,成績一樣喜人。

最關鍵的是,次日,《龍的傳人》和《補神行動》兩部電影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票房下滑,《井中電》更是因為口碑一般,票房迎來腰斬,而《熱帶雨季》卻逆跌了,十月二日的票房拿了2500萬,上映兩天,票房突破了5000萬。

從走勢來看,《熱帶雨季》也許有可能在國慶檔拿下票房第三的位置。

《井中電》的口碑崩得有點厲害,如果第三天的票房繼續崩的話,那就真有可能最后這部電影只能拿到2億出頭的票房了。

《熱帶雨季》卻是在國慶之后,有一個非常長的窗口期。

再無大檔期了——

意味著,沒有大片再來蠶食排片空間,《熱帶雨季》可以保持著一定的排片,慢慢收割票房。

而國慶期間,除了央臺的訪談節目,正在熱播的《年輕的日子》在兩期節目的中間,都播放了《熱帶雨季》的預告片。

不僅如此,《跳起來》全渠道推軟文來宣傳不說,辛子杏執掌的葉脈網,也做了《熱帶雨季》專題策劃,邀請海外華人在葉脈網講述自己的家族故事。

白雨也邀請《熱帶雨季》劇組,參加了她即將推出的文學雜志編輯部舉辦的“馬來西亞的文學與影視藝術”研討,包括石夏老師在內的多位當代文壇巨擘,都出席,并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在研討會上討論。

多方聯動,這樣的宣傳資源,對于其他電影來說,想要砸下來,沒有個數千萬肯定是砸不下來的。

甚至還不是錢的問題,像白雨做的那個研討會,那幫作家,一般人都請不來,人家也不缺錢。

關鍵還是他們這一幫人能夠帶動的讀者,以及這個群體基本都擅長于“叭叭”的特點,在接下來的互聯網生態中,對《熱帶雨季》這部電影的推廣作用。

《熱帶雨季》免費獲得了這一切宣傳資源。

無他,只因陸嚴河爾。

儒意影業也好,龍巖影業也好,都羨慕得眼睛發紅。

甚至有一個電影制片人公開發了微博:拿什么跟陸嚴河競爭,只要是他的影視劇,那么多人幫他免費宣傳,動不動就是一個文化現象出現了,《熱帶雨季》這個電影都能每天賣兩千萬多的票房,除了他,誰能做到?

話里話外都很酸。

陸嚴河想了想,轉發了這條微博,以圖片形式寫了一篇長文:

——感謝我的女朋友,把我們無心插柳做的一本雜志,做成了現在的規模。

——感謝我的同行、朋友和同學,各有各的能耐,自己放光發熱,還通過自己的領域幫我發光發熱;感謝我一路遇到的老師們,默默地幫我牽線搭橋,不斷扶持我,支持我。

——還好,這不是一個此消彼長的行業,當我提出也許國慶檔這么大一個檔期,十個人里面也許也有一個人想看文藝片,如果有一部電影可以滿足這一個人的需求,加起來也是很多人,宣發的同事們經過市場調研和測算以后,支持了我的想法。

——事實證明,我們中國人這么多,需求也很多樣。

——我喜歡這個由不同的電影組成的大檔期,每個觀眾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電影。

——我喜歡這個百花齊放的行業,我們不模仿別人,只做自己,有的時候,即使只是一朵小小的花,因為開在了人頭攢動的街角,所以也讓一些愛花的人駐足,來欣賞這朵小小的花。

——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創作者創作的意義,只要是我們用心創作的東西,總有人為我們駐足。

“你們跟陸嚴河比什么比?你們有什么可以比的?”

翌日,龍巖影業的內部視頻會議,黃總直接吐槽,或者說,大罵:“你們是比他有文化,還是比他身邊的那一幫人有文化?”

黃總之所以吐槽,是因為龍巖影業推出來的《補神行動》,昨天在宣發上出現了一個非常昏頭的招數。

《補神行動》的一個宣發人員在朋友圈寫了一段話:“小花固然美麗,但是支撐這個行業發展的,只能是大樹。龍巖影業一直在做的是種樹的事情,這更艱辛,更有挑戰,但是,只有這樣,中國電影才能長成森林。”

這不是某個人義憤填膺之語,這是《補神行動》的宣發組策劃出來的一個“蹭熱度”式宣傳策略。

目的是激起觀眾們的愛國情懷,以及把《補神行動》這樣一種工業的進步和升級,再一次強化到觀眾們的印象中。

結果就是,引來了一眾嘲諷。

黃總氣得一大早就開視頻會議罵人:“說了多少次,不要王婆賣瓜,自賣自夸,自己說自己是產業化代表,誰他媽理你啊!《補神行動》明明各方面的口碑都很好,觀眾也都在夸特效做得好,確實是大片,形勢一片大好,你們非要再往自己臉上補妝,不知道越補越濃啊?”

黃總又罵:“還小花大樹,你們有陸嚴河那水平去玩比喻嗎?你們這些野雞大學畢業的,跟人家振華大學文學院畢業的比什么?硬蹭!要是今天《補神行動》的票房走勢跌過預期了,你們都給我滾蛋!”

一群人被罵得灰頭土臉,又按照黃總的指示,趕緊補救。

黃總更是親自發了一條微博:種樹的人辛辛苦苦地種著,看到小花開得很漂亮,很高興有小花作伴,這樹倒是先傲慢上了,覺得小花分散了種樹人對它的注意力,看來種樹也一樣,除了施肥,也得進行價值觀的教導,抱歉,讓大家見笑了。

一條微博,力挽狂瀾。

電影公司的老板親自解釋并道歉,這個姿態只要誠懇,其實是很容易被接受的。

確實也不是什么大事。

陸嚴河則點了個贊,說:“因為有大樹幫忙遮風擋雨,小花才能安然無恙,這才是森林。”

國慶檔七天眨眼即過。

《龍的傳人》總票房拿到了5.4億,《補神行動》總票房拿到了6.4億,是的,后者依靠著它的硬實力后來居上了。

而第三名,仍然還是《井中電》,雖然后期乏力,但是,前幾天的票房仍然讓他總票房得到了2.5億。

第四名,《熱帶雨季》,在各方努力以及自身影片實力過硬之下,連續七天,日票房都維持在2000萬以上,加上點映期的900萬票房,一共拿到了1.9億的票房,即將突破2億。

文藝片勇闖國慶檔,以成功畫上句號。

不過,這只是階段性的句號。

《熱帶雨季》是要走長線的。

因為《熱帶雨季》在北美頒獎季的征程開始了。

陸嚴河錄完了這一季《年輕的日子》最后一期錄制后,就飛去了美國。

北美頒獎季正式的時間一般是12月到次年的2月。

但是,在那之前,也有一些宣傳行程要跑。

陸嚴河這一次是過去錄訪談節目的。

在美國,盛行“名嘴”。演藝圈也是如此。

國內,電影明星們宣傳電影,現在訪談節目都不是主流的宣傳方式,而是上各種國民度高的綜藝節目。但是,在美國,電影明星們在電視媒體上的宣傳,還是以名嘴的訪談節目為主。

這一次,陸嚴河要上三檔節目,和黃天霖和秦淑蘭一起。

其實所謂的公關經費,不僅僅是支付一些公關活動的經費,還包括這些宣傳行程的各種費用。

陸嚴河和黃天霖的吃穿住行都是由綠谷來支付,秦淑蘭的則需要由拾火來支付,因為綠谷不肯承擔。

那像這樣一趟行程,從往返機票、酒店住宿、妝造、行程助理等等,一般至少要五萬美金,這還是秦淑蘭只帶了一個助理并且標準比較低的情況下。

都是經濟賬。

但是,盡管如此,陸嚴河也覺得值得。

當然值得,秦淑蘭從中國的宣傳行程,到現在又來到北美,在各種各樣的曝光下,知名度已經漲了很多。尤其是她本身是華裔,會中文,英文也很不錯,兩邊都吃得開。

自從秦淑蘭簽到拾火以后,陳梓妍這邊已經幫她接觸了好幾個劇本,等著她來挑。

像她這樣演技好的實力派,只要有一家有實力的經紀公司來運營,也許無法像流量明星一樣賺大錢,小錢肯定是能源源不斷地賺的。

像北美頒獎季的這一趟下來,或許秦淑蘭一個人就需要花上百萬美金,但是,隨著秦淑蘭知名度上升,戲約的增多和片酬的提高,肯定是能夠賺回來的。

絕不是虧本買賣。

到了秦淑蘭這個年紀,她本來都已經準備進入“頤養天年”的階段了,誰知道,突然碰上了《熱帶雨季》,碰上了陸嚴河,遇到了事業的一個轉折點,她也不想錯過這樣一個機會。

陸嚴河甚至都在思考,能不能在《捕蠅紙》這部電影里給秦淑蘭修改一個角色,想了想,還是算了,這部電影里的亞裔面孔已經夠多了。

這畢竟是一部英語電影。

但是,其他的幾個影視項目,比如《紅眼航班》,比如《源代碼》,陸嚴河都打算在里面給秦淑蘭修改一個角色。

戲份肯定不是很多,但肯定不是工具人,一定有秦淑蘭可以發揮的空間。

《熱帶雨季》在北美的票房表現很不錯,到現在為止,一直維持著五館的小規模放映,館均到現在還維持著3000美金以上的票房。

不過,盡管它有著不錯的票房表現,綠谷也并沒有要馬上給《熱帶雨季》做大規模放映的計劃。

因為這部電影雖然在評論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和關注,但是,在觀眾那邊,討論度也好,各方面的數據也好,都比較中規中矩,不適合做大規模放映——

不會有那么多人來看。

這也符合正常情況。

事實上,就算陸嚴河現在是今年奧斯卡的大熱門,但放在整個電影市場來說,頒獎季影片之于票房的正面作用,也往往是在于長線,而非突然給你來一下票房激增。

《熱帶雨季》在北美這邊走的完全是評論界路線,而不是像《芭比》《火星救援》在他們那幾屆一樣,走的是票房路線。

奧斯卡能夠一直維持它的影響力,也確實是做到了商業性和藝術性的結合。

像《地心引力》《火星救援》《芭比》這樣的商業大片,只要拍得好,不套路,不爆米花,一樣受奧斯卡青睞。

人家是正兒八經地把獎項跟這個行業結合在一起,不媚俗,也不玩曲高和寡那一套,即使行業發展的方向未必就那么好,至少人家緊跟著行業的發展在走。

國內現在的這些獎項吧,一個問題是多而雜,沒有居于統治地位的領頭獎,另一個問題是“提名不清不楚,獲獎不倫不類”,看得出想改變,但又走三步退兩步的,獲獎的結果只對流量明星有用,除此之外,就跟自嗨差別不大。

當然,也不能完全怪獎本身,這幾年,看得出這些獎項是在努力地想要跟上行業、想要有所作為,不再玩以前圈地自萌那一套了,奈何這幾年的電影行業本身沒有出什么好作品,給獎總有一種矮子拔高個的無奈感,或者就是“追封”感太過明顯。

陸嚴河跟黃天霖、秦淑蘭跑了幾個宣傳行程以后,就受邀去Parameter看片了。

看《活埋》這個片子。

初剪已經做了出來。

陸嚴河跟澤比·多伊爾坐在Parameter的觀影室里,看著還沒有做字幕、也沒有做配樂的《活埋》,它與陸嚴河印象中的那部片子不太一樣,但是,仍然拍得很好。

李治百的表演,電影的節奏,都很好。

同樣的驚慌、恐怖、不安,整個觀影過程,都被電影的節奏帶起來,有一種不敢呼吸的緊張感。

陸嚴河這一刻甚至忽然在想,有沒有希望把《活埋》送進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以李治百這樣的獨角戲表演,還表演得這么好,有可能有希望拿一個影帝。

但是,確確實實,這就是一部類型片,沒有名導保駕護航,又不是那種藝術片,想要送進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幾乎沒有希望。

看完《活埋》之后,陸嚴河和澤比·多伊爾聊了聊Parameter對這部電影的打算。

澤比·多伊爾果然也想著要把這部電影送電影節鍍金。

但是,他想的不是國際四大——那畢竟是藝術片的領域。

澤比·多伊爾想要把《活埋》送到美國的圣丹斯電影節。

“《活埋》這部片子不錯,票房表現應該可以。”澤比·多伊爾說,“把它放到圣丹斯電影節去上映,肯定能夠掀起關注。”

《活埋》這部電影之于北美市場,最大的短板在于主演沒有名氣,導演也沒有什么名氣。

所以,它的先天性短板需要靠圣丹斯電影節來彌補。

自己沒有什么名氣,就去一個關注度大、人氣高的電影節溜一圈,只要自身過硬,就能一炮而紅。

一如當年李安的成名史,就是靠著電影節打開自己的知名度的。

陸嚴河不知道像《活埋》這樣的電影,在圣丹斯電影節是否吃香,但是,他很認同澤比·多伊爾這樣的思路。

陸嚴河又說:“按照我們之前談好的,這部電影的亞洲發行權要交給我們靈河,其他地方,Parameter要在各地的院線做大規模上映,圣丹斯電影節只在美國影響力比較大,對于其他地方,影響力有限,我想要帶著這部電影到其他電影節上展映。”

澤比·多伊爾問:“什么電影節?”

“首選荷西電影節。”陸嚴河說,“怎么樣?”

“圣丹斯電影節是明年一月舉行,荷西電影節是五月,也許我們會希望《活埋》這部電影在明年的第一季度上映。”

陸嚴河說:“那你最好早一點確定上映的日期,如果確定是在明年第一季度上映的話,我們這邊也要準備宣發的事情了。”

澤比·多伊爾說:“我們想要根據它在圣丹斯電影節得到的反饋來決定。”

陸嚴河想了想,點頭,說:“如果是這樣,那我就帶《活埋》到比卡洛電影節,舉行不公開的特別放映,我會邀請亞洲各地的發行商和媒體來觀看,我希望這部電影最好能夠跟歐美這邊一起,同步上映。”

“這部電影投資規模很小,沒有必要做同步上映。”

一般做同步上映,一是為了集中宣傳資源,不做重復宣傳,二是為了防止盜版流竄。越是大片,越怕盜版。

可是,小成本片子一樣怕。

陸嚴河很清楚,《活埋》這樣的片子,一旦概念被宣傳久了,吸引力就減小了。

陸嚴河說:“澤比,你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預期是多少?”

澤比·多伊爾說:“北美票房能拿到一千萬以上,全球能夠拿到三千萬以上。”

《活埋》的制作成本是150萬美金,加上宣發成本,預計也不會超過300萬。

陸嚴河說:“澤比,我可以告訴你,這部電影,光是中國地區的票房就不會低于三千萬美金,現在你明白我為什么要堅持全球同步上映了嗎?盜版會吞噬到數千萬美金的票房。”

澤比·多伊爾卻覺得是陸嚴河太樂觀了。

“《活埋》在中國能夠賣到三千萬美金?”他有些難以置信。

陸嚴河說:“因為你不了解中國市場,《熱帶雨季》在中國的票房已經突破了三千萬美元,在整個亞洲市場,也已經突破了四千萬美元,這在你的想象之中嗎?”

澤比·多伊爾整個人都一頓。

什么?多少?

因為《熱帶雨季》不是Parameter在發行的電影,澤比·多伊爾并沒有去關注這部電影在北美之外的票房表現。

但是,澤比·多伊爾是看了這部電影的,畢竟是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陸嚴河今年的沖奧之作。

亞洲地區超四千萬美元的票房表現,完全不在他的想象之中。

在他看來,這部電影在全球能有個兩千萬美元的票房表現就不錯了。

陸嚴河說:“這部電影,主要的投資方是Parameter,澤比,這也是我跟你合作的第一個項目,就像我跟你說,《生死時速》的成績一定會很不錯一樣,《活埋》也是如此。我知道,使用一個中國演員來主演一個英語電影項目,對你來說,風險很大,但我會用這幾部電影告訴你,即使它在歐美的票房表現不如人意——當然,我始終認為,這不可能。無論如何,我敢在這些項目里用的演員,是因為我有能力讓電影在亞洲地區就實現盈利。在你和我的合作中,我不會給你帶來任何一項赤字記錄。”

澤比·多伊爾這一刻還真不敢露出嘲笑的表情來。

因為他很清楚,眼前這個人,在亞洲地區創造了多少票房記錄。

陸嚴河的影視項目,是罕見的在亞洲各地都通吃的那種。

澤比·多伊爾最終點了點頭。

“那我們就按照全球同步上映的節奏來準備吧。”他說,“到時候,我跟你一起去比卡洛電影節——不過,你確定不等到圣丹斯電影節的反饋出來再在亞洲找買家嗎?”

陸嚴河笑了笑。

“我編劇、李治百主演的電影,即使沒有電影節口碑的幫助,在亞洲地區,發行價格也已經到頂了,很難再高了。”他說,“我們只需要找到合適的買家,而不是找買家。”

《熱帶雨季》在歐美的票房表現還真是遠遠不如亞洲地區。

不過,這也并不意外。

畢竟《熱帶雨季》拍的是一個比較“東亞”的故事。

在歐美這邊,它沒有大眾盤,全靠西圖爾電影節獲獎影片的名頭,以及它在媒體上的好口碑,吸引著一些資深影迷走進電影院。

不過,對綠谷來說,《熱帶雨季》這部電影的盈利區間根本不在院線票房。

他們做院線發行,是因為院線有票房空間可以挖掘,這一筆收益,不賺白不賺。

其次,這也是為了頒獎季的表現,以及后續版權運營,可以進一步提高出售價格。

在綠谷的預估中,要是《熱帶雨季》這部電影能夠在北美拿到六百萬美金以上的票房,它就是血賺了。

就像去年《情書》在北美賣了八百多萬美金,完全超出了綠谷的預期,而這樣的票房表現,也讓《情書》在后面的各種版權收入上,都比預測而有所提高。

好的票房表現,就是能夠讓一部作品的價值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熱帶雨季》在北美票房破六百萬顯然是有希望的。

陸嚴河在美國做完《熱帶雨季》的前期宣傳,就回國了。

他今年要為頒獎季騰出宣傳時間,所以,《老友記》第三季需要提前開拍。

還好,大家一般都會為《老友記》的拍攝騰出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這個拍攝時間協調起來并不難。

只不過,因為陸嚴河的原因,這一次不能夠再實行“彩排2天拍攝2天休息1天”的模式了。這一次,只能實行“彩排1天拍攝2天”的模式。

一見面,尹新城就說:“這樣也夠了,我們都拍了這么多季了,彼此之間很默契,對人物也很熟悉,即使是這樣的拍攝,也比其他的劇組要游刃有余很多。”

陸嚴河跟他們道歉:“不好意思,辛苦你們陪我一起要加快節奏了。”

“我們的經紀公司都可開心了。”詹蕓反而笑著說,“這一次我們一個半月就能把這一季拍完,過去是要拍三個月的,他們又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壓榨我們了。”

柏錦也笑,說:“我冬天一直想要去滑雪來著,但是因為一直要拍《老友記》,沒有去成過,今年終于可以去了。”

大家都很開心的樣子。

陸嚴河再一次道謝。

《老友記》拍到現在這個程度,其實只要不瞎來,哪怕稍微不那么好看一點,也肯定一樣大受歡迎。

一部大爆的情景喜劇,就是有這樣的能力。因為觀眾們都已經熟悉這些人物了。

這種情況,陸嚴河想過,就跟《向往的生活》這個綜藝節目一樣,當你已經很熟悉里面那些人之后,他們就是坐在一起插科打諢,你都覺得很好看。

情景喜劇也是這么一個效果。

陪伴久了,他們就似乎成為了你的好朋友,他們的喜怒哀樂,隨便什么劇情,隨便說什么話,只要是從那個人物的嘴里說出來的,你都愛聽。

陸嚴河并沒有因此就放松了對劇本的要求。

《老友記》到后期屬于越來越狗血、越來越“亂點鴛鴦譜”,陸嚴河沒有去做這個方面的拓展,而是盡可能地保持著他們六個人之間的穩定關系,然后去拓展他們六個人的外部空間,在不同集里,引入不同的新人物,去帶起新的故事,新的沖突和戲劇性內容,但六個人的內部關系,始終保持不變。

倒不是陸嚴河不喜歡那么“狗血亂來”的情感關系,而是陸嚴河覺得,真要原封不動地照搬原版的《老友記》,亞洲這邊的觀眾未必能夠接受得來。

所以,他也只能根據具體的情況,保留大家能接受的,刪去一些可能不符合亞洲文化背景的。

但是,陸嚴河沒有完全刪除,基本上每一個信息點,陸嚴河都做了一個“夢境”設置,去還原原版中出現的劇情,然后用一個夢醒的方式,來做一個扣子。

他準備等劇情播出以后,看看觀眾的反應,他拿不準的、觀眾反饋又可以接受的,他就再繼續寫到下一季的劇情中去。

就在這個時候,美版的《老友記》制作出來了。

他們即將在秋季播出。

但是跟原版不一樣的是,原版《老友記》播出的時候,還沒有流媒體呢,是在電視臺播。

而在這個時空,美版的《老友記》,卻是在Maxine獨播,跟電視臺沒有關系了。

Maxine來找陸嚴河,想要請他們《老友記》六個人跟美版《老友記》的六個主創做一場聯動宣傳。

陸嚴河說:“抱歉,《老友記》的版權不在我手上,也不是我授權給你們做的,做這樣的聯動宣傳,對我們沒有什么意義。”

Maxine很無奈。

鐘本碩是很清楚陸嚴河跟京臺在這部劇上的糾葛的。

陸嚴河還真不是針對Maxine。

鐘本碩卻是有備而來。

當陸嚴河拒絕以后,鐘本碩馬上聯系了陸嚴河,說:“陸,我們在美版《老友記》的片頭注明了我們這部劇是改編自你編劇的同名劇集。”

陸嚴河一愣。

鐘本碩說:“我們沒有提京臺,我們很清楚,《老友記》是你創作的作品。”

陸嚴河:“……”

他心里面有些郁悶,因為他知道,自己被鐘本碩給拿捏了。

在《老友記》這部劇上,他在意的是,明明這個故事是他帶到這個時空的,卻因為自己當時沒有話語權,也沒有經驗,所以,這個故事變成了京臺的所有物。

直到現在,他繼續做《老友記》,岳湖臺也只是擁有新制作的這幾季《老友記》的版權,《老友記》這個故事本身的版權,還是在京臺手上。而且,每新播出一季《老友記》,京臺手上的那三部《老友記》就能跟著賺一筆版權費,每年重播,年年收版權費收到手軟。

鐘本碩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用他的方式,去告訴所有人,《老友記》在法律上雖然屬于京臺,但是它在影視界,它屬于陸嚴河,這是京臺奪不走的。

最終,思索再三,陸嚴河有了決定。

“我們可以跟美版《老友記》做一次聯動宣傳,但是,Maxine需要在今年繼續為《老友記》公關艾美獎和金球獎。”陸嚴河說,“去年《老友記》第二季的反響和播出數據比第一季都更好,我希望Maxine能夠在北美為《老友記》舉行兩場宣傳活動,《老友記》的六個主創都一起參加。”

陸嚴河提出的這兩個要求,其實目的是同一個,那就是提高《老友記》在美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為什么要這么做,其實也很簡單,美版《老友記》希望能夠跟他們聯動,來獲得初步的關注度。那他們也是一樣的,《老友記》拍了這么多年了,在Maxine上線以后,在全球各地都積累了不少的劇粉,尤其是在美國,這部劇越來越火,觀看人數越來越多。

如果不盡可能地在熱播期內,去進一步打響這部劇的知名度,讓尹新城、顏良他們進一步打開自己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那就太可惜了。

哪怕是在歐美,為什么很多熱播劇的演員面臨著劇紅人不紅的狀況?

別的不說,其中一點肯定有演員自己沒有利用好劇大熱的窗口期,去同步做好自己的宣傳運營。

當然,這有演員自己的問題,也有劇方、經紀公司和宣傳團隊是否愿意跟上這些配套支持的問題。

陸嚴河覺得,經過了前面幾季的積累,《老友記》的這些小伙伴們,應該真正地走出去了。

他也讓汪彪去跟各家經紀人、團隊聯系,跟他們溝通了這件事,讓他們配合。

那幾乎沒有不配合的——

這是進一步提升自家藝人咖位、明星形象的大好機會。

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不配合的。

但之所以說是“幾乎”,是因為顏良跟周平安的“分手”還沒有完成。

顏良想要換經紀人,周平安不同意,雙方已經鬧了一段時間了。

當然,周平安再怎么鬧,意義也不大。

到了顏良這個地步,一旦他鐵了心要跟周平安“分手”,周平安是沒有任何辦法阻止的。

他現在只不過是因為自己在星娛(啄木人)工作多年,有一些力量,讓他在負隅頑抗。

周平安一直在試圖說服顏良放棄這個想法。

為此,周平安甚至都跟顏良提出了很多的“讓步條件”。

顏良只跟周平安說了一句話:“平安哥,我不可能再聽你的安排去接你想讓我接的項目,既然如此,即使你繼續做我的經紀人,又有什么可以從我這里為你帶的其他藝人做資源置換的呢?”

周平安一愣。

“而且,你不是想要離開啄木人,去實謹嗎?”顏良說,“我不打算去實謹。”

在那之后,周平安就知道,自己跟顏良沒得談了。

不過,他也沒有打算輕易放過顏良。

兩個人在一起合作了這么久,周平安錙銖必較,能拖一段時間,就多賺一段時間的傭金。

以顏良現在的撈金能力,他的想法就是“多賺一天是一天”。

顏良也不想生事,也希望他跟周平安之間能夠好聚好散,他想多賺幾天傭金,就讓他賺好了,只要他能配合,完成好工作交接。

直到現在,顏良等不下去了。

之后《老友記》劇組在北美的宣傳行程,沒有經紀人跟公司的溝通,拿不到經費和相關授權。

周平安遲遲不交權,又不幫忙辦這件事。

顏良給周平安發了一條消息:平安哥,交接有段時間了,稍后我就會發布微博,宣布我更換經紀人的事情,或者,由你主動來宣布這件事,我來配合說明,看你選擇哪一種方式。

周平安:我從你是一個素人開始就帶你,當時七選三的時候,我也選了你,從來沒有放棄過你,你竟然這么冷漠、絕情。

顏良:平安哥,我已經仁至義盡了,在所有人都離你而去的時候,只有我還待在你身邊這么多年,幫你度過了最難的時候,如果你想算賬的話,不是只有李治百和陸嚴河有一個賬本,我也有,你想算嗎?

周平安沒有再回復。

稍晚時候,周平安終于發了一條微博:

——看著你從一個少年長大成人,看著你從變成一顆閃爍的巨星,看著你走向花團錦簇,真的舍不得說再見,但人生總是要說再見的。顏良,十年時間,諸多不易,我們一起走過了,以后即使我不再是你的經紀人,你也一定記得,有任何事,隨時找我。

顏良轉發了這條微博,三個“大哭”的表情,說:謝謝平安哥這十年來的關照,站在岔路口,我想說,分開,是為了彼此更好的出發,你也一定記得,我會一直支持你!

至此,周平安先后與陸嚴河、李治百和顏良三人結束合作。

這位演藝圈的傳奇經紀人,終于回到了他原本應該所在的位置。

顏良這一刻其實甚至有點感傷。

因為說實話,他知道,他的演藝生涯,能夠繼續到陸嚴河走紅,給他喂資源,真的靠了周平安很多。

如果當初周平安在風致少年七選三的時候,沒有選他,他可能那個時候就退圈了。

顏良也知道,拋開周平安那些世俗的、掉錢眼里的毛病,他其實給顏良接了好幾部改變他演藝事業的戲,包括《淘金記》,包括《山巔》,讓他跟《老友記》其他幾個演員拉開了差距,不僅僅停留在一個情景喜劇演員的框架里。

但是,正如他所說的,他并沒有對不起周平安。

這些年,他已經夠對得起周平安了。

就在這個時候,陸嚴河忽然發了一張截圖到群里。

顏良還以為是什么呢,點開一看,竟然是一個熱搜:

——成海什么時候跟周平安解約?

李治百發了足有三十多個“哈”字。

顏良也跟著笑了。

論周平安現在的心理陰影面積。

推薦文娛題材老書《我一夜之間成了丑聞女主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擇日走紅目錄  |  下一章
擇日走紅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65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