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混在墨西哥當警察 第542章聽帝國轟踏聲響了…
伊利諾伊州、羅克福德!
本州的第二大城市。
常駐人口15萬…
而此時,這里風景真“美”。
FBI在這里的辦公場所,位于克萊蒙特街區17號的洋樓都被人丟了燃燒彈,里面正在辦公的員工尖叫的跑出來,還沒從驚魂中安穩下來,就見街頭一幫套著米老鼠、唐老鴨、小熊維尼等頭套的人沖了過來,手持棍棒對著他們一頓KO。
動物世界嗎?
直接給FBI的雇員打的是頭破血流,在地上抱著膝蓋嗷嗷直叫。
女雇員?
更不留手。
打完后揚長而去…
而當地警察在十幾分鐘后慢悠悠的趕來,打電話叫了醫生,可還是三死兩重傷…
在羅克福德的街頭、公交車上、你能看到拉著的橫幅。
“決戰到一兵一卒!”
當國會簽署逮捕拉姆斯菲爾德家族開始,就有人“自發”的站出來維護布拉莫,打著的旗號是:民主公平、自尊自立。
伊利諾伊州州長緊急調國民警衛隊到羅克福德20公里外,但沒進去,而國會啟動法案,在12月10日上午,宣布布拉莫“叛國”!
罪名是:“通墨”。
調部隊去平叛,但在羅克福德跟伊利諾伊州警衛隊對上了,后者不允許他進去,雙方發生對峙。
甚至裝甲車互相調正角度。
12月10日,中午12點。
一臉疲憊,眼眶猩紅的布拉莫·拉姆斯菲爾德出現在羅克福德的電視臺來了個現場直播。
就算華盛頓方面迅速下達命令要求其他州不允許轉播,但還是有幾個刺頭,比如德州,你說你的,我不理你。
布拉莫·拉姆斯菲爾德回頭看了眼臺下,下面坐著自己的“幕僚長”,一名公關大師,額…墨西哥裔,又低頭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稿子。
這可都是十幾名專業人士替他寫的,連夜從墨西哥傳真過來的。
“先生們,女士們…”
他開口,我還以為要叫同志們呢。
“正如所有人看到的一樣,拉姆斯菲爾德家族正在遭受政治迫害…”
“那些華盛頓高高在上的老爺們,正端著紅酒、戴著百麗翡達,住著幾百萬、幾千萬的豪宅看著我的笑話!”
“為什么?”
“因為,我要將國家的錢發給窮人,他們舍不得,他們寧肯黑人、華裔、墨西哥裔、拉美裔、非洲裔等等人都餓死在街頭,都不愿意拿出一美金來提高你們的福利!”
“他們當你們是狗,當你們是人畜,當你們是鞏固他們權力的工具!”
布拉莫雙手撐著桌子,面色開始醞釀。
“哭!哭!哭!”下面的幕僚長壓著聲音輕聲說。
一滴、兩滴、三滴眼淚終于從眼眶里擠了出來。
“你們知道我的爺爺,老拉姆斯菲爾德是怎么死的嗎?意外?不不不,這是謀殺!”
“在他書房里的抽屜里放著一份法案提議。”說著,他就拿出本子,打開后,里面密密麻麻的字,看不太清。
“他提議給老兵增加福利,減少負擔,國家完全承擔其服役期間的費用。”
“他還提議,加大醫療保險,管控保險公司,對低收入人群加大保護,尤其是對孤兒和失孤家庭提供心理輔導。”
“他還要求美聯儲成立愛心基金,善待那些從政府部門退休的普通基層人員。”
“他要求增加富人稅收,將這些錢都用在民生建筑上。”
說著說著,他自己都特么相信了,眼淚嘩嘩嘩的…
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第一個學會的一定是面部表情管理。
二流的演員才去當演員。
一流的都去從政了。
“就因為提出了這些法案,他被打成了什么?”
“打成了社X主義,難道我們自己的制度就不能愛民眾嗎?”
布拉莫·拉姆斯菲爾德舉著拳頭,“我們從美國民眾中來,到美國民眾中去,我們的制度從來不應該是為精英服務,而是為1.3億的美國人服務!”
“他們殺死了我的爺爺,現在要殺死我的父親、接下來,他們會殺死我,但我不害怕,先生們,女士們…”
布拉莫使勁提了一口氣,“如果能夠改變民眾的生活需要犧牲和死亡的話,那就請從拉姆斯菲爾德家族開始!”
大義凜然!
豪氣萬丈!
在電視機前坐在沙發上的維克托都忍不住想要叫好。
將自身塑造成一個為國為民的人設,那誰是反派?誰是正義?
當年秦始皇暴政的時候不也是陳勝站出來而天下響應?
在拉姆斯菲爾家族其他人被抓后,墨西哥城的“國際開發署”迅速給布拉莫提供了從上到下的幫助。
再給“布拉莫小組”提供了120萬美金的資金,勢必要將其打造成“美國國內的圣人。”
像不像?
那華盛頓的政府不就是牢蔣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昨日之延安,今日之羅克福德。
當然國情不一樣…
但都很困難,改天換地是需要能力的。
貝爾莎麗雅坐在旁邊一個勁的擦著眼淚,當她知道自己家里人被抓后,就很擔心。
當看到哥哥布拉莫那震耳欲聾的發言時,又有點驕傲,但又擔憂他的安全。
“別擔心,你哥哥他正在做偉大的事情。”維克托抱著她安慰道。
死了我們會想念他的。
這話當然沒說出來。
而電視上,布拉莫也做了最后的發言。
“如果…”
“當你們覺得抗爭下去沒有任何的意義,請放下武器,然后殺了我,不要做無畏犧牲,但如果你們覺得美國不應該這樣,那就請站起來,跟這個操蛋的精英階層說:我們是人,我們要權益!”
下面臺下的的人使勁鼓掌。
在伊利諾伊州、在德克薩斯州、在美國各地、甚至有轉播的拉美地區…
有人情不自禁的就站起來鼓掌。
演說的魅力就在于此。
它能讓人產生共鳴。
世界,畢竟是窮人階級多…
美國也同樣如此…
而在白宮里。
卡特從頭到尾看完了演講,他閉上了眼,一口嘆息從他嗓子里發出。
“他這是干什么?要重新建立美國嗎?”眾議院院長弗蘭西斯卡·丹尼爾斯氣急敗壞,一下就站起來。
這個女人之前短期執掌過朝政,也是主張卡特上臺的,但等她一扭頭,就又步入了既得利益集團當中,對卡特的一些政策大肆抨擊。
國會山逼宮事件也是她的主導。
“卡特先生,我要求武力解決糾紛。”
旁邊的參議院院長點頭說。
防長點頭。
“同意。”
一個個人都開口,面色漠然。
卡特聽著他們一個個贊同,一股火終于將這個公認的老好人給炸了,他用力的將桌子掀了。
“閉嘴!”
“你們這些坐在上面的精英們,為什么就沒想過從自己手指縫里露點出來給下面的人。”
卡特筆畫著手指,大聲吼著,“難道你們要將他們逼瘋了不成?”
“貪婪是罪,難道你們用的完這些錢嗎?”
“弗蘭西斯卡·丹尼爾斯!”
他指著眾議會院長,“你住著1300萬美金的豪宅,你的兒子讀著每年70萬的學校,你的丈夫每年拿著財政部300萬的補貼,你難道就不能分10美金給窮人嗎?”
“你們為什么總覺得所有人都如你們的愿,拿起槍的美國耗材,就會變成暴徒,如果美國失控了,你們還能得到什么?”
“一幫烏合之眾!!!”
卡特大口的喘著氣,身體都在顫,喉嚨一腥,一口血直接就吐了出來,遍地都是,如同炸爛的“花”。
弗蘭西斯卡·丹尼爾斯等人依舊…面無表情的看著。
看著對方緩緩的癱在地上,終于還是防長開口,對著旁邊站著一言不吭的白宮幕僚長埃弗雷說,“送他去醫院,他可不能死,我們現在還需要總統。”
“用他的名義,宣布進入全國警戒,不允許出現拉姆斯菲爾家族的消息,出動部隊,武力解決掉布拉莫,如果膽敢反抗…”
“就地消滅!”
冷漠的像是機器人。
他們一點都沒有同情心的,我同情他們,誰同情老爺們的錢?
我們都能動肯尼迪,還動不了你拉姆斯菲爾?
背叛階層,就要殺死。
卡特淪為了一個蓋章工具,這幫精英們需要有人背鍋,好人…不就是用來這么用的嗎?
就在布拉莫演講完的當天下午。
美發言人宣布將出動軍隊武力鎮壓叛軍。
同時他們強調,有以墨西哥為首的境外勢力在其中挑撥離間,在里面發揮了巨大的重用。
“這是一次顛覆美國政權的行動,我們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插手,從現在開始,將重新評估美墨關系。”
隨著這發言人的消息一出,索諾拉、科阿韋拉等邊境地區潤人們開始朝著邊境沖刺。
墨西哥不管,如果你需要,只要1200美金,可以走地下通道,直達美國。
而緊隨其后的墨西哥方面稱這是“誹謗!”
“墨西哥從來不會干涉美國內政,我們只是憑良心說,美國需要給民眾更多的尊重,僅此而已。”
然后北方戰區和東方戰區各有三個師向邊境地區集結,導彈部隊也進入戰備狀態。
一副要給美國佬降降溫的樣子。
總統辦公室發言人在11號的早上對記者說:“我們反對一切不平等,也反對一切有預謀的政治迫害,希望美國釋放拉姆斯菲爾家族成員。”
美國不語,只是宣布對墨西哥進行加稅,“對通訊領域、農副產品、雞肉等11個品類加40的稅。”
原本的稅是22。
這讓墨西哥的稅一下就變成了66。
還玩個屁?
墨西哥20分鐘后宣布對等加稅。
不過美國那些精英們明顯失心瘋了,對于古巴等“人聯”成員國加稅就算了,竟然還特么對他兒子們加稅。
韓國、日本都在其中。
我了個擦…
萬稅爺阿!
說句實話,90年代的美國這么搞,是真的令不少國家哀嚎不已的。
他再爛,他也是綜合世界第一。
精英他們什么意思?想要讓全世界都知道,誰是孫子?誰是爺?
來個敲山震虎?
讓所有人明白,失去美國,就失去金錢?
情況每天都在變惡劣。
一天一個消息。
看的人驚心動魄。
在互聯網上討論最多的消息就是:“不會又要開始了吧?
“一戰、二戰戰績可查,尋求同盟,PS,意大利不要,謝謝。”——德國。
“我還是勸說大家放下仇恨,一起相信耶穌,神不希望他的子民陷入到戰爭中去的,我們要愛與和平。”——以色列。
“樓上傻X!”——巴勒斯坦。
雖然里面有從不少人鼓吹戰爭,但大部分人還是希望理智的。
戰爭…
是要死人的。
你以為你自己建功立業,其實你不過是黃土下的碎肉罷了。
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救世主…
那不過是一種幻想罷了。
維克托當然也不想跟美國發生正面沖突。
畢竟…
他們自己內部局勢對自己有利,神經病才去打仗。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這個時間點擴大墨西哥的影響力。
這叫撿便宜。
可他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在邊境地區陳兵數萬,以防不測。
畢竟,研究了一輩子美國人的專家到頭來一句,“看不懂”。
維克托在辦公室里看著電腦,就像是個癡漢一樣躲在后面窺屏。
忽的就聽到外面響起急促的腳步,緊接著就是敲門聲,卡薩雷焦急的跑進來…
“怎么了?天塌了?”
“打起來了,老大,美國空軍突襲羅克福德,轟炸了布拉莫的住所。”
朝自家土地丟炸彈?
維克托都聽蒙了。
歐洲最后的女騎士撒切爾表示:你牛X!
他連忙問,“布拉莫怎么樣?”
“他沒事,那天他剛好不在別墅,在我們的人保護下去往安全屋居住。”
維克托長松口氣,只要沒死就行,要不然之前的投入就全部打水漂了。
他忍不住吐槽,“美國真尼瑪的離譜!
但其實美軍不止一次這么干過給自家丟炸彈。
甚至還丟過核彈呢。
1958年3月11日,美國空軍一架B47E轟炸機從佐治亞州的薩凡納市起飛,準備飛往英國一空軍基地進行例行訓練。當時機上載有一枚相當于3萬噸TNT當量的“馬克6型”裂變式原子彈。
掉了…
幸虧沒引爆,但距離居民區只有幾十米,后來賠償了5.4萬。
還有一起是1961年1月24日,當時美國空軍一架B52G轟炸機飛行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戈爾茲伯勒上空,飛機在接受空中加油時發生燃料泄漏事故,導致飛機墜毀,機上5名機組成員全部幸免于難。
其中一枚在降落傘的幫助下,緩慢落地,但另外一枚卻以每小時700英里(約1120公里)的速度撞進一個農場,巨大的沖擊力讓這枚核彈分裂為多個殘骸。與1958年那次事故不一樣的是,這個事故本會造成可怕的后果。美核彈專家承認,這枚核彈沒爆炸,實屬罕見。
世界這個草臺班子太特么離譜了,自己都能玩自己?
“美軍轟炸后,外部陸軍立刻進攻,跟伊利諾伊州國民警衛隊和當地民眾發生武裝沖突了,到我拿到消息,已經最起碼互相陣亡了70人…”
“戰斗開始了,消息呢?有傳出來嗎?”
“美國佬封鎖的比較厲害,甚至動用了衛星進行管控,媒體上也沒有任何消息,我是通過我們的特殊渠道獲得消息的。”
美國佬做了事也知道遮遮掩掩。
“這種事情藏著掖著可不好,我來給他們拱拱火。”
維克托回到座位前,打開自己的社交網絡,整理了下語言。
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不要問篝火該不該燃燒,先問寒冷黑暗在不在;不要問子彈該不該上膛,先問壓迫剝削在不在,要問正義該不該祭奠,先問人間不平還在不在……”
“祝福你們,美國的勇士!”
墨西哥國有公司和希望集團共同控股的“Friendster”平臺在1992年末的時候,電腦在全世界的普及已經突破三千萬臺。
光是美國和歐洲就占全世界的87。
而“Friendster”社交平臺運用人數在1992年中旬就突破了120萬。
墨西哥通訊公司正在研究如何將這平臺移植進手機里。
用什么上網?
當然是用錢咯,就像是后來的小靈通里面的QQ,一按,一打開,哦豁,錢沒了…
月底老媽一看賬單,幾百塊…
等到時候普及下去,人數會更多。
但就算120萬的用戶,也已經打破紀錄了,第一個人數突破百萬的社交網站。
而維克托這“大嘴巴”自然也有不少擁躉,粉絲數量23萬…
超級大網紅!
當然,這里面也有不少的新聞媒體記者,他們就這樣盯著。
當維克托借用“切格瓦拉”的名言一出,在電腦后面蹲守的記者們頓就覺得出事了!
美國出事了!
這幫人聞到一點腥臭味就車眼睛發光了。
“快!快給我聯系美國外派的,我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這就是每個報社老板最真實的寫照。
太陽底下藏不住事的。
記者們堪比CIA,很快就知道了美軍原來已經對伊利諾伊州、羅克福德發動了襲擊。
要使用武力了。
12月13日。
一張布拉莫·拉姆斯菲爾德穿著防彈衣,拿著M41A1卡賓槍,他正站在窗戶邊瞄準著外面。
在他側邊則是美國國旗,在旁邊如果仔細看能看到一行小字:“我們為了理想和尊嚴而不得不反抗!”
這張照片一出來,瞬間就風靡全球。
初刊登上了墨西哥的《時代雜志》,照片的名字被名為:“戰斗!”
也登上了古巴、東大等地方的主流報紙。
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引得不少人著迷。
而布拉莫·拉姆斯菲爾德也吸引了一大幫的擁躉。
這么說吧…
你就算再火,也火不過年底的布拉莫,這家伙肯定就是預言中的“紫微星?”
羅克福德的15萬居民當然不是全部都跟著布拉莫的,但就算是一半,里面都有七萬人!
這幫人自帶干糧,自己帶上武器,五花八門的,什么獵槍、手槍、半自動等等,甚至是火炮(要求極高,跟RPG一個要求。)
當然,這些是正規的,非正規的武器那就多了…
黑豹黨送來了1200支的突擊步槍,這些槍是從墨西哥北方戰區下來的M16系列步槍。
還有子彈和手雷等等。
在戰爭動員前。
布拉莫接受了英國BBC的私人采訪,他說:“我將我家族的財產全部拿了出來,我將為每個反抗的個體提供基本的薪資保障,我不能看著他們為了權益而餓肚子,我的良心讓我不安。”
BBC記者問他,“那你是在發動內戰嗎?”
“不,當然不是,我們只是表達訴求的方式不同,我看不慣一個胡作非為的美國,它在蹂躪全世界,我們為理想而戰。”
這謊話說多了,自己都信了。
1992年12月19日,圣誕節前一星期。
美國陸軍第173步兵團向羅克福德西側發起進攻。
戰斗正式打響!
“局勢發展的太快了,超出我們的預料之內。”
墨西哥國家宮會議室里。
維克托抽著煙平靜的說,目光掃向所有人,眉頭都在發抖,“我們不能讓布拉莫敗亡,或者說,不能短期內失敗,要給我們在拉美禁毒拉長時間。”
“短期內肯定解決不了。”
卡薩雷笑著說,“美國有極右組織,自然有極左,美共可是有十萬人的,他們有不少人加入到作戰體系中。”
“這是一個席卷美國50個州,數千萬人參與的重大事情,已經足夠計入歷史了。”
“美國州長和精英們當然不會脫離美國,但在口徑的對抗下,如果美軍節節敗退,那…就不得而知了。”
美國州長一級的不是傻子,離開美國獨立建國?那能有什么好處?
包括德州州長其實也是一樣,他一直喊著自主,無非就是為了撈好處。
你有脾氣讓他真的試試看?
跪舔的比誰都厲害。
伊利諾伊州為什么要保護布拉莫?還不是希望給當地芝加哥減稅,里面的農場主和產業主們希望利用這個手段來跟華盛頓要好處。
等好處要到了,美國陸軍第173步兵團也就剛好可以進攻了。
都TMD是生意啦。
“當然,分析也指出,想要依靠布拉莫來打敗強大的美國,可能性幾乎是0。”卡薩雷也同樣說出了結果。
“用美國內亂時間換取我們在拉美大陸的話語權,趁著這時間,我希望在中美、南美構建12個軍事基地,要求能夠在禁毒戰爭徹底打響后,能夠迅速投入戰場。”
幾乎都是一個國家一個了?
我嘞個豆!
如果真的這樣,拉美就要改姓了。
“告訴布拉莫,他想要什么,都支持他,還有,讓黑豹黨也可以起來了,有仇的報仇有怨的抱怨!”
最好能搞得像是東西德一樣。
當然,一切都是美好的幻想,就連維克托都不看好布拉莫的前途。
斗爭是要講究技術的。
“哥倫比亞麥德林的核武器消息調查的怎么樣?”
那墨西哥反情報總局局長:杰夫·貝內特站起來,維克托擺手,“坐下說。”
“總結九頭蛇、新聞局以及情報總局提交的情報匯總,這件事是個烏龍!”
“不過巴勃羅確實向維克托·布特提出過希望購買核武,但被后者給拒絕了。”
看樣子,那家伙也是個聰明人,毒販畢竟沒有道德,他也害怕出事。
“維克托·布特…”
聽到這名字維克托就有些膩歪。
就你這貨色,你也叫這個名字?
“他最近比較出名。”
卡薩雷等人互相看了眼,“據說他曾經說過,如果沒有他,非洲連一場像樣的戰爭都發動不了,他在拉美也有很多買家。”
“哼哼。”維克托鼻孔悶了下,然后就沒開口了。
但這卻讓卡薩雷等人眼皮子一跳。
什么意思
這是表達不滿嗎?
是不是要找人干掉維克托·布特?
“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心要平移,要借著這個機會,打出我們的聲望來,我打算在明年的3月初舉辦“人類進步革新公約組織擴大會議,并且將在會上商討共同出兵剿滅麥德林。”
“還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要保證布拉莫不能滅亡,更多人看到美國的虛弱,那就會有更多人加入我們。”
美國能組聯軍,那自己也想試一試。
一個月太倉促了,維克托也想下個月就開會,但他也明白,墻頭草們不會那么快就決定的。
卡薩雷等人低著頭在筆記本上刷刷刷的記錄著。
卡胖子突的一下停下了筆,問道,“拉姆斯菲爾家族被抓的菲爾茨和烏爾里希怎么辦?”
“要不要想辦法營救出來?”
一個是二大爺,一個是岳父。
維克托手夾著香煙,他的大腦飛快的轉動著,他在想,對方現在還有沒有用!
“行了,就這樣,都去忙吧,卡薩雷留一下。”
維克托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岔開話題,在座的都是心里一抖,識趣的挪開椅子離開了。
卡薩雷多機靈,他上去將門給關上,走了回來,“老大,你想……”
聰明人不用說下去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你覺得能救出他們兩個嗎?”
“很難,美國那幫保守派現在把他們藏在哪里其實我們都不是很清楚,而且,這幫人都學乖了,他們知道我們在美國上下都有眼線,所以,他們甚至都采取了單線聯絡,或者是部分人員參會,情報搜集越來越難了。”
“那就盡量的廢物利用,我們得給布拉莫身上再推上一道血海深仇。”
“還能引起美國民眾的同情,更加完美的塑造出拉姆斯菲爾德為了民眾犧牲的英勇。”
至于能不能找到藏在哪里?
維克托相信自己的情報力量。
卡薩雷眼神一閃,雙手撐著桌子,“那我就試試。”
維克托微微頷首。
前有呂奉先捅義父,近有齊亞諾背叛“兼愛創始人”墨哥,現在維克托賣一下自己岳父和二大爺,也很正常吧?
不過這些都好像是反面角色?
反正是岳父不是親爹。
親爹擋路,照捅不誤。
要是不服,玄武對狙。
“這件事千萬不能讓貝爾莎麗雅知道。”
“我明白!”
卡薩雷使勁點頭,面露兇光。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