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79黃金時代 第1006章 培訓
“陳老師!”
當陳奇轉到清明上河園時,老遠就瞧見一個古裝美女提著裙子,破馬張飛的朝自己跑來,跑到跟前呼呼喘氣,香汗淋漓,與她演的角色完全兩樣。
正是在這拍《李師師》的何情。
一共16集,講北宋末年,京都名妓李師師的故事。里面有一閃而過的露點戲,不過據說是替身拍的,因為何情確實沒露臉……
可見現在的電視劇尺度之大!
“噢喲,這不是小何情么?真巧!”陳奇樂的摸她頭。
“算了吧!您八百年來一次,我都來好幾次了,還要在這常駐。”何情扒拉他的手。
“怎么常駐呢?”
“《江南奇俠》也要來拍,還有另一個電視臺的劇也要來,我這都連成串了。廣東太熱了,昨天我都差點中暑了。”
何情巴拉巴拉的仿佛在他鄉遇到了老父親,訴說著自己的拍戲經歷。陳奇陪著聊了一會,又讓她滾回去當牛馬了。
他和凌玫找了一家茶樓休息,里面還真有伙計,賣些茶水飲料和干果點心。
陳奇一瞧,有傳統的綠茶,有糖水,還有廣式涼茶,寫著很多看不懂的天材地寶:茅根、淡竹葉、崗梅、大頭陳、金盞銀盆、救必應、五指柑……
“來個最苦的!”
“你確定?”伙計嚇一跳。
“確定!我喝過。”
伙計只好照做,很快遞過一杯黑稠黑稠的中藥涼茶,陳奇喝了一口,五官扭曲,而后舒爽:“對了,就是這個味兒!”
凌玫看的咧嘴:“小陳啊,若非與你熟,我真以為你腦子有點病。”
“我喜歡喝苦的,我在美國天天喝美式。”
陳奇又喝了一口,打量茶樓,見有個小臺子,問:“準備在這演節目?”
“唱唱京劇、粵劇,喝茶消費,看戲不花錢。”
凌玫只要了一杯白開水,道:“等皇宮和寺廟蓋完,我們就有四個景區了,再排練一場馬戰、一場水戰,影視城就可以開張迎客,往外賣票了。”
“票價呢?”
“看什么時候開張吧,這年頭物價漲得不像話,我們也得估量估量。”
“國家現在提倡旅游產業,我幫您聯系中旅,讓他們在港澳和海外拉客。您在國內也聯絡聯絡,找那些大企業大單位,員工集體旅游嘛,福利啊!而且咱們這有明星,親眼看劇組拍戲,還是香港大明星!”
“你鬼點子就是多!”
凌玫笑了笑,陳奇為影視城出謀劃策,比如馬戰、水戰都是他建議的。
像這種景點沒有表演能行么?后世都爛大街了,還有游客假裝八路軍和民兵,跟著NPC攻陷小鬼子城池的活動,體驗感十足。
二人喝茶聊天,說說笑笑。
天氣太熱,陳奇走了半天也是一腦袋汗,他拿扇子扇著風,看著外面被炙烤的似乎有點扭曲的地面,忽道:“大姐,我想在深圳建廠!”
凌玫一愣,并不是很意外,問:“做你那電子產品?”
“對!我需要一塊大面積的土地蓋自己的廠房,這個不急。”
“眼下我想先弄個小廠,把基礎拉起來,最好是現成的廠房和工程師,比如那些經營不善快倒閉的電子廠,我想收購。這個不局限于深圳,廣州、東莞、佛山、中山都行。”
“華科正在開放我需求的芯片,芯片出來只是第一步,這是一條很繁瑣的產業鏈,我想把大部分生產程序放在珠三角,香港負責研發、設計和貿易。”
陳奇簡單解釋了一下,凌玫問:“上頭同意么?”
“我說電子產品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能瘋狂的賺叨樂,領導就同意了。”
“好!我幫你!”
凌玫也不磨嘰,立刻點頭。
“那就謝謝大姐了,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他拿起那杯中藥一口干了,再度五官扭曲。
深圳已經進行土地改革試點了,去年公開拍賣了第一塊土地,8588平方米,50年使用權,賣了525萬。也是去年,深圳還有償出讓了一塊5300平的土地,中航花了106萬拿到手,用來建宿舍。
而深圳現在已經有不少商品房了。
陳奇說要地、要廠,凌玫明白。
80年代末,由于三來一補和三資政策,大大小小的工廠在珠三角遍地開花,絕大部分都是港商投資的。
香港的經濟騰飛源于出口貿易,憑借廉價勞動力,承接了紡織、成衣、玩具、五金、電子產品等多個代工產業。而隨著香港的地價、房租、人工等成本上漲,臺灣、韓國也跟著搶活,競爭激烈,利潤減少。
如果不是大陸改革開放,讓港商把成本轉嫁進來,香港會死一大批人的。而如今的珠三角,干的就是當年香港干的活,全是勞動密集型。
在今年夏天,一家不起眼的廠子悄悄易手,經過調整,生產起了一種挺冷門的產品:音樂賀卡。
段勇平剛剛從人大畢業,他和一些未來的同事辦完了手續,正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入職培訓。地點在香港和珠三角,要了解公司的發展規劃、產品開發、海外市場現狀、國內現狀等等。
此刻,他們就在這家廠子參觀。
音樂賀卡等于是陳奇送給華科和華潤的生意,以換取更大的合作,所以東方公司占股不多,只有30,主要負責設計和營銷。
“我們每張的成本大概1塊2毛錢,出口價52美元。如果在香港賣,我們有自己的渠道,零售價是1020港幣,比市場價低一點。”
“賀卡這東西平時沒人送,也就送送生日快樂卡。但逢年過節就是高峰了,再過兩個月是美國的感恩節,連著西方圣誕,還有新年。我們接了一筆5kk的訂單,就是500萬張,正全力生產,以及時交貨。”
500萬張!
按2美元算,就是1000萬美元?!
參觀的大家都嚇了一跳,看著眼前的賀卡生產線,這小玩意不起眼,收益還挺大的。
段勇平熟悉電子元器件的生產流程,尤其擅長顯像管技術,但他在京城電子管廠接觸的也只是技術,在人大學的是理論,眼前卻是實打實的市場。
這讓他異常興奮,問:“國內咱們如何規劃的?”
“國內與新華書店合作,3塊錢一張批發價,他們愛賣多少賣多少。這東西挺貴的,一般人不會買。”
話里話外覺得國內市場可能不大。
段勇平有不同意見,他認為國內市場相當有潛力,但沒當場反駁,只是認真聽著。在這里參觀了一圈,晚上住招待所,第二天又去一家做游戲機的電子廠參觀。
這個生產線就不讓看了,出來一位接待的人員,陪著聊了聊情況。
在80年代末期,廣東已經有不少廠子在仿制紅白機,部分機型在珠三角銷量還不錯,尤其是小城市。所以年紀比較大的人,最早的游戲記憶不是小霸王,而是那些沒聽說過的雜牌子。
不過小霸王肯定是最成功的。
等大家再度出來,負責帶他們培訓的一位東方公司職工忽然很興奮,道:“老板也在廣東呢,聽說我們在培訓,晚上要與大家見一見!”
“老板?是陳奇同志么?”
“哎,應該叫陳總!”
“人家讓叫陳老師的!”
眾人也很興奮,部分人員在京城見過一次了,別的不說,好吃好喝肯定有一頓的。
(冇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