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79黃金時代 第985章 我沒點頭,你拍不了
“奇哥,早飯送來了!”
“推過來吧!”
次日清晨,戛納的陽光混著地中海的海風吹進了酒店的露臺。小莫推著餐車走進來,把碟碟碗碗擺在露臺的桌子上,準備共享早餐。
若在古代,他每樣都得先嘗一口,有個專名叫尚食太監,或嘗膳太監。
陳奇今日起得早,在露臺看了一會風景,回身坐下。
戛納屬于南法,法國南北方的各種差異不小,早餐也充滿了地方特色。飲品就有兩種,咖啡和花草茶,還有處理好的法棍、當地的鄉村面包、果醬、橄欖醬、黃油等等,另有一盤新鮮水果……
“血糖套餐啊,得虧我28歲,撐得住!”
陳奇吐槽了一句,拿起一塊切好的法棍,涂上黃油。很多人覺得國外的面包硬,都能當武器使,其實人們買回家要二次加工的,再烤一下,配湯或各種醬料吃。
小莫如今非同一般,出國見識多了,也熟練的抹果醬,問:“奇哥,昨天那位徐風女士什么來頭?”
“臺灣演員,嫁了個香港富商,現在開電影公司。”
“她好像對咱們很感興趣?”
“可能有項目要合作吧……”
陳奇笑了笑,心知肚明。昨天《孩子王》放映之后,一幫人吃了頓飯,飯桌上自然不能聊什么政治話題了,都是關于電影藝術的。
徐風表現非常積極,還說今天會來拜訪。
他邊吃邊看報紙,還有戛納的場刊,《孩子王》的評論已經出爐了,有褒有貶。
“很棒的視覺語言!以山區的自然景觀構建了壓抑與超脫并存的意境,畫面充滿禪意,每一幀都像水墨畫般流動。”
“電影里的荒誕教學是對知識虛無化的尖銳諷刺,導演將個人記憶升華為對人類文明傳承的拷問。”
“充斥著大量的對中國特殊時期知識分子困境的隱喻!”
這一條寫了好多,洋洋灑灑的進行剖析,什么叫特殊時期?懂得都懂,西方人對這個非常非常非常的感興趣,后世甚至變成了一種“投誠的象征”。
國內導演拍這個,或者作家寫這些玩意,很容易獲得西方的認可。
還有個不知真假的傳聞:據說《三體》第一部因為描寫了這個時期,西方以為是投誠,結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三體》很紅的。
后來網飛不是拍了《三體》么?
看那個鏡頭表達,就為那點醋,連餃子都沒有。
“影片過于冗長沉悶,缺乏戲劇沖突,考驗觀眾耐心。”
“導演沉迷于象征符號,犧牲了敘事流暢性。”
“對中國歷史不熟悉的觀眾可能難以理解,只能將其視為美學奇觀。”
歐洲電影就是玩藝術的,他們很能看懂《孩子王》,評價還算客觀,將優缺點都說出來了:《孩子王》的鏡頭好,敘事一坨。
這也是第五代的通病。
“奇哥,我先出去了!”
“嗯!”
小莫迅速吃了飯,離開了房間。
陳奇又翻了翻報紙,目前的大熱門是一部丹麥電影,叫《征服者佩爾》,講一個瑞典農民帶著兒子來到了丹麥求生的故事。
這部片獲得了本屆金棕櫚,現在有《雨人》攪局,結果未知。
約莫9點半。
徐風和張艾嘉過來了,徐風穿著一套女士西裝,還是英姿颯爽的樣子。
昨天已經見過了,就不再客套,三言兩語之后直明來意,她道:“陳先生!我買下了李碧華《霸王別姬》的版權,李碧華點名要張國榮來演。而且昨天我看了《孩子王》,陳導演的才華征服了我,他很適合執導《霸王別姬》。”
“你想找我合作?”
“當然了!《霸王別姬》最好能在京城拍攝,只要有您的支持,這絕對會是一部好戲。”
徐風興致滿滿,道:“如果您有時間,我們不妨詳談,我可以為您講一講《霸王別姬》的故事……”
“不必!我看過這部。”
陳奇打斷了她,思索都沒思索,直接道:“我不拍這樣的戲,你最好也不要拍。”
“為什么呢?《霸王別姬》的立意、故事、文化傳統、思想深度都有,如果能拍出來,絕對可以成為華語電影的經典之作!”
“什么思想深度?封建余毒?變態老太監性侵小男孩?同性戀?還是人道洪流?制度對人性的壓迫與摧殘?不好意思,我從來不拍這些。”
“你不拍就能說明不存在么?你是自欺欺人!”徐風急了。
“哎!”
張艾嘉捅了她一下,笑道:“我們都不要急,我們好好交流,就事論事。其實我也一直好奇,為什么你的電影與其他的華語電影完全不同,你是出于什么想法?”
陳奇看了張艾嘉一眼,見她面帶懇求,還是給個面子,道:“好吧,我們交流交流。”
“首先,我只針對沖獎這一塊與你們說說,什么樣的電影可以沖獎?除了本身品質之外,一定要摸透當今的政治思想,簡單講就是要討好。
何謂討好?
西方人愛看什么,你就給他們看什么。那問題來了,你們以為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國和中國人是什么形象?”
陳奇見她們不語,道:“當然是一個落后、封建、野蠻、病態一般的中國,難道他們喜歡看到一個開放、現代、正在發展的中國么?肯定不會了,這是天生決定的。
所以他們愛看落后,你就拍落后;
他們愛看制度壓迫,你就拍制度壓迫;
他們愛看人道洪流,你就拍人道洪流;
你這樣拍,確實能拿獎,但是賤不賤啊?并不是說我不拍,這些東西就不存在,而是選擇權在于我們。
是我們決定給西方人看什么!
你們可能選擇自我矮化去討好他們,美其名曰思想深度,我可不會,我不會在明知西方人對我們充滿了刻板印象的情況下,還主動湊過去舔。”
陳奇忽然笑了笑,道:“那你們或許奇怪,我不拍那些東西為什么還能拿獎?”
“很簡單!”
“因為我在綁架他們!”
“好比《美麗人生》,二戰集中營是西方的共同痛點,無與倫比的政治正確。我給他們看在中國的集中營,給他們看集中營里的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給他們看我們共同對抗日本侵略者,給他們看我們人性共同的情感!
他們敢不給我獎么?
我不僅拿了獎,還讓這部片在全世界傳播,釘死了日本在中國設立集中營這件事,將他們的罪行昭告天下!
還有《人在紐約》,我們通過宣傳讓很多美國人知道了中國的美食文化,通過美食架起了文化橋梁……還有《時時刻刻》,這是一部關于女性題材的作品,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情感……我在通過電影做這些事情,你們在干什么?
熱衷你的思想深度?”
陳奇看著臉色已經極為難堪的二人,道:“當然了,我們立場不同,觀點不同,你可以去拍你的《霸王別姬》。但你最好在臺灣拍,如果想在香港和內地……”
“我沒點頭,你拍不了。”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