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79黃金時代 第982章 兩岸三地聚戛納
這房間忒小了!」
「要說法蘭西也是革命老區,怎么接待我們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這么小氣?
連大點的房間都不安排。那廁所,你這體格轉身都困難。」
謝園先把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從衛生間鉆出來,見陳楷歌盯著冊子不語,笑道:「你看什么呢?」
「你知道東方公司的動向么?」陳楷歌抬起眼。
「嗯?」
「他們來沒來戛納?」
「我哪兒知道啊?我又不是東方公司的。」
謝園莫名其妙,正此時,吳天明和電影局領導進來了,陳楷歌問了同樣的問題。吳天明也不清楚,電影局領導知道一些消息,道:「有的!與哥倫比亞合作的,好像叫《雨人》吧?」
「那就是了!」
陳楷歌忽然很焦躁,一股難以形容的感覺從心底滋生,仿佛榆樹街的孩子知道弗萊迪要來抓自己了。
另幾人卻談興大發,電影局領導笑道:「陳奇同志又拿了一座奧斯卡,可惜工作繁忙,現在還沒回國授獎,這次在戛納相遇也是緣分。」
「是啊!想當年我去京城求本子,一晃六七年了,見的機會太少。」吳天明道。
「那可不!我在北電念書的時候還去《包青天》客串呢,好些個同學,汪粵、沈丹萍、張峰毅、張鐵霖!張鐵霖演個淫賊,被一通好打,糊了一臉馬類—..」
謝園這人很幽默的,喜歡模仿別人,說著說著就演起來,逗得另倆人哈哈大笑。
唯獨陳楷歌笑不出來。
他已經拍了《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是第三部電影。
全片在西雙版納拍攝,講人道洪流時期,一個知青去學校當老師的故事。在國內已經上映了,只賣出去三個拷貝,普遍反應是沉悶,看不懂。
原本先收到了柏林影展的邀請,柏林主席明確表態:只要你們來,大獎不敢保證,但至少能拿一項分量不輕的獎一一意思是評審團大獎之類的。
結果戛納也來邀請了。
柏林主席還幫忙分析,說戛納電影節既看藝術又重商業,《孩子王》不具備任何商業性,很可能作為整個電影節的陪襯。但國內這幫人都覺得戛納好,最后還是來了。
不打探電影節的實際性質,做針對性安排,只是盲目參展是這個時期國內電影人的通病,因為確實不懂。
《孩子王》這部片在拍攝時就多災多難,開機38天,拍了114個鏡頭,花了30
萬。結果攝影機片門出問題,全部報廢。劇組天天有人罵街,帶到外景地的大師傅都拒絕做飯了,還有人打點行李準備回家。
不過都堅持下來了。
其次呢,陳楷歌當年插隊,就是在西雙版納。
所以他對《孩子王》非常有感情,自認拍的不錯,賣不出去拷貝是他們不懂藝術,但也沒自信到能在戛納拿獎,混個臉熟就行了。
結果咧!《雨人》來了,那個最討厭的家伙來了,性質可能就不一樣了。
眾所周知,那家伙是最懂西方的!
他在這獨自焦躁,那仁人還在聊呢,吳天明道:「陳奇同志幾時抵達啊?我們好聚一聚!」
「當然要聚了,我來安排吧!」
「哎?聽說臺灣也有人來啊,我們能不能見個面?」
「這」
電影局領導思片刻,道:「等陳奇同志到了再說!」
戛納。
另一座酒店內,張艾嘉和侯孝賢也在研究。
侯孝賢41歲,長的跟黑幫老大似的,臺灣導演的代表之一,不多介紹了。這次來戛納,一是為了推銷《戀戀風塵》,二是參加一個亞洲電影論壇活動。
「《雨人》是他的重點片,他肯定會來戛納,你想不想見見?」張艾嘉道。
「私下見?」
「當然私下見了,公開怎么見?我們也可以去給《雨人》《孩子王》捧捧場,不被記者拍到就好。」
「那就見嘍!我也想拜會一下這位陳先生,搞的我們雞飛狗跳。」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陳奇拿金熊,拿奧斯卡,臺灣新聞局酸的不行。這幫導演自然也不服,想方設法找來片子看,看過之后觀點很統一:「這個家伙太西化了!」
無論《美麗人生》還是《人在紐約》,其實都跳出了華語電影的框架,就是奔著拿獎去的。
侯孝賢也是這個觀點,他承認片子好,但一點都不中國,或者說,一點都不東方。它表達的是人性共通的情感,且比較偏西方化的那一種。
「咚咚咚!「
「咚咚咚!」
正說著,有人敲門,張艾嘉打開門,外面站著一位30多歲,短發,氣質很諷爽的女子。
「艾嘉!」
「哇,富太太!」
「可別取笑我了,我是富太太還用得著來這里擺攤賣片?」
女人先與張艾嘉擁抱,又與侯孝賢打招呼,都很熟悉的樣子。
她叫徐風,臺灣演員,拍過《龍門客棧》《俠女》,后來嫁了個老板叫湯君年,便轉向幕后自己開了一家電影公司:湯臣影業。
湯君年是上海人,4歲去了香港。
成年后去臺灣創業,起初賣窗簾布,后來做房地產,生意越來越大又回到香港,組建了湯臣集團。92年大陸徹底開放,兩口子去上海投資,其中便有赫赫有名的:湯臣一品!
湯臣頗有財力,徐風說擺攤賣片是自謙。
不過她確實是來推銷電影,此人能力不錯,對文藝片眼光獨到。
三個人便湊在一起聊,接著剛才的話題,張艾嘉問:「富太太!我們打算給《雨人》《孩子王》捧場,你去不去?」
「都是中國人,肯定去啊!喂喂,那位陳先生會不會來?」
「應該會來吧,怎么了?」
「太好了!我買了李碧華《霸王別姬》的版權,李碧華指定張國榮演,張國榮是東方公司的演員,我正發愁呢。」徐風興奮道。
「《霸王別姬》?」
張艾嘉沒看過原著,詢問了一番故事內容,皺眉道:「這種戲,那位不一定喜歡拍啊!」
侯孝賢也點頭:「你看他以往的片子,哪點符合《霸王別姬》的路數?」
「總得試試嘛!艾嘉你跟他熟,還得麻煩你說說情。」
「我幾時跟他熟了?」
張艾嘉連忙否認,笑道:「不過說起來,這次我們兩岸三地都有人在戛納,
破天荒頭一遭了,可惜不能公開交流。出門在外,都是華語電影人。」
「臺灣電影不能孤懸一島,希望早點開放!」侯孝賢道。
「我倒可以,我能以香港公司的名義與內地合作,我還得為《霸王別姬》找導演呢!」
徐風聳聳肩。
對大部分的正常電影人而言,在海外影展碰到,都會自覺的站在「華語電影人」的圈里。如果有做評委的,那更是努力幫忙拿獎,這時候就看撕逼能力了。
《孩子王》是正兒八經大陸出品。
陳奇不一樣,他寫了劇本,參與投資,但《雨人》偏偏是部純正的美國片,
這讓大家感覺有點怪。
(感謝相和曲的盟主!
有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