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79黃金時代 第924章 人在紐約1
“這道菜叫雞蛋羹,做法非常簡單。”
“我這個什么也沒加,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加工,澆點咸的、辣的、甜的都可以!”
電視上,東林發正在教學如何做雞蛋羹。
人家蒸出來的雞蛋表面又滑又嫩,一點坑洼都沒有,顫顫跟果凍似的,用刀劃成小方格,澆上各種口味的醬汁,遞到觀眾席里,引得大家瘋搶,贊不絕口。
“大師傅這是走向國際了,拿捏住了美國人的味蕾。”
“還別說,傳回國內一瞧,可能把他調來美國大使館工作呢。瞧這樣子,美國雞蛋怕是要漲價了,咱們可以走私雞蛋去。”
“又瞎說!”
酒店房間內,夫妻倆一邊收拾打扮,一邊瞄兩眼電視。陳奇理了理西裝,笑道:“怎么瞎說了?美國走私雞蛋,日本走私大米,南朝鮮走私西瓜皮,印度走私牛糞……這都是正經的大生意!”
龔雪懶得接茬,今天換了一身藍色的旗袍,拿著一把小香扇,一只小手包。她現在公開亮相都是一副端莊優雅的東方風韻,形象頗有名氣。
“把鞋給我!”
陳奇拎過一雙高跟鞋,蹲下身給她穿上,順手摸了摸她的腿和腳——這雙腳在昨天晚上沒少運動,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最后都酸麻了。
“還有點時間,我們……”
“想都不要想!”
龔雪一搭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輕輕踢了他一腳,掙脫開來。陳奇撇撇嘴,起身拉著她出門。
下了樓,會同張藝某等人,前往今日上映的劇場。
由于前期鋪墊的很足,用美食帶動話題,《人在紐約》受到的關注度不小。現場來了好多記者和影評人,劇院門口人頭攢動,鋪了一條簡易的紅毯。
陳奇原本沒請額外的演員,誰知一個個主動報名,樂意助陣。
于是大家再度看到了在好萊塢有些名聲的“陳奇幫”,菲比凱茨、約翰尼德普、桑德拉布洛克等人一連串的亮相。
客串的大嘴茱、布拉德皮特也來了。
當然還有真正的大牌——簡方達!
當她出現時,全場爆發最大的騷動,50歲的年紀身材姣好,依舊迷人,在白人女性里是非常少見的。她有過硬的實力和榮譽,健美操女王話題度極高,記者們紛紛擁擠上前,鏡頭恨不得懟到她臉上。
“這才是真正的大明星啊!”
一群年輕演員看著,無不羨慕。
《人在紐約》的鄭佩佩、胡凱莉、王伯昭自然也在,王伯昭激動的不行,這才是他夢想的美國生活,而不是刷盤子。
說起來他很虧,明明在國內很有名氣了,非要來美國刷盤子,白白蹉跎了十年。人到中年才回國發展,錯過了不知多少機會,只能演些江別鶴之流,被謝霆鋒和張衛健打……
“感謝你的到來!”
“這是應該的,我有兩場戲份呢!”
簡方達咧開嘴大笑,與陳奇、龔雪分別擁抱了下,眾人在劇院門口合影,隨后入場。
好萊塢著名影評人羅杰艾伯特,找到座位坐了下來。
陳奇出品的片子他每部必看,前不久剛對《賤女孩》狂噴,并且惋惜陳奇不務正業,被好萊塢商業同化了。所以他對《人在紐約》這部文藝片很有期待。
放映廳內還亮著燈,尚未開始。
羅杰艾伯特擦了擦自己的眼鏡,戴上后發現旁邊多了一個人,40多歲的白人,長相平平無奇,關鍵自己不認得。這就很奇怪,能坐在這一排的都是資深影評人,少有生面孔。
“先生,你確定沒有坐錯位置么?”他問了一句。
“當然沒有,謝謝關心!”
對方回了一句。
羅杰艾伯特閉嘴不言,行吧,看來又是哪方勢力的什么文化“顧問”“助理”“總管”,過來探查情況的。
并不意外,那個中國人在今年搞出的動靜有點大:《賤女孩》挑戰了保守主義傳統,眼下的美食熱潮更屬于文化入侵事件,他和妻子還上了電視……
據事后的觀眾調查,超過40的人對這對中國夫妻印象不錯。
如此種種,足以驚動某些大人物,派個下屬來探查了——一個能在美國市場攫取票房,深諳美國文化,能輕易挑動社會熱點的中國人,很值得關注。
“祝你好運!”
羅杰艾伯特默默說了一句,下一秒燈光黯淡,卻是《人在紐約》開始了。
影片開頭,是一條在缸里游來游去的活魚。
觀眾還沒反應過來呢,一雙有力的但明顯老態的手突然伸進去,把魚撈起來,從嘴里插入筷子,刮鱗,開膛破肚……轉瞬即逝。
露出黃宗江的臉,他在戲里叫老周。
這條魚死得其所,它會變成一條外酥里嫩,酸甜醬汁裹滿魚肉的松鼠魚——不像西湖醋魚,那魚死了白死。
此時,輕快的音樂響起。
隨著音樂的節奏,老周宛如一位藝術家,在精心雕琢著一道道菜肴:東坡肉、火爆雙脆、冰糖元寶、小籠湯包、上海青竹筍小炒……
“咕嚕!”
“咕嚕!”
陳奇故意選在上午,午飯之前的時間段放映,攪得觀眾們口水分泌,食指大動,隨后紛紛抱怨:“我不該來看這部電影!”
“這些菜看起來好好吃啊,我都沒見過!”
“哇那個肉!那是豬肉么?我不吃豬肉,但我想嘗嘗!”
“是那位上電視的中國大廚手替么?”
“中國菜簡直太豐富了,難以想象!”
“絕贊的開頭!”
羅杰艾伯特也咕噥一句,咽了口口水,他也饞。而轉頭瞅瞅旁邊那位神秘人士,臉上依舊古井無波,不像在看電影,像是在做一道數學題。
這段戲,老周的臉和手是分開的,不在同一個畫面,因為是手替。
而鏡頭跟隨著老周的腳步移動,顯露出這是一間獨門小院,為啥他能住這么寬敞的地方,下一秒給了答案:墻上掛著一張張照片,全是老周的高光時刻,國宴大廚、拿國際大獎、全國勞模……而這套房子,應該是作為獎勵,或者就是還回來的祖宅。
但這種事無需明言,鏡頭語言給到了就行。
老周做了一桌子菜,他今天要相親。
熱心的街道大媽給介紹了一位年輕些的中年女人,還帶個兒子,老周的一位好朋友來作陪,加上媒人,一共六個人。
這段戲沒有冗長,干脆利落的推進,這女人開口就問退休金、房子、生活費、給兒子找個工作,還問:“聽說你有個女兒在美國,過得蠻好的……哎,我們一家能不能去呀?”
老周尷尬又不耐煩,還得保持客氣。
艱難的把對方送走,他發了火:“我就說我一把年紀還找什么?你們非要相,結果弄來這么個人,我已經淪落到這種地步?”
“我也沒想到嘛!她在我面前裝得蠻好的,下次我一定給你找個!”
“算了算了,不勞你費心。”
他把媒人轟走,與好朋友聊天嘆氣。
“我覺得你還是找一個,歲數不小了,小雪不在身邊,也得有個知冷知熱的。”
“我不找!我身體棒的很……”
“哎呦,老周!老周!”
沒說幾句他突然昏倒了,送進醫院,查出了一些病癥。而他的女兒周映雪,從美國回來了。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