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文豪1978 第632章 誰給的勇氣?
隨機推薦:
FutureFantasy本來是陶玉書買來給奈飛練手的,沒成想過去一年當中在馬克·倫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的經營下發展勢頭竟然還不錯。
但上升勢頭明顯弱于處于突飛猛進中的競爭對手,Amazon、BookStacksUnlimited
等競爭對手在今年都拿到了融資,FutureFantasy卻依l舊在靠陶玉書輸血。
目前這家線上書店累計虧損了已經突破了120萬美元。
馬克·倫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這段時間也在對接風投公司,估值始終不太理想。
傳聞凱鵬華盈給了Amazon近60oo萬美元的估值,而在FutureFantasy的所有報價者中,最高估值也僅有2500萬美元而已。
互聯網行業的頭部虹吸效應比實體行業更加殘酷。
錢,陶玉書不缺。
至少九位數以下的美元她是不缺的,但在如今的美國互聯網行業,僅僅有錢是不夠的,這個心得也是她這段時間混跡于硅谷逐漸領悟到的。
互聯網這個嶄新的產業看起來潛力無限,不過自前概念性的東西還是太多了,所有人都在講故事,都在看多未來。
一家公司能夠走得多遠,完全在于投資人對它的看好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引入外部投資者是絕對不行的。
硅谷這幾年一直在流行一個有趣的厘語:0PM。
OPM即OtherPeople’sMoney,別人的錢。
拿別人的錢來創業,既是風險分擔,也是資源共享,更是塑造共同利益者。
只有大家一起把這個牛皮給吹圓了,才能利益最大化,從香江到美國,陶玉書花了兩個月才接受了這個概念。
「你明天約一下那個邁克爾·莫里茨,推進融資的事情吧。」陶玉書對里德·哈斯廷斯說。
「另外————.」陶玉書的眼神在兩人身上打量了一圈,說:「奈飛和FutureFantasy目前都展現出了一定的潛力,我們不能在這樣這樣發展下去了,需要正規起來。」
馬克·倫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聞言內心不由得一震,兩人都聽明白了老板這話背后的潛臺詞。
奈飛和FutureFantasy要分家了!
「FutureFantasy的事,暫時就由里德來負責吧。」
雖然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但里德·哈斯廷斯眼神中還是忍不住流露出失落之色,他非常清楚,在老板心里奈飛的地位明顯更加重要。
接下來三人又談了些關于分家的問題,陶玉書看了一眼時間,起身離開了公司。
為了奈飛,從4月開始她和林朝陽在美國已經待了4個月時間,為了住的方便,兩人干脆在伍德賽德買了一棟房子。
配置遠不如深水灣道的別墅又或者是穆赫蘭道的豪宅,但至少不需要住酒店了。
這期間手下幾家公司的事務都交給了陶玉墨負責,她只回去了兩次,加在一起待了不到一個星期。
最后一次是七月份的回去接兩個孩子來美國過暑假。
伍德賽德屬于硅谷的富人區,環境優美靜謐,治安良好,住的都是近些年硅谷新進崛起的富豪,比如喬布斯、比如拉里·埃里森。
奔馳車剛進院子,她就見著冬冬在院子里滑著滑板。
「爺爺奶奶到了沒有?」
「到了。」
陶玉書走進客廳,略帶意的對剛到的林二春和張桂芹說:「爸媽,公司那邊今天有點事...」
「沒事沒事,你忙你的,公司那么多事。」
老兩口連忙擺手。
這個暑假兩個孩子沒回燕京,老人想孩子,陶玉書便跟林朝陽提議讓幾個老人來美國轉一轉,權當是旅游了。
比較可惜的是陶父年紀大了,這兩年身體不好,跨洋旅行對他來說有些煎熬,因而陶父陶母便沒過來。
「你有能耐別來!」
張桂芹一句話堵的林二春啞口無言。
「國家大事你們倆就別吵了,來美國看看孩子、散散心不是挺好的嘛。」林朝陽勸了一句。
林二春換了個話題,問道:「玉書那公司弄的怎么樣了?以后要留美國發展?」
「肯定不會留在美國。不過這一步對于公司的全球業務發展至關重要,要多放一些精力,這兩年恐怕要多在美國待一段時間。」
林二春不解的問:「我聽朝陽說,是搞個租錄像帶的公司,能有那么大的影響?」
陶玉書耐心的解釋道:「中美兩國國情不同,這邊比較重視知識產權,盜版的成本很高,所以影視娛樂行業的市場規模遠超國內。
目前美國的錄像帶售賣、租賃市場遠超電影票房,兩者市場規模相加已經在朝著200
億美元邁進了。」
經營了多年中介公司,林二春在商業方面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聽了陶玉書的解釋,
他點頭說道:「那可真是個大買賣,怪不得你這么重視。」
晏晏獻寶一般,打開家里的電視,從家里成堆的影碟中翻出一張《紅番區》,用家里的投影儀播放給林二春老兩口看。
林二春看了幾分鐘慢慢看出了點門道,「這玩意好像比VCD清楚點?」
陶玉書說:「清晰度是要高了不少,國內這兩年流行的VCD都是352240或352288分辨率,放在電視上看還行,屏幕再大一點就不行了,會出現畫面模糊和顆粒感的問題。」
「那VCD不是過幾年就得被淘汰?」
「幾年不至于,但肯定是跟不上時代了。這兩者都是根據MPEG視頻壓縮技術發明的,
如果從長遠來看,這兩者都無法實現真正的飛躍。」
「什么意思?這樣都不夠?」林二春指著投影儀上的畫面問。
「不是不夠,而是世界在發展,技術也在進步。不管是VCD還是DVD,本質上都是模擬,未來的趨勢是數碼、數字化。
一旦電影數字化,再通過錄像帶作為媒介上傳、下載就變得毫無意義———」
這番言論并非出自于陶玉書,而是前段時間她接觸的投資人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的高論。
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是商人,也是DVD和視頻技術領域的巨,他創辦的斯高柏微系統公司開發了視頻壓縮軟件,可以將模擬視頻和圖像材料轉換成易于存儲或傳輸的數字字節。
奈飛上線后的第一個月,斯高柏微系統公司就找了過來,希望可以投資奈飛。
當時雙方并未談攏,主要問題在于估值。
但陶玉書對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的那一番言論印象深刻,他認為未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遲早會通過網絡下載或者流媒體技術來看電影。
像VHS、DVD、VCD這些笨重的塑料盤子,終究是會被淘汰的。
當時陶玉書在聽到這番言論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之以鼻,認為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是在危言聳聽,目的自然是為了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
但在那次見面之后,陶玉書還是去深入了解了一下現在的技術發展。
結果發現,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的話并非是空穴來風。
以目前的技術發展速度,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的話在三五年之內還不好實現,但過個十年八年就不好說了。
網絡下載又或者是流媒體視頻,真的有可能革了錄像帶的命。
了解到這些情況陶玉書那兩天很焦慮,隨后很快就在林朝陽的勸說下釋然了。
未來的事還在未來,天塌了也有高個子頂著,即便到那時候她成了那個高個子,她也有力帶領公司再完成一次轉型。
這時候林朝陽笑著說道:「玉書那都是十幾二十年后的事了,不是現在該操心的事。
人都有一死,我們也不可能因為以后要死,現在連飯都不吃了。」
林二春老兩口對這些新生事物基本沒什么了解,剛才聽陶玉書說那些話時滿心都是不明覺厲,同時還有那么點焦慮。
林朝陽的話給兩人寬了寬心,林二春說:「是這么個道理,以后的事誰知道呢。十年前大伙兒還在電影院看電影呢,現在買個VCD就看了。」
「來吃飯吧。」林朝陽又喊。
吃飯的時候林二春問林朝陽,「玉書忙著公司,你忙什么呢?」
「看書。」
「光看書?沒寫書?」
「這不是為下部作品做準備呢嘛,搞創作也是需要積累的。」
陶玉書聽著兩人的對話,心中暗笑。
夫妻多年,她對林朝陽這套東西早就熟悉了。
在硅谷待著的這段時間,他可沒少往外跑,光是在巴克餐廳,陶玉書就看著他好幾回。
說沒搞點什么東西,她才不相信呢,不過她也懶得拆穿。
一家人邊吃飯邊聊,等吃完了飯,林二春老兩口一路舟車勞頓,便早早的休息了。
之后的兩周時間里,林朝陽帶著林二春老兩口和兩個孩子在加州附近游玩,陶玉書則繼續忙著奈飛的事。
奈飛的訂閱模式上線測試一周,初見成效。
奈飛對網頁進行了設置,使得在網站上兌換按鈕的用戶中會被引導到一個自定義頁面,讓他們有機會免費訂閱一個月的奈飛「訂閱」計劃。
沒有到期日,也沒有滯納金,網站會寄給他們4張DVD,每寄回1張DVD,網站就會再給他們寄下一張,想租多少次就有多少次。
到月底,如果他們不取消訂閱的話,網站就會自動向用戶收取每月15.99美元的費用,各種主流信用卡都可以用來支付。
上線兩個月,奈飛已經積累了近5000名用戶,在一周的測試當中,有22的用戶欣然接受了訂閱模式。
對于絕大多數用戶來說,訂閱模式確實解決了他們使用奈飛的痛點。
準確的說,不僅是使用奈飛的痛點,而是所有用戶面對錄像帶租賃行業的痛點。
新的一周,訂閱模式的用戶數量還在飛速增長中,并且影響力也不斷擴散,網站的整體用戶數量也在快速攀升。
奈飛為此不得不大量采購DVD錄像帶,一周時間僅僅采購錄像帶就花了80萬美元,網站的燒錢速度驟然提升。
就在這時,奈飛又作出了一個驚人的促銷決定。
「奈飛請你看電影!」
促銷活動名字聽起來平平無奇,可內容卻充滿了吸引力。
只要用戶愿意提前支付1年的訂閱費用,就可以免費獲贈索尼生產的DVD播放器一套。
傳統的VHS錄像機經過這些年的普及,價格普遍在200美元以下,今年是DVD播放器的上市元年。
索尼、東芝、飛利浦等廠家所生產的播放器這幾個月陸續上市,售價均在500~600美元之間。
相對高昂的售價使得DVD播放器并沒有在上市最初階段就形成太大的浪花,而是有條不紊的銷售著。
在北美市場上市3個月的時間里,幾家廠商的DVD累計銷量僅為14.6萬臺。
DVD播放器的售價在500~600美元之間,而奈飛一年的訂閱費用是多少?
15.99美元12,約等于192美元。
小學生都能算的明白,奈飛這一波營銷簡直跟給用戶送幾百美元沒區別。
活動掛在網站首頁當天,奈飛網站的瀏覽量暴增350,直接收獲了1240名年度訂閱用戶。
次日,網站瀏覽量在前一天的基礎上再次增長210,年度訂閱用戶增加至2560名,奈飛的這場營銷活動已經傳遍了硅谷。
第三天,馬克·倫道夫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采訪。
「1年之前,我們敏銳的發現了一個機會:我們可以在一個價值百億美元的市場上打造一個重要的商業品牌,推動DVD這個目前增速最快的消費電子產品的進一步發展。
3個月之前,奈飛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家互聯網DVD租賃商店:,我們擁有全世界最齊全的DVD電影儲備,全部可供租賃。
3天之前,奈飛踐行自己的諾言,我們以百分之百的誠意向每一位熱愛電影的朋友發出邀請,歡迎他們參與到這場改編大眾觀影習慣的革命之中。
《華爾街日報》上這篇標題為《改變好萊塢?or改變世界?》的采訪報道讓馬克·倫道夫的名字一夜之間響徹美國商業界。
美國百年商業史上,各種花樣的營銷模式層出不窮,窮盡巧思。
奈飛的促銷活動遠稱不上獨具匠心,卻憑借著撲面而來的「壕氣」震撼了所有人。
你網站一年的訂閱費用才不到兩百美元,就敢送五六百美元的播放器?這到底是誰給你的勇氣?
當然,大家都不清楚奈飛所送的這些播放器是以怎樣的價格采購的,但即便是采購價格低一些,也不至于低到跟奈飛的年度訂閱費用一個價格。
奈飛這么做,始終都是要虧錢的。
商業界的傳聞向來傳播的很快,很快就有人打聽到了具體的消息。
據說奈飛促銷用的DVD播放器的采購價格為每臺300美元,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場活動里,奈飛在每位訂閱用戶身上投下了108美元的營銷成本。
不僅如此,如果算上宣傳成本、DVD租賃成本、郵寄成本、人工等各項支持,奈飛獲得一位長時間訂閱客戶的成本可能高達150美元。
美國互聯網行業自誕生之日起,就伴隨著「燒錢」,但像奈飛這樣不計成本的燒錢卻很少見。
尤其是奈飛還只是一家初創公司,敢于如此燒錢,舉動堪稱瘋狂。
但所有人不得不承認的是,奈飛此舉雖然簡單粗暴,卻在短時間內收到了奇效,不僅讓奈飛在短短幾天之內聲美國商業界,更是為網站留下了大量用戶。
「奈飛請你看電影」活動上線一周時間,奈飛的網站瀏覽量暴增3250,穩居Point
Communications十大熱門網站榜單TOP1。
訂單量由原本的每周200~300單飆升至單周7500單,為了應對突然暴漲的訂單,奈飛不得不臨時雇傭15名專門負責打包、出庫的員工。
在訂閱用戶方面,一周內奈飛的月度訂閱用戶累計達到1.45萬名,年度訂閱用戶達到了3750名。
這也就意味著奈飛將要送出3750臺DVD播放器,僅僅是這一項費用,奈飛就要支持百萬以上的美元。
再加上訂閱用戶的暴增,奈飛也勢必要繼續大量采購DVD錄像帶,有關注奈飛的投資人測算,僅僅一周時間,奈飛至少要燒掉200萬美元。
這樣瘋狂的燒錢營銷讓許多投資人感到一股不寒而栗,卻也讓他們看到了一種可能。
奈飛這一招營銷手段看起來粗暴,但細細品味,卻隱藏著對于商業運作和人性的深刻認識。
用戶感覺自己占到了奈飛的大便宜,對于這項營銷活動趨之若鶩,實際上奈飛花費的卻遠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多。
別忘了,每一位辦理年度訂閱的用戶都是一次性支付給了奈飛一筆192美元的訂閱費用,奈飛采購DVD播放器,不可能一次性全部付清貨款,這筆錢足以在短時間內覆蓋奈飛的營銷成本。
雖然這樣必然會導致寅吃卯糧,但這就是資本運作啊!
硅谷和華爾街的資本們迅速聞到了這其中的資本味道,奈飛的資本運作手段之老道,
完全不像是一個初創公司。
在馬克·倫道夫接受完《華爾街日報》的訪問后,美國各大風投機構都將目光對準了奈飛這家初創公司。
不到三天時間里,紅杉資本、凱鵬華盈、IDG等多家投資機構紛至沓來。
馬克·倫道夫并沒有急著推進奈飛的融資,而是跟里德·哈斯廷斯借此機會給Future
Fantasy融了個好價錢。
紅杉資本為了表達誠意,給予了FutureFantasy3500萬美元估值,以500萬美元獲得了FutureFantasy14.29的股權。
這個估值可比之前的2500萬美元足足提高了40。
里德·哈斯廷斯為這次的成功融資而沾沾自喜,可當他聽到了幾大風投公司給奈飛的估值之后,就高興不起來了。
「紅杉資本,1.2億美元估值。」
「凱鵬華盈,1.3億美元估值。」
「IDG,1.15億美元估值。」
”UpfrontVentures,1.2億美元估值。”
奈飛的會議室內,馬克·倫道夫將他這幾天來接觸的各家風投公司的報價一一列出。
各家給予的估值不同,股權要求也不一樣,基本都在1520之間。
數倍于FutureFantasy的融資估值讓里德·哈斯廷斯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這些估值要是FutureFantasy的該多好啊!
陶玉書看著這些數據,面上的表情古井無波。
馬克·倫道夫深知對于她這樣一位十億美元級別的富豪來說,這些報價確實算不上什么。
幾人一番商討,并沒有急著確定接受哪一家風投的投資。
在外界看來,奈飛一家初創公司敢于如此燒錢,現在對于資金的需求必然是極其渴求的,甚至說不定他們已經是苦苦掙扎了。
可事實卻與所有人的預料都不一樣,有陶玉書這樣一位富豪的支持,奈飛即便獨立支撐到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陶玉書如今已經熟悉了硅谷和美國商業界的規則,自然不會妄想吃獨食。
該拋出來的股權她一定會拋出來,但誰能成為奈飛的同路人,必須由她來決定。
在此之前,這些人應該展示出自己的誠意。
陶玉書習慣了對于公司股權的絕對掌握,所以她不會讓奈飛進行太多輪融資。
既要融到支撐奈飛發展下去的資金規模,又要保證對于公司的掌控力,所以她必然對估值鐳銖必較。
「過去一周,奈飛網站的瀏覽量再次增長420,我們在美國網名當中的知名度正在大幅提升。
不僅如此,新的一周我們的訂單量由之前的7500單增長至1.64萬單,DVD單周銷售額達到了7.5萬美元。
租賃業務方面,訂閱用戶增長至3.15萬名,其中年度訂閱用戶已經突破了萬名大關.,」
10月之前,馬克·倫道夫游走于各家風投公司之間,向他們宣傳著奈飛在過去半個多月里所取得的成績。
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舍我其誰的自信。
這份自信既是奈飛的突飛猛進帶給他的,也是陶玉書在背后強大的支持帶給他的。
經過近兩周的談判,最終凱鵬華盈以1.6億美元的估值成功與奈飛達成了合作,以2000萬美元獲得了奈飛12.5的股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