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593章 贏是剛需
眼見蓋茨的心態已經緩過來一些,普拉巴卡爾趕緊瞥了一眼伍德魯夫,示意對方補充。
伍德魯夫則定了定神,連忙接話:
“是的,部長。HMMS雖然采用火箭動力,但絕非普通的彈道導彈。”
他把報告重新翻開,指著“技術路線選擇”一欄解釋道:
“它采用了全新的固體裝藥和雙錐體氣動外形,具備在大氣層邊緣進行機動變軌的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飛行速度穩定在5.5至6馬赫區間,完全符合國防部對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定義,也難以被現有反導系統預測和攔截。”
蓋茨的呼吸仍然粗重,但卻并沒有再次開口。
見狀,普拉巴卡爾微微嘆了口氣,語氣中帶上了幾分緊迫:
“部長閣下,華夏方面已經部署了至少三種不同技術路徑、覆蓋不同射程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而另一方面,俄國人的‘鋯石’和‘先鋒’項目也已經進入測試階段,隨時都有可能服役。”
實際上,她稍微強化了一下事態的嚴峻程度——
華夏方面進入部署的高超音速武器目前只有兩種,全部都是滑翔式。
另一邊也類似,滑翔式的先鋒確實已經開始測試,但吸氣式的鋯石仍然處在研發階段。
至少還沒試射過。
當然,大方向是沒錯的。
“部長,現實是在高超音速武器這個決定未來戰爭規則的關鍵領域,美國已經失去了領先地位,甚至可以說…落后了。”
普拉巴卡爾身體微微前傾,加重了語氣:
“國會、媒體,乃至國民,都在質疑我們在這個領域的巨額投入和遲遲不見的成果,巨大的壓力就在眼前。”
她稍微停頓了一下讓話語的分量充分沉淀: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場成功的、公開的、能夠展示美國具備高超音速打擊能力的飛行試驗,一場能夠提振信心、并為后續更先進項目爭取時間和預算的‘勝利’!”
伍德魯夫也跟著趁熱打鐵:
“而火箭動力雙錐體構型,是當前技術成熟度最高、風險最低、能夠最快實現成功試射的方案,也是我們在緊迫時間窗口下的最優解……為了盡快拿出‘能飛、能打、能命中’的實物,我們必須……靈活變通。”
蓋茨沉默了。
他靠在椅背上,摘下眼鏡,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雖然并不情愿,但在最初的憤怒過后,他也必須承認,對方說的很有道理。
實際上需要成績的遠不止普拉巴卡爾和伍德魯夫二人。
也包括整個國防部。
半晌,蓋茨重新戴上眼鏡,再次翻開那份HMMS報告,直接跳到了后面的評估部分。
“射程……約900公里?”
這個射程在廣闊的太平洋戰場,戰術價值相當有限。
此外他還注意到,表格下方是一輛3D渲染出來的小型發射車。
蓋茨銳利的目光再次投向伍德魯夫:
“陶德,《中導條約》明確禁止我們發展和部署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間的陸基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你打算如何規避這個問題?”
伍德魯夫早有準備,立刻回答:
“部長先生,HMMS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多種部署方式……雖然它具備陸基機動發射的潛力,但在測試階段乃至初期部署構想中,我們將明確將其定位為一種空射武器系統。”
實際上,到了2010年左右,中導條約的存在已經岌岌可危。
不止一條情報顯示,俄軍裝備的9K720導彈系統甚至無需改動任何硬件,只要調整發射諸元就能達到750km或更遠的射程。
而美國方面也在找機會徹底推翻這份協定,以對抗華夏日益提高的中導威脅。
“空射?”蓋茨追問,“由什么平臺攜帶?B52?還是B1B?”
“目前計劃由F15戰斗機掛載發射。”伍德魯夫解釋道。
“F15?”蓋茨顯得有些意外,“為什么是它?”
“HMMS的尺寸和重量經過優化設計,F15的機腹掛點足以勝任。”伍德魯夫肯定地回答,“關鍵在于,F15是目前我軍現役戰斗機中,唯一能穩定地將導彈加速到1.5馬赫以上、并爬升到理想發射高度的平臺……”
緊接著,他指向報告中的一張圖表:
“只有這樣,HMMS的射程才能拓展至1300公里以上,也就擁有了實質性的防區外打擊能力,戰略價值顯著提升。”
實際上,在制訂發射方案的時候,‘海龍’項目團隊一度羨慕過笨重但足夠巨大的米格31截擊機。
蓋茨的目光在報告和伍德魯夫之間來回移動。
F15作為發射平臺,雖然不如隱身戰機理想,但確實解決了載機速度和條約限制這兩個棘手問題。
1300公里的空射射程,也在任何防空武器,甚至絕大多數戰斗機的打擊范圍之外。
辦公室內再次陷入沉默。
普拉巴卡爾和伍德魯夫都屏息凝神,等待著國防部長的最終決斷。
這不僅僅關乎HMMS項目的生死,更關乎五角大樓在高超音速領域能否挽回顏面。
終于,蓋茨眼神微變,仿佛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好吧,伍德魯夫主任。我理解當前的戰略壓力和技術現實。”他抬起頭,目光恢復了平日的沉穩,“HMMS項目,按計劃推進,準備試射。”
伍德魯夫和普拉巴卡爾心中同時一松。
但蓋茨緊接著加重語氣:“不過,這次的飛行測試,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美軍,尤其是我們五角大樓,再也承受不起一次公開的、恥辱性的技術失敗了。
“明白,部長先生!”伍德魯夫立刻挺直腰板,鄭重承諾,“我們一定確保測試成功。”
蓋茨揮了揮手略顯疲憊:“去執行吧。我需要看到一份詳細的測試方案。”
“是!”伍德魯夫和普拉巴卡爾起身敬禮,轉身離開了氣氛沉重的辦公室。
厚重的橡木門在身后關上,走廊里相對明亮的燈光讓兩人都下意識地瞇了下眼。
走出幾步,遠離了部長辦公室的警衛視線范圍,普拉巴卡爾停下腳步,轉身叫住了伍德魯夫:“陶德。”
伍德魯夫轉過身:“埃爾蒂女士?”
普拉巴卡爾壓低了聲音:
“我要你誠實地告訴我,拋開一切場面話,HMMS的試飛,你真的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成功么?”
伍德魯夫聳了聳肩,坦誠地回答:“實際上,推進劑的最終配方還在根據最后一次地面點火試驗的數據進行微調,以確保燃燒的穩定性和比沖達到最優……”
看到普拉巴卡爾眼中瞬間升起的緊張,伍德魯夫立刻補充道:
“放心,火箭發動機技術是我們最成熟、最可靠的領域,有著幾十年深厚的積累。雙錐體氣動構型更是經過了無數次風洞驗證和實際飛行考驗……至少可以保證下限。”
他攤開手,比劃了一個拋物線:“總之無論如何,HMMS都能保證飛完全程并命中目標,而不會像X51A那樣,因為無法啟動超燃沖壓發動機,或者達不到臨界飛行條件而在空中失控、解體。”
普拉巴卡爾一直緊繃的肩膀終于微微松弛下來。
“那就好。”她松了口氣,“穩定性是最重要的底線。只要能飛起來,能命中,哪怕速度差一點,我們都有操作空間。”
她湊近一步,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種心照不宣的意味:
“我已經和負責數據判讀的獨立評估辦公室負責人提前溝通過了,只要導彈的速度能夠接近5馬赫的門檻線,雷達就會將其認定為‘成功突破高超音速門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伍德魯夫當然明白。
在巨大壓力下,對“成功”的定義進行一點點技術性的、可解釋的放寬,是官僚體系生存的智慧。
“我完全理解。”他立刻點頭。
但緊接著,又提出了一個關鍵要求:
“為了確保這次測試的絕對安全和順利,不發生任何……意外干擾,我建議將首次飛行測試安排在內陸的猶他測試與訓練場進行。”
普拉巴卡爾心領神會:
“放心,我會和聯邦航空管理局,還有北美防空司令部聯系,協調進行空域管制。”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