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
所謂量子化學計算,其實說到底還是計算化學的一個分支,通過量子力學基本原理來對各種材料的性能、結構進行研究,尤其擅長處理微體系中的各類基元反應及其反應機理。
不過,代價也是非常明顯的。
使用密度泛函理論求解薛定諤方程嚴重依賴經驗,難以應付航空燃料這樣的復雜組分,并且對硝基乙烷促進熱解這樣的非鍵作用過程計算誤差很大。
只能選擇返璞歸真的從頭算方法。
準確、不依賴任何經驗參數、在數學上極其優美。
但難度更高、占用的計算資源也更多。
因此,在大致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任務之后,常浩南就回到火炬實驗室,進入了相對封閉的研究狀態。
至于項目團隊的日常工作,則交給了老練的副總師刑牧春。
半個月后。
懷柔科學城。
刑牧春站在風洞控制室外,有些別扭地活動著緊繃的襯衫領口。
這件衣服是當年高超音速驗證彈試射成功之后,他參加慶功大會時專門找人量過尺寸訂做的,但隨后持續兩年的高壓工作以及懷柔科學城良好的伙食供應,導致身材難免有些走形,以至于再次穿上之后,甚至有些呼吸困難。
其實這顆扣子在99的情況下都是不會系上的,所以平時倒也不會感覺這么明顯。
但今天的情況略有不同。
作為“凌霄“項目的副總設計師,他馬上要接待海軍裝備部主任杜霖中將。
項目總師常浩南院士已經閉關兩周,專注于解決吸熱型碳氫燃料的熱解機理和成分設計問題,這個重擔自然落在了他的肩上。
“刑總,杜主任的車隊已經到大門了。”助理快步走來報告。
刑牧春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他知道這次接待非同尋常。
“凌霄1“雙模態沖壓發動機在首次測試中暴露出的散熱問題讓整個項目陷入停滯,而海軍方面雖然不可能急著催什么,但畢竟是投入了巨額研發經費的甲方大爺,既然來都來了,那總歸希望能看到進展。
很快,五輛軍牌越野車出現在視野盡頭,并緩緩駛入科學城主干道。
刑牧春整理了一下表情,快步迎上前去。中間那輛黑色轎車的車門打開,一位肩扛兩顆將星的中年軍官邁步而出。
杜霖中將身材不高,但舉手投足間透著軍人特有的干練。
“杜主任,歡迎蒞臨指導。”刑牧春伸出手。
他的握手力道恰到好處,并不像一些軍隊出身的大佬那樣強硬:
“刑總客氣了。”
高超音速研究項目本就是天字第一號工程,在東風17掀起巨大波瀾之后,更是被提高到了接近兩彈一星的程度。
一個軍種裝備口領導,就算是甲方之一,也不能真拿這個乙方當孫子。
“聽說常院士最近不在這邊?”
杜霖一邊跟著刑牧春的引導往里面走,一邊找了個雙方都比較容易接納的話題作為起手。
“常院士正在攻關'凌霄1'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已經閉關兩周了。”
刑牧春解釋道,同時帶著杜霖一行拐向風洞控制室的方向,“不過項目組其他工作都在按計劃推進,整體研發已經逐漸步入正軌。”
在標準回答后面,他還特地強調了一下“步入正軌”,以降低對方的心理預期。
意思是東風17才公開兩個多月,我們這新項目也才剛起步,您可千萬別抱著什么不切實際的幻想。
杜霖微微點頭,沒有多說什么,而他身后的隨行團隊則已經開始關注兩邊墻上貼著的各項宣傳牌——
主要是驗證彈和東風17研制過程中的一些關鍵節點。
刑牧春注意到這一細節,心中暗自警惕——海軍方面顯然不只是來“看看“那么簡單。
“這邊就是風洞中心的最核心區域。”
他刷卡打開一扇電子門,重新聚攏了身后的幾十道目光。
此時的控制室內,十幾塊顯示屏實時呈現著JF10和JF14兩臺風洞的工作狀態。
見到軍方視察人員到來,除去幾名正在操作設備離不開手的技術人員之外,紛紛起立致意。
“這是我們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高超音速風洞群,可以模擬從1.5馬赫到12馬赫的長時間氣流,并對測試結果進行高精度復現。
”刑牧春指向中央大屏幕上的數據流:
“高超音速空氣動力學的基礎研究,東風17的乘波體外形設計、當然還有'凌霄1'發動機的前期測試,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作為一名海軍將領,杜霖確實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樣的大型風洞設施,于是快步上前,來到其中一塊屏幕附近,盯著上面的圖表看了幾眼。
然而很快,他就注意到橫坐標軸上的單位竟然是毫秒。
“長時間……”
刑牧春對這里每一塊屏幕上顯示什么內容早已爛熟于心,見到這副反應,馬上明白了對方的疑惑,解釋道:
“常規爆轟波驅動的超高速風洞,像旁邊那臺JF10,持續工作時間一般都只有幾十毫秒,還是常院士之前優化了激波反射腔的結構,才把周期拉長到零點幾秒的水平……當然這是嚴格的實測時間,如果考慮模擬水平的話,那還是可以達到分鐘級別。”
有了對比,杜霖也終于意識到了眼前這臺巨型設備的強大能力。
當然,他今天專程過來,肯定不是為了研究這兩臺風洞的。
所以在氣氛進入狀態之后,便立即話鋒一轉:
“我剛才在門口看到吸氣式高超音速導彈的概念圖,好像沒有助推段?我記得美國人那邊的X51A,好像是帶著個顯眼的固體火箭來著。”
剛才在外面等著的功夫,刑牧春就已經準備好了各種預設問題的答案,只不過確實沒想到對方會從這里切入。
好在他的反應也快:
“杜主任果然細心……我們確實省去了助推段,因為'凌霄1'是一臺能夠同時兼顧亞燃和超燃工作的雙模態沖壓發動機,其中亞燃模態工作下限可以降低到馬赫數1.5甚至更低,如果是殲11這樣的戰術飛機,或者圖160這樣的超音速轟炸機攜帶,完全可以從載機速度直接啟動。”
在吸氣式高超最開始立項那會兒,常浩南還不太確定這個雙模態沖壓發動機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所以仍然保留了類似X51A那樣明顯的火箭助推器。
至于更換,或者說升級技術路線,那都是X51A第一次試射失敗之后的事情了。
只有極少數高層首長和院士級別的審批團隊知道。
杜霖的保密級別當然足夠,但上級也不可能為了這種具體技術問題專門發個文出去廣而告之。
所以聽到這里時相當驚訝:
“1.5馬赫以下?”
他的眉毛微微上揚,
“這個工作范圍……甚至比我們亞燃沖壓的鷹擊12都寬?”
如果說,前面那些問題還只是視察過程中例行的常規詢問,那現在他可是真的來了興致。
“是的,這是我們團隊在進氣道燃燒室耦合設計方面的突破。”刑牧春語氣中不無自豪,“當然,如果是艦載或潛射平臺發射,我們還是會配備一套緊湊的內埋式火箭助推器,類似鷹擊12的解決方案,對體積和重心的影響很小,外觀上幾乎不太看得出來。”
杜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示意繼續參觀。
一行人穿過長廊,來到存放測試發動機的廠房。
三臺“凌霄1“原型機被固定在測試臺上,其中一臺的外殼已經被拆解,露出內部復雜的流道結構。
“這就是出現散熱問題的發動機?”
杜霖走近那臺被拆解的樣機,密密麻麻的金屬部件讓他有些眼花繚亂。
刑牧春點頭:
“是的。在10.5馬赫以上持續工作時,燃燒室壁溫超過了材料耐受極限。常院士認為問題出在燃料的吸熱能力不足,所以親自帶隊攻關新型燃料配方。”
杜霖下意識想要伸手輕觸發動機外殼,但旋即又閃電般縮了回來:
“刑總,我直說了吧。”
他整了整制服,用盡量鄭重的語氣問道:
“海軍方面想知道,導彈的總體設計指標什么時候能確定下來?”
這個問題來得過于突然,讓刑牧春心頭一緊——
東風17公開亮相才不到兩個月,上面肯定知道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難度,不應該這么著急才對。
退一步講,就算是急,也不應該直接過來催。
如果常浩南本人在這里,那當然無所謂怎么表達,有什么說什么就行,甚至懟回去都無所謂。
但刑牧春還是沒有這個底氣,只好盡量撿積極的部分說:
“杜主任,目前我們只是初步確定了串聯乘波體的寬速度適應方案,但具體結構和外形還需要等'凌霄1'的最終參數確定后才能敲定……相比于傳統的渦輪發動機和亞燃沖壓發動機,超燃沖壓模態下的工作參數與來流預壓縮能力高度相關……”
聽到一半,杜霖抬斷:“刑總,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問的不是具體設計方案或者原型彈,只是想知道,能否提前拿到一些基本的物理參數……比如長度、直徑、質量、重心和升力分布……”
刑牧春的眼神瞬間變得有些疑惑。
杜霖只好進一步解釋:
“海軍現在面臨的情況是,殲15艦載機研制和固定翼艦載航空兵部隊組建已經到了關鍵階段,我們目前正在編制艦載機的使用載荷譜……”
“包括近中遠距離的空空彈、電子戰吊艙、副油箱、伙伴加油吊艙、各型自由落體和滑翔炸彈,還有鷹擊83K反艦導彈這些常規彈藥都已經測試過了,所以上面就希望能提前拿到未來更高級別彈藥的物理數據,最好是一個有亞燃沖壓點火能力的訓練模型彈,也好一步到位,給后面省去一些麻煩。”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