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473章 臨門一腳
為期一周的常規安全調查并沒有直接影響到X51A項目的正常推進。
大約4000公里外。
華盛頓州,西雅圖測試與制造中心。
當沙普爾·柯林杰的鼠標在大屏幕上點出最后一道壓力分布曲線時,研究室的防爆玻璃外剛好掠過一架波音737技術驗證機的陰影——
由于原本計劃與787并行的全新中型客機項目被取消,波音737不得不在現有NG型號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深度大改,以應對空中客車下一代A320的正面威脅。
但作為一款45歲高齡的老型號,737的很多設計,例如與地面距離過近的主翼位置,以及最初作為50噸級飛機規劃時過小的制動容量,都已經不太符合未來1520年內民航客機的需求了。
為此,737必須要進行脫胎換骨般的大改。
以至于區區一個改進型號,還特地弄出了兩架專門的技術驗證機。
柯林杰把目光從外面收回來,抬頭看了眼掛鐘——這場持續六小時的技術會議已經讓所有人的西裝外套都皺成了抹布,但隔離段激波控制這個困擾X51A項目兩年的幽靈,終于被他的靜壓陣列方案釘在了幻燈片上。
“所以傳感器間距壓縮到3.2厘米后,我們就能用伯努利方程反推激波位置。”
柯林杰用激光筆指向投影幕布上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圖,那些代表激波鋒面的紅色鋸齒原本如同瘋長的野草般無法預計,但現在卻在他的梳理之下變成了被馴服的野獸,規整地排列在預定區域。
“理論上……確實很完美。”
片刻沉默之后,副手查理·布林克突然開口道,并且用鉛筆敲了敲手里的數據表:“但要在2.4米長的隔離段鋪設75組傳感器……光是信號干擾屏蔽就非常麻煩,而且即便不考慮成本問題,X51A的薄壁外殼內部也沒有充足的空間布線,工程上會不會有些難以實現?”
會議室突然安靜下來,幾個年輕工程師偷偷交換著眼色——
自從國家安全局上個月突擊檢查服務器機房后,項目組里的工作氛圍顯得比過去沉悶了許多。
畢竟大家為了自保,都或多或少交過其他人的舉報材料,并且也大致能猜出來,其他人一樣這么干過。
雖然都是為了把水攪混,最后的結果也貌似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但經過這么一遭,心里不留下點芥蒂是不可能的。
好在布林克跟柯林杰之間的關系相對緊密,受到的影響不大,還在照常思考問題。
柯林杰從公文包取出個香煙盒大小的金屬塊,六邊形表面布滿微型孔洞:
“這就是解決方案。”
當他把設備放在投影臺上時,所有人都看清了殼體上激光雕刻的“NHC2100”字樣。
“新視野公司的集成式復合靜壓傳感器,每個孔洞后面對應著三層壓電薄膜,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風洞測試顯示,其空間分辨率比我們現有系統高400,可以同時捕捉十二個軸向壓力梯度,不會存在多點傳感器帶來的信號干擾和空間問題。”
布林克接過傳感器,翻來覆去檢查著,眉頭仍未舒展:“這種集成度……散熱怎么解決?”
“氧化鋅納米線基底。”柯林杰抽出一份專利文件,“高溫下導電性反而提升,而且——”
他突然停住,因為后勤主管伊利亞·普爾正盯著專利文件的最后一頁,那里清晰地印著“專利持有人:菲利普·柯林杰”,以及新視野公司的巨大水印LOGO。
空氣凝固了一瞬。
柯林杰摘下眼鏡,用襯衫袖口擦了擦鏡片,故意讓沉默多延續了幾秒,才緩緩開口:“是的,這是我兒子的公司。但這項技術已經通過DARPA的第三方評估,性能數據無可爭議。”他環視眾人,“如果誰有更好的方案,現在就可以提出來。”
沒人說話。
不管柯林杰是為了通過自己兒子撈錢還是真的舉賢不避親,都沒必要在這種時候跳出來跟項目主管作對。
最終,材料組負責人杰西卡·金站出來表態:“無論如何,總比再炸掉一枚四千萬美元的驗證機強。”
有了第一個開口的,后面的事情就通暢多了,整個方案迅速獲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同意。
會議結束前,柯林杰宣布了新的時間表:
“硬件改動不大,預計三個月內完成組裝,查理,你去和空軍協調靶場檔期,杰西卡和普爾,你們倆負責協調相關原材料和備件……”
實際上,如果從上帝視角來看,柯林杰依靠有限的地面測試資源、兩次失敗提供的飛行數據、以及自己老工程師的一點直覺,已經把X51A的實際進度推進到了跟華夏“凌霄1”驗證系統幾乎相當的進度上。
甚至于,依靠更加先進的子系統傳感器,有可能直接跳過數學和模擬計算方面的麻煩,重新占據一定的領先優勢。
然而,變故卻來得比預期更快。
三天后,當柯林杰正在電腦上修改燃料閥參數時,布林克連門都沒敲就闖了進來。
“靶場被其它測試占用了。”他呼吸急促得不像個馬拉松愛好者,“作戰測試司令部說排期沖突,為了應對華夏方面隱形戰斗機的威脅,JSF項目需要一種能夠在彈倉內攜帶的防區外攻擊彈藥,測試窗口也在大約三個月后。”
柯林杰的視線越過顯示器,卻并沒有表現得過于失態。
X51A的地位確實凌駕于幾乎所有項目之上。
但其中絕對不包括JSF。
“先按備用計劃走。”柯林杰關掉含有新傳感器布線的文件夾,“問問對方最早什么時候能騰出測試窗口,我們最多只需要57天就夠。”
“試過了。”
布林克把PAD轉過來,屏幕上是空軍裝備司令部的回函,
“他們表示測試靶場未來至少9個月的檔期都被鎖定,建議我們'等待后續通知'。”最后幾個單詞被加粗的字體像刀尖般刺眼。
這就顯得有些不同尋常了。
F35的所謂防區外攻擊彈藥并非什么新東西,只是在挪威人的現有型號基礎上進行有限改進而已,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測試半年這么長時間。
在這個瞬間,柯林杰突然意識到,自從上個月NSA結束調查后,項目組似乎再沒收到過任何一封標注“加急“的軍方郵件。
還沒等他仔細梳理這件事,伊利亞·普爾的聲音就從門口傳來:
“見鬼,三份采購訂單被駁回,連風洞實驗室的氦氣補給都卡在審批流程。”
他遞來文件上,鮮紅的“REJECTED“印章覆蓋了整張清單,柯林杰注意到被拒日期全是本周——或者更嚴格來說,都是今天。
“普惠那邊有消息嗎?”柯林杰盡量讓聲音保持平穩,他此時已經感覺到,這件事絕無可能是巧合。
普爾搖搖頭:“發動機交付推遲六個月,說是鈦合金鍛件供應鏈問題。”
這個理由荒謬得讓柯林杰差點笑出聲——普惠的俄亥俄工廠明明剛獲得五角大樓的“戰略物資豁免權”,可以繞過正常采購流程。
“我要親自和他們的技術總監談。”
柯林杰抓起外套。
他剛走出研究中心大門,就注意到停車場邊緣的異常。
兩名西裝男子,一個在假裝看報紙,另一個正用手機對著大樓入口。
柯林杰放慢腳步,用余光觀察。
他沒受過專門的反偵察訓練,但老工程師的細致還是在此刻發揮了作用。
看報紙的男人手指過于僵硬,而“打電話”的那位則根本沒在說話。
他坐進車里,沒有立刻發動引擎,只是通過后視鏡繼續觀察。
果然,那兩人迅速走向一輛沒有警用標識的福特探險者。
NSA?FBI?國防技術安全局?
柯林杰的大腦飛速運轉。
安全審查后面跟著一些例行的暗中調查行為,這倒不算是什么稀罕事。
事實上,這幾乎屬于大家心照不宣的內容。
但結合剛才一系列不同尋常的情況,他已經有些拿不準眼前的情況。
柯林杰掏出手機,猶豫了一下,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老爸?”電話那頭傳來菲利普的聲音。
“菲利普,新視野最近有沒有收到政府問詢?”
老工程師開門見山。
電話那頭的兒子先是明顯一愣,接著回答道:
“確實收到了,我們剛才接到國防技術安全辦公室的電話,說是需要我補充一些專利授權文件……”
”具體需要什么材料?“他強壓下心中的煩躁。
“主要是過去一些專利的海外授權記錄,還有與傳感器集成方案有關的技術細節……都是過去從來沒要過的,可能是有什么新的政策變化,不過你放心,我這邊應付得來,絕對能保證按時交貨……”
年輕的菲利普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著,只當這是正常的信息核查。
但柯林杰作為一名幾乎完整經歷過冷戰時代的老古董,卻已經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雖然不知道是哪里出了紕漏,但自己,恐怕是被人給盯上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