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822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
在送走唐林天和孟震遠之后,常浩南馬上聯系到丁高恒,跟他說了自己“借用”空警200進行目標特征識別與篩選試驗的想法。
后者聽完之后沉默了一會:
“小常啊,你是不是忘了,自己還掛著空警200項目副總師的名頭呢?”
一句話,讓電話兩邊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
常浩南撓了撓頭。
確實是忘了。
畢竟,副總設計師這個崗位的職權范圍完全取決于具體負責的工作,上下限差距極大。
而常浩南恰好是那種不負責任何具體工作的——
當初說的是幫忙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
但空警200整個項目突出一個順理成章,最麻煩的兩部分,也就是總體設計和飛行安全,在立項就被常浩南給攻克了。
所以根本沒遇到什么棘手問題。
自然也就沒輪到他這個副總師發揮什么作用。
連字都沒簽過。
一來二去,再加上這幾年忙的飛起,早就給忘腦后去了……
而且也不光是他。
恐怕除了丁高恒以外,沒幾個人還記得。
否則他到航空動力集團就任那會,至少應該多幾道手續。
不過,既然有了這層身份,那事情就從“科工委系統下兩個軍工集團之間的平行合作”變成了項目內部事務。
只要梁紹修和王曉模兩位總師同意就行。
再考慮到常浩南跟他們的工作關系,而且也不涉及到任何硬件方面的改裝……
基本也就是打個招呼。
能省去不少麻煩。
“那……我直接聯系一下梁工和王總他們。”
說完之后,常浩南有點尷尬地準備掛電話。
但丁高恒卻還有話要講:
“對了,小常。”
他制止了常浩南掛電話的企圖:
“我今天上班之后,聽說你們學校那邊好像又起了一波輿論?”
京航大學是科工委下屬高校,從職權范圍來講,丁高恒自然可以管。
只不過他今天專門關注這種小事,純粹是因為擔心跟常浩南有關系。
“啊……不是什么大事。”
常浩南語氣輕松地回答道:
“昨天有位外國數學家來訪,我們兩個聊了一晚上學術問題之后有了些啟發,所以今天提前回去繼續搞研究去了。”
“外面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瞎猜出來一些不靠譜的內容……也很正常。”
丁高恒雖然身居高位多年,但不算脫離群眾,至少心里對于媒體的德行一清二楚。
因此聽到常浩南的解釋之后,他也猜到了大概是什么情況:
“那就好,至于輿論方面的事情,你就讓唐林天去處理,可以在背后出出主意,但是除了組織上安排的采訪以外,不要直接出面表態。”
雖然前者過去在這方面的表現一直很讓人放心,但丁高恒還是特地囑咐道。
說完之后,好像還有點不放心:
“算了,我后面會專門給科工委系統下面的幾個高校開個會,制定一個應對突發性輿論的辦法出來……”
掛斷電話之后,常浩南當即準備聯系梁紹修和王曉模。
然而正準備撥號,才發現自己身為空警200項目的副總師,竟然不知道兩位總師如今人在何處。
辦公室是肯定不用想。
如今已經快到晚飯時間,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就算加班也不可能坐在辦公室里。
至于手機……
三人上次見面還是差不多兩年之前。
那功夫只有常浩南相對財大氣粗買了一部。
所以他也不知道另外兩個人的手機號碼……
“唉……”
他有些自嘲地笑著搖了搖頭:
“我這副總師當的……純純反面教材了……”
最后實在沒辦法,還是通過航空工業集團逐級聯系,才得知倆人如今正在遼省,給空警200做基礎性能測試。
三天之后。
遼省,興城基地。
這里過去其實是屬于海軍飛行學院的一個場站,只不過使用頻率很低,只是偶爾會有一個殲轟7團過來駐訓。
考慮到此處相對偏僻的地理環境,以及臨近渤海灣的區位優勢,在吳懿范把尼特卡航母訓練基地的資料給弄回國之后,這里就被選為了未來的華夏艦載航空兵訓練基地。
后來又覺得這么大片地方,如果只是放個航母訓練設施有點浪費。
所以干脆又被規劃成了海航專屬的航空裝備試驗區。
有點51區那意思。
當然,盡管沒人明說,但肯定也有點跟空軍鼎新基地對標的意思在。
所以,空警200作為海軍方面出資立項的預警機,就成了第一個享受此處高規格待遇的型號。
“常總,我們可是有一陣子沒見過面了啊。”
常浩南剛從挑戰者601的機艙里面走出來,王曉模和梁紹修就迎到舷梯附近,分別跟他握了握手:
“我還以為,你把自己這個副總師的名頭給忘了呢……”
作為空警200項目的負責人,王曉模當然記著自己還有一位幾乎沒露過面的副總師。
“我……”
常浩南心說這篇可趕緊揭過去吧,同時不動聲色地轉移話題:
“是啊,好久不見。”
說完緊了緊身上的大衣,以抵御周遭這見鬼的海風:
“很慚愧,作為副總師,只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現在手頭有項目,還得來麻煩你們……”
“誒,可別這么說,這預警機的總體設計,可還是你提出來的呢。”
王曉模稍稍放慢腳步,回答道:
“要是沒有您提出這個T字形天線的方案,那我們估計就直接用類似薩博2000那樣的平衡木方案了……”
這個時候,剛才一直沒出聲的梁紹修也在旁邊不住點頭:
“而且更重要的還是平臺本身吧,前陣子我們還沒到遼省這邊的時候,有次在陜南的試飛就趕上嚴重積冰天氣,好在是除冰系統工作及時,否則還真就有可能出事。”
語氣中還帶著點后怕。
說話間,常浩南一行人走進了遠處停著空警200的大型機庫——
由于長期以來的主力裝備都是一二代戰斗機,導致華夏航空兵過去在飛機地面保護這方面歷來不夠重視。
畢竟殲6殲7這種東西,也確實沒什么需要嬌慣的。
至于你說雨雪天氣怎么辦……
對不起,這些飛機本來就沒辦法在惡劣天候下作戰。
不用起飛……
但隨著第三代戰斗機,以及一批特種機的陸續裝備和試飛,再這么粗糙下去肯定是不行了。
而這個大型恒溫機庫,就是海軍航空兵的第一次嘗試。
剛一進門,最吸引常浩南注意力的甚至不是那架背著高聳天線的預警機。
而是在機庫周邊的大半圈操控臺。
給人感覺不像是進了個機庫,反倒像是個車間……
或許是注意到了常浩南四處亂瞟的眼神,王曉模笑著介紹道:
“這座機庫可是厲害得很咯,海軍專門考慮到技術驗證工作的便利性,花大價錢加裝了不少維修和輔助設備。”
“一些小的零部件更換還有軟件升級,都可以把東西運過來之后在這原位進行,都不用把飛機飛回到廠里面去。”
“好家伙……”
常浩南在重生之前倒是見識過類似的全功能機庫,但是在2000年看到這么個東西,還是讓他不由得嘖嘖稱奇:
“那確實是很方便了。”
常浩南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本來以為飛機還得回一趟南鄭才能完成自己所需的升級。
但如今看來,似乎可以免去一輪折騰。
“所以我們才提前把飛機從閻良轉移到這邊來。”
王曉模說著拉開艙門,帶著另外兩人鉆進了已經滿滿當當放置了一排顯控臺的機艙內部:
“一方面是測試飛機在沿海環境下的適應性,另一方面也是測試雷達的工作效果。”
作為一個不太稱職的副總師,常浩南其實還是第一次進入到這架飛機,或者說是第一次進入到一架預警機的內部。
因此還感覺有點新鮮。
王曉模倒是早就見慣了第一次上預警機的人是什么樣子,于是非常熟練地給常浩南來了段貫口,介紹每個設備具體是什么功能。
常浩南則坐在旁邊靜靜地聽著。
直到前者講到最核心的多功能雷達顯示器時,他才開口打斷了對方:
“王總,說起雷達。”
常浩南指了指頭頂:
“咱們這個天線陣面,還能造出更大尺寸的么?”
他記得最開始跟王曉模聊起國產預警機的時候,對方好像說過這個天線的尺寸是8米0.6米左右。
就運8這個平臺的體量而言,當然已經足夠大了。
但如果要用圖214,或者國產化之后的C909做平臺,那或許還能容納更大的。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