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  >>  目錄 >> 559.超品機緣,上上大吉

559.超品機緣,上上大吉

作者:八月飛鷹  分類: 玄幻 | 異世大陸 | 輕松 | 八月飛鷹 | 趨吉避兇 | 從天師府開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 559.超品機緣,上上大吉

護送純陽祖師遺蛻回歸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純陽宮山門,接下來事自有純陽宮當世傳人和其他丹鼎派一脈修士處置,雷俊不再多過問。

他本人安坐太乙大千世界,靜觀卓抱節等人對這里的善后處置。

除了坐鎮此間之外,雷俊靜心揣摩那六合之壤。

時光流轉,冬去春來,天漸入夏,雷俊迎來自己二百一十歲生辰。

經過一段時間的揣摩,六合之壤在雷俊法力煉化下,漸漸變了模樣。

原本渾然一體,引聚其他天地靈妙相合化為懸空大陸的土壤,經由雷俊法力周轉,卻呈現分離之勢。

雷俊本人端坐太乙大千世界天界中,以他為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符箓光輝同靈壤彼此凝聚,形成一共六方大印,懸于周圍。

每一方大印,外觀看上去皆只一尺見方,表面玄黃,雖有微光但不耀眼,靈氣深深內斂。

六合之壤雖因此分離,但所化六方大印彼此之間氣息玄奧,內在聯系因為雷俊法力的緣故依然緊密,仿佛不分彼此,只是當前像是皆處于沉眠之中。

雷俊煉化這六合之壤,道理、用途自然同太乙巫尊不同,他自有打算和設想。

在他和六方大印周圍,黑色同白色的氣流開始交織,顯化一副龐大的黑白太極圖。

黑白太極圖成型之后,道道清氣在其中流轉,但不就此展開。

正是雷俊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的陣圖。

雷俊揮揮手,六合之壤煉化的六方大印里,其中一方大印飛出,蓋在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的陣圖上。

陣圖舒卷,不受影響。

六合大印其一,亦未發生異常變化。

在雷俊的法力和道法意境煉化下,雙方仿佛本就乃是一體,這時完美合一。

蓋在陣圖上的六合大印其一,本身就此消失,只剩下一方玄妙的印痕留存于圖上。

不論大陣如何變化,這方印痕都不消散,但也不會對大陣變化造成阻礙滯澀。

雷俊見狀,便即微微頷首。

他收了自己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的陣圖,離開太乙大千世界的天界,轉而來到地界。

六合大印其二,被他蓋在這方大千世界的地界蒼茫之中。

相較于六合大印其一與雷俊自家陣圖融合的自然與順暢,眼下六合大印其二同太乙大千世界的融合,慢出太多。

雙方如雷俊所期望那般化合為一,需要經年累月的功夫與時間。

雷俊不急不躁,靜坐在大印旁,頭頂十色鶴蓋五光流轉。

在十色鶴蓋加持下,他一邊煉化六合大印其二與太乙大千世界相合,一邊則繼續自身修行與提升,完善紫微垣。

雷俊一手捏法訣立在胸前,另外一只手則捏法訣置于膝頭之上,指尖光輝流轉下,隱約凝成劍形。

當初誅除鄭白榆后所得三界祭劍,眼下已經被雷俊煉化成微光劍影模樣。

即便他本人眼下并非身處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仍然可以借助這三界祭劍的靈力,配合十色鶴蓋,輔助自身修行,從而幫助他節約修行所需時間。

雷俊雖靜修不過問外事,但并非與世隔絕,外界源源不斷有消息傳回。

晚些時候,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有了喜訊。

一個身著玄青道袍,外貌年輕的道人,專程從那邊趕來太乙大千世界面見雷俊。

正是玄機觀觀主聶放。

他成功推開仙門,登臨仙境。

此前純陽宮迎回祖師遺蛻期間,他便在閉關,未能趕上那時的盛事。

不過靜心修持之下,聶放成功跨出最后一步。

早在他登臨道家九重天大乘境界時,按照過往多年來的慣例,玄機觀便已經能稱之為新的道門一方圣地。

只是隨著近年來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開啟修道盛世,陸續有人登仙,才顯得九重天修士似乎不那么出眾。

但如今聶放推開仙門,玄機觀終是實打實有一方仙境老祖坐鎮的道家圣地。

雖只百多年時光,但玄機觀對修道界和人間的影響深入方方面面,存在感十足。

倒是聶放這位開山祖師兼第一代觀主,除了當年針對明廷理學時較為高調外,其他大多數時候行事低調。

只不過,至如今,任何人都不會忽視他與玄機觀的存在。

凈土之世的王歸元、慧因等人,以及儒林大千世界的嚴傲云、焦飛陽等人,都早早發出邀約,邀請聶放橫渡時之淵前去做客。

不過聶放登仙之后,雖然途經儒林大千世界,但沒有多停留,而是先前往太乙大千世界,面見玄門掌教雷俊。

和天師府、純陽宮、蜀山派、真武觀、羅浮山這些地方一樣,玄機觀同樣領受雷掌教的法箓符詔。

“掌教點撥造就之德,聶放感激不盡。”他向雷俊行禮。

這當中,不只是明面上龍虎山天師和玄門掌教提點、關照玄機觀,同時也包括聶放作為“月孛”對那天書暗面宇宙主人的謝意。

雖然沒有明言,但聶放此前同孟少杰、康明、周樸交流之際,大家都隱約有默契和猜測。

類似致謝,聶放并非第一次。

但在他推開仙門之后,更是滿心感慨。

雷俊安坐,神情淡然:“言重了,偃師一脈是在你手上發揚光大,為我道門新添一脈傳承,貧道適逢其會,與有榮焉。”

聶放言道:“觀中年輕子弟已有成器之人,有道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晚輩相信未來會有更杰出的后人,進一步將偃師一脈繼續鼎故革新,不斷發揚光大。”

相較于其他登仙之人,他仍有心投諸大量時間、精力在人間。

看似同雷俊一貫宗旨相悖,但雷俊無意阻止。

同時聶放亦有效仿真武觀木淳陽,將玄機觀觀主之位傳給門人弟子。

至少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這邊的玄機觀如此。

而他本人有心應邀前往儒林大千世界、凈土之世及眼前這方太乙大千世界,在其他大千世界傳下玄機觀道統。

一方面是傳承開枝散葉,另一方面也是秉承他和雷俊等人一貫的考慮,以修行者煉寶煉器,不斷深入影響人間。

“掌教……”聶放輕聲問道:“幾方大千世界,會像先前咱們那邊人間合流、九天十地歸一那樣,重新化歸為一么?”

雷俊:“截止當前,以自然論,無此先兆,但有強者欲要人為促成此事。

于公,此事逆造化自然而動,我輩不取,于私,我輩亦有心阻止對方借此事獲利。

至于最后成與不成,則要看雙方角力的結果,屆時方見分曉。”

聶放行禮:“掌教說的是,晚輩謹記于心。”

聶放之外,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邊還有其他高手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陸續沖擊仙境。

當中包括蜀山派東峰掌門章太岡、靈山巫彭譙洋和九黎中祿黎一族的族長黎錦。

后漢王朝則有最新消息傳出,一直以來的國相耿元宴近年來開始有條不紊移交各種政事給其他人。

已經登仙的周樸本人都很少在人間停留,更不會給耿元宴以壓力。

耿元宴作此安排,無疑是身為九重天五層圓滿的平天下大儒,他也開始做閉門靜修立地成圣前的最后準備了。

對于越來越多的人間修士沖擊仙境,修道盛世漸漸重臨,雷俊喜聞樂見。

他本人同樣按照自身步調,靜心修行,增進修為。

而在六合大印其二與太乙大千世界的地界漸漸相合后,雷俊便即離開這方世界。

他沒有直接返回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而是在儒林大千世界停留。

雷俊先拜訪回到這里的儒家圣師嚴子,說明來意。

繼太乙大千世界后,儒林大千世界這邊,雷俊將留下六合大印其三。

嚴傲云對此并不排斥:“帝園將出,若祂仍然固執昔日己見,各方大千世界都將迎來浩劫,未雨綢繆,理所應當。”

雖然沒有直接跟帝園打過交道,但嚴傲云心中沒有半點輕忽。

昔年無數頂尖高手,因對方而亡。

其中就包括曾經執掌儒林大千世界之牛耳,一手奠定儒林世家萬載根基的圣師丘子。

丘子若還在世,則想要動搖儒家舊學根基,千難萬難。

雖然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對丘子的才情實力,不論嚴傲云還是雷俊,都不會小看。

嚴傲云面對大滅菩薩、妖龍帝君、百目妖樹聯手尚游刃有余,亦曾正面對抗太乙巫尊,實力自不必多言。

但昔年帝園,無疑是更加可怕的存在。

“嚴某亦有心做些準備,涉及儒林之外其他幾方大千世界,過些年月說不得需叨擾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嚴傲云言道。

雷俊:“嚴子客氣了。”

身為儒家圣師,諸般祭禮于嚴傲云而言信手拈來,出口成章為天地立憲,瞬息響應。

但迎戰帝園這等強者,無疑是準備越充分越好。

到他和雷俊這等修為實力與悟性眼力,提前溝通協調,同時在各方大千世界做準備,不至于互相干擾。

至少,雷俊借助六合大印與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都是在各方大千世界的地界籌謀。

而嚴傲云的祭禮法儀,則都在人界做文章。

“還要恭喜張居士立言之后再立功。”在嚴傲云這邊,雷俊還見到張徽。

對方修持儒家圣人之境三不朽,立言之后再立功,成功臻至儒圣二重境界。

雖然相較于雷俊、趙蟾陽等人那般二十年左右便自仙境一重臻至仙境二重的速度慢了不少,但張徽七十年左右時間從仙境一重到仙境二重,速度仍可稱極快。

這令他成功超過了此前更早登仙的沈溪、趙謙然、蕭玉門、木淳陽,更快修成仙境二重。

在這方面,木淳陽、蕭玉門、趙謙然都還需要不短年月繼續積累。

倒是沈溪有傳聞近年開始閉關靜修,同樣為沖擊仙境二重做準備。

緊隨其后者,則是龍虎山元墨白、楚昆師徒。

他們和沈溪共同組成張徽之后新一批沖擊仙境二重的梯隊。

“該多謝雷掌教和唐天君。”張徽微笑。

儒圣立功相對寬泛甚至隨性。

不過張徽所走路數,是隨唐曉棠入地界。

嚴傲云本人雖然沒有直接過問,但儒林大千世界這邊的地界,相較從前太平不少。

曾經,這里為群妖盤踞。

之前唐曉棠殺入儒林大千的地界,已經掃蕩群妖,更以仙境二重修為,誅殺妖圣三重境界的渾沌。

近年來,雷俊留居太乙大千世界期間,唐曉棠離開那邊,沒有重返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而是再次來到儒林大千世界的地界,將另一頭妖圣三重境界的昔日妖族霸主窮奇也一并斬殺。

在此過程中,張徽等大儒亦隨之同行,清掃其他妖魔。

至如今,儒林大千世界的地界,頂尖妖圣強者已經基本被滌蕩一空。

張徽亦成功更進一步。

雷俊同嚴傲云、張徽聊過之后,同樣施施然入地界,以六合大印其三與這里的天地相合。

雖然地下的世界仍然昏暗,但隨著越來越多人族修士入內,這里的妖氣惡氛不復先前那般旺盛,轉而是天地靈氣越發充沛濃郁。

時光荏苒,至雷俊二百二十歲生辰,他離開儒林大千世界的地界,經由時之淵,返回九天十地大千世界。

他徑自前往此方大千世界的地界幽都,坐于其中。

六合大印其四,被雷俊留在這里,并伴隨自身修行,開始溫養祭煉,令這六合之壤所化的一方大印,同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地界漸漸融匯合一。

在此期間,龍虎山天師府祖庭,好消息相繼傳來。

自卓抱節之后,龍虎山天師府一脈再有傳人成功推開仙門,登臨仙境。

乃是比卓抱節、韓筱菲、封霆他們更晚一輩的池海峰。

他不僅勝過眾多同輩、同齡修士,更青出于藍,成功超過自己的恩師辛北原,以及韓筱菲、程絨絨、封霆等其他師門長輩,更快一步推開仙門。

不似雷俊、許元貞、楚昆資質大都為后天提升,池海峰當年入門時,先天資質便極為出眾,及至后來再升華萬象圣體為森羅仙體,更是如虎添翼。

自當年辛北原接引他回山入道算起,迄今為止約莫九十三年時間。

如此速度,在當前這個時代的龍虎山傳人中,僅次于雷俊和唐曉棠。

除了情況特殊的張晚彤忽略不計外,池海峰也成為繼趙蟾陽、雷俊、唐曉棠、鳳凰風明之后第五個在修行百年內登臨仙境的生靈。

而在池海峰推開仙門之后不久,卓抱節同輩人中,亦涌現出第二位仙境高手。

秦采薇。

雖說在百余年前,蜀山老祖白湄便已經與之分離,看似令秦采薇失去一大助力,但她這些年來始終穩定心神,靜心修持,一步一個腳印,仍然穩定進步。

雖然給池海峰反超一步,但秦采薇仍然穩穩推開仙門,倒頗有幾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感。

“恭喜羅師兄,得此佳徒。”

地界幽都中,雷俊微笑著同羅浩然對坐而談。

羅浩然連連搖頭:“掌教過獎了,我實在愧不敢當,自華薇入門以來,倒有多一半時間,是得掌教和其他同門,乃至蜀山派白真君和蒼寰里幾位圣主的督導,再加上她自身成材,方有今日。”

白湄雖然同秦采薇分離,但雙方并沒有斷了往來,秦采薇仍然常在白湄座前聽講,龍虎山天師府里不論雷俊還是羅浩然等人對此都不作禁制。

除白湄之外,秦采薇還常在蒼寰的鳳凰風明、金烏昊陽等仙靈座前聽講。

某種程度上來說,她亦可算是緣法多多,博采眾家之長。

秦采薇不似趙蟾陽、項璟、康明那般能兼修其他道統,但博采眾家之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仍令她大受裨益。

加上似她這等出色弟子,雷俊、元墨白、楚昆等府中長輩,亦不介意多加指點。

似池海峰、卓抱節、安不錚、韓筱菲等人,也是相同待遇。

故而羅浩然有先前所言。

和池海峰一樣,秦采薇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早已超越羅浩然這個做師父的,但不會影響秦采薇接下來修行。

羅浩然本人當前乃是道家符箓派八重天的修為境界。

他較雷俊年長,歲數早已過了二百之齡,當前進入修行的平臺期,雖然仍有繼續向上的可能,但難與年紀二百以下的年輕一代相比。

時間如果倒退個二、三百年,以羅浩然當前狀況,沖擊九重天境界希望渺茫。

好在到了如今,不僅僅是天地靈氣潮涌利于修士修行,另一方面,人間合流,九天十地重聚之外,這里的修行界更同其他大千世界建立起穩定的交流。

此前很多已經絕跡的天材地寶,如今不再只停留在傳說中。

這種情況下,從前難以達成的一些方案辦法,便可以提上日程。

因此羅浩然仍然有希望在自己四百歲前沖擊九重天境界。

只是,以他的天資和潛力,仍難以像秦采薇一樣去嘗試推開仙門。

羅浩然本人對此頗為淡然,反而笑著同雷俊提起另一事:

“華薇推開仙門后,給我來信,她成功復現此前絕跡的靈種地網樹。”

雷俊頷首:“有所耳聞,我之前也聽過府里傳來的消息,地網樹自上古大劫之后絕種,如今如果可以重現,大范圍種植于江河兩岸尤其是中上游地區,想必于治水一途當大有裨益。”

羅浩然連連頷首。

他這趟前來地界,便是前往地界山海一帶采取更適宜培植地網樹的靈壤。

大千世界的大江大河,靈氣充沛,乃天地靈氣交匯的重要外顯,故而破壞力驚人,如果泛濫成災,連中下層修士都難以抵擋。

從多種角度抑制江河泛濫,將大利于兩岸百姓。

地網樹根系綿密而又堅韌,屆時縱使是有頂尖修士交手大戰又或者地脈大肆變動,引發的大江大河災害較之從前也將大幅下降。

秦采薇熱衷草木靈植培育,在這方面天資橫溢同時也樂于投入精力,收獲豐厚。

她雖然不似恩師羅浩然那般常年奔波于江河湖海之間,但自少時起便受羅浩然耳聞目染,其人本身亦有慈悲心,故而這些年來也在草木保持水土方面有過不少研究和創見。

此前限于修為境界,有些構想還停留于紙面。

這趟她成功推開仙門,原先一些構想便得以付諸實際,果然成功重新培育出地網樹。

羅浩然雖不要求弟子在這方面也繼承自己衣缽,但對秦采薇的創見,自然感到欣慰。

秦采薇本人當前則正在拜見白湄。

“婆婆。”私下里獨處期間她對白湄的稱呼,與其他人不同。

此行前來,她是來向白湄借一件法寶。

白湄本人乃是劍修,但擁有其他法寶法器。

秦采薇這趟想要借的法寶,于培養靈植而言有妙效,正有助于剛剛重生于世的地網樹進一步擴大培育栽種規模。

“先要恭喜你推開仙門。”白湄懶洋洋斜臥在洞府內笑道:“但不巧,法寶眼下在小沈那邊,你自己去尋他吧。”

秦采薇:“也好,沈真君之前登臨仙境二重時,晚輩正閉關,此番可以順便道賀。”

在秦采薇和池海峰登臨仙境之前,比張徽略晚幾年,蜀山派沈溪成功更進一步,臻至仙境二重。

至此,道家煉器派圣地蜀山派,除了白湄這位開山老祖之外,當前另有仙境二重的沈溪和仙境一重的章太岡兩位大逍遙天仙存世。

在他們身后,另有葉東明、喻伯言當前處于九重天境界,正為登仙做準備,只是可能還需一段較長時間。

喻伯言本是堪比章太岡的后起之秀,不過伴隨當初今漢人間同其他人間的交流,尤其是同其他蜀山派傳承的交流,令喻伯言有大開眼界之感,故而他本人一定程度上主動放緩了些許腳步,兼收并蓄,不斷吸納積累。

如此方略,利弊皆有。

若收獲有限,則難免耽擱自身修行。

不過好在喻伯言底子夠厚,終究有較大概率推開仙門。

而如果他此番積累能有顯著收獲,則未來他將是比章太岡更有希望沖擊仙境二重的蜀山派修士。

個中冷暖,如人飲水,唯有喻伯言自身仔細把握。

至于葉東明,乃是蜀山派上一代長老,雖然和元墨白一樣在同輩人中年少,但如今歲數也早已過了二百之齡。

昔年葉東明不顯山不露水,但跟他打交道較多的人皆稱許其內秀。

過去的大唐蜀山派,如今的蜀山派東峰一脈,除了章太岡外,正常情況下葉東明是最被看好的另一位有望在近年推開仙門的大乘修士。

秦采薇便曾經聽自家掌教師叔雷俊和師叔祖元墨白閑聊時談及,葉東明登仙可能還要更在喻伯言之前。

其人修行一貫不顯山不露水,徐徐而行,卻有幾分水到渠成的自然。

但其實,就秦采薇所知,葉東明一定程度上此前是被耽擱了。

若不然,他可能比章太岡更快推開仙門。

如果說喻伯言當初是其本人主動慢了慢,那么葉東明便是被動的。

當年他入黃泉被里蜀山重創,對他影響很大。

難得葉東明繼續穩步前行,一步步走到今天。

或者應該說,正是得益于他一貫平穩的心境和修行路數,才能繼續走到今天。

按掌教師叔和元師叔祖的評價,換個人,可能就此蹉跎斷了前程……秦采薇心中回憶。

她不由自主看向面前的白湄。

被當年重傷影響的蜀山修士,眼前便還有一位。

這讓秦采薇心中時常嘆惋。

她面上表情雖然未見流露,白湄卻仿佛已經知道她心中所想,不禁莞爾:

“你同門的雷掌教最通順天應緣之道,你還需要多受熏陶啊。”

秦采薇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婆婆說的是。”

白湄問道:“對了,貴派元、楚二位真君,是否也將洞玄太微,臻至仙境二重境界了?”

秦采薇聞言端正神色:“楚師叔閉關已經有段年月,元師叔祖近日也開始閉關,為洞玄太微做準備。”

白湄:“屆時代我恭喜二位龍虎山真君。”

秦采薇行禮:“是,婆婆。”

不多時,果然有龍虎山真君楚昆洞玄太微,臻至仙境二重的消息廣傳天下。

地界幽都中,羅浩然向楚昆道賀之后,方才重返人間。

換了楚昆同雷俊對坐,他關心地問道:“師父那邊?”

雷俊:“師父前些日子也開始閉關,為洞玄太微做準備,最后尚需一些年月做最后醞釀,以我觀之,希望很大。”

楚昆連連點頭:“這就好,這就好。”

昔日他同恩師元墨白師徒二人同年洞玄登仙,成為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內外一段佳話。

如今卻是他先更上一層樓了。

不過元墨白素來以門下弟子青出于藍為榮。

“運氣好,多虧那七寶梁柱。”楚昆嘆息。

遙想當年,他先天資質資不差,但談不上如何出眾,尤其是在龍虎山天師府這等地方。

能拜入恩師門下,還要多虧父母長輩昔日結下的一重善緣。

如今想來,楚昆亦有恍如隔世之感。

而距今十來年前,通過九華坤元鼎和七寶梁柱,他成功將自身悟性再進一步由清靜后天升華為自然。

這助推他比師父元墨白更快一步洞玄太微,臻至仙境二重境界。

此等情況,建立在他已經仙境一重有些年頭的基礎上。

而在接下來的修行中,更高明的悟性無疑將為他提供更多便利。

同為自然層次的悟性,亦有高下之分,最終能達到怎樣高度,還要看個人造化。

不過楚昆并沒有浪費如此機緣。

似雷俊等人一樣,他也在仙境一重天市垣積累期間,便對自己仙境二重時的第二仙訣有了設想,如今洞玄太微當真修成仙境二重后,一切已經水到渠成。

便是自己先前諸般所學,他亦有許多新的創見,加以改良完善。

“接下來的修行,想借師兄的上清玉宸仙竹觀摩一番。”楚昆言道。

雷俊:“自無不可,你是打算結合九華坤元鼎與七寶梁柱的奧妙,一并參研?”

楚昆:“有些構想,打算嘗試一番。”

雷俊:“當前在華霆那邊,晚些時候吩咐他帶來地界即可,正好我檢查一下他的功課。”

他煉制的三件成道法寶,前些年分別傳予門下三個親傳弟子。

大弟子卓抱節已經推開仙門,實力最為高明,身為天師平日里亦可有天師三寶隨身,故而雷俊傳他玉清周天法鏡,利于他高屋建瓴,觀覽天下,掌控局面。

二弟子韓筱菲得傳太清八景寶蓑。

一方面,此寶遮蔽隱遁之能正適合配合韓筱菲的太虛仙體同一身所學。

另一方面,這個二徒弟性情最莽最跳脫,雷俊傳護身之寶算是最后的托底,以防萬一。

不論進還是退,可以說都是最適合韓筱菲的法寶。

而上清玉宸仙竹則被雷俊傳給三弟子封霆。

因為入門先后修道時間長短的緣故,這個關門弟子雖然也早已經是九重天大乘境界修士,但在雷俊門下三名親傳弟子中修為境界最低。

不過封霆本人性情卻是三人里最茍最穩的那個。

雷掌教的熟人里只有大師兄王歸元在這方面才堪與之一比。

絕大多數情況下,封霆覺險以避,低調行事,不至于遇上大災劫。

但有些時候,不是單純封霆自己小心就一定能平安無事。

恰恰正因為他為人最小心,一旦當真遇上避不開的危難,往往可能格外棘手。

因此雷俊反而傳他攻擊性最強的上清玉宸仙竹,以便他能在危局中強行沖出一條生路。

當然,從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玉清周天法鏡可能更合封霆胃口。

不過在雷俊門下多年,封霆亦受雷俊督導,砥礪自身,慎重行事的同時也有心培養自己避無可避直面危機時的血勇與鋒銳。

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否則不只是現實歷練中可能遇上的敵人和危機難以應對,便是平時修煉里沖擊大境界的天塹劫難時,都可能望而興嘆。

封霆晚些時候送來上清玉宸仙竹,楚昆謝過雷俊,便停在地界幽都中,借助九華坤元鼎和七寶梁柱,參研上清玉宸仙竹,同時完善自身仙訣,并煉化他自己的法寶。

平日里,亦時不時同雷俊一起參詳,封霆在旁靜修,同時聽講。

旁聽兩位悟性自然的得道仙家之間交流溝通,令封霆獲益匪淺,尤其是雷俊、楚昆還會不時為他專門講解。

雷俊與楚昆交流的同時,亦不曾放松自身修行。

隨著時間年月推移,六合大印其四漸漸與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地界相合,雷俊個人在十色鶴蓋同三界祭劍的幫助下,紫微垣亦不斷完善和積累。

數年時光過去。

這一日,雷俊、楚昆同時停了自身修行。

雷俊沖封霆吩咐道:“你師祖將要出關,為師赴天界一行,動靜不需要太大,地界幽都這邊六合大印也需要人留守,你在此看顧。”

封霆應諾:“是,師父。”

楚昆笑著將上清玉宸仙竹還予師侄,然后同雷俊一起結伴前往天界蓬萊海。

蓬萊海內,三清三寶洞天中,除了他們師兄弟二人外,連先前身在凈土之世的大師兄王歸元亦經由時之淵趕回九天十地大千世界。

凈土之世那邊,除了慧因外,當前又多了天樹尊者。

有他們坐鎮,王歸元短暫離開,不影響凈土之世凈化流轉天地靈氣,改善那方大千世界環境的進程。

沒有驚動其他晚輩,雷俊師兄弟三人一同入洞天,恭候在萬法宗壇之外。

少頃,當世凡道家符箓派一脈已經修成神庭宇宙及以上修為境界的傳人,都生出感應:

世間又再多一位洞玄太微的仙境二重符箓派仙人。

萬法宗壇本身星光閃爍,但相對平靜,很快連光芒都收斂。

一襲紫袍,青年道人模樣的元墨白從中邁步而出,微笑看著自己門下三個親傳弟子。

“恭喜師父,洞玄太微。”雷俊三人同時行禮。

“掌教。”

元墨白先向雷俊還禮,然后微笑著同三個徒弟一起落座,視線最后轉到小弟子楚昆身上,連連頷首:

“重光先為師一步洞玄太微呢,可喜可賀。”

楚昆:“多有賴師父和諸位師兄、師姐提點。”

雷俊瞳孔中天通地徹法箓忽地光輝流轉,接下來陸續投影出許元貞、唐曉棠、卓抱節等人的身姿,遙祝元墨白功成出關。

其后師徒四人落座,談笑幾句之后,元墨白言道:“方才洞玄太微,感應我道家符箓派傳人,便隱約感覺多了兩方天市垣的道景玄垣,華薇和虛海果然都成功推開仙門了。”

雷俊微笑:“本派后繼有人,華節、華薇之外,新一代也有虛海洞玄登仙了。

此外華菲也快了,之后還有華絨、華原、華霆他們,以及華節門下的虛吾。”

元墨白微笑:“如此甚好,到這一步,本派算是完全重現漢末大劫之前的聲勢了。”

雷俊:“升落自有其時,起起伏伏分屬正常,延綿不絕便好。”

自池海峰、安不錚入門,至今也有近百年過去。

期間龍虎山天師府陸續又有不少杰出人才入門,平均水平穩步提高,只是目前未再出池海峰、安不錚那等頂尖人才。

縱使在天地靈氣潮涌,眾多人間合流的如今,這般逸才仍然難得。

某種程度上來說,多年才出一個,方是正常情形。

故而雷俊等人也無落差可言,仍平常以對。

漫長時間維度下,百年也不過爾爾。

“短短二百來年時間,本派接連出了雷師弟、唐師妹和虛海三個百年內登仙的人,已經是極為難得。”

王歸元感慨:“上古之時許多事已不可考,自上古之后有明確記錄以來,這應該還是首例。”

此前可堪比較者,早先儒林大千世界那邊,域外天魔橫行之際有圣人出,前后數百年時間里連續涌現前圣程合、樂原先生吳海林和后圣嚴傲云。

不過程合、嚴傲云雖然同屬儒家新學,但亦是不同學派,吳海林更是與他們勢不兩立的儒家舊學世家代表,三人終究不像雷俊、唐曉棠、池海峰一樣同出一門。

“大師兄昔年從金身一重到證得金身二重,共用時四十年,虛海或有希望趕上。”雷俊言道。

有此一說,在于按照卓抱節的打算,有心效仿恩師雷俊百年卸任。

相近時間關口,正好在池海峰登仙約莫四十年后。

卻不知下一任天師接位時,是仙境一重還是仙境二重修為。

王歸元笑道:“我是如履薄冰,虛海是水到渠成,比我更快也說不定。”

雷俊:“得到七寶梁柱還是晚了些,三師弟如果剛登仙的時候甚至登仙之前便得到此寶,成就悟性自然,想來定能更早洞玄太微。”

楚昆連連搖頭:“能有今日,我已是邀天之幸。”

元墨白則靜靜感應天地自然:“各方大千世界的動蕩,愈發明顯了……”

雷俊頷首:“約莫便在十余年間,幾方大千世界有重新合一的可能。”

非自然的動蕩與合一。

在場幾人一時間誰都沒有再開口。

三清三寶洞天內安靜下來。

以時間論,十余年時間,尚不足以令雷俊更上一層樓,成就洞真之境。

他神態安然,不見焦躁和惶急。

恭賀過恩師元墨白洞玄太微后,他自天界返回地界,繼續在幽都中默默溫養煉化六合大印與大千世界相合。

時光荏苒間,歲月飛速流逝。

數年時間過去,雷俊迎來自己二百三十歲生辰。

在這一年,雷掌教的二弟子韓筱菲成功推開仙門。

她雖然性情跳脫,但于修煉一途,素來認真,提升修為境界極快。

此前意外得到天荒開明玨,效法恩師雷俊舊例,借助天荒開明玨和天師印內真一法壇洞天,韓筱菲成功將自身悟性由通明層次升華至清靜層次。

加上她原本的太虛仙體根骨,成功在卓抱節、池海峰、秦采薇之后推開仙門。

她同楚昆情形類似。

如果更早得到天荒開明玨升華悟性,想必她推開仙門的時間亦將更早。

縱使早已成為府中大乘高真,韓筱菲一樣不改往日本色,尤其是在親近的恩師雷俊面前。

但此刻一襲紫袍的女冠少見地端正了神色,向恩師雷俊恭敬下拜:

“多蒙恩師教誨造就,方有弟子今日。”

雷俊伸手輕托,將她扶起:“更多在你自己努力,你也走出了自己的路。”

他再指點幾句,韓筱菲登仙后,仍覺受益良多。

末了,韓筱菲請示道:“師父,弟子有心前往凈土之世一行。”

根據大師伯王歸元傳回的消息,那邊有些天材地寶產出,頗為吸引她,可供她煉制自己登仙后的法寶。

按照她慣常的法門,相關寶物自己采集自己祭煉最是趁手。

故而將此事記下,登仙后有此一行。

“嗯,為師也準備前往凈土之世的地界一趟。”雷俊言道。

韓筱菲興高采烈:“再好不過,您閑暇時,弟子還可向您請教。”

她眼珠子骨碌一轉:“不過師父請先行,弟子新出關,還有些事處置,晚些時候再趕過去。”

見她故態復萌,雷俊用膝蓋想都知道這個二徒弟在打什么主意:

“華節還在太乙大千世界那邊,華絨師侄早先去儒林大千世界隨侍唐師姐左右,當前都沒在山門祖庭。”

韓筱菲頓時悻悻:“總有機會的,總有機會的……”

韓筱菲之后,龍虎山之外,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另有其他人,緊隨其后推開仙門。

和李飛揚一樣,出身大漢皇朝,但卻不是漢皇項昇,而是源自瑯琊王氏一族的大儒王不久,成功立地成圣。

瑯琊王氏和蘇州李氏一樣,都是這方大千世界漢末人間分流后,方才在今漢人間崛起。

故而便如同李飛揚之于蘇州李氏,如今的王不久亦是瑯琊王氏歷史上第一位儒家圣人。

不過,瑯琊王氏早已分家,各散東西。

現如今的環境下,王不久立地成圣,并未令各地王氏重聚。

便是儒圣王不久本人,亦不會在人間長時間停留,已經決定前往天界定居。

于各地王氏而言,自家出一位圣人,如今更多是激勵其他年輕的讀書人。

某種角度來說,讀書,或者說儒家修行,也并非唯一的選擇。

一個外貌年輕,但身著紫色道袍,頭戴道冠,面相儒雅的道人,自龍虎山而出,前往王氏祖地,代龍虎山天師府向新科王家圣人道賀。

道人也姓王。

其名王彥森,正是出身瑯琊王氏一族,只不過和王不久乃是不同宗支。

他是作為龍虎山高功長老前來。

同行者,還有道門另一派圣地蜀山派的高功長老王嘉楠。

“掌門師伯當前還在太乙大千世界,但已經接到消息,特吩咐貧道前來向王居士道賀。”見禮落座后王彥森開口言道。

王不久頷首:“承蒙卓天師盛情。”

王彥森繼續說道:“此番前來,另有一事與王居士和瑯琊眾人相商,貧道早先外出游歷之際,曾經偶然間入一方異域天地,在那里見到一座墓……”

不止王不久等人,蜀山派長老王嘉楠亦關切地望過來。

王彥森輕聲說道:“是東陽山人前輩之墓,包括射日弓在內的諸般寶物,都留存其中,恐怕……”

王嘉楠等人聞言都默然。

自百多年前在今漢人間驚鴻一現之后,再不見東陽山人王旭現世。

鑒于王旭此前失蹤多年的經歷,王家眾人心中都仍存有少許指望,但如今看來……

“請王道長帶路,我們一同去祭拜一番。”儒圣王不久開口說道。

王彥森應諾,眾人動身出發,前往他此前偶然發現的東陽別府。

王不久立在目前片刻后,輕嘆一聲:“確實是六叔埋骨之地……應該有些年頭了。”

王彥森、王嘉楠都嘆息。

眾人一同祭拜東陽山人王旭之墓。

晚些時候,有王家子弟向王不久請示:“要不要遷葬六叔祖,迎他老人家回人間祖地?”

王不久環顧四周:“不必了,既然六叔自己選擇在此地安眠,我們莫要驚動他。

這里也不要留人,稍后離開時,我會將這里封好,以免旁人誤入,每年本族子弟定期來這里為六叔掃墓即可。”

王家眾人紛紛應諾。

王不久、王彥森、王嘉楠一同再向墓碑行禮。

六叔,瑯琊王氏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人間更是翻天覆地般變化,時代浪潮滔滔,如您先前所料,未來如何我輩亦難以把握,唯希望種種變化可告慰您在天之靈……王不久心道。

已經立地成圣的他,在修為實力上都勝過昔年東陽山人王旭,但王不久此刻心中想起的是當年六叔王旭的提點教誨。

對方看似漫不經心的言說,奠定了其后王氏一族的轉型,也奠定了他王不久之后崛起的根基。

但可惜,王旭本人卻已經不在了。

他甚至可能未能親眼看到這一切。

以六叔的淡泊灑脫,想來是不甚在意的,只是王不久終究有些許悵然。

不過這些愁思很快便轉為堅定。

自東陽別府回來,王不久接待過陸續來訪的客人,亦公告天下,宣講月余,為天下讀書人答疑解惑,不拘是否王氏子弟,皆可參加。

授課之后,儒圣王不久渡虛而去,自此少履人間塵世。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外,凈土之世中。

已經到了這里的韓筱菲向恩師雷俊稟報:“師父,王居士和王師侄他們沒有遷葬東陽山人。”

從雷俊那里得了太清八景寶蓑,韓筱菲也聽恩師提及當年“東陽山人”重現人間的真相,令她向往遐想不已。

王彥森對此并不知情,但正是韓筱菲奉雷俊法旨,暗中引導他發現東陽別府。

“嗯,塵歸塵,土歸土,如此便好。”雷俊微微頷首。

師徒二人當前身處凈土之世地界。

這里曾經是大滅菩薩和魔佛傳人的樂土,滿是破敗與荒蕪。

不過如今已經變了模樣,雖仍然空曠,但妖氣惡氛褪去,天地靈氣高漲,漸漸開始煥發大量生機。

雷俊來到此地,埋下六合大印其五,慢慢溫養煉化使之與凈土之世這方大千世界相合。

在這個過程中,他亦是相助王歸元、慧因尊者等人進一步凈化這方大千世界,令妖氣惡氛低落,天地靈氣潮涌。

韓筱菲當前隨侍雷俊左右,既是給自己師父客串道童,同時也在雷俊指點下繼續修行,煉化法寶。

她對自家恩師披“馬甲”的行為頗有效仿之意,眼珠子滴溜溜轉個不停,時常惦記著也能給自己找件合適的“馬甲”穿穿。

雷俊見狀莞爾。

這倒正是自家二徒弟的愛好,從這個角度來說,她雖然性情也頗為跳脫,但在披“馬甲”這方面,怕是比唐曉棠更擅長得多。

除了教導韓筱菲把握分寸外,雷俊對此未加限制。

他本人亦靜心修行。

除了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雷俊如今走遍太乙、儒林、凈土三方大千世界,并對它們有了深入揣摩和了解。

于雷俊而言,這本身亦是莫大收獲。

故而,接下來的日子里,他一邊教導徒弟,一邊祭煉溫養六合大印,同時默默積累自身修行。

時光如水,飛快流逝。

雷俊師徒雖然不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但山門祖庭中相對較大的事情,門人弟子仍會時不時報備。

這一日,韓筱菲來見雷俊,聲音少見地低沉:

“師父,祖庭來訊,左師伯祖……日子快到了。”

府中老一輩中三天修為的長老左立,壽元已臨近四百大限之齡。

近百年內,左立便步入最后的暮年期階段,至如今,終于漸漸走到人生的盡頭。

他素來同雷俊師徒相熟,又最喜府內優秀的年輕后輩不斷涌現,平時關愛有加,是以韓筱菲聞訊,亦覺心頭沉重。

雷俊輕輕頷首:“吩咐華霆代為師送送左師伯,你如果想回去的話,也回去看看好了。”

韓筱菲應道:“是,師父。”

她回到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龍虎山,便見師祖元墨白亦自天界蓬萊海而歸。

除元墨白之外,姚遠、劉笑、上官寧、涂光語等上一輩宿老,亦都現身。

他們皆是上三天修為,雖然大都已界四百之齡,但壽元尚足。

只是和他們同輩的老一代天師府中人,陸續凋零之下,如今已經寥寥無幾,走一個少一個。

左立之外,另一位中三天長老杜宇也早已步入暮年期,不過外貌看上去仍精神矍鑠。

而到了生命最后階段的左立,已現衰老之象。

不過他面上神情安然,視線掃過侍立一旁風華正茂青出于藍,身著紫袍已經八重天修為的親傳弟子蘇荷,左長老面現笑意。

晚些時候,其他人皆告退,留下蘇荷與左立門下其他幾位親傳弟子,陪伴恩師最后時光。

世界之大,蕓蕓眾生,有起有伏,有悲有喜。

老一輩離開,新一代繼續前行。

韓筱菲回山,卻見小師姐程絨絨也自儒林大千世界返回。

送過左立最后一程,程絨絨開始閉關,為推開仙門做最后準備。

之后一兩年內,巴蜀山間和中州洛陽陸續傳來好消息。

蜀山派上一輩長老葉東明,成功推開仙門,成就道家煉器派大逍遙天仙之境。

大唐皇朝多年以來的柱石上官云博,成功更進一步,成為繼蕭雪廷、沈去病之后,又一位推開仙門的武道仙人。

前者不顯山不露水,但素來為元墨白等老一輩高手推崇,只是當年因黃泉里蜀山之難而遭劫,在章太岡、謝一楹等年輕一輩崛起之后,風采盡數被掩蓋,甚至很多時候為外界所忽略。

但他一步步行來尤為穩當,最終更超乎眾多名聲在外的高手,先一步推開仙門。

消息傳出,大多數人乍聽之下都感驚訝,于雷俊、元墨白等人聽來卻只覺水到渠成。

相較于葉東明,上官云博的登仙之路則有幾分艱險,也有幾分激烈。

他年歲相較元墨白、葉東明等人為長,時至今日也已經年屆四百之齡。

對于九重天修士來說,雖不至于向上之路完全斷絕,但希望渺茫。

尤其是對于推開仙門這樣的重大關口來說,古往今來不知卡住過多少人,不知令多少人功敗垂成飲恨而終。

不過,時代浪潮的劇烈變遷發展,可能埋葬無數人,亦可能將部分人推上潮頭。

如羅浩然此前同雷俊閑聊時提及自身有望成就九重天大乘高真之境,放在早年難以想象。

上官云博亦因為幾方大千世界互通有無而受益,于太乙大千世界得到幾分機緣。

雖然如此,仍不足以確保他成功推開仙門。

天塹劫難在前,一著不慎便是隕落,難有重來機會。

故而不少人即便有部分把握,亦最終在天塹之前踟躕止步。

而上官云博,最終選擇拼了一把。

是以不似葉東明那般水到渠成,他這邊的場面激烈得多也危險得多。

萬幸,上官云博最終還是成功闖過這一關,登臨仙境。

雷俊身在凈土之世,消息仍靈通,外界的生生死死,成成敗敗,不斷傳入他耳中,他淡然視之,洗練身心,專注自身修行。

六合大印其五,亦漸漸徹底同凈土之世的地界相合。

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太乙大千世界、儒林大千世界、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凈土之世先后分享此寶奧妙,還剩最后一部分,雷俊保留,則是留給那方帝圜大千世界。

隨著時間推移,整個造化宇宙同各方大千世界震動愈發明顯,無需時之淵相連,幾方大千世界的天地靈氣和妖氣惡氛,便都開始有互通有無之象。

除了雷俊之外,許元貞、張晚彤、嚴傲云等人,亦都在默默做相應準備。

伴隨這個進程,時光流轉,年月變化,雷俊迎來自己四甲子之壽,二百四十歲生辰。

亦是在這一年,唐曉棠的親傳弟子程絨絨,成功推開仙門,洞玄登仙。

至此,龍虎山天師府一脈,在不足二百年時間中,連續涌現雷俊、許元貞、唐曉棠、元墨白、楚昆、卓抱節、池海峰、秦采薇、韓筱菲、程絨絨合共十位仙人,顯現盛世之象。

而除程絨絨之外,九黎當中武黎族長黎瑛,成功推開仙門,成為繼祿黎族長黎錦后,又一位九黎巫王。

不過,修道界當前顧不得恭賀雷掌教四甲子之壽。

正在這一年夏天,各方大千世界強行合一的姿態初顯。

先是時之淵劇烈扭曲,緊接著,各方大千世界的虛空界域,開始變得稀薄。

天穹之上,星斗無端移位,種種異象之下,整個宇宙都受席卷!

凈土之世地界中,十色鶴蓋下端坐的雷俊起身:“開始了。”

他雙瞳中,天通地徹法箓光輝流轉。

各方大千世界之外,茫茫域外虛空中,一座潔白宮殿。

宮殿內,連峰、阮喬、王殿臣皆神情凝重。

要開始了么?

這樣一來,宇宙虛空動蕩,這座宮殿注定無法再隱藏下去。

可高天君當前還沒有出關……

同樣動蕩的另一片世外宇域中,則仿佛有一對眼睛徐徐睜開。

屬于太乙巫尊的雙眼。

伴隨宇宙動蕩,雙眼的主人也漸漸在宇宙中不可抑制現出身形。

而在雙目注視下,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儒林大千世界、太乙大千世界、凈土之世盡皆顯化,竟隱隱然聚攏在一起,仿佛宇宙中心一樣牽動四方宇域一同向內塌陷。

伴隨這塌陷,太乙巫尊和他麾下云虛竹、黎默、敖烈等天魔,一同被牽引靠近塌陷的中心。

在這個過程中,太乙巫尊隱約看到了妖龍帝君和大滅菩薩的身影在遠方浮動,隱約看見一方潔白宮殿若隱若現。

但這些都不是太乙巫尊關注的重點。

甚至幾方大千世界也不是。

他的雙目一瞬不轉注視下,又有一方全新的大千世界,仿佛自虛無中憑空而生,與其他大千世界一道向造化宇宙的中心塌陷。

帝圜大千世界……

而正在這方世界中,仿佛有強悍而又冷酷的意志蘊藏其中,勃然欲發。

雷俊留居凈土之世地界不動。

但在他的駕馭下,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已然展開,六合大印與之相合,不止牽動九天十地一方大千世界,而是連同太乙大千世界、儒林大千世界、凈土之世一并牽動,使得大陣展開后清氣彌漫,一時間甚至超出大千世界范疇,蔓延到域外宇宙虛空中。

與身處地界的雷俊相呼應者,則是他留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間和天界的太玄青萍與玄元紫炁,分別牽動人界、天界。

三者相合,于大陣內部,進一步印證三洞三天之形。

而在太乙大千世界的天界,許元貞雙手同時捏法訣在身前相合。

她的身邊,同時出現三座虛幻而又玄妙的門戶。

皆是源自許元貞本人的玄妙仙訣·有無玄門。

三座有無玄門中,同時有難以計數的光點飄出,在天穹之上仿佛茫茫星海。

看似浩瀚無邊,難以捉摸,但每一顆星辰之間,都自有規律靈性,悄然運轉。

星光排布擴散之下,自太乙大千世界天界漸漸擴展到其他大千世界,乃至同樣擴散到宇外,仔細看去,竟也像是共同構建一座繁奧而又龐大的法陣,籠罩造化宇宙。

唐曉棠當前和嚴傲云、張晚彤都位于儒林大千世界人間。

在她身體周圍,太初一炁燃燒之下,絢爛光焰飛揚,同樣有星星點點光塵擴散。

難以計數的開明珠,如塵埃般看似消散于無形,實則同樣向其他大千世界擴散。

時之淵扭曲動蕩,各方大千世界壁壘不再分明的情況下,時空已經不再構成明顯阻礙。

唐曉棠的開明珠轉眼遍布四方。

同出一門的師姐弟三人,這時都各自展開紫微垣。

他們彼此之間法力氣息交織流轉,互通有無,于雷俊的大陣之外,又再次形成一重向外的三洞三天之象。

在當前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下,虛幻的大陣隱隱然間超出一方大千世界局限,隨整個造化宇宙一同動蕩。

玄妙而又無形的恢弘偉力,也自此施加在那漸漸顯形的帝圜大千世界之上。

修為更高的儒家圣師嚴傲云這些年來,同樣做了多方籌謀。

生就文曲星照·觀照蒼生的他,當前出手關鍵之處便是在于蕓蕓眾生。

不似身邊唐曉棠一般外放,眼下嚴傲云身邊則是有茫茫難以計數的光點,向嚴傲云身上聚集。

蒼生意念、見聞、神思,仿佛都聚集于此。

立于一旁的張晚彤,身前則有白光凝聚為明鏡。

明鏡似是不分正反,兩面同時放光,一邊維系在嚴傲云身上,一邊維系在唐曉棠身上。

準確說,維系在雷俊、許元貞、唐曉棠三人身上。

唐曉棠居于人間接引天、地兩界大陣的同時,也經由張晚彤作為樞紐,再同嚴傲云配合。

他們師姐弟三人的陣勢,師法自然,借法天地,周轉多個大千世界的天地靈氣,甚至觸及整方造化宇宙。

嚴傲云則更多著眼于這多方大千世界中,眾多生靈。

萬法萬象萬物,在這一刻同眾生遙遙相對,又完美相合,達成整體,從而在整體意境上進一步升華。

不過,這一切加諸于帝圜大千世界之上,似是少了個落點。

好在雷俊早有腹稿。

六合之壤煉化六合大印,最后一部分,正是著落在這里。

通過這一著力點,整個造化宇宙仿佛都全然合一。

但多方大千世界相合的腳步,在這一刻卻被漸漸止住。

原本趨于淡薄相融的各方大千世界壁壘,重新變得清晰。

那方帝圜大千世界中的封印,因為造化宇宙整體動蕩,各方大千世界將要合一而終于變得稀薄脆弱。

帝圜強行催動如此巨大變動,正是為了這個時刻。

在此之前,對封印的外在觸動和加固亦或者添加其他封印,都可能導致脆弱平衡提前破碎,反而助帝圜脫身。

但也正是當下這個封印本身將要破開的微妙時刻,反過來是雷俊等人將對方重新鎮封入帝圜大千世界的難得片刻時機。

當六合之壤接觸帝圜大千世界地界的同時,雷俊等人再次看見那對熟悉的眼眸在其中睜開。

冰冷無情而又唯我獨尊。

伴隨這雙眼眸出現,帝圜大千世界內強盛而又澎湃的力量、意志高漲。

祂想要從中沖出。

雷俊等人欲要重新鑄門封堵。

舊有的封印將破未破。

雙方尚不是正面直接交手,但已經兇險至極,短短瞬間交鋒拉鋸無數次。

一襲白衣道人模樣的太乙巫尊。

仿若紫微帝星般的妖龍帝君。

通體漆黑的大滅菩薩。

以及高天隨閉關之所在的潔白宮殿,都在大千世界之外的蒼茫宇宙中沉浮,抗拒滑入以帝圜大千世界為中心的塌陷。

妖龍帝君避之唯恐不及。

大滅菩薩默默關注,不言不動。

高天隨似是還未出關,僅有連峰、阮喬、王殿臣不足以遏制潔白宮殿的滑落之勢。

一襲白色道袍的太乙巫尊,則神情冷靜,視線在各方大千世界之間挪移,最終定格在帝圜大千世界。

接下來,大量迷蒙霧氣,以他為中心向外散發,轉眼間竟似是也結成龐大的祭陣。

云虛竹、黎默、敖烈等強大天魔,皆在陣中,匡扶這前所未有龐大的巫陣。

雖然被迫放棄純陽遺蛻,更被雷俊、嚴傲云等人逼迫離開太乙大千世界,但太乙巫尊這三十年來同樣沒有閑著。

它同樣在不停籌備和準備。

只是……

它眼下這座巫陣,分明也在促使各方大千世界強行合一!

太乙巫尊自不希望帝圜能破封而出。

即便面對雷俊等人吃了大虧,在它看來帝圜仍是更可怕的對手。

它也想要將帝圜繼續堵在那方大千世界內。

只不過,太乙巫尊希望,最好能把雷俊、嚴傲云等人一并封進去。

不管是為了封印穩固,還是為了同時免除兩方面后患,這都是最好的選擇。

“相較神一樣的對手,我更討厭豬一樣的隊友……”雷俊面色沉靜。

他自然會提防太乙巫尊這等人物。

只是當前有更棘手的敵人帝圜,如非萬不得已,雷俊等人不想分心旁顧。

但他們亦不會放任太乙巫尊施為。

雷俊的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中,道道清氣交織,顯化一方大印。

三洞彌羅元始印!

與三洞五劫太玄劍、三洞道德玄元圖并列的大陣又一重玄妙變化。

同一時間,儒林大千世界那邊,嚴傲云同樣亮出自己祭煉的一枚禮器圣印,顏色如墨,氣蘊悠遠。

兩方印痕一正一反,同時顯化在張晚彤那面明鏡的正反兩面。

然后明鏡轉動,仿佛正反逆轉顛倒。

正跟帝圜大千世界角力的玄妙封印,頓時形成扭曲反轉的力量,將外圍太乙巫尊布置的巫陣,反卷向帝圜大千世界內部。

包括太乙巫尊本身在內,連同眾多天魔,當即以比阮喬、王殿臣等人所在潔白宮殿更快的速度,向帝圜大千世界滑落。

扭曲的巨力更直接撕裂巫陣。

陣中一道金光跌出,一閃即逝,不知所蹤。

太乙巫尊面色前所未有難看,更超過當初被迫離開太乙大千世界之際。

但它此刻別無選擇,只能先全力避免自身滑入帝圜大千世界。

它絕不想被封入其中,獨自面對帝圜。

一眾天魔,亦紛紛隨太乙巫尊自救,向外逃散。

潔白宮殿中,連峰、阮喬、王殿臣等人亦努力逃亡。

他們倒還罷了,太乙巫尊掙扎帶來的動靜非常大。

同帝圜大千世界的角力本就正處于微妙平衡,這時立馬受到影響。

作為連接點,儒林大千世界人間,張晚彤面前閃動白光的鏡面,頓時出現裂痕,開始崩碎。

帝圜大千世界中,傳出猛烈的拳意,仿佛直接撼動造化宇宙。

早有預案的雷俊等人無需交流溝通,以身懷太極道體的他作為起點,經由身懷太易道體的趙蟾陽,再到身懷太初道體的唐曉棠,最后著落在身懷太始道體的許元貞身上。

身處太乙大千世界天界的許元貞,面前三座有無玄門頓時合一,然后關閉。

伴隨這個關門的意象,帝圜大千世界較之先前,又封閉一瞬。

只是與此同時,雷俊腦海中卻有光球閃動,并浮現文字:

大千飄搖太玄動,宇宙合一元始現。

緊隨其后出現者,乃是三條簽運:

上上簽,前往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間,有機會遏止太玄青萍遺失,在此基礎上更可能得超品可拓展機緣一道,大吉!

中下簽,前往九天十地人間、凈土之世天界以外區域,無額外所得,太玄青萍得而復失,兇。

下下簽,前往凈土之世天界,無額外所得,太玄青萍得而復失,直接遭逢重大險患,險死還生,切忌切忌,大兇!

……超品可拓展機緣?

這還是雷俊第一次見到簽運中如此描述。

結合“宇宙合一元始現之言”,或許是……元始金章?

早先便懷疑此寶與太乙巫尊有關,方才巫陣內跌落一線金光,看來正應在今日。

但是……太玄青萍反過來可能遺失。

玄元紫炁飄蕩于天界,受雷俊控制可以移動,旁人想順手牽羊亦難。

但因為更靠近地界同時也因為太玄青萍自身特性,當前大陣角力之下一切都拼到極致,太玄青萍亦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落地生根。

這確實可能給別人順手拔走的可趁之機。

而元始金章也可能落在那邊。

不過雷俊當前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以他如今修為實力,在凈土之世天界卻可能遭逢致命危險?

這基本上直接將矛頭指向帝圜。

對方乃是皇天之姿,更超乎武道絕世悟性之上。

雖然此前留給人的印象都是霸道酷烈的一面,但其人不論創造力還是針對化解對手的能力,當前時代都堪稱首屈一指。

祂借助多方大千世界重新歸一的機會破開原有封印,同時甚至可能懷著更進一步的打算。

原本的封印,祂想必極其熟悉。

而雷俊等人的新手段,祂見招拆招之下,仍可能迅速把握其中竅門。

對手沒有漏洞,便憑自身之力強行給對方制造漏洞。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亦可算是武道頂尖強者的能耐。

所以,問題會出在凈土之世天界?

……不無可能,妖龍帝君和封霆長輩族人,皆是從帝圜大千世界逃出,然后入了凈土之世。

天穹廣袤空曠,時空更易變化,說不得便當真著落在那里。

雷俊心念電轉。

局勢瞬息萬變。

幾位道門仙人一同嘗試關“門”后,儒家圣師嚴傲云則二話不說,整個人形散開,伴隨眾多光點,仿佛蕓蕓眾生愿景顯化,投身“門”上,行堵“門”之功。

只是那虛幻的門戶,當前依然劇烈震蕩。

許元貞面色如常,如約籌備行使備用計劃。

一“上”一“下”兩方大陣扭曲,被帝圜反擊,作為樞紐的張晚彤處,鏡光破碎。

雷俊六合之壤所化六合大印,聯動多方大千世界,這時則在他控制下,分為六張太極圖,交由唐曉棠中轉,同許元貞匯合,自動轉入備用計劃階段。

他本人執掌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暫時支撐一時,徐徐收縮,不至于瞬間坍塌。

不過,在雷俊控制下,收縮較快,首先出現缺口的是凈土之世天界。

并非給帝圜讓路。

而是……

一團迷蒙霧氣,快速向那里闖去,意圖經由那里脫離圍繞著幾方大千世界組成的封印陣仗,遁往域外虛空。

正是太乙巫尊。

它麾下一眾天魔以及連峰、阮喬、王殿臣等人,亦努力四散逃離。

但修為最高的太乙巫尊,最先把握到細微變化,于是徑自沖入凈土之世天界。

群魔亂舞間,對封印陣勢造成連番沖擊與侵蝕。

在他們外逃的身后,仿佛有道道無形無相的絲線牽繞糾纏。

雷俊、楚昆等人再清楚不過,那是類似此前帝爐同妖龍帝君、楚昆、封霆般建立起的聯系。

只是現在,聯系直接源于帝圜大千世界。

有這些無形的“絲線”存在,云虛竹、敖烈、阮喬等人經過多方大千世界齊聚的時空界域,形成肉眼可見的絲絲割裂。

他們逃出封印中心區域,無形中便幫助帝圜大千世界切開這片封印陣仗。

轉眼功夫,雷俊、許元貞、嚴傲云等人關閉封堵的“門戶”,便搖搖欲墜。

當此時刻,各方大千世界中已經推開仙門的修士,除了少數用以穩定大千內環境以庇佑生靈,余者盡皆參戰。

他們非太乙巫尊巫陣中人,巫陣倒卷入封印核心區域影響不到眾人,眼下在外圍行動不影響封印陣勢,相對自如。

或不足以直接加固封堵帝圜大千世界的“門戶”,但此刻斬殺誅除破壞侵蝕封印陣仗動搖“門戶”者,亦是臂助,以便許元貞、嚴傲云等人不必分心。

錯亂的時空中,道道耀眼星光縱橫。

不過這些星辰,在這一刻仿佛紛紛在燃燒,然后化作毀滅萬物的洪流,沖擊眼前扭曲的界域。

原本透明無色的界域,這時染上真正星光,光輝耀眼,卻仿佛侵蝕的污跡。

但忽然有一道銀河般璀璨明亮的劍光劃過虛空,橫亙四方,截斷宇宙洪荒亂流的擴散。

滿天星辰光芒耀眼奪目,凝聚之下,仿佛形成一張面孔,正是阮喬。

銀河之中,麻衣素發的蜀山老祖白湄持劍而立,與之遙遙相對。

“過不了今日之劫,帝圜重新現世,你我怕是要一同上路。”白湄言道。

阮喬、連峰、王殿臣等人雖隱居多時,與外界少通聲息以免暴露行蹤,但百余年下來,仍有些風聲傳入耳中。

最驚心動魄者,莫過于帝圜大千世界相關。

而今日所見,亦證明傳言非虛。

只是阮喬并無停步意思,蠱蟲星光聚攏而成的面龐,神態平和:

“過得了今日之劫,不論私人恩怨還是天宮舊屬公議,你我早晚也將做過一場,既如此,那就現在吧。”

宇宙洪荒蠱爆發,沖擊銀河般的劍光。

白湄持劍而立,先搖搖頭,然后再微微點頭:“也對。”

阮喬的選擇,她并不如何意外。

對方搏命之下,宇宙洪荒亂流爆發,浩大澎湃,席卷周天。

但仍然被一劍斬斷!

阮喬一如既往,敗在老對手劍下。

點點星光凝聚為殘蠱,向遠方逃遁。

白湄卻按劍停步沒有追趕,轉而截擊其他破壞封印的天魔。

只是阮喬也未能逃脫。

另一道劍光在天際間亮起,攔截阮喬的同時,也徹底斷了她的生路。

“依宗承,他是李師弟一脈嫡傳。”白湄聲音遠遠傳來。

昔年蜀山派多位祖師一同開山立派,當中有李姓祖師與白眉祖師交情最深厚,蜀山派開山六寶之一的太乙華裳便是其所留,可惜漢末大劫之時,亡于阮喬之手。

蜀山南峰一脈沈溪,正是其嫡系傳人。

而至如今,沈溪亦臻至仙境二重修為。

朝夕劍留給同門之后,沈溪再練新劍。

劍光如水,不甚耀眼,但穩定如恒。

不似朝夕劍一般仿佛時光長河般貫通古今,沈溪手中新法劍只得短促劍芒。

其名,方今。

如今正是最好的時光,最好的時代。

現在的每時每刻,便是最重要的。

了斷過去,把握現在,不負未來。

沈溪無言,但身與劍合,方今劍凝練的劍光只是一閃,便命中阮喬殘蠱!

而與此同時,仿佛將要合攏的幾方大千世界,忽然一起震動。

封堵的“門戶”似是略微歪斜。

從內部,有無形偉力悍然破封而出。

缺口,位于凈土之世天界。

但緊接著,那里似是又被某個存在重新堵塞住。

隨之而來則是一聲仿佛響徹所有生靈心底的無形怒吼,伴隨冰冷、瘋狂、嗜血、殘暴的意志一同流露。

只不過,其中更多摻雜不可抑制的不甘、憤懣、恐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目錄  |  下一章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4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