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817主心骨
科研班做出來的這兩臺保溫箱其實還有個缺陷——沒有備用電源。
一旦遭遇停電,溫度、濕度就沒法控制了,可能會對保溫箱里的早產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對此,科研班的同學提出過用電瓶或手搖發電機提供緊急供電的設想,但被唐植桐給否了。
眼下的四九城,雖然普通百姓家里時常停電或限電,但醫院是在保障供電名單上的,可以排除斷電的可能。
要說為保溫箱提供緊急供電,那也得是針對其他供電不穩定的城市。
唐植桐將這個問題一同讓科研班的同學編寫在使用手冊上,打算交給后面的生產單位去解決。
辦完交接,唐植桐騎上自行車慢悠悠的前往史家胡同。
一路上,唐植桐都在琢磨如何跟苗小琴溝通孵化器的事。
勤勞的中國百姓其實在古代就掌握了人工孵化技術,北方一般用火炕,中部地區用缸,南方地區用木桶。
純純的人工,里面一點黑科技都沒有,溫度、濕度及何時給蛋翻面完全依靠個人經驗,就成功率來說,不見得比老母雞高。
這種做法雖然比母禽的效率要高,但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現“啞蛋”,老百姓稱之為“毛蛋”,也有人稱其為“活珠子”。
活珠子作為食材的時間并不長,據說起源于晚清時的南京地區,愛吃的人奉為圭臬,不愛吃的人連多看一眼都覺得惡心。
唐植桐覺得能發明這種吃法的人肯定是個修仙者,而且是個邪修,正常人誰吃這玩意??
不管怎么說,發明這種吃法也算功勞一件,起碼解決了人工孵化失敗后如何處理“啞蛋”的難題,算是沒有浪費蛋白質。
“小琴姐,我們科研班有位同學受保溫箱的啟發,決定試著做一個禽類孵化器……”唐植桐將孵化器的基本原理和功效給苗小琴做了詳細描述,最后才道明自己的來意:“我想著小琴姐認識人多,能不能請你幫著看看有沒有單位有需求,咱國內的也行,國外的也可以。”
由于拿不準國外現在有沒有同類設備,所以唐植桐在描述的時候比較謹慎。
“行,我回頭打聽一下。我聽葉主任說保溫箱項目成功了?”苗小琴沒有嫌麻煩,掏筆在筆記本上將此事記下來,并在后面標注了三角形,以示重視。
“離成功不遠了,目前我們自己測試是符合設計需求的,今兒又給產院那邊送過去一臺,等那邊認可了,才算真正成功。”唐植桐呲著牙笑道。
這是唐植桐來到這邊以來主持的第一個項目,眼瞅著保溫箱一步步成型,就如同看著自己的孩子一點點長大,內心的成就感遠比只畫圖紙要強烈。
“那預祝你們真正成功。”苗小琴笑笑,說道:“葉主任指示要在成功之日為你們慶功,等你那邊定了日子跟我說,我去協調副食。”
“好嘞!謝謝小琴姐!我們還打算再做一臺孵化器,做完后,我把剩余的經費歸攏一下,一塊跟你交接一下。”葉主任考慮周到,唐植桐也樂見其成。
前前后后操持了兩個多月的保溫箱項目,終于可以結項了。
從婦聯回到押運處,唐植桐在飯后跟著單位職工參加了一下勞動,在院子里鋤了個把小時草。
眼下沒有除草劑,而農田里的野草比農作物生命力更頑強,如果放任不管,個把星期下來,野草就能漫過農作物。
野草不僅會跟農作物搶地里的水分和養分,等長到一定的高度,還會跟農作物搶陽光。
為了豐收的希望,農民在種下農作物后,個把星期就得鋤一遍地,于是才有了那句農諺“立了秋,掛鋤鉤”。
在立秋之前,鋤和人基本都不歇著,而且干這活很挑時候。
若是放在農民身上,絕大多數會選擇凌晨四點來鐘去鋤地,待八九點鐘天氣熱起來之前回家歇著,任憑鋤斷根的野草在陽光底下暴曬。
野草的生命力頑強,極個別的在太陽暴曬下會重新扎根,即便如此,農民也不會將野草運出田地,因為鋤倒的野草能有效遮擋陽光、減少田地水分的蒸發。
在水利條件不完善的如今,這一點格外重要。
這就造成了除草、曬不死、扎根、再除草的閉環。
押運處這邊畢竟跟農村不同,不僅不用考慮灌溉的問題,就連鋤地的時間也選在白天人最多的時候。
因為人多,干的工作才能被大多數人看在眼里……
唐蓉今兒收到了唐植桐的來信。
看著信中那一列列的學校和專業,唐蓉很感動,恐怕自己學校里的老師對這些學校有多少專業也沒這么清楚。
但面對堂哥的建議,唐蓉有些不太滿意,將信收起來,打算回家先跟父親和大哥商量一下,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咨詢一下二哥。
今兒正好是學校放假的日子,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回家,休息是次要的,主要是為了帶回下個星期的口糧。
為了讓唐蓉更加投入的學習,她這個周末是不用回家的。
按照唐蓉上一次回家時的約定,唐鋼會在明天的時候,為她送來口糧。
現在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距離填報志愿還有一個月,雖然可以等下次回家在跟家里商量,但唐蓉覺得今兒還是回去一趟,盡早把志愿的事情敲定下來。
放學后,唐蓉帶上還沒吃完的干糧,先去找蘇念斌。
姐弟倆一個讀高中,一個讀初中,并不在一個學校,好在城區不大,兩所中學離的也不遠。
“姐,你這是……要回家?”蘇念斌看到唐蓉背著包袱,有些驚訝。
為了增加兩人的學習時間,按照兩家的約定,兩家輪流出人在周末給他倆送干糧,兩人個二十來天回去一趟就行。
“嗯。你的干糧夠不夠?不夠把我的留下。你有話想跟家里說嗎?有什么東西要帶嗎?”唐蓉過來并不是要約著弟弟回家,而是想著弟弟這邊缺啥自己回去給捎回來,這樣弟弟就不用多等一個星期了。
“干糧還有呢。你等我一會,我也回去一趟。”蘇念斌撓撓頭,轉身回宿舍收拾東西。
蘇念斌聽同學說最近路上不是那么太平,他不放心表姐一個人回去。
現在公交車是比小轎車還要稀有的存在,目前只有直轄市及省會城市才會有,安東是沒有公交車的。
姐弟倆一邊朝林場趕路,一邊留意著去林場方向的卡車、畜力車,試圖能搭個便車。
不過事情并不是那么順利,車把式節約畜力,自己都是步行,怎么可能讓兩個小年輕的搭乘?
這一路上,蘇念斌的手都揣在挎包里,乍一看上去就跟摔斷了胳膊、打石膏吊著一般,其實他是手里握著刀,借挎包掩飾一下罷了。
這一路,兩人愣是沒有碰到一輛卡車,等步行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這是咋滴了?不是說這個星期不回來嗎?”唐文邦的老伴唐田氏看到閨女回家,還以為她在學校受了什么委屈,趕緊上前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打量一番。
“娘,桉子哥回信了,我想著回來讓俺爹和俺哥給看看。”唐蓉將身上的包袱摘下來放在桌子上,說完就要從水缸里舀水喝,姐弟倆從學校出發都沒有帶水,這一路一滴水都沒喝,這會兒嗓子都快冒煙了。
“你這孩子,都大姑娘了,怎么還喝涼的?家里有熱水。”唐田氏攔下女兒,搶過水瓢從灶上的鍋里舀了大半瓢水。
靳玉梅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按照日子來講也就最近這幾天了,唐田氏作為婆婆,現在天天備下開水,就怕哪天兒媳婦發動了,自己準備不及時。
這要是放在中原的農村,還真不一定能做到,因為那邊不好找燒水的木柴,但放在林場就合理了,這邊唯獨不缺木柴。
“太熱了……”唐蓉嘟嘟囔囔,雖然有些不情愿,但還是虛溜著慢慢往下咽。
都是要讀大學的大姑娘了,唐蓉知道熱水對于女性的友好,宿舍里有在這方面不留意的,每個月的那幾天總會疼的滿頭汗,學習都得用拳頭頂著腹部。
不過最近幾個月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因為很多同學的周期已經變得不正常起來……
唐文邦沒有言語,拿上煙袋和旱煙槍默默地出了門。
自打兒媳婦懷孕后,老伴就不樂意他在屋里抽煙了,說什么桉子說煙對大人、孩子不好。
唐文邦對此是不太樂意的,自己有這幾個孩子那會,哪天不在屋里抽煙?
不過這么多年來,老伴極少這么堅持一件事,所以唐文邦大部分時候都很自覺,而且他也很盼望著孫子的到來,畢竟對于他來說,兒子與孫子沒有可比性,孫子可比兒子讓他稀罕太多太多了。
等抽完兩鍋煙,再回屋的時候,老伴已經為閨女準備好晚飯,閨女正在埋頭干飯。
“爹,桉子來的信。”唐鋼見父親回來,把手里的信遞了出去。
關于妹妹高考報什么學校,唐鋼一點主意也沒有,因為他不懂這個。
“嗯。”唐文邦應了一聲,拿起信,背對著油燈看了起來。
一所所高校、一個個專業映入眼簾,這些字唐文邦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就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這些學出來都是干啥的?
一遍信看完,唐文邦也算看明白了,在他的理解里,寫著“有風險”的,就是閨女有可能考不上;寫著“匹配”的,就是閨女正好能考上;寫著“浪費分數”的就是閨女肯定能考上,而且分數有富裕。
信的最后有唐植桐的個人建議,唐文邦覺得侄子分析的很好,考四九城電力學院分數富裕就富裕點唄,總比到了飯館想吃飯,結果發現身上的錢沒帶夠要強。
唐蓉一邊吃飯一邊偷偷的瞅父親,想看看父親是什么反應,但父親一直沒有吭聲,這讓她心里有些沒底。
終于,在唐蓉吃完飯,放下筷子的那一刻,唐文邦才開口問道:“蓉啊,你哥在信里說的很明白啊,你照著報就是了。”
“爹,我們老師前陣子剛給我們講了什么分數對應什么大學。按老師講的,我這個分數報電力學院,會浪費幾十分。”唐蓉有些猶豫,寒窗苦讀十多年,誰不想最后讀所好的大學?哪個學生愿意浪費自己的分數?
在老師的嘴里,自己可是努努力有望考清北的學生,即便是對高校再不熟悉,唐蓉也知道清北與電力學院之間的差距。
“你這孩子,別老想著往高了攀。你身上帶就只有一塊錢,你去飯館吃飯,有八毛的,有一塊的,你選哪個?你哥這種想法穩妥,好歹有個學上!”唐文邦認定了唐植桐的想法,覺得這種做法很穩妥。
“爹,不是這么個比喻法。吃飯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讀大學不一樣,上什么大學決定了以后人生的高度。”唐蓉這會覺得似乎回家跟父親商量也不是個好的選擇,兩人根本想不到一塊去。
“什么高度不高度的,你哥在信里說的很清楚,電力學院畢業后直接到電力局上班,坐辦公室,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安安穩穩的有什么不好?”唐文邦將信往桌子上一拍,壓根不聽閨女那套。
唐蓉被父親這一拍嚇了一跳,咬住嘴唇不吭聲。
“你還小,不懂這些。有個穩妥的工作比啥都強,別整天凈想著攀高,高攀不上,一旦掉下來就摔傷。你哥還能害你不成?你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兒?”唐文邦想發火,但還是耐著性子低聲跟閨女解釋道。
填報志愿不會讓學生拿回家來填報,都是在學校填報好,直接交上去,唐文邦擔心閨女擰巴,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回頭自己再偷偷報了別的。
“可那分數……”唐蓉知道唐植桐不會害自己,但她還是有些轉不過那個彎來。
“你怎么知道你高考還能考現在這個分數?你以前不就出現過考不好的情況嗎?往低了報有什么不好?這樣才穩妥!就這么定了,按照你哥說的報!你要是敢瞎報,我就當沒你這個閨女!”見閨女還在擰巴,唐文邦直接甩出王炸,用斷絕關系相要挾。
唐蓉沒想到堂哥在父親眼中的地位如此之高,見父親說的決絕,愣了好一會,才含淚點了點頭。
唐植桐也沒想到自己已經有了唐家主心骨的地位,他之所以讓堂妹報考電力學院,福蔭子孫的工作只是其中一個緣由,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審查!
大約從1958年高考填報志愿開始(最晚不會晚于1959年的招考季),各高中會對每位考生進行秘密審查,并將每位考生審查結果寫在考生的志愿填報卡上。
審查結果基本分為四類:1.可錄取機密專業;2.可錄取一般專業;3.降格錄取;4.不宜錄取。
凡是被歸在第四檔的,哪怕成績再好,也會被告知志愿填報不合適,沒能被錄取。
這種審查的主觀性很強,唐植桐拿不準學校的老師如何看待唐蓉,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索性建議她報考電力學院。
電力學院不屬于敏感院校,而且對于唐蓉的成績來說把握非常大,再加上后面的工作因素,這確實是最穩妥的選擇。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