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39章 余波漣漪
隨機推薦:
但無論那溝子是個啥,對華蓋殿所有人來說,反倒是最直觀的看到了當今陛下的形象有多復雜。
朱標只是隨口一嘆,他心中最為掛念的還是方才所知的老師之死訊,心下更是已經惦記起來要借以私下去與爹爹訴說,再給老師求個活路。
不過朱標的隨口之言,倒是讓眾人多有一點唏噓莫名。
勿論后世如何說,說洪武帝嗜殺成性。
但同樣的,稱贊洪武帝乃千萬古之一帝的,也是明人,夸其功逾唐太宗。
同居一朝,竟有截然相反之評,即便或有邊患再起的緣故,此等景象也絕不多見。
“俺倒是不好奇那溝子是啥。”
鄴城中張飛拍拍大腿,略有一些感慨:
“只是如今看來,這洪武帝之身后事,倒是有趣。”
“勿要說后世如何評說,單單論明時之議。”
“說其嗜殺成性,捏造食人毀謗之語的,是明人。”
“稱其為千萬古之一帝比那二鳳還要英明的,也是明人。”
關于這個龐統倒是有所猜想,遂道:
“迥異之評,多半與出處有關,市井之評與大家之議自是迥異。”
“另外,其評或許便如唐宋之人一般。”
“國治之時,讀史多著眼其短,離亂之時,思古多追憶其長。”
這話也讓眾人贊同的點點頭,畢竟不少人也都記得,后來宋末蒙軍入城時,尚有人借子龍之名詐顯圣以退敵,這勉強也算是一種離亂時方思英雄的情況。
對此張飛倒是不大同意,拽著龐統道:
“龐軍師莫要欺俺,昨日讀的《莊子》可說了,學者之流好尊古而卑今,與那治或不治有何干系?”
于是龐統頓時大笑,拽著張飛袖子道:
“翼德糊涂,那種好言周治的迂腐之徒,聲雖張狂,但只作蚊吶便是。”
“一個個讀了點書便以為自己有周公之命,卻不知六藝不精在彼時連活命都難!”
龐統這話也讓殿內一時間幾人笑幾人嘆。
“如此看來,也無怪乎這明朝能盛行,成奇書遺后人。”
馬良搖搖頭:
“既作怪前朝事,又編排本朝記,如此而不遭乎為罪,可謂難得也。”
孔明反倒是搖搖頭:
“只憑一葉,難知全貌,如今知明之事僅乎一期,談其得失亦為時尚早。”
眾人也同樣點點頭贊同。
不過說到宋濂之事,沒當即就朱元璋殺了固然是因為有朱標老師這個身份,不過其中馬皇后所發揮的功效才是最大的。
現在人常論朱元璋之殘暴,往往也是將洪武十五年馬皇后逝世的這個時間節點,作為朱元璋改階段的時間點。
這個說法倒也沒說錯,畢竟眾所周知的朱元璋起點低,就算不說馬皇后對朱元璋的教育起了多大幫助,單單說朱元璋差點被郭子興單殺這一難,要不是馬皇后慧眼識英力保,那最終坐上皇位的還不知道是姓張還是姓陳呢。
至于兩人之間的具體感情,受限于時代并沒有太多描寫,但從“帝慟哭,遂不復立后”的短短幾字當中也不難一窺端倪。
不過話說回來,馬皇后不管是生前還是生后,也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干預明朝進程的。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去世,朱元璋悲慟不已,遂召就藩的諸子歸京祭母。
在葬禮結束后,朱元璋回憶起馬皇后生前的禮佛諸事,遂下令藩王重返封地需帶一名僧人回去。
作用也很簡單,常伴藩王左右,為馬皇后誦經祈福。
而眾所周知的是,當時有個和尚與朱棣相談甚歡,后來在聽聞朱元璋這個命令之后主動請纓,要跟著朱棣回北平去。
朱元璋也自無不可,當即就點頭允了。
這個和尚在洪武朝名聲不顯,但在永樂朝可謂是無人不知其黑衣宰相之名,這或許也算是洪武四大案余波之一吧。
那么本期內容也到此結束,下一期——南北之治與奉天靖難!
不過該說不說,聞莽是真舍不得觀眾姥爺們呀。
甘露殿中,李世民敏感的神經頓時被觸動。
當即就給兒子仔細交代道:
“汝尚年少不懂人情練達,游歷天下時難免有僧道儒爭先伴你左右。”
“這類人之言聽之即可,信與不信需三思之后再三思,不可奉為圭臬。”
“汝乃將來的天子,萬不可沉迷虛言之中!”
李承乾雖不懂,不過也還是慎之又慎的記下。
旋即就看到阿耶抬起來頭,一雙手掌拍著椅子扶手大嘆道:
“后世讀書人何其多?妙人兒何其多?”
李承乾扭頭看去,便看到寬闊的一面墻上,是飛快刷過的一條條線,凝神看去方能看清楚是一個個文字的串成的線,而其中許多文字既大膽又有趣。
話說如此看來,歷代開國諸帝,論權柄論威勢,老朱是不是最頂尖的?
可不是嘛,甚至不僅如此,論給后代挖坑,老朱也是無人能出其右。
畢竟壯年上位,而且大權獨攬近二十年,用任何一個詞概括洪武朝都是不準確的,老朱能稱英雄也能稱暴君,能稱圣君也能稱梟雄,能稱仁人也能稱魔鬼,歷代諸帝論復雜多變,也無人能出其右。
認真說老朱確實探討出來一套比較有建樹的政治模式,可惜他沒意識到這個模式只適合他,強行讓后人效仿跟東施效顰差不多。
打個比喻的話,老朱的腦袋和素質相當于4090橫壓一切不服,但他沒想過后人用這一套相當于核顯玩黑神話,直接就給干燒了。
這話說的,就算能干也不干啊,真按這一套來皇帝干的跟苦工似的,有個屁意思,不如開擺。
歸根結底就是覺得自己好心唄,忘了自己就是靠著變革起身,當了皇帝反倒是害怕變革,想要靠著萬世不變來千秋萬世,結果沒想到他一嗝屁,拉起來的這套玩法根本沒人玩得轉,只能各種打補丁。
朱元璋這套玩法其實還是有點參考趙匡的,只不過沒想到趙大的功臣基本都是官宦,尺寸拿捏的相對明白點,老朱的功臣集團多少有點狂放不羈了。
那他倒是學學趙大給后人攢家底啊。
趙二:說的好,出牌,高粱河漂移!
老堡:跟了,出牌,土木堡親征!
唐太宗:沒意思,不玩兒,走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