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107章 郁標川神將
最新網址:ixsw成都府衙因為張松的疑問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縱情享樂的皇帝與嬪妃,溜須拍馬將軍,外戚上位的宰相,棄如敝履的兵權。
這個玄宗治下的唐朝,強盛與否他們無法體會,但看出來了兩個特點:
奢靡且病態。
最終劉備輕聲說出了他的想法:
“此乃亡國之相。”
孫思邈眼中,這位大唐的國主渾身的怒氣在節節攀升。
一開始閑散的躺在榻座上的姿態消失不見。
先是焦躁站起,然后攥拳抿嘴,最終選擇竄到光幕前,執筆盡舒胸臆。
而在最終看到三鎮兵力時,李世民哆哆嗦嗦伸手似乎想罵,但還沒開口便感覺腦袋仿佛挨了一錘,太陽穴突突跳著仿佛要爆開一樣。
跌跌撞撞后退的李世民第一時間被長孫無忌扶住。
不用臣子開口,孫思邈就第一時間從腰間兜袋中摸出一個小陶瓶,熟稔的摸出一粒黑黃相間的藥丸給其喂下。
侯君集也去倒了一杯清水,給大唐國主緩緩喂下。
這時長孫無忌才有空開口追問:“藥王,這藥丸是?”
“野菊、唐松草、牛黃、珍珠粉為主藥,配輔藥,明曰清熱丸。”孫思邈如數家珍。
至于李世民的臉被清熱丸苦的皺成一團,孫思邈就毫不在意了。
藥嘛,哪有不苦的?
陛下暫時休息也好,杜如晦疑惑:
“那個名相張九齡呢?國有奸佞,當聯結忠勇之士除賊才是。”
至于安祿山與玄宗和楊姓妃子的那些齷齪事,杜如晦只能強迫自己視而不見。
但其實心里明白:這大唐的臉面都被丟完了!
甚至丟臉丟到了千年以后,甚至還破天荒的丟到了數百年之前!
一想到這些事被諸葛武侯所見所聞,杜如晦就有種沖動:
現在八百里加急去往成都武侯祠解釋,有用否?
“應早早被罷。”房玄齡輕松猜破:
“如此名相不罷,此獠如何能官加節度使?”
杜如晦啞然,最終能語帶期盼說了句:“唯望其善終。”
魏征哼哼了一聲:
“聯勇除賊,觀此獠待遇,到時誰為賊子還不好說。”
于是文臣們集體沉默,上意難違啊。
看著被如此糟踐的大唐,文武們也懶得在意光幕上飄過的不認識的名字。
從張九齡斷定“此獠必然霍亂幽州”開始,到公元755年正式扯大旗造反。
安祿山的反心,逐漸成了大唐公開的秘密。
公元754年,官加宰相的提議被楊國忠阻攔之后,安祿山也不氣餒。
同年,安祿山一口氣提拔了五百多名將軍,兩千多名中郎將。
提拔名單送到長安后引起了軒然大波,滿城百姓都覺得安祿山反意昭然若揭,但玄宗不信,并應允了這份名單。
不久后755年二月,安祿山副將何千年代替安祿山回京述職,他代替安祿山向玄宗提了新的要求:
希望能將范陽軍的三十多名漢將全部替換為番將。
與何千年一同入京述職的河朔三郡將領聯名反對,并集體上表陳情:陛下你瞎了嗎?長安三歲小孩兒都知道安祿山要反了!
玄宗的處置是答應了安祿山的要求,并質疑河朔三郡將領是妒忌賢能。
于是群臣噤聲,皇帝都這樣了,你除了順從他還能怎么辦?
而在這樣的氣氛下,宰相楊國忠做了一個精準的判斷:只要我逼反安祿山,那豈不是一切都水到渠成?
覺得自己計劃天衣無縫的楊國忠當即行動,在玄宗不知情的情況下,派人強行搜查了安祿山在長安的府邸,捉拿安祿山的門客,并在審訊之后將門客殺死。
此時恰逢玄宗給安祿山長子賜婚并邀請安祿山前來觀禮,長子安慶宗一直在長安準備與榮義郡主的婚禮,在得知這件事后,安慶宗第一時間快馬加鞭,將這個消息送回河北。
在安祿山看來:楊國忠敢如此行事,定然是得到了玄宗的授意。
他只要去長安參加兒子婚禮,婚宴上定然會被摔杯為號的刀斧手們細細切做臊子。
基于如此判斷,最終安祿山稱病沒有去長安,并緊鑼密鼓的籌備造反。
不過半年后,安祿山和史思明以清君側誅楊國忠為口號,在河北起兵。
至此,轟轟烈烈持續八年之久,且最終沒有一個贏家的安史之亂,正式拉開了帷幕。
李世民本來已經恢復過來了,正在揉著腦袋呢。
但看到唐玄宗為了安祿山與世界為敵,熟悉的感覺瞬間就回來了。
不過興許是嘴里仍舊泛苦的藥丸起了作用,頭痛倒是減輕了許多。
但李世民依舊跳腳怒罵:
“這安祿山是狐妖阿紫不成?如此惑人心智?”
“朕本以為是這楊玉環禍亂朝綱,如此看來罪責唯玄、安二人!”
文臣們好勸歹勸才終于將李世民給平息下來。
 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侯君集對陛下說的話無比贊同:
“如此看來,河朔三鎮也并非叛兵,實乃這安祿山親信奪位,方能為其盡控。”
也正因此眾人方才難以接受,房玄齡歷數了一遍:
“安祿山之反心,民知,臣知,將知,實乃公開之秘密。”
杜如晦不同意:
“玄宗亦知安祿山之反心,實不信也。”
至于玄宗到底是發自內心的相信,還是說不敢不信。
杜如晦就不知道了,但總歸已成既定事實,糾結這些也無用。
因此最終還是搖搖頭道:
“未曾想到,這最終叛亂之爆發,原因竟如此簡單。”
確實簡單,當朝宰相私下行事,鎮邊將軍心懷叵測。
陰差陽錯之下斬斷了這對義父義子之間脆弱的信任。
魏征也感覺有點無語,總結道:
“若是這安祿山提拔安插親信之前,楊國忠如此行事,其猶未可知。”
“而如今賊獠勢已成,晚矣。”
一時間魏征心里甚至都為彼時的大唐忠臣感到悲哀:
至高無上的帝王,反而成了賊獠最好的護身符,誰人能制?
而最終李世民發出了一句疑問:
“百年盛世,強唐風骨之士,何在?”
張飛遲疑了一下:
“這玄宗……真不是傻子?”
在張飛看來這就如贈賊盜以利刃,妥妥的取死之道。
趙云抿了抿嘴唇道:
“即使如此,這唐朝強盛百年,應當不缺忠心良骨之臣。”
如此盛世能千百年后還被后世流連,那應當不缺死國之臣才對。
如何竟能被這一番將簡單坐大,并且最終起兵?
徐庶捏了個地豆拋入口中,笑道:
“興許是……這忠心俱死心,良骨成白骨了呢?”
事實上關于安祿山有反心這件事,并不是只有長安百姓知道,反而是全天下都知道了。
初唐若論戰神之名,李靖、李勣、蘇定方三人,難分軒輊。
但若論玄宗時,唯有一人當得上這個名號:王忠嗣。
王忠嗣是玄宗的第一個義子,按輩份算的話毫無疑問是安祿山的大哥。
他的親生父親王海賓在迎戰吐蕃時戰績卓越,但最終因為友軍不救而戰死沙場。
當時的玄宗痛惜良將,便將王海賓的兒子王訓接入宮中收為養子。
王忠嗣之名也是玄宗親手所改,要他時時刻刻銘記父親,并給王忠嗣畫了個大餅:
你就是朕的霍去病,等長大之后就讓伱做將軍。
玄宗視王忠嗣為自己的霍去病,而王忠嗣也以霍去病來要求自己。
長大后的王忠嗣軍法嚴明,愛兵如子,每戰當先,威望卓著。
開元十七年,此時的吐蕃對唐數戰連敗,人心浮動。
面對如此危局,當時的吐蕃贊普親赴前線,鼓舞前線士氣,并在郁標川閱兵演武。
當時在張掖駐守的王忠嗣聞聽后,瞬間判斷這是一個機會。
于是連夜起精銳弩兵七百人,欲行霍去病舊事。
七百唐軍人皆三馬,披盔摜甲,縱馬疾行。
西域寒冷的夜晚也浮起了濃霧,但王忠嗣精準判斷方向,連夜奔赴三百公里。
到了郁標川時濃霧突然散去,呈現在王忠嗣面前的是吐蕃贊普的兩萬親兵。
唐軍與吐蕃都沒想到突然在如此近的地方遇敵,唐軍將校大驚失色,想要后撤用弩機壓制。
王忠嗣臨陣大喝:
一足未移,追射且盡,無敢妄動,觀我破之!
說罷如此神將單騎入陣,擋者皆廢,吐蕃軍一時嘩然。
而七百唐軍也毫不猶豫,當即棄掉弩機,跟隨王忠嗣殺入敵陣。
旌旗密布,長槊如林,但都擋不住王忠嗣,一名騎白馬的吐蕃將想要挽回士氣,也被斬落馬下。
此時的吐蕃贊普做出了和當初孫權一樣的判斷,登上高地想要觀察唐軍虛實。
但是吐蕃贊普中軍旗幟的后撤反倒讓已被連番打擊的士氣跌入谷底。
王忠嗣把握住機會,以七百人打的兩萬人潰逃,斬首數千級,并當場筑京觀耀功懾敵。
然后這七百人才迤迤然趕著獲得的數萬牛羊退回張掖。
此后王忠嗣接連大破奚、契丹聯軍,降服契丹三十六部,打的吐蕃避他鋒芒,揚威西域,無人能攖其鋒。
既是唐皇義子,本身又是不世出的猛將,玄宗給了王忠嗣極高的信任,王忠嗣也回報了無比輝煌的戰績。
這對君臣似乎真的如漢武和霍去病一般君臣相得。
此時的甘露殿,李世民忽然頭不疼了腿不酸了,站起來大聲贊嘆:
“這才稱得上是我大唐神將!”
(本章完)
最新網址:ixsw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