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134章 新年
“林廠長,早啊。”
“你也是啊,早。”
從2月5號到2月14號,是新遠的年假時間,不過在1月底許多員工就可以憑借平時積攢的休息日離開,所以基本上有20天時間B級基地就是半停擺的。
這期間,除了少數崗位必須留下的人員、系統工程師、保衛科以及林炬,連廚師都沒剩下幾個……
保衛科只有幾個新遠本地的,家里冷清從拖拉機廠就過來的快要60的大爺看著,不過也沒問題,因為B級基地外是有士兵巡邏的。
在基地的外圍,是本地軍區組織的巡守部隊,周邊10公里區域各種明防暗哨,沒有什么外來人員可以隨便混進來。
林炬不時就能接到一些通報,周圍村、縣出現不明人員的數量在快速增加,好在都不可能沖過層層守衛靠近基地。
再者基地內外擁有巨量的攝像頭和傳感器,“山海”忠實的進行監測,絕對不存在保安打瞌睡把什么東西放進來的可能。
林炬早上在暗處數不清的人員保護下在晨跑一段呼吸新鮮空氣,然后返回小食堂跟系統工程師們一起吃飯。
留下的廚師和清潔大媽小聲討論,他們已經發現了一個現象,大老板和幾個高工竟然全部單身,簡直是奇景。
渾然不知自己被DISS的林炬還在和工程師們討論下個年度的計劃。
最重要的是NAPE核推進計劃,程南開用7個多月的時間已經基本吃透了基礎的反應堆設計,其中共涉及到1300多項新技術,200多項是重大難點技術。
2016年度的預算要求增加到60億元,其中40多億是給配套企業進行新技術和設備制造攻關的,第一個試驗堆預計10月到11月進行試運行,并進行XN90飛船的設計工作,進行技術準備。
同時先對電離氣尖聯合推進進行技術驗證,將在7到9月份制造樣機。
而在2017年,核推進小組認為至少要用大半年年時間才能掌握三者的完美聯合推進,一共制造5臺樣機,同年初A100要定型生產,年底之前裝備核熱發動機的H2必須首飛,以作為NAPE延期的后備。
雖然系統有全套技術資料和實驗數據,但要想完全掌握并擁有這方面的自研能力,還是得自己走一遍。
真正的NAPE可用發動機得在2017年10月開始制造,XN90飛船首艘也開始建造。
在2018年的年中,裝備6臺NAPE的XN90飛船下線,當年進行2次試飛,最早在2019年的1月執行載人登月任務,距離系統的期限只剩6個月,足夠一次意外情況。
保險起見,2016年的目標是完成H2航天飛機的機體設計與制造,先制造兩架搭載液氧甲烷發動機的常規動力型。
因為在今年,新遠正式開始“前進”離心式空間站的建造工作,這需要大型航天飛機進行輔助。
要再制造五枚新遠二號,組成兩發新遠二號甲、兩發新遠二號,前者要專門改裝拿來送H2那130噸的體重上天,以及兩枚新遠三號巨型火箭,也將很快首飛。
今年預算保守投入300億元,資金尚且充足,而且還會密集進行多次載人商業飛行,能賺回來不少。
2月15日,新遠公司兩個基地正式開工。
經過全力擴招,正式入職的員工數量終于突破了3000人,其中400多人竟然都是從國外回來的,被新遠公司所吸引入職。
很多人都是在年末面試通過,開年才正式上班。
再加上從高校借調的人馬,B級基地總算是能夠全力運轉起來,發揮出恐怖的制造能力了。
安德羅夫又往安1250的車間塞進了100多個人,一來就進行兩班倒加快效率,同時派工程師去各個配套企業催促,要求盡快交貨。
他現在要負責多枚火箭、航天飛機、飛機的制造,下面管轄著十多個部門,日程安排的滿滿。
四枚新遠三號的箭體同時進入制造,航天動力部光K380V的生產計劃就是100臺,而且要在3個月內完成,平均每天一臺。
那條碳化硅生產線過年期間生產的4000多枚芯片,一天時間就被各部門瓜分完畢,也不知道是要用在哪里。
六院,長安發動機制造基地。
經過了4個月的奮斗,YF130設計定型,已經向各單位發去零件要求準備生產。
3月份,進行燃氣發生器與渦輪泵聯試,4月份樣機制造,最遲6月份開始生產第一批16臺YF130。
現在YF130的參數又有了些許提高,雙管推力510噸,比沖294秒,可以讓長征十號的起飛推力達到5100噸,讓航天員返回地球時可以多帶100公斤質量。
在2921工程的刺激下,六院的科研團隊規模擴大到1.5倍,也成功利用未來長征十號的需求建立了發動機生產線,可以量產大推力發動機而不是一臺臺半手工制造,接近了specaX和新遠的路線。
這也能大大節省時間,因為量產使成本更低,可以連續拿幾臺樣機去試驗,試車不再是需要謹慎準備的東西了。
所以六院甚至有余力決定開展YF90,220噸級氫氧發動機研制計劃。
長征十號二級用四臺YF77真空版雖然也行,但YF77本身的參數是比較落后的,未來一定要升級,所以為長征九號準備的YF90上馬。
三級火箭使用的YF79,新的25噸級閉式膨脹循環氫氧機進度更快,設計工作正在逐步收尾。
但六院并不覺得這些未來的大推力發動機先進,因為這時候他們也才逐漸知道,新遠的核動力發動機已經推進幾個月了!
知道的原因是B級基地旁邊的核試驗基地完工,航天局下面的研究院才知道那里竟然進行的是核推進計劃。
具體項目不得而知,但極有可能是安德羅夫曾經說過的A100發動機。
那可是比沖兩萬多的核動力發動機,任何化學動力發動機在它面前都是一堆垃圾。
六院自己也開展過核發動機的論證計劃,比沖才1800秒左右,雖然也足夠高,但相比起來還是差多了。
而上級依然沒有跟進的打算,這讓六院有些著急,一邊自行組織一個小組進行核推進研究,同時向上打報告:
大佬,你也不想我們處處落后吧?
航天局:不批。
核發動機計劃太費錢了,華國電投與新遠公司合作的時候認為,完成整個計劃保守需要400億左右,而且這400億對核電堆來說難以收回這么多的價值。
而且即使是去火星,傳統引擎一樣能做到,核引擎那是探索土星木星,下一代人才做的事,所做的準備也不是僅僅有飛船就行的。
在上級這里碰了癟的六院卻依然在以唐偉天的主導下決定將核推進的理論研究進行下去,同時決定促進甲烷燃料發動機開發。
甲烷機倒也沒有特別的難度,構型和氫氧機差不多,只是以前的甲烷機性能很糟糕尤其是比沖不高,不如煤油機和氫氧機。
但這方面的研究六院也不想落下,甲烷在獲取和保存方面比液氫優勢更大,而且同為低溫燃料,共底貯箱設計也要容易得多。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