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50章 新計劃
陳均委婉地表示了這個想法,林炬表示完全理解。
就是想少花錢裝大B嘛。
這個簡單,把已經是四手的新遠一號乙一級火箭刷個涂裝,裝上新的二級火箭,隨便發射個小玩意就行。
價格也便宜,只要回收成功,付出的成本不到500萬,報價1000萬唄。
這個價格完全在陳均的可接受范圍內,1000萬買一發火箭,就當宣發投入,簡直太便宜了。
雙方一拍即合,以新遠一號乙的產能一個月就能交貨,可以在過年前發射,也算給集團高層沖沖喜。
簡單敲定合作,但林炬沒送客,陳均也不急著走。
后者是想多看看新遠航天,了解民營航天的運轉。
林炬則想著怎么繼續從南方汽車兜里掏錢。
現在的南方汽車牛啊,有銷量有技術,有資金有人脈。
要是讓他們購買新遠的BMS,以后再加入到智能駕駛計劃里,又能承擔研究資金還不用擔心打開市場。
抽半天時間陪陳均在不敏感區域瞎溜達了一圈,后者看著各種新奇的東西不斷贊嘆。
林炬假裝不經意地說道:
“現在國家好像在推廣新能源汽車,南方汽車應該也有做吧。”
“有,但是現在不是時候。”陳均看起來興致缺缺:
“現在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技術都不成熟,你看到那些吹牛皮的了?都是在騙補貼的,生產幾十輛車就聯合經銷商偽造幾萬輛的交易,隨便拿個七八億的補貼到手。
真正做技術的沒有,我們在研究,技術方面的人說了,電動汽車是個新的標準體系,現在還不如琢磨琢磨混動。”
陳均可能是比較高興,給林炬講了好幾個現在行業內騙保騙補貼的例子,行內廠家一看就有貓膩,但神奇的是這些漏洞百出的操作還真就成功了。
林炬也是第一次了解到這么多隱秘,漸漸有了自己的思路。
比亞蒂和苧德兩家的電池技術還沒有后來的性能,市場上也沒有成熟的BMS系統,新能源汽車還處在生長期。
雖然陳均表示很多方面都不是時候,但實際上最大的問題還是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問題,以及后世倚仗的智能駕駛。
解決這兩個問題,新能源汽車依然會不可阻擋地侵占傳統市場份額。
而且現在入場還有先發優勢,等到幾年后群魔亂舞的時代,尤其是一眾互聯網公司帶資本下場,電車技術進步飛快,傳統廠商追趕起來都費力。
但現在林炬先把這些壓在心里,他要等新遠的BMS有了成果才好談合作,現在先籠絡關系。
潛在合作伙伴+1。
……
從11月末到整個12月,在外界眼中新遠總算消停下來了,再沒有什么大新聞。
唯一對外披露的發射還沒開始,新遠購買了一艘拖船改成海上起降平臺,現在才趕往南海準備進行海上火箭回收測試。
但事實上,這段時間新遠宇航內部忙得飛起。
研發部正在一一梳理得到的系統技術,調整為具體的項目,修改火箭構型。
除此之外又要擴招100名員工,并且用升級卡對有潛力的進行技能提升。
由于到手了一大把新技術,為H1航天飛機準備的火箭新遠二號基本上被推翻重來。
新的參數如下:
全箭直徑6米,高度75米,采用二級火箭設計。
一級將安裝7臺22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外圈6臺,中心1臺,地面推力1540噸,二級安裝一臺50噸級液氧液氫發動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45噸,并且一級將設計為可回收。
甲烷發動機系列以M開頭,主打低成本,M220是在系統的300噸級分級燃燒液氧甲烷發動機上簡化而來,降低了重量和體積,使之能把7臺塞進6米直徑的箭體。
之所以選擇甲烷機而不是煤油機,則是因為分級燃燒大推力甲烷機比K系列全流量煤油機技術更簡單,生產更快。
研究院決定僅用4個月的時間就完成研發,不可謂信心不足。
新遠二號預計可回收次數將達到三十次,五次復用后每次發射成本將是一次性發射的30%,僅僅需要1.3億,平均每公斤的發射成本不到4000元。
即使算上測控、轉運等費用,也不會超過4200元。
而且這其中最大的成本是那臺二級的氫氧火箭發動機,氫氧發動機和液氫燃料是真的貴。
新遠三號則被改成了巨型火箭:
一級直徑11米,二、三級直徑也為11米,高度116米,采用三級火箭設計。
一級安裝19臺380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從外圈向內以12+6+1的布局擺放,二級安裝四臺240噸級液氧液氫發動機H240,地面總推力73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70噸,月球軌道運力130噸,火星軌道運載能力60噸。
這是為登陸月球準備的火箭,同樣可回收20次,但平均發射成本還是飆升到整整4億元,三級火箭在登月時將替換為H2型航天飛機。
登月方案也有了草案,最大起飛重量100噸的H2空重只有40噸,登月版的貨艙要增設生活艙和月面著陸器,總重控制在95噸左右,可以攜帶7名航天員。
這么重的航天飛機要完整飛過去再返回地球也是有代價的,傳統發動機太消耗燃料不可行,它預計將安裝一臺單價預計超過3億人民幣的10噸級核熱火箭發動機,非常節省燃料。
只能說有錢有技術的工程師們也開始放飛自我了,但林炬還是批準,因為后兩者的研究計劃都以兩年為期限,有時間調整。
另外就是從90KN組合動力發動機上拆下來的渦扇部分,經過評估后認為可以發展出兩種改型。
最佳改型是作為戰斗機、轟炸機發動機,因為這臺暫命名為XW-9的渦扇發動機,按照系統介紹是能推進飛行器飛到三萬三千米高空,馬赫數達到整整3.4。
單獨拎出來做成小涵道比航發后,加力狀態下推力高達13.9噸,推重比10.6,并且可持續40分鐘,起飛重量40噸以下的戰斗機使用它能輕松飛到3馬赫。
第二種就是加大涵道比,以降低最大速度為代價,砍掉加力,作為科技或運輸機發動機,單臺推力15噸,耗油率0.52,在同級別中屬于較為省油。
兩種發動機的制造成本都在1500到2500萬一臺,而同等級發動機售價前者在500萬美元左右,后者則在2000萬美元以下,顯然是利潤極高。
BMS電池管理系統也已經修改出具原始方案,研究團隊正在選擇汽車平臺,擇機進行測試。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