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目錄 >>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朱家的老四,都是有說法的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朱家的老四,都是有說法的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吾誰與歸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朱家的老四,都是有說法的

朱翊鈞一到晏清宮,就會深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做壟斷資本這個龐大大物,潛藏在水面之下,隨時準備浮出水面,給皇明致命一擊,他第一次有這種感覺,如芒在背、如坐針氈。

這個惡魔是朱翊鈞親手放出來的,他執意開海、鼓勵商貿,大肆刺激工商業的繁榮,當一些勢豪掌握了足夠的生產資料后,他們實質上擁有了莫大的影響力,也就是擁有了權力。

而這些勢豪們畏懼皇帝強橫武力的同時,還敬佩皇帝不要命一樣的拼搏精神,勢豪門本質上也屬于天生貴人序列,他們天生貴人見多了,陛下這種跟天生貴人完全迥異的天老爺,勢豪們也是第一次見。

這種又怕又敬的狀態,讓勢豪們對皇命不敢違逆的同時,也產生了一點由衷的認同。

大明的薪裁所,有四快,快立、快調、快審、快結,考成設限半個月,只要勞動報酬糾紛,就要在半個月內,執行到位。

如果勢豪反抗,薪裁所就會把案子移交給稽稅院稽稅。

為了不讓朝廷關注到自己,為了不讓衙門里的青天大老爺過于繁忙,為了不至于被皇帝稽稅的爪牙盯上,勢豪們不得不在大多數時候,按照契書發放勞動報酬。

薪裁所、稽稅院,就是大明朝廷針對壟斷資本這個龐大大物的限制手段和工具。

朱翊鈞希望勢豪們能把又怕又敬的‘忠君’思維,擴大到忠君上重振大志,體國朝振奮之心的忠君體國,也給勞動者、生產者一點普惠。

皇帝抵達晏清宮,否決了松江府搞歡迎會的提議,休息了三天后,皇帝召見了戶部尚書少司徒侯于趙。

侯于趙沒有跟著陛下一起回京,而是留在了松江府,這其實開了一個先河,松江府實質上有了六部衙門,雖然侯于趙在松江府辦事,是派出性質,并不常設,但松江府升級為陪都,只需要時間了。

松江府海貿發達,經濟空前的繁榮,需要一個戶部;

而松江府有水師駐扎,需要一個兵部;

同樣松江府的勞資矛盾是整個大明沖突最激烈的地方,需要一個刑部衙門,來調整律法;

大明要對環太商盟、各總督府進行管理,就需要吏部衙門和禮部衙門;

尤其是禮部衙門,大明需要建立一套新秩序,在大明領導下、以太平洋貿易為根基、代替泰西以傳教、掠奪式經濟為主、改搶為種的新經濟、新秩序,禮部不可或缺。

看起來只有工部衙門,似乎不是那么急切,但工匠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和競爭力,是生產資料再分配、生產關系改變的重要衙門。

隨著大明開海的進程,松江府成為陪都,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兒。

比如侯于趙駐松江府辦事后,應天府就相應的撤銷了戶部衙門,隨著南京六部轉移到松江府,南京六部將慢慢成為過去式,一個朝廷有兩套班子已經很復雜了,搞三套班子,就學了安南,五主七十二姓,亂七八糟。

而且很明顯的一個變化,和之前不同,松江府的六部,和京師的六部,其實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使用的是一套人員和管理,這種改變是為了減少令出多門,令出多門的危害,不必多提。

萬歷維新的這些改變,其實完全是為了卸下歷史包袱,清理歷史遺留問題了,當年朱棣遷都北衙,南衙這塊牌子、人馬都該取消掉的,但朱棣沒做完,后人不敢做,就成了大明的流毒。

“臣拜見陛下,陛下圣躬安,臣在松江府聽聞陛下偶感風寒,竟至大漸,驚懼難安,得天眷天幸,陛下轉危為安,此乃社稷之福,萬民之福。”侯于趙的禮數十分周全五拜三叩首行了個大禮。

侯于趙喜歡與人逆行,或者說,走著走著,就被逆行了,而且他做事立場先行,這其實非常危險,且不符合官場穩定的需要,他這樣的人,沒有明君圣主,是不會得到重用的。

“免禮吧,朕看你勞苦功高,就不治你的罪了,這松江巡撫李樂、松江知府胡峻德,還沒這么大的膽子,搞那么大的案子,朕可是知道的,胡峻德搞瓜蔓連坐,可是你拍板的。”朱翊鈞示意侯于趙免禮平身。

胡峻德瓜蔓連坐,炮制叫魂咒殺案,準備讓松江府地面所有的勢要豪右陪陛下一起走,這事兒不是胡峻德干的,胡峻德沒那么大膽子,也沒那個能力,他是那把刀,侯于趙是劊子手。

侯于趙本來打算站起來,又跪了下去,俯首帖耳的說道:“陛下,臣在江南為官數年,這江南收不上來稅,江南勢豪不交稅,是因為南京衙門在,文忠公海瑞把南直隸拆分后,算是瓦解了這些合力。”

“可這應天府沒了合力,這松江府又有了,舊力未消,新力再生,江南局面本來就錯綜復雜,現在更加復雜了。”

“陛下,自從正德年間武宗落水病逝后,有些問題,就擺在了臺面上。”

“嘉靖十八年,世宗皇帝南巡,沿路三次大火,回宮沒多久,乾清宮著火,不是緹帥陸炳拼死相救,怕是天塌地陷,很快就是壬寅宮變,宮女刺殺。”

“如果說是世宗朝舊事,萬歷元年的刺王殺駕,王景龍闖入乾清宮,如履平地;萬歷二年,乾清宮大火;萬歷五年,西山合一眾作亂,陛下披堅執銳,手刃賊寇七人;萬歷十三年,陛下南巡浙江,仁和大火焚官舍。”

“陛下重病消息傳來的時候,臣在松江府,不知其詳細,自然認為是舊事再現。”

“臣就只能這么做,陛下若是出意外,那臣只能讓所有江南勢豪跟著一起陪葬了。”

“唯有如此,他們才不敢胡來。”

侯于趙講話非常的直接,他跪在地上不肯起來,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講明白。

出個明君圣主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僅僅是大明,整個歷史也是如此,明君圣主也要好幾百年,才能有一個。

他在江南多年,江南地方逃稅非常嚴重,就是因為南京在,這個具體的衙門在,就有合力,對抗朝廷政令和稽稅,南京還沒徹底拆完,松江府又拔地而起,這種復雜局面之下,侯于趙只能選擇殺人。

而且他也十分直接的告訴皇帝,他不是要殺松江府勢豪,而是整個江南勢豪,叫魂咒殺案,可不只是松江府,應天、杭州等地,都有類似的動作。

侯于趙要殺的人頭滾滾,要殺的血流成河。

“你起來說話。”朱翊鈞都氣笑了,這個侯于趙,犟驢一樣,他都說了不怪罪,侯于趙還要跟他吵架,跪在地上不肯起來。

侯于趙繼續說道:“臣在遼東多年,寧遠侯李成梁教了臣一個道理,對待蠻夷,需要有殺他全家的本事,蠻夷才不敢尋釁掠邊,臣才智不敏,不懂那么多的道理,但寧遠侯的話,臣記得。”

“陛下,現在,他們決計不敢再刺王殺駕了。”

侯于趙辦事的風格,用對付蠻夷的手段對付勢豪,威懾是最好的手段。

這家伙遭人恨,絕非勢豪們小肚雞腸,再怎么說,勢豪也是大明人,陛下的臣民,也在積極配合朝廷政令,哪有侯于趙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處置方式?

“你起來說話。”朱翊鈞手虛伸說道:“朕不是在怪罪你,這件事兒,鬧得這么大,朕總要過問,難不成,朕連問都不能問了?”

侯于趙才趕緊站了起來說道:“陛下恕罪,陛下當然能問,臣就是陳述下這么做的理由,得有個刀懸在腦門上,勢豪才肯忠君。”

他不是不讓皇帝問,他也知道自己干的這事兒有多么的離經叛道。

但當時,他只有這么一個選擇,經過了這件事后,沒有勢豪再敢行逆舉了,畢竟,陛下出了意外,要陪葬的話,那還是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了。

“六府推行一條鞭法如何了?”朱翊鈞詢問起了當初臨行前,留給侯于趙的任務。

侯于趙滿臉復雜的說道:“一切順利。”

“那可不順利嗎?你都讓人給朕陪葬了,誰敢忤逆你,沒想到老趙你這溫和的表面,骨子里居然還是個威權人物。”朱翊鈞也是頗為感慨,相比較殉葬,這一條鞭法,確實是小事里的小事兒了。

殷正茂拆門、凌云翼殺人、王家屏裝糊涂、王一鶚立碑文,侯于趙搞得更離譜,侯于趙搞殉葬!

大明朝臣真的是各有各的辦法,個個都是天才!不聽詔令,侯于趙真的會把人全家寫在陪葬名單上,這誰不怕?

“你不要聽老李胡咧咧,他就是在遼東,也不是什么人都殺,也是要搞制衡的。”朱翊鈞說起了寧遠侯李成梁。

皇帝重病,李成梁被詔回京,李成梁接到詔書后,帶著三千客兵,就打算放棄西域一切經營,回京勤王。

結果還沒出發,皇帝轉危為安的消息傳到了西域,李成梁才沒有放棄西域,但他還是寫了封奏疏入朝,說法和侯于趙面奏的說法,幾乎如出一轍,核心思想就只有一個,用蠻夷的方式對待勢豪。

不把刀頂在對方的脖子上,就是致自己于危險之中。

別說,還真別說,簡單粗暴,但這的確是個解決辦法,可以減少大明皇帝被刺殺的極端政治事件。

“以前是需要搞制衡,扶持走狗,伐不臣,自從萬歷元年振武,陛下把積欠遼東的賞銀、軍餉都給清了后,寧遠侯就換了法子,他扶持走狗,其實是打算養寇自重,后來不用這么做了。”侯于趙就在遼東,他對當年的事兒,非常清楚。

李成梁壓根就不是在搞制衡,他就是在養寇自重,防止自己被為難。

萬歷初年,如何防止遼東向軍閥化滑落,是朝廷在戎政上的大事,不養寇自重,就無法生存的世道里,李成梁的做法當然不對,但任何做法,都不能脫離時代的背景去討論。

朱翊鈞看了眼中書舍人的方向,發現中書舍人又去上廁所了,兩名中書舍人,看到侯于趙跪在地上不肯起來,就知道接下來的話他們不能聽、不能記,就立刻溜號了。

“少司徒,準備下今年九月入閣的事兒,大司徒年事已高,準備頤養天年了。”朱翊鈞提前通知了侯于趙他要入閣的事兒,其實從過了年,張學顏就連上了三本奏疏致仕。

叫魂咒殺案,不影響侯于趙入閣,朱翊鈞說了,他沒打算怪罪侯于趙的意思,相反,那是唯一的選擇,皇帝康復,當然就不用繼續進行了,該殺的殺,該放的放就是。

萬歷第六大案,沒有殺的人頭滾滾,但其威懾力,和之前的五大案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不該是少宗伯入閣嗎?”侯于趙一愣,他還以為自己還要等兩年,輪也該輪到高啟愚了。

“高啟愚自己放棄了,朕把路給他鋪好了,他猶豫再三,還是選擇只做個西書房行走。”朱翊鈞嘆了口氣,張居正都選擇了放過他,他自己不放過自己了。

朱翊鈞把里面的情況仔細說了說,侯于趙聽完,也是不住地點頭說道:“少宗伯,了不起。”

大明官癮兒最大的高啟愚,居然忍住了自己的官癮兒,這代表著高啟愚正式克服了自己的心魔,就是不入閣,他也是陛下的肱骨重臣了,而且幾乎沒人能撼動他的地位。

侯于趙開始詳細匯報一條鞭法的推行進程,去年十月之后,幾乎所有的阻力,全都消失,推進十分的順利,這六府都有執行一條鞭法的基本條件,那就是有足夠的白銀。

一條鞭法允許寶鈔納稅,朝廷收回寶鈔后,把寶鈔還給皇帝,皇帝把朝廷寫的欠條還給朝廷,算是消債平賬,這是黃金寶鈔運行的核心邏輯,也是可兌現貨幣的根基,是以朝廷和皇帝的信譽背書。

就這一條允許寶鈔納稅,那一條鞭法就絕對不是什么聚斂興利的惡政。

張居正一共四次反思過他急切推行一條鞭法的思慮不周,一條鞭法執行需要三個先決條件,白銀充足、完成還田釋放生產力、以及黃金寶鈔構建,這三者缺一不可,缺一樣,一條鞭法都會徹底失敗。

這也是一條鞭法失敗了六十多年,朝廷總結出的經驗和教訓,每一條都是血淚的教訓。

“臣有奏疏呈送。”侯于趙從袖子里摸出了一本奏疏,呈送給了陛下。

朱翊鈞打開看了許久,才合上了奏疏說道:“老趙啊,這奏疏轉發邸報,你看如何?”

“臣謝陛下隆恩。”侯于趙聞言,趕忙謝恩,這個關鍵時間的奏疏轉發邸報,就是為他入閣造勢,減少反對,凝聚共識,當然,他這本奏疏,也的確值得邸報的頭版頭條。

侯于趙寫的奏疏,不是具體的政令,而是討論了一個現象,階級跨越。

他治學公私論、矛盾說、階級論,他發現很多人將階級的跨越完全歸功于個人的努力,但真的如此嗎?

侯于趙看到的卻完全不同,他發現,階級的跨越,其實是時代的跨越。

每個人都被困在時代和歷史的進程里,這就是大勢。

侯于趙將階級跨越,比喻成了猴子爬樹,上面的猴子空出了位子來,下面的猴子才能爬上去。

這個比喻非常的形象了。

他以大明官場為例,大明官員(不是吏員)兩萬,每三年中舉人數為4500人左右,而每三年進士人數為400人,這個人數是超過了需要官員需要補充的人數,每年官員補充大約在1300人。

所以一些進士就退而求其次坐了舉人的位置,而舉人本來就多,這些舉人就只能去搶秀才的位置,很多舉人謀求官身不成,最后都做了幕僚、師爺。

但萬歷維新以來,大明日新月異,對官員的需求大量增加,導致進士不得不擴大數量,舉人也慢慢有了更多的機會。

恩科進士名額,就是為了進士數量不足特別設立。

所以,是大明朝社會復雜程度、生產力、土地供養人口數、基層管理、教育普及等等方方面面,影響官員、吏員的總數和每年的缺口。

是這個人才缺口,影響了階級的跨越難易程度。

社會發展的越快,缺口越大,同理,社會發展基本停止,就不會產生缺口,所有人都會生活在惶恐、不安和無休止的競爭之中。

這種現象,不單獨存在于官場之上,廣泛的存在于社會之間。

比如松江府海事學堂的舟師,朝廷當初擴大海事學堂,五個市舶司營建海事學堂,培養舟師,當時舟師們非常反對,他們覺得一旦朝廷擴大規模,他們的飯碗就保不住了。

但舟師們遠遠低估了大明海貿發展的速度,現在的海貿,對舟師的需求量極大,以至于到現在舟師依舊存在一個較大的缺口。

階級的跨越,從來都是時代在跨越的表現。

朝廷要在總量上下文章,同樣也要在人才遴選上下文章,雙管齊下,才能保證大明有序發展,這就是申時行一直折騰大學堂,要搞嚴出的原因。

大學堂是培養人才的地方,結果培養了幾年,連人都不是了,那就不好了,有些大學堂的學子,居然美化倭寇入寇的行徑。

朱翊鈞接見了侯于趙后,開始了他到南衙的另外一項重要工作,接收征伐安南的俘虜。

征伐安南之戰,目前進入了第二階段,也就是鞏固消化、對峙的狀態,以明香社為基礎,建立交趾軍屯衛所,并且在軍屯衛所的基礎上,建立三司,進行郡縣管理。

第二階段結束后,是第三階段的總攻,全面掃清、蕩平安南的反抗勢力和反抗意志,讓安南變回交趾。

第一階段戰爭,大明軍俘虜了鄭主鄭松,在開春之后,開始押解回大明。

“先生啊,人的確容易被權力所異化。”朱翊鈞站在觀潮閣,看著海船入港,對著身邊的張居正由衷的說道。

張居正比皇帝晚到了十五天左右,他是慢慢悠悠,游山玩水,不是匆匆忙忙,他順便逛了逛泰山,他本來想爬上去,還想看個日出,可是體力不支持他那么做了,最后他也沒有爬成泰山,抬是可以抬上去的,但大醫官不讓。

“如果只看捷報塘報,時間長了,就會把陣亡的軍兵,看成是冷冰冰的數字,但對每一個軍兵而言,每次的攻伐,都意味著生離死別。”朱翊鈞面色凝重的說道:“朕不要被權力異化,所以無論再忙,朕都要接他們回家。”

朱翊鈞拒絕被權力異化,他每擱一日才操閱軍馬,但他每天都會去京營,在松江府,他會去松江水師大營。

他就要看,看到這些活生生的面孔,看到這些活生生的軍兵,只有看到,他才不會變成窮兵黷武,不會認為國事是填色游戲和傷亡比例的交換。

朱翊鈞來觀潮閣,來港口不是來接俘虜的,不是來耀武揚威的,他是來接陣亡英烈回家,把他們妥善的、體面的下葬到英烈祠之中,他要對得起萬民對他的期許。

“陛下圣明,大明得天幸有明君圣主。”張居正聽聞皇帝如此說,才明白了,皇帝的根本目的。

作為大明皇帝,陛下的權力是無限大的,而在這種情況下,陛下還是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戚繼光看了陛下一眼,陛下始終還是那個萬歷元年的陛下,希望大明軍容耀天威的陛下。

都說大明戎政健康是他戚繼光這個大將軍的功勞,戚繼光打了一輩子仗,他打得贏倭寇北虜,但打贏了反而還要戴罪立功的次數可不少。

其實大明軍容耀天威的根本原因,上報天子下救黔首軍魂能夠建立的原因,還是因為陛下。

在大船緩緩靠港的時候,大明皇帝的龍旗大纛高揚,鼓聲、號角聲開始響起,一隊隊身穿鐵渾甲的軍兵,手持丈二鉤鐮槍,站得筆直目光嚴肅,朱翊鈞從觀潮閣緩步走出,站在了棧橋旁,站在海風中靜靜地等候著。

三百二十名緹騎舉起了手中的燧發火銃對準了天空,鳴放三聲后,向著大船走去,他們將一個個帶著銅制銘牌的靈柩抱在了懷里,走下了棧橋,來到了皇帝的面前。

朱翊鈞從張宏手中接過了一面團龍旗,蓋在了靈柩之上,低聲說道:“回家了,回家了。”

征伐安南之戰,第一階段三個月的時間,大明一共陣亡軍兵273人,其中包括后勤和操作不當炸膛軍兵,只要犧牲在戰場上,就都是英烈,但靈柩一共有280個,里面有七人,是明香社的漢人,他們不是大明軍,但等同英烈待遇。

這其中五人,是大明軍攻伐到了之后,主動投靠,并且積極在升龍城內活動,為大明軍刺探情報,被鄭主察覺擒殺,大明軍在攻破升龍城后,在升龍城王宮里,找到了他們五人,從尸骨的痕跡而言,這五人遭遇了非人的折磨。

還有兩個衣冠冢,這二人也是明香社投靠漢人,他們兩個潛入升龍城軍庫,點燃了升龍城最后的七萬斤火藥,自己也葬身于火海之中。

誠然,這七個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報仇。

明香社是鄭主為了管理漢人特別設立的衙司,手段絕對稱不上溫和,而這七個人他們的妻兒老小,都被欺凌致死,他們目的是為了報仇,他們甚至在行動前,就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準備。

可結果是極大的減少了大明軍攻城的傷亡,那七萬斤火藥,要是打到大明軍身上,不知道又有多少死傷。

駱尚志請求以英烈待遇安葬,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分,朱翊鈞照準,他們都是為了大明而死,本就應該極盡哀榮。

朱翊鈞挨個走過了這些靈柩,將一面面團龍旗蓋在了他們的靈柩上,將一塊塊代表著功勛的功賞牌,交給了他們的家人,直到每一個靈柩都走過,朱翊鈞才站定,對著張宏說道:“起靈吧。”

“英魂歸鄉!”張宏往前走了三步,大聲的喊道。

太子在北衙,扶靈柩的是年僅十一歲的老四朱常鴻,他是嫡次子,王皇后的第二個兒子,今年起開始和老二朱常潮一起南巡。

朱常潮對政事完全沒什么興趣,他對顯微鏡里的世界更感興趣,他到了松江府,就泡在松江醫學院里。

朱常潮的醫學老師是范無期,就是那個在解刳院里自己判了自己無期的瘋子范應期。

張居正和戚繼光看著長得高高壯壯的四皇子,彼此眼神里都是擔憂。

老四朱常鴻少有多智,十一歲已經把四書五經讀完了,連算學的考試都十分優秀,同樣,他在武道上的天賦,也開始逐漸顯現。

朱常鴻長得比年長四歲的太子都要高,而且手臂也要粗上一圈,就角力,朱常治已經不是朱常鴻的對手了。

朱常鴻對生產圖說、公私論、生產圖說、階級論都很感興趣,他已經把生產圖說給讀完了。

老四還經常去西山煤局,甚至拜了魏友山這個大工匠為師,他對生產力提高有自己的見解,到了松江府,就喜歡到造船廠去。

老四經常說一句話,就是誰掌控了生產力,誰就掌控了權力。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朱常鴻天生愛人,對于天生貴人而言,天生愛人這個品行是極其寶貴的。

朱常鴻的性格真的很好,他從來不為難下人,朱常治小時候不這樣,還因為為難下人,挨過王皇后的揍,而朱常鴻完全沒有這種經歷了。

老朱家的老四,都是有說法的。

這樣的人,不讓他爭取皇位,那都是對天分的浪費。

“鴻兒第一次扶英烈靈柩,定要仔細,多聽張大伴的提點。”朱翊鈞叮囑著朱常鴻,示意他不要在葬禮上出現什么差池。

“父親,孩兒定會仔細周全,英烈為我大明江山社稷,死不旋踵,孩兒定會謹慎,不會對英烈不敬。”朱常鴻長揖領命后,跟著張宏開始治喪。

他遇到不懂的就問禮部諸官,還問張宏,不僭越更不逾制,治喪順利進行,沒有出現任何的差池。

這是朱常鴻第一次公開亮相,大明朝官、水師軍兵,對朱常鴻的印象極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朕真的不務正業目錄  |  末頁
朕真的不務正業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8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