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我為長生仙 >> 目錄 >> 第205章 天下大吉,當開壇講法,傳法脈于蒼生 |
第205章 天下大吉,當開壇講法,傳法脈于蒼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為長生仙 第205章 天下大吉,當開壇講法,傳法脈于蒼生 在十余年前,被齊無惑種下的那一枚‘種子’,在經歷過了十多次春秋輪轉,在以其中神韻逸散于天下,令這人世間在這十多年當中進行一次修行之道的蛻變,令此間人人皆可修行的時代。 如同陰陽流轉。 因這一枚種子,讓這人間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大世。 而這道人十余年講道說法,而這威武王的兵鋒所向,令此人間氣運磅礴,反饋而來,也讓這一枚種子破土而出。 這動靜實在是非常地微弱。 稷門之下,九座石碑,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皆在看著這石碑,全神貫注,物我兩忘,周圍的動靜都似乎被忽略,如癡如醉,但是,就算是在這樣無比專注的情況下,卻也是硬生生沒有能夠察覺到絲毫的變化。 最先發現這等變化的,是青衫文士。 伏羲的龐大神念無時無刻不籠罩著媧皇所在的人間。 尤其是那個叫做丘的少年人出現之后,伏羲的神念和專注力都已經被他提高到了極限,為了遮掩人間的動靜,甚至于不惜主動出手,遮掩氣機的變化,掩蓋了大日的流光。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種子的發芽,聲音雖然微弱,于其耳中,卻如轟然雷鳴! 伏羲的視線從沒有一步登天的丘身上瞬間拉回來。 而后在下一刻立刻投落在了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的稷門下九碑之前。 在他的眼中,道的概念和漣漪瞬間變得清晰可見,以此人間化作了土壤,以此紅塵灌溉,根須已經蔓延至于人間的每一處角落,和人道氣運,以及地脈之力相合,而后,破開裂隙! 一根嫩芽伸長出來。 散發出一絲絲大道源初,最高無上的境界氣息。 這氣息伏羲極清晰,極明白,呢喃道:“這是……” “御之氣。” 是御的境界感悟。 是十余年前齊無惑種下的那一道氣息。 能夠讓大道清晰無比,皆在眼前展露出來的道韻,是天樞院司法大天尊都無比渴求的玄妙之力,是無上之至寶,是伏羲認為當年齊無惑所作所為,極端愚蠢的緣由。 而現在,這本來不可能出現的事情出現了。 種子發芽了。 伏羲不得不承認,他好像貌似有那么千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有一點點小小的錯了。 縱是千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卻終究不是斷無可能。 這位已經經歷過了無數歲月,其存在和陪伴著人間和人族的時間,幾乎和人族本身的歷史一樣漫長的古神忽而有一種恍惚,他是起源之蛇,也是毀滅的神靈,本身的存在就是不朽的。 對于他來說,時間沒有意義。 萬物都如同虛幻。 可此刻,太極天皇大帝感受到了時間的流動。 他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絲驚訝和溫和,甚至于是恍惚,他眼前仿佛看到了一條道路,是時間的道路,自古老的時代,身披獸皮袍服,手持著長槍大笑,一步一步走來,每一代在這一條道路上都只是一個身影,那些身影都是故人。 原來,媧的孩子們,也已經成長到這樣的層次了嗎? 旁邊道人氣息剎那之間變化,變得磅礴幽深,伏羲側身看向齊無惑,眼底浮現出了一絲絲異色,御之氣息未曾消散,反倒是生根發芽了。 這甚至于比起十多年前的狀態,更好! 在十多年前,齊無惑所得到的道韻,并不強大。 只是御之狀態的一縷。 想要將這一縷道韻持而保之是絕無可能的! 只要參悟,就必然會有消耗,而此無根之木,無緣之水,哪怕是以齊無惑的悟性和道心,也只可以參悟約莫十年時間,就會徹底消散了,可是現在不同! 現在,它已經生根于人間,生長于紅塵! 伏羲幾乎可以確定,這一縷御之氣息和感悟,仍舊很微弱只是一縷。 卻已是—— 生生不息! 這個特性,足以和常態的御相比! 也就是說,只要齊無惑不要竭澤而漁,每次領悟一絲絲,就足以讓他一直體悟下去。 甚至于,如果心中狠辣獨絕一點…… 青衫男子心中浮現出了對于這嫩芽的最大的利用方法,那就是將其立刻摘下來,納入自身的內景世界之中。 而后令這氣息常駐此身。 如此掠奪,就可以常常地去體悟這一股無上機緣神韻。 那種狀態下的真正境界自然和御還有天壤之別,可若只是從御之氣持而保之,生生不息的表現來看的話,那時候的齊無惑從外面看,就是一位御尊! 那樣的話,再修持下去,繼續突破,絕對會是另外一種氣象。 但是伏羲卻不曾開口。 他先前,就已賭輸了。 他現在看不準眼前的道人。 或者說,伏羲知道,自己的道路是掠奪蒼生之道韻于我一體,而這個道人,卻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道路,齊無惑放下了手中的青竹,看向伏羲,道:“是他見我,是我見他。” “他的天命來了。” “我的道,也該來了。” 青衫男子撫掌笑道:“那么,你的道是什么呢?” 他是真的好奇。 齊無惑回答:“我來做給你看。” 黑袍男子踱步,朝著前面走出了一步。 于是此身氣機,開始平平淡淡地朝著更高的層次攀升。 不緊不慢,不急不緩,徐徐而來,如同陽光雨露,如同春風拂面,自然而然,他一步一步走向塵世紅塵,走向那九座石碑,而在這自然而然的動作,卻已經攪動了這人間磅礴氣運。 青衫男子看了看蒼穹,似乎看到了九天之上的諸神, 他忽而笑了笑,道:“罷了,罷了。” “你這魚竿,便借我來用上一用。” 伏羲伸出手,這一根青竹所做的魚竿直接落在了他的手中,青衫男子看著這筆直如同南山之竹的釣竿,看著這魚線,魚鉤筆直,上面無餌,于是抬眸,道:“伱釣一魚為丘,為人間一甲子氣運春秋鼎盛。” “我也合該如此。” “釣一釣這漫天神佛。” “各界大帝!” 人間氣運如旋渦,磅礴而起,九天之上,諸神瞠目結舌,皆已經窺見了這人間之氣運的巨大變動,此刻,人間諸國已經統一了大半,氣運覆蓋面積極廣闊,極遼遠,蜿蜒綿延萬萬里不絕。 此刻卻朝著中心點開始緩緩坍塌,匯聚。 如此之動靜。 再加上先前伏羲所做的事情,遮掩大日,屏蔽氣數。 自然而然地讓天街諸神的注意力都落在了那伏羲的身上。 “如此之異變,必然是伏羲所做!” “是!” “除去了這位聲名狼藉,但是實力超凡脫俗的太極天皇大帝,還有誰可以做到這一點?!” “更何況他之前才把大日都給遮了。” “定然是他!” “嘶——,人間這樣巨大的氣運,一旦動起來,必然是石破天驚,不行,不行,絕對不能夠讓伏羲真的把這事兒搞出來,就算是沒有辦法阻止,至少也得要看著他,看到他到底在做什么!” 因為伏羲的名號,因為伏羲先前的所作所為,在這一瞬間,幾乎是所有仙神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位羲皇大帝的身上,無數的法寶被激發出來,無數神通開啟,一位位仙神—— 甚至于包括玉皇大天尊。 包括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 乃至于是玄都大法師,太乙救苦天尊的注意力都落下。 去尋找伏羲。 他們很快地就發現了那男子的身影。 伏羲一身的青衫,神態灑脫,手持釣竿朝著城外走去,神色從容,釣竿垂落有紅塵為線,直鉤為餌,顯而易見,極不凡,且行且歌曰—— “負命者,上鉤來!” 這聲音似乎是循著這氣數變化,天機流轉,直入了天穹之上。 如此做派,如此的從容不迫。 “定然是他!” “他到底要做什么?!” “羲皇……釣魚卻只是用直鉤,他欲做什么?!” 南極長生大帝微微皺眉:“伏羲老謀深算,其每一步絕非無的放矢。” “最喜將極重要之事放在簡單的舉動之下。” “嬉笑怒罵于六界,斷不可以小覷他。” “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要注意!” 天樞院司法大天尊道:“伏羲嗎……,古老之御而已,早已重傷。” “我必可以取而代之!” 但是雖然如此,他還是極為鄭重,極為重視,自己的注意力幾乎全部都落在了那伏羲身上,他雙手按著手中的配劍,俄爾低吟道:“負命者,上鉤來!” “這是對我等的挑釁啊!” “如此大世,如此天命,浩蕩磅礴!” “非天庭者,如何可負;非仙神者,如何能負!” “舍我其誰!” 玉皇自然也是如此。 伏羲的名號實在是太過于巨大,在這一瞬間就吸引了所有仙神們的注意力,硬生生讓各部天神都默許了采取手段觀測人間,九天之上,仙神佇立,或者張目遠眺,或者取出諸多法寶,或者腳踏著祥云,右手抬起,遮在眼簾之上。 唯北帝子不同。 一雙妙目似乎借此機會,巡游這塵世,尋找另一道身影。 風起云涌,而人世之間,紅塵滾滾。 有三人。 年少者入紅塵而遠去。 青衫牽引著諸多注意力和視線,承受著無數的推占和卜算。 乃至于各類希望可以干擾他狀態的神通。 而背對著青衫伏羲,有穿著黑色袍服的男子一步一步走入紅塵之中,他的神態恬淡安寧,眸光溫和,仿佛徹底的化入了這紅塵當中,這十幾年來,人們認識這位在九座石碑之前講法的道人,都笑著打招呼。 道人也都溫和回答。 他一步一步走出,每一步的距離都一樣,他仿佛就在這紅塵之中,卻仿佛又和紅塵脫離,他最后走過來稷門,走到了那九座石碑之前,周圍的人們都認出來這位將道的道長,于是都讓開道路來。 所以此地的人雖然多,路雖然窄。 齊無惑還是一路走到了這九座石碑之前,視線落下,看到這九座石碑之前的文字,看到了那綻放出來的嫩芽,自有一股清氣升騰而起,在這人間流轉,也讓齊無惑的靈臺空明。 在這時候,道人的本能似乎是在催促著他。 將這眾生渴求的大道之氣吞入口中,咽下腹中,乃至于容納內景世界。 這是生靈的本能! 是所有修道者對于大道最高層次之感悟的欲望。 但是道人只是垂眸笑了笑,移開了目光。 遵循于修行者的本能,并非欲望,那是我。 而自勝者,曰強。 道人盤膝坐在了這九座石碑之前。 這樣的畫面,人們在這十幾年前早就已經熟悉了。 他們笑起來,打招呼道:“今日先生講道經的時間是要比起往日早很多啊。”這個道人雖然只是講述最為基礎的道經,但是講述道經的造詣卻是公認的奇高無比。 ‘簡直就像是這一卷道經是他寫的一樣!’ 有人這樣評價。 每次聽他講述道經,都會有和之前相比截然不同,更新的體悟。 當發現這個道人要講述的時候,人們都收斂了先前的神色,都在這里盤膝坐下,認真傾聽。 道人視線那一枚綠芽之上掃過,靈臺通明,神色溫和,開口講述道法。 人們聽得如癡如醉。 不知道時間之將過。 天上群仙諸神的視線則是撇開了這道人,追溯伏羲遠去。 西門大沖也在那些聽聞講道的人之中,他感覺在夫子的講述之下,自己對于道的領悟也越來越深了,只是心中遺憾,馬上就要到了夫子講述最后一段了,那種沉浸于道韻之中,卻又戛然而止的感覺,實在是不好。 那道人講述到了修行吐納的最后一段。 已經有人們開始緩緩睜開眼睛,準備起身行禮。 道人的聲音頓了頓。 旋即不停,繼續講述下去! 所有聽聞講道的人皆是面色微驚愕,旋即心中微動,本能感覺到了一種鄭重之感,趨身前聽,道人嗓音溫和,開口講道,第一句話,已是開篇恢弘無邊—— “我性既肇” “受此含元性,明明太一初。根大樸,全即在玄虛。” 太一之道! 玄虛之道! 根本大道! 人道氣運,因此而動,道人身邊的綠芽晃動,開始生長,而氣運磅礴,忽而暴動,如同石破天驚,沖天而起,諸仙神剎那之間反應過來,皆是齊齊變色—— “氣運動了,怎么會是這樣?!” “不是伏羲?!!” “怎么可能,引動這般巨大氣運之浪潮的,除了伏羲,還能夠有誰?!” 那青衫男子轉過身來。 折斷魚竿,對著天穹群仙抬手遙指,大笑之! 一道道視線皆遲滯。 旋即猛然逆轉,看向人間,看向城池,看向那諸聽道者當中,見九座石碑之前—— 見那黑袍道人! 見真武蕩魔,見太上玄微。 見齊無惑! 當是仙神見我! (本章完) 佰度搜索悠久小說網.Хw全集TXT電子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