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國師  >>  目錄 >>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大明國師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國師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

詔獄外,聞訊趕來營救孔希路的勇敢士子們將大門堵得水泄不通。

他們聽說,國師和錦衣衛指揮使,都來到了詔獄。

他們不知道,孔希路這個他們心目中的偶像,此時已經走在了叛變理學的危險路上。

這些士子想要鼓噪聲勢營救孔希路的行動并沒有成功,因為錦衣衛的繡春刀已然準備出鞘。

“放肆!”

看到士子們越過警戒線企圖靠近詔獄大門,守著木質柵欄的錦衣衛們看向了領頭的百戶。

“再敢向前踏出半步,格殺勿論。”

百戶模樣的錦衣衛頭領手舉令牌,厲聲喝道。

士子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露出遲疑神色。

“爾等速速離去!”

他們很清楚錦衣衛是什么人,洪武時期錦衣衛是親軍上十二衛里,最接近皇帝的部隊之一,而在如今的永樂時期,在谷王謀反失敗后,朱棣對錦衣衛進行了徹底的換血,現在的錦衣衛負責京師要害之地守衛的基本都是由燕軍老卒擔任,可以說,站在他們眼前的每一名錦衣衛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悍卒。

這些錦衣衛,手持長刀和弓弩對準了那群勇敢的青年士子們,眼神凌厲而充滿肅殺之氣,這讓士子們更明白,若是自己等人今日強闖詔獄,越過了這道木柵欄,錦衣衛是真的敢殺人的。

士子們被他們嚇住了,紛紛后退了回去,但卻依舊用自己的方式支援著孔希路。

——他們站在詔獄大門口高呼孔希路的名字。

錦衣衛的頭領見狀冷笑起來。

他們還算識相,如果這幫士子真敢硬闖詔獄,恐怕會尸骨無存。

然而就在這時,忽然有人發了瘋似地往前走來,他揮舞著胳膊。

人群在他的鼓噪下,又有了開始躁動的趨勢。

“你們不能帶走孔公,必須讓陛下下旨才能.”

當他跨過木柵欄后,話音未落就迎來了數把利刃。

血花綻放在空中,鮮血噴灑出去濺到其余士子臉上和脖頸上。

他們驚愕地看著自己同伴倒下的尸體,難以置信地看著繡春刀那滴著血的刀刃。

“膽敢擅闖詔獄者,死。”錦衣衛頭領收回長刀,淡漠說道。

這一刻所有士子都噤若寒蟬,再也沒有了任何的爭議與反抗,但他們也不愿意就此離去,而是全部默默地轉過身,安靜地等待詔獄內的結果。

片刻之后,在紀綱等人的簇擁下,姜星火熟門熟路地從里面緩步走出,拔刀的錦衣衛們立即給他讓開一條道路。

士子們并非都是變法的反對者,有不少人也被姜星火在長街上的表現所折服,此時倒是也維持了基本的秩序。

“國師大人,錦衣衛為什么要關押孔公?”

“是啊,孔公威孚海內,怎么可能參與謀逆呢?”

“孔公只是受邀來國子監講學,他有什么錯?”

“還望國師大人能給我們一個解釋!”

他們圍攏上去,七嘴八舌地說道。

姜星火當然不能直接告訴這些年輕的士子,孔希路是他用來釣魚的魚餌,若是把魚餌放跑了,魚也就不咬鉤子了。

“孔希路觸犯了律法。”

姜星火沉聲回答道。

“什么樣的律法,會令南孔家主淪為階下囚?”

“這種事情,怎么會發生呢?”

士子們不解,他們覺得事情絕不應該如此簡單。

“偽帝建文余孽與之或有勾結,若是確實調查無罪,錦衣衛自然會釋放。”

姜星火的語速平緩而有力,仿佛在敘述一件與自己毫無干系的事情:“錦衣衛奉陛下旨意辦事,我無權插手,爾等若是對此有異議,盡管可以上告天聽。”

“那國師是來做什么的?”

“自然是確保孔希路不受到任何傷害。”

說罷,姜星火便在侍從甲士的簇擁下揚長而去。

眾多士子們呆愣在原地,久久沒能反應過來。

不過很快就有士子對錦衣衛大聲喊了起來:“孔師何罪之有?伱們無權對他施刑!”

紀綱黑著臉讓人關死了詔獄大門。

孔希路在國子監講學時被抓,此消息瞬間驚爆南京城的每一條街巷,整個城市頓時炸鍋了。

“怎么回事,孔希路怎么會突然被錦衣衛抓走?”

“孔希路不是南孔的家主嗎?他是怎么得罪了錦衣衛?”

“聽說孔希路和新學的首倡者姜星火鬧矛盾了,具體原因不知,出頭的椽子先爛,孔希路反正是遭殃了。”

“新學,什么新學啊?我怎么沒聽說過。”

“姜星火那套學問唄,難怪孔希路會被錦衣衛抓起來,這肯定是和姜星火脫不開關系!”

“不可胡言亂語,孔公威望如此之高,這種謠傳一旦傳揚開,不僅僅是姜星火,就連整個新學都要遭殃!”

“這有何妨?難道理學不是國朝正統學問嗎?理學的學子就不是人嗎?我就是理學的忠實擁躉!”

南京城里,人心浮動,各種謠言四散,有人說是孔希路所代表的的理學和姜星火所代表的新學之間的爭斗,也有人說是錦衣衛想要借題發揮,還有人說是因為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無論哪種版本,對輿論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姜星火的新學從誕生開始,便受到了廣泛的質疑,這一次的風波愈演愈烈,仿佛一場席卷天下的暴風雨即將降臨。

孔希路是孔子的后人,也是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士林中,絕大多數人都尊敬他、信服他。

現在,這個他們尊敬、信服的人卻被錦衣衛抓走,幾乎讓人感覺自己的精神支柱動搖了。

不管是誰,遇到這樣的事情,第一反應都會害怕和惶恐,特別是剛剛從快樂的建文時期走來的國子監的學子們,他們對未來也充滿了迷茫。

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

這件事情就像是一粒石子扔進湖水中,湖水濺起的漣漪擴散開去。

新學是一門剛剛興起不久的學問,它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但是也惹怒了很多人。

在大明,學者和文官密不可分,學術上的事情,嚴格地來說,就是廟堂上的事情。

這是一股龐大而復雜的廟堂漩渦,一旦新學冒頭,其實便注定不可避免的要成為弄潮兒,之所以現在才越滾越大,乃至于跟變法攪在一起,只能說是風云際會到此時了。

而這一切,都源于姜星火看似極不理智的舉動。

錦衣衛抓人的說法,糊弄糊弄士子們還行,在官員的眼里,永樂帝肯定不會有任何表態,而沒有姜星火的授意,剛官復原職的紀綱敢抓孔希路這樣的人嗎?

本來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來應對孔希路的進京,然而此時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姜星火此舉不止引起了士林輿論沸騰,還使得朝堂之上的形勢微妙變化,這使得很多文官也感受到了威脅,甚至連內閣都隱隱有些顧忌。

“大皇子殿下,今日姜星火惹出禍端,陛下必然會召對詢問,到時您打算如何應對呢?”

朱高熾的府邸里,楊士奇問道。

作為大明的常務副皇帝,朱高熾如今實際上履行著皇帝的職責,負責處理天下大事,對于孔希路進京早有耳聞,但因為顧及太多,加上很多人對孔希路頗為推崇,所以他覺得并無什么大礙,并未插手此事。

“先靜觀其變吧。”

朱高熾坐在椅子上,咳嗽了兩聲道:“軍中鬧騰得很,父皇最近心情不佳,我想這個時候沒人敢跳出來蹦噠,而且或許是父皇默許姜先生來做這件事的。”

以楊渤為正使前往安南調查的使團,在姜星火解決完番使傷人案后兩天就已經回來了,帶回來的消息準確無誤,胡氏確系權臣篡國,并且偽造了一系列東西來欺瞞大明。

大明的戰爭機器已然開動,征安南是個板上釘釘的事情,在此之前最讓朱棣煩心的就是將軍們的將階評定問題。

這個問題非常棘手,燕軍里的不同派系的平衡,原本南軍的降將們的情緒,這些都是要考量的,畢竟現在朱棣是坐天下的,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而評定等級本身就蘊含著某種排序,正所謂“凡有血性,必起爭心”,怎么樣才能讓這些血氣方剛的將軍們服氣.最起碼得表面服氣,是要仔細權衡考量一番的,中間還少不了各種暗示和勸說以及妥協。

只能說,姜星火給他找了個好活。

楊榮在一旁沉吟了幾息,方才謹慎地說道:

“不過我倒是有些奇怪,按照常理來說,姜星火做事是很周全的一個人,為什么會干這種冒失的事情呢?會不會是有什么謀劃在里面?”

原本往日還算是門庭若市的大皇子府邸里,此時其實并沒有幾個人。

這便是說,永樂內閣原本有七人,解縉、胡廣、黃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楊榮。

如今解縉已經交卸了內閣差事,去了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當他的《明報》總編,專業對口,干的是有滋有味;原本在內閣里排序僅在解縉之后的黃淮,則是調任到了跟他重名的黃淮布政使司任由參議(從四品);而胡儼也在這一輪文官職位調整中升官去了國子監擔任祭酒;“二金”里面的金幼孜一貫是永樂帝的孤臣,跟內閣玩不到一塊去,也很少來大皇子朱高熾的府邸上登門拜訪。

所以內閣實際上就剩下了胡廣、楊士奇、楊榮,跟著朱高熾干活。

可胡廣是個墻頭草,大家都知道不能跟他交底的,所以親近些的,就剩下“二楊”了。

朱高熾見楊士奇沒給楊榮接話,曉得兩人的觀點不一致,倒也沒再說什么,而是岔開了話題說道:“父皇之前交代我,要尋些賢才補充進入內閣,二位可有推薦的人選啊?”

楊士奇想了想說道:“大皇子殿下可聽過楊溥?”

朱高熾幾乎是未加思索便答道:“自然聽說過,跟勉仁(楊榮字)和金幼孜都是庚辰科(建文二年)的進士,如今是在翰林院作編修吧?”

“正是如此。”

楊士奇點點頭,說道:“楊溥為人樸實正直,廉潔好靜,恭敬謹慎,乃是不可多得的賢才,殿下若是有意,可以親自考察一番。”

朱高熾看向話不多的楊榮:“勉仁覺得呢?”

“其人可靠。”

見楊榮也是這般說法,朱高熾大略有了定奪,若是能解決如今內閣嚴重缺員的事情,那可真是能讓他輕松不少。

“楊榮、楊溥、楊士奇。”

“倒是湊了個‘三楊開泰’!”

朱高熾也開起了玩笑。

見朱高熾心情不錯,楊榮和楊士奇也紛紛笑了起來。

就在氣氛逐漸和諧的時候,朱瞻基忽然拿著個什么東西出現在了門口。

見兒子懂禮貌,知道自己跟閣臣議論事情的時候不能進,甚至不敢出聲打擾,朱高熾心里也很欣慰,他招了招手說道:“進來吧。”

朱瞻基步伐端正地走了進來,先是沖著朱高熾行禮,又沖著楊榮和楊士奇行禮,然后才躥到了朱高熾的懷里。

“剛從大本堂放學?”

“是的父親大人。”

朱高熾看著兒子手里反光的玩意,隨口問道:“這是什么東西?”

朱瞻基脆生生地答道:“這叫放大鏡,是水晶石磨出來的,先生送給我們每個人一個,說是能用來更好的觀察事物,要格物致知。”

朱瞻基記憶力不錯,大略說了一下姜星火方才從詔獄回到大本堂講的東西。

當然了,由于是教小孩子,在大本堂講的肯定跟在詔獄里與孔希路講的,從難度上不是一個等級的。

朱高熾接過水晶石放大鏡,發現果真如兒子所說,只要照到的東西都被放大了,映在眼睛上,可謂是纖毫畢現。

楊士奇也接過來仔細瞧了幾眼,點頭贊賞道:“你們的先生確實有點本事。”

這里便是說,姜星火那么忙,肯定不可能天天過來給小孩子們開蒙上課,只是隔幾天去一次,所以大本堂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先生,大多數是從翰林院里選出來的飽學之士,而朱高熾等人知道姜星火今日去了詔獄,所以壓根沒往姜星火身上聯想。

聽到這話,朱瞻基立刻昂首挺胸起來,得意地說道:“那當然了!姜先生可厲害了呢!而且他做出來的東西都很有趣!”

“哦?”

聽到是姜星火給朱瞻基的,朱高熾和楊榮、楊士奇的神態,頓時有了變化。

“父親大人,怎么了?”

朱瞻基聰慧,很有眼力見,自然曉得說了姜星火的名字,氣氛便變得不一樣了。

“沒什么,你先去你娘那里玩,你舅舅(張安世)從江南回來了,現在正跟你娘敘話呢,這小玩意先給爹把玩片刻,稍后再還你。”朱高熾哄著兒子說道。

朱瞻基聽說張安世回來了,倒也有了些興奮,朱瞻基雖然早熟,但終歸是小孩子,他只曉得整個家里就舅舅能跟他玩到一起去,舅舅還會帶著他斗蛐蛐,帶他去街上,給他買各種各樣好吃的、好玩的,所以把放大鏡留了下來,便徑自離去了。

看著兒子難得有幾下蹦跳的身影,朱高熾也是笑了笑。

當朱瞻基的身影消失不見,朱高熾的笑意收斂了起來,目光掃向楊士奇和楊榮,輕聲說道:“你們覺得,這個東西如何?”

兩人的臉色變了變,他們這種聰明絕頂的人,當然曉得大皇子是什么意思。

事實上,屋里的三個人,對理學都是有著不錯造詣的,他們很清楚理學格物論和認知論的缺陷到底在哪里,所以朱高熾能想到事情,他們也能想到。

“姜星火絕不是無的放矢,這個放大鏡,是有些說法的。”

楊榮沉默了半晌,緩緩道:“新學.確實是有些超出想象,但也有可取之處,我聽胡儼說,國子監里,新學的學術氛圍很好,有一部分監生們是真心喜歡新學這種格物致知的方法,譬如前段時間風靡南京的制造熱氣球的熱潮,國子監里的生員,但凡有些家底,能承擔得起絲綢等物花費的,都會湊個熱鬧。”

“你們認為,新學能取代理學嘛?”朱高熾扭頭繼續向楊士奇詢問道。

姜星火行事異乎尋常的激進,讓人不由地想到,他會不會走最激烈的極端,也就是直接廢除理學,所以朱高熾在私人場合里的擔心,不無道理。

事實上,朱高熾也確實聽到了一些風聲。

“不錯歸不錯,但理學還是瑕不掩瑜,我不認為新學能夠取代理學。”

楊士奇斟酌用詞,說的委婉。

楊榮則翻了翻手里的放大鏡,也是面露難色,他想了想才說道:“理學固然有些地方讓人詬病,但也不失為一門好學說,太祖高皇帝定理學為大明的官方學問是極有說法的,若是貿然將其廢黜,必然引發天下震蕩。”

見說到了關鍵處,楊士奇起身關了門。

隨著“吱呀”一聲輕響,房間內的氛圍迅速地嚴肅了起來。

“理學不可廢,至少現在不能廢!這個念頭動都不能動,姜星火做的事情很危險!殿下必須去勸勸陛下,這也是我一開始說的意思。”

楊士奇嚴肅地說道:“不管怎么說,理學現在是我大明的官學,理學可謂是如一條滾滾東流的大江一般,匯聚了天下的士人學子,如果貿然將其毀掉,就仿佛是大江改道一般,必然會引發嚴重后果,到時候天下大亂,對朝廷不利,甚至直接會影響到陛下的統治根基。”

楊榮也是眉毛皺起,理學在天下士子心中的影響力無與倫比,雖然他個人對新學沒什么成見,但雙方的力量對比是如此的明顯,楊榮不認為姜星火有一絲一毫的取勝希望。

“殿下可是收到了什么消息?”

在兩人凝重的目光中,朱高熾點了點頭。

“陛下有意扶持新學,與姜星火私下承諾過,若是在這次論戰里,新學能夠戰勝理學,那么就要動一部分選官相關的制度。”

“難道是要恢復三舍法?”楊士奇失聲道。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之一,即用學校教育取代科舉考試,顧名思義是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舍,外舍兩千人,內舍三百人,上舍一百人。

學生依據一定的年限和條件,由外舍升入內舍繼而升上舍,最后按科舉考試法,分別規定其畢業成績并授以官職,也就是“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相當于官員資源的傾斜,這也是王安石試圖培養變法得利階層的努力。

除此之外,三舍法還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那就是學生是以在舍讀經為主,以濟當時科舉偏重文詞之不足.而這就意味著,單獨的一套教育選官體系,如果放到今天,也一樣能起到單獨開辟新賽道培養學習新學的官員的作用。

而在宋哲宗紹圣年間,甚至曾一度廢科舉,專以三舍法取士,直到宣和三年才詔罷此法,也就是說,這是有過歷史經驗的,是可以代替科舉的另一種取士制度。

“不錯。”

朱高熾點了點頭,說道:“國師有意設立大明行政學校,不僅用來培訓官吏學習變法相關政策,還想要在其中恢復三舍法,培養一部分學習新學出身的官員。”

“這”

楊榮和楊士奇的面色都變得凝重無比。

動科舉制度,這是要掀了天的大事,可比抓孔希路性質嚴重多了。

畢竟科舉制度,是當下最重要的選官制度,國子監的衰落,是必然的。

而姜星火恢復三舍法,自己搞自己的官員培養體系,這是很犯忌諱的一件事,而且幾乎觸動了所有官員的現實利益。

“殿下怎么看?”

沉默良久之后,朱高熾才悠悠地吐露了內心的真實想法:“程朱理學是孔孟之道的延伸,而且理學的核心便是三綱五常,若是將理學視為禁錮的枷鎖,那么其實同樣也可以看做是保護的圍墻,科舉制斷然不可更改一旦更改,天下的讀書人怕是會寒心,這些人皆是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怎可一朝廢棄十年苦功?”

說到底,朱高熾跟朱高煦是不同的。

從小朱高熾接受的就是理學教育,而朱高煦退學后,接受的是拳腳教育。

理學在朱高熾的心中,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而且他本身就非常熱衷于研究學問,經常召集一些大儒講經,這種固化在人的腦海里二十余年的東西,是很難被抹除的,不代表朱高熾本人有什么問題。

而且實話實說,站在朱高熾的立場上,他要為整個大明的穩定考慮,朱高熾支持變法,是因為永樂帝支持變法,他需要順從永樂帝的主張,而不是他本身有多么信姜星火的東西。

朱高煦則不然,他本來就是白紙一張,還討厭理學,被姜星火的東西塞滿了以后,脾性和學識跟以前相比,又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自然是越學越信,而且基于對文官集團的相看兩厭,朱高煦也天然地支持對廟堂的改變。

學問和政治,在大明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如今到了變法的關鍵期,也就是兩種不同學問的殊死斗爭的時候,誰堅定,誰動搖,就能看出來了。

“臣懂了,只是如此一來,殿下和陛下之間怕是產生矛盾,畢竟姜星火已經成功的挑起兩邊的爭端,這個時候若是姜星火再想我們所想的那樣,向陛下公然提出廢除理學或是恢復三舍法.”

楊士奇欲言又止,這次道統之爭,導致天下的有名的大儒都涌進了南京城,每一日來求學的讀書人也隨之絡繹不絕。

楊士奇甚至聽說了,遠在關中的大儒曹端,都千里奔波趕了過來,只為捍衛理學的榮耀。

在這種背景下,理學若是被廢除,必然掀起軒然大波,整個大明的局勢必然變得緊張。

“這才剛消停不到半年。”楊榮也在心里哀嘆了一聲。

“我會入宮勸諫父皇,防患于未然的。”

朱高熾輕舒了一口氣,下定決心道。

他停頓了一下,忽的無奈地笑了:“只是我怕,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夠阻擋父皇的腳步。”

“嗯?”

楊榮和楊士奇一愣,旋即明白了。

經過姜星火的蠱惑,陛下的野望已經不僅限于大明周邊了。

陛下想要“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陛下想要成為千古一帝。

這個想法在文官們眼中,那就是燒錢,那就是破壞穩定那就是窮兵黷武,簡直太瘋狂了。

可是在現在的朱棣眼中,他卻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隨著姜星火變法的推進,與處理日本、朝鮮、安南等國家相關事務的初顯效果,他的雄心壯志已經徹底顯露了出來。

朱棣的偶像是李世民,剛剛登上帝位的他,下定決心是要跟李世民一較高下的。

李世民少年戰神,“一戰擒兩王”安定天下,擊敗突厥和吐谷渾開疆拓土,建立貞觀盛世,朱棣想要超越他,不增強國力怎么行?

眼見著姜星火以霸術強國卓有成效,江南大批的棉紡織品被制造了出來,等待著大明軍隊開拓市場賺取利差,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在對內變革上,朱棣怎么可能不支持姜星火?

在朱棣這種狠人眼中,過去理學衛道士們就對他口誅筆伐,現在成了絆腳石,阻礙了他前進的腳步,恢復三舍法還好,就算是一腳踢開直接廢了理學的官學地位,也他真能干出來的事情。

當朱高熾來到不遠處的皇宮里時,卻意外地發現,除了姜星火,自己的二弟和三弟都在。

“胡儼那邊新報上來的,不是前幾天報給你的,這都是些什么玩意?!”

朱棣把一摞子撕下來的壁報摔在了地上。

孔希路被錦衣衛抓進了詔獄,立即、馬上,就引發了大規模的反彈。

三皇子朱高燧也抱著一堆文書,這都是在南京城街頭巷尾傳播的帖子。

輿論反映很大,即便是朱棣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而這件事是姜星火一手操辦的,所以朱棣只能問姜星火。

在皇帝和三個皇子面前,姜星火倒也沒什么好隱瞞的,他坦然說道:“孔希路已然敗于我手。”

朱棣蹙眉道:“你說孔”

說到一半,朱棣有些不可置信地望向姜星火,姜星火點了點頭。

“什么?!”朱高燧的反應有些驚訝。

而朱高煦則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畢竟在他的心里,師父簡直就是超脫凡俗的存在,贏才是正常的。

“怎么贏得?”

姜星火原原本本地復述了一遍兩人辯經的主要過程。

朱棣的神色有點復雜。

雖然有些東西聽不太懂,但孔希路的名聲,他是聽過的,既然能把孔希路辯贏了,那想來天下大儒,怕是真沒人能贏姜星火。

而姜星火的這套理論,顯然解決了理學解決不了的東西。

如此說來,姜星火是真的不聲不響,又干了一件大事。

朱棣費解道:“既然贏了,那為何不把孔希路放出去?好讓這些士子也都心服。”

“未必心服,甚至口服都困難,畢竟不是當眾辯贏得。”朱高燧提醒道。

朱高煦這時候也問道:“那為何師父不選擇當眾贏了孔希路?他是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當眾贏了,豈不是能省很多事情?”

不選擇當眾,自然是因為姜星火在開始前也沒有百分百必勝的把握,是朱高煦以為他十拿九穩而已。

但這話不能說,都已經贏了,說了掉逼格。

姜星火則是答道:“一是他自己現在也不愿意出去,二是不到時候,還需要孔希路這個誘餌。”

“誘餌?國師打算怎么辦?”

朱棣有點感興趣了。

“文人難心服,辯經亦是如此,與其舌戰群儒,倒不如省些力氣,如今孔希路被關進了詔獄,群情洶洶都嚷嚷著要救他,正好能把所有理學宗師都匯聚在一起論戰.我的想法是干脆以孔希路為誘餌,放出風聲去,設三座擂臺,讓理學一方自己選人當代表前來論戰,若是能贏三座擂臺,自可以進來看望孔希路。”

“三座擂臺?”

“不錯。”

姜星火點點頭說道:“一曰王霸,二曰義利,三曰古今,讓卓敬、張宇初、姚廣孝,分別鎮守。”

朱棣明白了姜星火的意思。

變法,所涉及最重要的三個理論難題,就是王霸義利古今三辯。

到底是行與民(士紳)休息的王道,還是行快速強國富民的霸道?

到底是重義,維護作為社會秩序基石的道德體系,還是一切以利為先,追求利益?

到底是師古還是師今?到底是法先王還是法后王?祖宗之法能不能變?

這些問題,若是一一辯論過去,未免太慢,人也太雜,就算有的理學宗師輸了,還有會大把人不服。

而如今卻簡單了。

孔希路是四海名望之所在,他在這個敏感的時間節點上,高度疑似因為道統之爭被抓進了詔獄,如果真搞這么一個擂臺,那么想救他來出名,甚至以此成為下一代理學執牛耳者的大儒級人物,可不要太多。

如此一來,讓他們內部推選出代表來闖擂,推選的自然是綜合了資歷和能力考量的人選,輸了那就得心服,因為是你們自己選出來的。

而如果無人能辯贏新學派出守擂的卓敬、張宇初、姚廣孝三人,那么變法所面臨的主要學術難題,自然也就有了答案。

如果能贏,后面還有姜星火等著他。

事實上,守擂的三人可都不是白給的,無論是“老年版解縉”的卓敬,還是“道門碩儒”張宇初,亦或是“學貫三教”的姚廣孝,哪個放在儒家,也都是大儒級別里面的佼佼者。

“這倒是個妙計。”

朱棣微微頷首。

姜星火繼續說道:“當然,這還不夠。”

“還不夠?”

“還要再加一把火,讓本就激憤的輿論,徹底燃燒起來。”

姜星火從袖中抽出了一封奏疏,遞給了朱棣。

朱棣接過,抬眼一看題目:《請申飭學風以振興人才疏》

“近來理學者高談玄論,究其歸宿茫無憑依,大都臆度之路熟,實地之理疏,只于知崇上尋求,而不知從禮卑處體究,徒令人凌蹴高遠,長浮虛之習,是所謂履平地而說相輪,處井干而談海若者也。

比來士風人情漸落晚宋覆轍,近時學者,皆不務實得于已,而獨于言語名色中求之,故其說屢變而愈淆。聽其議論然巍其處,則皆以聚黨賈譽,行徑捷舉,所稱道德之說,虛而無當,似是佛氏所謂‘蝦蟆禪’耳。”

這兩段說的是理學家講學只務虛不務實,高談闊論以求名聲,全是道德之學,卻是空虛得很,就像是池塘里魚蝦和蛤蟆亂叫一般,姜星火描述的甚是辛辣,想起理學家講學滿口仁義道德的那副場景,朱棣都笑出聲來。

笑完過后,朱棣繼續看了下去。

“自漢唐以來,名卿碩輔,勛業煊赫者,大抵皆直躬勁節寡言慎行之人,而講學者每詆之曰:‘彼雖有所樹立然不知學,皆意氣用事耳’,如此種種,豈不謬哉?此風漸漲,將令后生小子何所師法耶?”

這段朱棣很滿意,漢唐英雄,在儒教理學家嘴里,都成了“不知學”的意氣之人,可朱棣不就是這種人嗎?姜星火要打擊這種學風其實是在給朱棣塑造正面形象,朱棣自然滿意極了。

“學問既知頭腦,須窺實踐,欲見實踐,非至瑣細,至猥俗至紛糾處調查,則不得穩貼,此乃‘火力猛迫,金體乃現’之理。”

這說的是姜星火一貫主張的調查與實踐,算是老調重彈,朱棣看向了最后一段。

“圣賢之學,始于好惡之微,而究于平治天下,究其根本,當見與人情物理相合否?有裨實用否?有益強國富民否?士子學人當身體力行,以是虛談者無容耳。”

姜星火的奏疏寫的相當不錯,朱棣能想象,一旦公布出去,那就是在滿是魚蝦蛤蟆的爛泥塘,又砸進去了一塊大石頭,定然掀起一地污泥。

而這種思想,其實就是事功之學,也就是實學的思想。

思想的改變與廟堂的變革緊密相連,姜星火提倡的東西,是與他的政治實踐緊密結合的,也就是一切變法的東西都要受到事功成敗的驗證,天然地排斥迂腐的高談闊論。

而此時經歷了建文四年,風靡朝野的空疏學風大行其道,如果在學術層面不扭轉這種歪風,永樂新政自然是無從談起的,而南宋末期,也正是因為理學的興起,大家都在搞存天理滅人欲,消極厭戰,以至于雖然有很多忠勇的將士,但還是因為朝政的耽誤,讓四川丟失、襄陽失守,最終蒙古人馬蹄南下,神州陸沉,直到朱元璋時期,漢人才重新收復天下。

而南宋時期,理學是主導思想,把這種兩者綁定起來打靶子,顯然也是姜星火的計劃之一。

“看來國師是有計較的。”

朱棣對于姜星火的計劃,整體而言還是滿意的。

事實上,跟外界猜測的不同,朱棣對于眼下的論戰,其實投入的心思遠沒有評定將階要多。

只要姜星火能處理好這些事情,朱棣不介意適當放權。

畢竟對于朱棣來說,刀把子握在手里,任何人都翻不了天。

今日給你的,明天我還能收回來。

等處理完了輿論上的煩心事,朱棣看了看自己的好大兒,問道:“怎么了?內閣的事情忙完了?”

朱高熾猶豫了片刻,還是說道:“兒臣今日有些不同意見,還請父皇允兒臣陳述。”

姜星火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只是沒料到今天來的這么快。

“你說吧。”朱棣心情還可以,他對著好大兒說道。

“父皇,兒臣認為,理學是國朝根基所在,絕對不可以輕易動搖。”

朱高熾咬了咬牙,最終還是把這句話說了出來。

“嗯?”

朱棣沒有發怒,而是饒有興趣地看了看朱高熾,他又看向姜星火。

“國師什么意思?”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國師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7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