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干宋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決戰
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宿將,劉延慶的感覺真是遭透了。
——劉延慶幾乎百分百確定,只要他出戰,肯定會吃一場大敗仗。
依照劉延慶的想法,是打死不出戰,甚至劉延慶都想撤兵。
可劉延慶這時候再撤兵,那就不是撤退了,而是敗退了,哪怕他前前后后連民夫加一塊一共也不過才死傷了不到三千人馬。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敗退意味著什么?
那就意味著才五十多歲的劉延慶的軍旅生涯和政治生涯的結束,意味著保安軍劉氏也要跟麟州楊氏、豐州王氏、綏州高氏等西軍曾經顯赫一時的將門世家一樣走向沒落逐漸成為歷史。
關鍵劉延慶接受不了自己從西軍的權力中心離開。
劉延慶覺得自己敗不起。
因此劉延慶撤不了兵。
打必輸無疑,還不能撤兵,而耗下去還每天都要承受不小的傷亡。
而且,如今宋軍將士的士氣已經低到了谷底,隨時都有大潰敗的可能。
怎么會這樣?
早知如此,我劉延慶定然不會南下尋求甚么決戰,將自己陷入這般絕地!
話說,我當時為何會率兵南下決戰?
劉延慶想了很久,才想起來原因。
之前劉延慶也跟不少宋軍將士一樣覺得,蟻賊而已,縱然其水軍強大,縱然其據堅城而守難以攻打,可野戰,別說我有三萬多精銳的騎兵所向披靡,就是沒有,也定然能輕松擊敗一群才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有何畏懼?
誰想,李存那賊廝這般厲害,防御不見半點漏洞,攻擊手段又花樣百出,處處占我先機,將他那龐大的兵力運用到了極致,不懂兵法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
劉延慶甚至不無驕傲的想,也就是我劉延慶性子沉穩,換一個稍稍激進一點的統帥,此時怕不是已經吃了敗仗。
可……現在到底該怎么辦?
就在劉延慶站在箭塔上望著遠處獵獵作響的虎賁軍大旗思索著到底該怎么破敵之際,遠處突然來了一大群披麻戴孝的人。
這群披麻戴孝的人,各個臉上寫滿了悲傷和憤怒,就仿佛他們走出的每一步都帶著一個震人心魄的“恨”字。
為首的那人,一身孝服,三十來歲,濃眉大眼,膀闊腰圓,給人的感覺就兩個字——威武。
此人正是鎮戎曲家年輕一代最優秀的將領曲端,他機敏知書,善于寫作文章,富有兵機韜略,歷任秦鳳路隊將,涇原路通安寨兵馬監押,如今還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成為涇原路第三將。
西軍中有一個說法,東姚西曲,說得就是姚平仲和曲端這兩個西軍當中最優的秀青年將領。
而曲端身后的棺材里裝著的是鎮戎曲家當代的族長,和王育一塊將后軍的大將曲奇。
也不知是天意,還是曲奇太倒霉了。
就在昨日,曲奇從后營來到前營,想要找劉延慶談談糧草已經不足了的事。
誰想,曲奇剛進入前營,就飛來一塊炮石,正中曲奇的腦袋。
正應了那句話,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曲奇的死,給劉延慶部宋軍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精神沖擊,使得劉延慶部宋軍將士緊繃的精神再也繃不住了。
可一心在找破敵之策的劉延慶,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所以才有今天曲端他們抬棺來見劉延慶的一幕。
曲端一行人來到劉延慶所在的箭塔下,齊刷刷的單膝跪地,曲端大聲請戰道:“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都統若堅持不戰待死,請降下軍令,叫鎮戎曲家好男兒為我大宋一戰,滅此賊寇!”
曲端這話,已經不是不客氣了,而是赤果果的在罵劉延慶了。
劉延慶一聽,青筋直蹦,就想發作。
可讓劉延慶萬萬沒想到的是,不等他發怒,在場的并不是曲家部曲的將士竟也紛紛單膝跪地抱拳:“請都統令我等出戰!”
見到這一幕,劉延慶暗道:“壞事矣!”
劉延慶知道,他再也壓不住手下驕兵悍將想戰的心了。
劉延慶當然知道,這些驕兵悍將為什么想戰。
試想一下,一連半個多月每天都要飽受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飛來的炮石要了自己的小命的巨大心理壓力,有多少人能不在快要崩潰的邊緣想:“死在戰場上也好過現今這般不知自己甚么時候就被炮石砸死!”
關鍵,你劉延慶就只會叫我們冒著鋪天蓋地的炮石等死,你倒是拿出來點東西啊,半個月了,打又不打,撤又不撤,就眼睜睜的看著我們每天都被蟻賊一點一點的擊殺,你算甚么統帥,我們憑甚么聽你這個廢物的?!
劉光世一臉緊張的來到劉延慶身邊,小聲提醒道:“今日若不出戰,恐嘩變也。”
嘩變!
那可是有可能會將統兵將領給宰了的可怕之事。
那可是對統兵將領不滿至極的集中爆發。
那可是比劉延慶被朝廷免職離開西軍的權力中心還可怕的事。
這一刻,劉延慶才意識到,他一直力壓這些驕兵悍將,不讓他們出戰,還不讓他們撤退,就讓他們一直在這白白犧牲的做法,有多不妥。
想到沒準下一刻自己就會被亂軍砍殺在當場,劉延慶的冷汗一下子就涌了出來。
就在這時,童貫的催戰文書又到了。
這已經不是劉延慶收到的第一封催戰文書了。
可以說,童貫的檄書一日六七至,且措辭嚴厲,指責劉延慶逗遛玩敵,甚至強令劉延慶立即出兵,必須以剿滅蟻賊來贖罪。
上擠下壓,讓劉延慶忍不住懷疑他自己:“難道我錯了?”
劉光世又道:“哀兵必勝,士氣可用也。”
現如今,不論是哪方,都已經不給劉延慶繼續狗下去的機會了,關鍵想了半個月劉延慶還是沒有想到破局的辦法。
劉延慶在心中默默的一嘆:“事若不濟,天也,非我劉延慶不盡力耶!”
隨后劉延慶簡單干脆的下令:“擂鼓出兵。”
宋軍營寨中發生聚兵這么大的變化,當然瞞不住派了十組觀察哨日夜不停的盯著宋軍大營里一舉一動的李存。
李存親自登上瞭望塔用千里鏡看過宋軍營寨中的變化之后,笑著下令:“叫投石機、拋石器回來罷,準備決戰。”
虎賁軍的一眾將領監軍一聽終于把這群烏龜給逼出來了,全都喜笑顏開,然后他們一邊各自去做出戰的準備、一邊嚷嚷著這回終于能好好打一仗了。
憋了這么長時間的,可不僅僅是劉延慶部宋軍,虎賁軍這邊也同樣憋著一股勁。
——虎賁軍這邊的戰兵最近這半個多月可是每天大魚大肉的養膘,就準備一戰解決這群一直躲在龜殼里的烏龜們。
如今,終于可以建功立業受賞了,虎賁軍的將士當然興奮不已。
等一眾虎賁軍將領和監軍一邊摩拳擦掌、一邊走遠了以后,李存收起笑容,轉為長出了一口氣。
根據武德司和親軍都衛府陸續傳回來的消息,西線宋軍和地主武裝加一起,現在只怕擁有不少于三十萬戰兵,連廂軍、民夫也算上,肯定超過五十萬了。
而這五十萬大軍現在正在對方臘義軍進行最后的圍剿。
可以想象,一旦西線宋軍剿滅了方臘義軍,肯定會向東進發。
李存真不知道自己留在家里的那不到二十萬大軍到底能擋住西線宋軍多長時間。
所以,李存也著急解決掉劉延慶部宋軍,這樣他才能從容不迫的跟西線宋軍進行最終對決。
——李存最不愿意發生的就是,劉延慶部一直這么不打也不走,就在這一直這么拖著自己,等著西線宋軍也來跟自己開戰,讓自己兩線作戰,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李存可就不好打贏這場戰爭了。
好在——
在自己日夜不停的炮雨的騷擾下,劉延慶先挺不住了……
新月陣形是由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在坎尼戰役中首創,以少勝多擊敗羅馬軍隊從而流傳千年的經典陣形。
其實,新月陣跟我國的鶴翼陣效果大同小異。
而李存之所以選擇新月陣,沒有選擇鶴翼陣,不是因為李存覺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而是因為李存不想讓敵人把自己的舉動給吃得太透。
說穿了,李存就是故布疑陣,在心理上給宋軍一定的壓力。
按照李存早就定好的戰略,虎賁軍的新月陣,以戰斗力較弱的二桿子部虎賁軍、梁振部一萬精銳和兩營重甲步兵作為中軍,排成新月形,凸出的一面對著敵人,兩邊是戰斗力較強的親衛左軍、親衛右軍、親衛中軍和蘇東部的一萬精銳,在新月陣的兩端是兩支親衛馬軍。
另外,李存將自己的五百座塔樓及那兩千門小型配重投石機和手拉式拋石器也布置在了兩翼,用以加強兩翼的攻擊力。
至于親衛前軍和親衛后軍則作為李存的預備隊和殺手锏。
等李存這邊布好新月陣前往陣前不久,宋軍也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
宋軍方面有八萬左右的步兵,共排成七十列,以密集的隊形擺在中央,騎兵配制在左右兩側。
從宋軍所擺出來的陣型猜測,宋軍的目的應該是要以精銳的步兵進行強有力的沖擊,突破虎賁軍的中央防線,一舉取得成功。
由此不難看出,宋軍這次是打著主動進攻的目的。
這其實也正常。
騎兵在江南水網難以作戰是一個經典的認知誤區。江南水網只是讓步兵有了船這個增加機動的手段,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騎兵的優勢。歷史上,金軍搜山檢海,蒙古人把騎兵推到越南,朱元章滅張士誠,朱棣靖難,滿清八旗滅南明,都沒有規避在江南使用騎兵,實戰效果也不差,所以騎兵在南方是可以正常作戰的,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進山區。
所以,雖然劉延慶的性子謹慎,作戰技巧趨于保守,但宋軍中有三萬多精銳騎兵,步兵中又有大量的西軍精銳步兵,只有主動攻擊,讓其精銳的馬軍跑起來,才能發揮出其部的最大實力。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劉延慶等宋軍的高級將領知道,擺出來了跟鶴翼陣有異曲同工的新月陣的虎賁軍,打定了防守反擊的主意,他們這邊要是不主動攻擊,這決戰肯定打不起來。
再來說虎賁軍這邊。
李存六千馬軍,還是二流,甚至有可能只是三流水平,怎么主動發起進攻?
而且,新月陣的精髓就是,在于以較弱的中央戰線吸引敵人強大的正面攻擊,然后逐漸后退,誘敵深入,之后再通過兩翼騎兵的“向心攻擊”收攏口袋,從側面給予敵人決定性的打擊。
雙方擺開陣型了之后,便開始試探性的攻擊。
——宋軍那邊主要是以輕騎兵騷擾,看看能不能靠輕騎兵的機動性嚇散或是射散虎賁軍的陣形;而虎賁軍這邊,在李存的指揮下,主要是以塔樓上的床弩和神臂弓擊殺敢進入其射程范圍內的宋軍輕騎,其他人就是死也得給李存死在原地。
在這個過程當中,雙方的布局基本上完全形成。
只等最后的決戰……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