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寫的自傳不可能是悲劇 第六百二十章 模仿犯
海楠島,文昌航天發射基地。
藍天白云下,宛如鋼鐵巨人的發射塔架高高聳立,火箭主體銀白色的外殼上用紅色大字寫著“方舟一號”。
字體旁還有一個星環環繞,簡筆勾勒的飛船圖案,正是“方舟股份”的企業logo……
“燃料注入完成!”
“火箭推進系統壓力數據穩定。”
“導航系統信號接收情況良好,定位精度符合要求……”
火箭下方,不少技術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后的檢修。
至關重要的發動機內部,布滿了復雜的線路和精密儀器,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人類科技的智慧與力量……
而此時的發射控制中心內,大屏幕上閃爍著各種數據和圖表。
控制中心內彌漫著火箭發射前的凝重氣氛,除了偶爾的低聲討論外,只有周圍技術人員手指在鍵盤上敲擊所發出的輕微動靜。
方舟股份總工程師曹國梁,此時聽著耳麥里不斷傳來的發射前最后一次自檢匯報。
看著主屏幕上安靜佇立的火箭箭體,他的眼神中既有發射前的興奮,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畢竟這可是“方舟股份”執行的第一次商業發射任務……
同時,也是國內第一次在正式發射任務中驗證“可回收火箭技術”。
而且發射的還是隸屬于白夜紀自己的第一顆商業衛星……
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都意義重大!
事實上,就連曹國梁自己也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么快。
該說不愧是私人企業,行動力和執行力,簡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快!這就是新公司給他最深刻的印象!
幾乎是技術部門提出什么需求,公司總部的批復最遲都不會等到第二天。
只要能推進項目進度,他們似乎根本不在乎要花多少錢,有多少困難,能不能賺錢……
有一個既有魄力,又慷慨大方的老板。
在這里工作,簡直就是他們這些科研工作者的天堂。
換成以前他所在的單位,從立項到正式發射,耗個一兩年時間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當然,這其中也有上級部門一路開綠燈的原因。
“方舟一號”對外美其名曰是他們自主研發,但除了至關重要的飛行控制系統,其它的硬件設備幾乎都是采購自華國的各大航空航天體系。
得益于華國龐大成熟的航天工業體系,大到火箭箭體,小到一顆螺絲釘和軸承。
已經具備完整產業鏈和成熟工藝體系的華國航天工業復合體,就是他們最優質的完美供貨商。
不過航天工業產品可不是你想買就能買。
這自然少不了上面的和默許。
要知道這些年在“可回收火箭”領域,華國本就在奮起直追。
而除了飛控系統和發動機外,其它相關技術瓶頸這兩年基本都已經被一一攻破。
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無獨有偶,幾乎是在“方舟股份”成立的前后腳。
華國居然又奇跡般的開發出“可重復使用液氧補燃循環技術”,讓國產發動機技術突飛猛進。
并依靠之前的雄厚積累,很快就制造出第一代“液氧甲烷可復用型火箭發動機”!
再加上白夜紀自己開發的“在線規劃制導軟件”……
這股“東風”,直接將“可回收火箭”最后的兩塊技術拼圖補滿!
什么是天時地利人和?
曹國梁有種感覺,這“方舟股份”從創立開始似乎就有如神助。
缺什么給補什么……
跟國內那些苦哈哈的同行相比,完全不像是來艱難創業的,更像是直接來摘桃子的……
只能暗自感慨,那位胡少手眼通天,捕捉商機的眼光也是無比犀利!
“對了!不是說胡總今天會親自來現場嗎?他人呢?”
眼見一切自檢項目正常,即將進入正式發射階段。
曹國梁看了看手表,轉頭問身邊的副總工。
“哦!聽說是到現場去了,好像是要提前拍一些宣傳短片。”
“這樣啊……”
曹國梁倒也理解的點點頭。
跟他之前主要對公的單位不同,迎合市場化的私營企業畢竟要拉投資拉客戶,做宣傳是必然的。
看看人家馬斯克,除了是太空叉的CEO,本身就自帶話題性和流量。
他發一條推特,偶像效應帶來的宣傳效果,完全不下于幾個億的費……
想了想,畢竟是外行人,擔心對方的宣傳會有錯漏,他放下耳麥。
“這樣,你先盯著,我過去看看。”
“好的曹工。”
曹國梁來到現場觀景臺附近,就看到幾個記者模樣的人扛著攝像機和反光板,正以“方舟一號”為背景,對準了一位拿著話筒的美女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下午好,現在我們所在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基地。
我背后的就是今天即將發射,由‘方舟股份’自主設計研發的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方舟一號’。
其箭體直徑為3.35米,全箭高度約49.5米,起飛重量219噸,起飛推力約368噸!
該火箭采用兩級構型,其一級和二級發動機均使用華航科工六院開發的,國內首款液氧甲烷可復用發動機,綜合性能指標與“猛禽”相當。
與傳統發動機相比,這款發動機在擁有可重復使用特性的同時,使用成本也進一步降低……”
美女主持人正聲情并茂的在錄制解說視頻,曹國梁靠近聽了一陣,有些滿意的點點頭。
技術信息和各種公開指標基本宣傳到位。
與無法現場展示的飛行控制系統相比,這款火箭最大的宣傳亮點無疑就是這款新型發動機了。
根據燃料不同,火箭可分為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
目前的航天發射主流是液體火箭,主要是液氫液氧、液氧煤油、液氧甲烷三種。
而在大部分的專業人士眼中,液氧甲烷無疑有著其它兩種燃料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
它是目前可復用火箭最理想的動力燃料,沒有之一!
首先是因為液氧甲烷燃燒產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綠色環保的同時,推進效率也相當不錯。
它的理論比沖355秒,低于氫氧但高于液氧煤油。
(“比沖”:表示火箭發動機消耗1公斤燃料,能產生多少秒的推力,是火箭發動機的首要性能指標。)
其次,它的燃燒結焦少,發射后管路更干凈,沒有積碳問題,這一點非常適合回收重復使用。
然后就是它價格便宜……極其的便宜!
液氧甲烷原料豐富制造簡單,甚至可以用你家天天在燒的天然氣提純獲取,每公斤成本才5塊錢,是液氫的1,也不到煤油的一半,堪稱“白菜價”!
最關鍵的一點,甲烷在宇宙天體中普遍天然存在,比如火星上就可以直接就地取材,大量制備甲烷。
還有土衛六、冥王星……
對下一步即將進入深空探索階段的地球人類而言,這完全就是一座座免費的“加油站”。
省錢、高效、維護方便、儲備豐富,這樣的特性讓液氧甲烷特別適合大規模重復發射,順理成章的站上當今商業航天的C位!
就連太空叉野心勃勃的下一步“星艦計劃”,也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液氧甲烷作為燃料,據說正在進行相關的攻關研發。
從這一點來看,他們至少已經領先了一小步!
曹國梁聽了一會兒,才想起來自己是干嘛來的,可找了一圈,卻并沒有在現場看到胡一飛的身影。
問了問,這才在不遠處的臨時休息區里找到了一身藍色合體西裝,正低頭看手機的胡一飛。
在他旁邊,一個大波浪卷的女人正在溫柔的給他整理發型和服飾,似乎是在幫他做拍攝前的準備。
不過胡一飛似乎看的很專注的樣子,任由女人擺弄,只是一直盯著手里的手機。
曹國梁稍微走近了些,這才隱約聽到手機里傳來的聲音……
……采用6.21英寸三星AMOLED屏幕,搭載驍龍845處理器,安兔兔跑分超30萬……
后置雙攝DXOMARK評分105分,微整形美顏等功能,定價是目前最便宜的驍龍845……
強化了語音助手“小愛同學”的智能場景應用,同時精簡了76的系統音效,新增白噪音功能……
印度市場份額30.3、歐洲市場增長率超過999……
呃……
曹國梁腳步一頓,腦袋上冒出幾個問號。
不是拍火箭宣傳短片嗎?
你臨時抱佛腳看手機是個什么操作?
“胡總?胡總?”連叫了兩遍,胡一飛這才從認真學習的氛圍中清醒過來,抬頭就看到曹國梁站在自己面前。
“哦!曹工啊,你怎么來了?”
“這不是聽說你在這邊拍宣傳短片,所以特地過來,看看你這邊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忙的。”
曹國梁下意識的掃了一眼胡一飛的手機。
“沒問題,有關重點宣傳內容,你們不都發我郵箱里了嗎,放心!我背了好幾遍,不會出錯的!”
“呵呵!那就好!”
“胡總!那邊準備好了,您可以過去了!”
就在這時,一個記者模樣的人跑過來,指了指不遠處的拍攝現場。
“好!我馬上過去!”胡一飛應了一聲,這才看向曹國梁。
“曹工,既然來了,那就一起過去,順便幫我把把關,有什么遺漏的你隨時提醒我。”
“好!”
很快,以背后佇立的方舟一號為背景,攝像機鏡頭對準了神采奕奕的胡一飛。
“各位航天迷、科技發燒友,大家好!我是方舟股份胡一飛。
喜歡‘八戒’和‘八豆’系列產品的朋友對我應該不會陌生。
不過今天我們不聊AI,不聊汽車,咱們聊聊今天我們即將發布的主角——方舟一號!
由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可回收商業火箭!
在我看來,這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華國航天從“國家隊”到“全民航天”的重要里程碑!
過去,火箭發射成本高、不可回收,就像一次性筷子,用完就扔,資源浪費嚴重。
而眾所周知,國際巨頭早已布局可回收技術,迅速搶奪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
那么我們的商業航天如何彎道超車?
答案就是我們的方舟一號……
可回收、低成本、大運力,讓華國航天事業從‘燒錢”走向‘賺錢’!
我們的可回收設計,讓一級火箭垂直著陸,可重復使用10次以上,單次發射成本直接降低78!
同時采用全不銹鋼箭體、超強度碳纖維復合材料,自重降低32的同時,強度提升了58。
我們研發的‘升降組合緩沖系統’,通過分級氣囊與魚叉緩沖機構,將著陸沖擊力降低89,讓火箭像羽毛般輕盈降落,讓鋼鐵巨獸學會優雅轉身。
另外,我們的‘方舟一號’還搭載了全球首款‘零結焦積碳引擎’,比沖提升31,單次維護成本降低92。
過去發射一顆衛星,火箭成本占74。
而我們現在將火箭成本占比降至33,省下的錢可以多造9顆衛星!
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算法優化、軟件開發等環節,首創‘智能姿態捕捉系統’。
通過動態調整的智能捕捉,實現火箭著陸姿態的毫米級精度控制,毫秒級的控制誤差!理論回收成功率提升至99.8!
安全!可靠!還有極致的性價比!
方舟股份的目標,是用最清潔的燃料,點燃最遙遠的夢想!
讓科研機構、商業公司甚至個人都能負擔得起太空探索。
星辰大海的門票,從此將不再昂貴!
是的!我們不是在造火箭,而是建造通往未來的方舟!
各位朋友,如果你是衛星公司,方舟一號讓你用更少的錢,發射更多的衛星!
如果你是科技愛好者,方舟一號讓你見證華國航天的‘黑科技’!
如果你是投資者,方舟一號是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風口’!
方舟一號,它不是一款火箭,而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華國商業航天,從此‘可回收’!
我們的每一次發射,都是對地球引力的一次勝利!
我相信,一個人對奇跡的信念,永遠是一個奇跡能夠產生的首要前提!
今天,我們讓這個信念落地為鋼鐵與火焰的史詩……
方舟一號,用技術說話,用數據證明。
未來已來,你……準備好了嗎?”
曹國梁:“……”
看著手指鏡頭,做出帥氣pose的胡一飛,曹國梁臉色越來越古怪。
語氣神態慷慨激昂,情緒到位,各個數據和參數仔細一琢磨……聽著好像也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
這種將復雜參數轉化為可感知的比喻,將產品功能上升到人類文明高度的“宏大敘事”,旁征博引用數據增強共鳴,同時通過“限量”“冠名權”制造產品稀缺性……
嗯……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好像是誰的模仿犯?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