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斷章取義的國外學者
對于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疑問不少,主要的也就有六點。
上述說了三點,第四是「工程」不依靠《今本竹書紀年》有關西周年代的記載。
一味斷定其為偽造,有很多人也不認可,因為學術界對其真偽尚未有定論。
第五點是「工程」使用的碳14計算程序,僅有68.3的置信度。
第六,「工程」對一個晉侯墓的碳14測量,得出若干個差距較大的數據。
而「工程」在不同的論文中,使用了不同的數據,這似乎有漏洞。
另外,一些海外學者對「工程」的學術道德產生懷疑。
這里主要還是公元前899年周懿王‘天再旦于鄭,的日食問題。
然而,在國外,早已經有人指出,這個日食及其對西周年代的意義。
一些海外學者覺得《簡本》完全沒有提到國外學術成果,是缺乏一定的學術道德的。
可是,我們國內的學術研究,卻需要參考外國人的研究?他們研究的就是對的?
比如說,通過天文學研究,而將武王伐紂的年代,定為公元前1046年的美國學者。
這一學術,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
而我們的《簡本》,對此只字未提。
還有,甲骨文專家董作賓,早就指出「天再旦」是發生在天明時刻的日食現象,并將此一天文現象發生的年代,定為公元前966年。
后來,南朝學者方善柱,在1975年發表的論文中進一步指出,公元前966年有誤,正確的年代應為公元前899年。
至于「天再旦」的問題,因為《簡本》篇幅有限,未能將前人的工作一一羅列。
還有,「天再旦」的報道,有不妥當之處。
后來對碳14方面的背景知識,提供了進一步的介紹和解釋。
除此之外,還有霓虹的小澤賢二也對工程根據「歲在鶉火」,而把武王伐紂年份定為公元前1046年,而不是1027年,提出了批評。
理由是我國確定金木水火土五星為歲星的時代,是在戰國時期,不能據此認為該句中的「歲」就是木星。
難道這些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專家會不知道五行?他們會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這些人能夠想到的東西,我們都想不到?
2003年4月12日的這次辯論,熱烈程度和效果遠遠超越前兩次,甚至出現了驚人的辯論高潮。
批評「工程」的學者中,特別是蔣祖棣這人很有意思,要知道當年他在國內,也算是有點學術地位。
但是,去了丑國之后,人家的研究就更有意思了。
《蔣文》最重要的內容,是討論「工程」對「武王克商」年代的研究。
《蔣文》作者注意到,「工程」使用的是oal系列樣品程序。
他特地向牛津大學求得這一程序,并以此驗算了「工程」發表的、為數不多的碳14數據。
結果,他算出的年代置信范圍遠遠大于《簡本》公布的「擬合」數據。
《蔣文》介紹說,oal程序系列樣品計算法,雖可獲得較窄的置信區間,但只有6
20年左右」的要求。
而挑選置信范圍小的計算法,可以將武王伐紂的年代壓縮到幾十年內,從而排除44種說法中的大部分。
也就是說,「工程」為了排除更多的觀點,寧愿犧牲其方法的置信度。
《蔣文》又指出,「工程」依據的oal程序的系列樣品計算法,不代表國際公認的樹輪校正法。
國際碳14專家,已指出這一算法的過程中,夾雜了人為加工的成分,所得到的年代并不準確。
其人為成分是指,在計算中碳14專家需要考古專家提供考古的「系列樣品」。
即一組分期明確,而又有每一期的上限年代和下限年代的考古樣品。
而考古學家很難提供如此精確的樣品,勉強為之,則帶有很大的猜測或人為成分。
《蔣文》以「工程」在澧西的考古報告為例。
「工程」的斷代方法,將澧西各個文化層,以西周各王為名稱。
如:第一期是「文王遷澧至武王伐紂」,等等,這樣的斷代法稱為「間隔的」。
而《蔣文》作者本人,曾在澧西主持過考古發掘,其報告在1992年公布。
他所用的斷代方法,稱為「漸序的」,就是將各個文化層以大概的年代范圍標出。
如:第一期是「先周期」。
二者的區別在于「間隔法」要求各期,在具體年代上有明確的上下界限。
相鄰各期,在時間上必須彼此斷開,不能有交錯;
而「漸序法」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只標出籠統的王朝的早中晚期。
《蔣文》強調,在商周考古中,「工程」的「間隔法」非常不實用。
因為出土的陶器、谷物、木頭等物品,并非隨新王的即位而改變。
再者,從某下層取出的樣品,并非肯定代表這一層的年代。
比如:做棺材的木料,可能在過去就已經準備好,并非在死者去世的那年砍伐的;
因此它的碳14數據,就不能視為它隸屬的那個文化層。
《蔣文》的結論是,「工程」所謂的「多學科研究」的創造,主要還是用非文字證據的研究來解決西周年代問題。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而考古地層的劃分、出土陶器的分期,以及年代誤差,有數百年的碳14技術。
這對史前考古很有幫助,根本不能應用在需要具體年代要求的西周年表的研究方面。
從學術角度看,《蔣文》對「工程」的批評有理有據,是非常客觀的。
「工程」所犯的錯誤,不是某個學術觀點上的,而是方法上的,是致命的。
在會議上,蔣祖棣向與會者,口頭介紹了他的文章的主要觀點。
最后并以自己帶去的計算機,和oai序列程序,當場對「工程」公布的碳14的若干數據,重新進行驗算。
既然是反對人士,結果很明顯與「工程」的有差距。
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