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透漏一些絕技
水銀應該沒有人會喜歡,所以就算仿制古瓷,一般沒必要,誰也不會弄上一些金屬汞來膈應人。
不得不說,景鎮那邊還是很有底蘊的,只是聊了幾句,陳文哲就大有收獲。
本來他還以為,自己在做舊方面已經很厲害,知道、了解的很多。
去賊光、包漿術、水銹術、土銹術、血沁術、雞爪紋,打磨術、蛤蜊光,這么多技術,有幾個人能全知全能?
但是他忘了,任何一個行業,都是與時俱進的。
當然,古代的一些技術達到巔峰,現代人很可能做不出來。
但是,相同效果的肯定能做出來,就是用的工藝不同。
這就跟大學生和小學生解答應用題,小學生會更難因為知識面太窄。
而大學生就不同,他可以使用很多高級技能,來變著花樣解答小學級的應用題。
在制造行業也是這樣,而在做舊手段上,反而現代人更加厲害,因為可以得到、使用到的東西更多,見識、信息渠道也更廣。
從古到今,古玩就是熱點,但是任何朝代,都不如明末民國和現代社會,更加追求做舊的極致。
因為到了近代,做舊之后的古董,實在是太賺錢。
所以,近代一來,各種各樣的做舊方法就冒出來了。
在這一點上,陳文哲原先是誰也不服的,但是,他的見識有所欠缺。
不懂就學,不懂就問,當然,你想要學習別人的技術,自己也要透漏一些絕技。
想了一下,陳文哲發現,他能拿得出手的做舊高端技能,好像也就只有從秘色瓷上得到的氣泡相關的知識。
剛才他雖然籠統的說了一下破泡,還有破泡之后時間對瓷器的洗禮。
要說真正的干貨,還真是不多。
現在就算是為了拋磚引玉,也算是回復一下兩個老頭,讓他們知道,關于宋代五大名窯的做舊,他也不是一無所知。
特別是相關青瓷,他更是最頂級的專家一級。
比如泡青漿,這是鑒定北宋天青釉專用術語,這種瓷器浸在水中清洗,水會微顯天青色,水變濁,如漿。
與泡黃漿相關聯,這也是千年自然老化形成的特征,非人力所為,一般人可仿不出。
其他還有氣泡坑,鈞窯釉面氣泡里的氣,因高溫跑出,繼而縮釉,縮釉中央留下一個小坑,曰“氣泡坑”。
另,桔皮紋就是由若干個小小的氣泡坑組成,與氣泡眼有明顯區別。
再就是氣泡眼,在窯里燒造時形成,泡里氣跑出,而釉面不收縮,外呈圓形小口,內呈球形大洞,明顯區別于氣泡坑、縮釉氣眼、縮釉棕眼。
古瓷的氣泡眼、縮釉氣眼、縮釉棕眼,其內是漆黑的,少部分是古銅色。
再說縮釉氣眼,在窯里燒造時形成,氣泡里的氣跑出,繼而釉面收縮。
外呈圓形小口,內呈球狀大洞。
區別于氣泡眼的是,外小口四周有明顯的縮釉。
古瓷的縮釉氣眼內,漆黑,或在外口顯冬瓜霜,或在外口顯黃色小斑點,洞口大點的,可查到百年陳附跡。
除了縮釉氣眼、縮釉棕眼,還有縮釉洞眼,這也是窯里燒成,胎中有易燃物,或有可氣化的固體,遇火消失,繼而釉面收縮,其內空洞無定形,內漆黑。
與棕眼有明顯區別,棕眼內是一派珊瑚石景象。
最后陳文哲有說回破泡氣眼,這種現象在鈞窯里常見。
釉下大氣泡,因歷經千年腐蝕風化,氣泡中心釉薄處,率先破裂。
顯示出球狀洞眼,古瓷洞眼里漆黑,常有臭干黑集聚其內,或有百年陳附跡鉆入。
這一次陳文哲說的就很細,而且說的比較深,要是不懂,就真的聽不懂。
兩位老人也不恥下問,剛才他們吐了干貨,這一次陳文哲好不容易也吐口了,他們怎么會放棄?
所以,接下來陳文哲有解釋了氣泡、棕眼的形成。
其中涉及到一種特性,就是過燒石灰。
其實這算是燒窯的一種,對于其他問題,他還有多少忌憚,認為兩個老人可能比他厲害。
但是真說到燒窯,他還真不怵任何人。
過燒石灰說的是石灰石遇到高溫,會燒成熔融狀,不是白色,而是藍黑色,放在水里三天都不化解。
如胎中含有過燒石灰顆粒,出窯后,遇水并不開炸,須經幾十年﹑上百年才會膨脹,而造成胎體炸裂。
因顆粒大小,深淺的原故,而有炸瓷,炸線,棕眼炸包之說。
棕眼此術語特亂,在陳文哲的理解之中,特定為古瓷表面混雜有小顆粒,過燒石灰,年久風化后,膨脹,因在表面,而不炸瓷,只是逐漸從釉面沖出小眼跑出,形成空洞,曰棕眼。
仿偽者,洞眼可看出新跡。
炸線是因胎中含有小顆粒過燒石灰,其膨脹﹑力度有限,只能炸出一至幾道線,看線紋,可知過燒石灰的所在。
炸瓷是因胎中含有大顆粒的過燒石灰,膨脹,而炸開瓷器。
一般是炸裂成大縫,很少斷裂。
究其理,炸瓷的過程是幾十年,上百年的緩慢過程。
這種現象,肯定是不容易仿制的,陳文哲也從來聽說過有仿的。
各種隱秘,陳文哲說了一大通,如果不是真正懂行的,直接就聽暈了,就不要說聽明白。
很顯然,兩位老人對于這些知識,也不是很明白,但是他們聽得懂。
雖然沒有說這些怎么做舊,但是他們知道這是真正的干貨。
既然陳文哲說了些有用的東西,他們也不介意投桃報李。
這時他們說到的一些知識,就真正進入陳文哲的知識盲區。
比如瓷器之上的玻璃膠,不要說仿,陳文哲原來就沒有特別注意過。
玻璃膠前人稱陳骨膠,是古瓷年久,釉面硅膠化,微水溶。
新瓷也有硅化膠,三次清洗,便沒有了。
而古瓷,再多次清洗,都有。
玻璃膠特征,一直伴隨著古瓷,直至釉面全部風化脫落瓦解。
隨時檢驗,隨時可感知。
檢驗感知玻璃膠,也是鑒定古瓷的一個重要手段。
聽老周的意思,這種鑒定和做舊的方法,到現在還么人注意到,也沒有人根據這種特征進行仿制、做舊。
這怎么可能?景鎮那邊注意到了,研究的還這么透徹,他們會忍著不用?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