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九百九十八章一個傳奇
抱月瓶又被稱之為“寶月瓶”,其外形最早來源于宋元時期,流行于少數民族的陶制馬掛瓶。
瓶肩左右各有一系,用以掛于馬鞍之側,極具民族特色。
明代時期多以青花做為裝飾,結合抱月瓶自身獨特風韻,將色彩與器型完美融為一體,
使其成為陳設用的器物。
抱月瓶在永宣時期最負盛名,其中的蒜頭口抱月瓶,在康熙和雍正兩朝多有仿制。
而乾隆皇帝更是喜愛有加,因此抱月瓶成為清代乾隆一朝重要的陳設類瓷器之一。
官窯及民窯皆有大量存世,其外形與花樣不斷創新而變化多樣,異彩紛呈。
陳文哲做出來的這件抱月瓶,
器型大、顏色好,加上經典的做舊,現在就算是讓他鑒定,他都找不出任何破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他能夠想到的破綻,他都一一處理掉了。
再看旁邊的橄欖瓶,粉彩的橄欖瓶,做的應該不多,但不是沒有。
剛開始,陳文哲也沒有特異獨行,而是順手做了唯一一件青釉瓷。
原來他做的最多的就是青釉瓷,青釉橄欖瓶做起來自然是不難。
當然,既然做了,又是試手、練習,他自然不會單純的做一件龍泉青釉。
所以他這一次做的是豆青釉瓷器,這種釉色的瓷器,他原來也很少做。。
這一次單獨做一件豆青釉的瓷器,肯定是見獵心喜,而做出的橄欖瓶,
也肯定屬于時代的巔峰之作。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清代不管在哪一方面,都發展到了歷朝歷代一來的巔峰。
就說青釉瓷,其中的青釉是以鐵為著色劑,在還原焰中燒制而成的。
這種傳統的高溫釉,是華夏陶瓷史上最早出現的釉。
且青釉瓷器一直是中國瓷器的主要產品,歷經了東漢、六朝、唐、宋、元,直至明清不絕。
明清景鎮窯繼承了龍泉青瓷的優良水平,燒出了深淺不同的各種青釉瓷器。
但直到雍正時期,才達到了呈色均勻、穩定的燒造水平。
乾隆青釉繼承了雍正時期的杰出風范,愈加純熟穩定,堪比宋窯名品。
所以,這一次與其說是仿制乾隆青釉瓷,還不如說是陳文哲的一次自我考校,看看他的制作水平,相比乾隆青釉到底怎么。
看著手中的豆青釉橄欖瓶,陳文哲還算比較滿意。
這只瓶子撇口,短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
口、底大小相若,瓶體似橄欖,故名。
橄欖瓶清代燒造,以雍正及乾隆時期最為常見,在造型上略有變化,頸部稍長,勻稱秀美。
有素身與瓜棱式之分,為清代流行器型。
此瓶即采瓜棱式,突出了瓶體曲線的流線感,流暢自然,更添優美雅致。
青釉呈色醇厚,勻凈光潤,膩若瓊脂,不論視覺觸覺上,都幾乎達到與玉質亂真的地步,這種工藝水平,空前高超。
這種亂真級的玉質感,就是陳文哲一直所追求的。
只要是做青瓷的,就沒有不想著做成這種樣子。
當然,這只橄欖瓶的藝術品味也是極高,它不僅突出了單色釉質純凈之美感,且青釉隨瓜棱起伏而濃淡有致,增強了韻律感,富于變化。
這種瓷器只要流入市場,就絕對不可能是一千萬兩千萬的事情。
一點點的仔細查看,沒有發現任何瑕疵,陳文哲才滿意的放下它。
放下這只瓶子,陳文哲立即拿起另外一只,這一只就更加特別,因為它就是一只粉彩的橄欖瓶。
為了制作這只瓶子,陳文哲還真是用心了。
而為什么制作這么一只瓶子?難道只是單純的因為它值錢?
不是,相比剛才的豆青釉橄欖瓶,這一只粉彩橄欖瓶明顯更加漂亮,工藝也更加精湛。
但這不是陳文哲仿制這件瓶子的原因,之所以仿制它,主要是因為它是一個傳奇。
只不過,這個傳奇不是乾隆時期的作品,而是雍正時期的經典。
這只瓶子撇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
形似撒攬,因此也是“橄攬瓶“。
這是一件粉彩蝠桃紋橄欖瓶,正品產于雍正景鎮官窯,代表了整個清代粉彩的高超制作水平。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
清代官窯匠師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礎上,發明了粉彩。
據說雍正皇帝對粉彩情有獨鐘,因此當時的工匠對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線條的制作都非常講究,從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輝煌。
這件寶瓶的瓶體,繪制了粉彩八桃兩蝠,因桃子象征“長壽”,蝠是“福”的諧音,寓意福壽雙全。
而那件正品寶瓶,據說乃是帝王后妃做壽之用。
它被很多人認為是當世唯一,國內不少知名的專家,直接聲稱:如此瓷瓶全球存世的只有這件,堪稱絕世。
就在2002年香江蘇富比春拍,它的成交價達到4150萬港元,創當時清代瓷器市場最高價。
你要知道,它的狀態并不是多好,因為根本就沒有被人好好保存!
這件國寶級瓷器,被當做臺燈存在了上百年,怎么可能狀態很好?
它就是一只悲催的,被外國人改造成臺燈的寶瓶!
就算是這樣,二十年過去,這件當世唯一的瓷器,價格翻個兩三倍完全沒問題。
也就是說,這件瓷器,隨隨便便就可以賣出上億的價格。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粉彩的橄欖瓶實在是太少見。
當然,其實不止是橄欖瓶,就算是瓶子在清代雍正時期都十分少見。
你很難想想吧?久負盛名的所謂清三代瓷器之中,雍正時期居然難以見到瓶子?
不管是粉彩,還是青花,在雍正時期都十分少見,所以每出現一件,往往都能賣出天價。
難以想象的事情多了,這就是真實。
百年前,華夏經歷了清王朝覆滅、外敵入侵的戰爭歲月。
在風雨飄搖的歲月中,有的珍寶瓷器葬身戰火,有的則散落民間或流落海外。
這其中,雍正官窯粉彩瓷器傳世極少,瓶類的作品更是極為罕見。
所以,在2002年之前,被稱為雍正時期“登峰造極”的粉彩官窯瓶類器物,成為了華夏陶瓷史上缺失的一環。
據史書記載,景鎮曾經生產過“粉彩橄欖瓶”,可是人們都沒親眼見過。
請:m.99mk.la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