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的系統不正經  >>  目錄 >> 第六百八十七章繁華終落寞

第六百八十七章繁華終落寞

作者:瘋神狂想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系統流 | 腹黑 | 賺錢 | 輕松 | 鑒寶 | 瘋神狂想 | 我的系統不正經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六百八十七章繁華終落寞

為避免釉水與匣缽產生粘連,在燒制瓷器的時候,都會采用粗泥的窯具,將器物托起。

當時耀州窯采用的是三足支燒架,這樣就會在瓷器底部留下三個凹痕。

而采用疊燒的方式,又能節省空間,這樣就難免在器物的內部底面,也留下痕跡。

但是法門寺地宮里出土的秘色瓷,內壁與外底皆光潔如鏡,不見一絲瑕疵。

這樣的工藝水準,只有在上林湖窯場才能夠達到。

最終使用瓷質匣缽,并以釉封護,才能將千峰翠色呈現給我們。

如果說以匣缽燒制瓷器,是制瓷史上的一個創舉,那將匣缽口縫用釉料進行密封的方法,則無異于錦上添花。

在比窯溫還高的溫度下,瓷坯中大量的鐵離子被還原。

這也許就是秘色瓷,質量更好的原因之一!

有人曾經對秘色瓷和普通青瓷的成分,進行過檢測、對比。

數據顯示,秘色瓷中被還原的鐵離子,是普通青瓷的十倍之多。

完全密閉空間里的高溫,造就了千峰翠色,差一點點,就只能是青黃釉。

法門寺地宮發現的《衣物帳》里,有兩口青黃的碗,更有可能是在以釉水密封匣缽縫隙的方法,被發明之前燒造的。

到了此時,陳文哲才恍然大悟,秘色瓷向來都是一個匣缽里,只裝一件器物。

一件秘色瓷的出現,就意味著一件匣缽的破碎!

這樣的燒制手法,絕不可能采用疊燒。

好像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釉面的光潔。

越是向下看,陳文哲的收獲越大,他這時才知道,燒制秘色瓷的匣缽,也很有講究。

它們的泥料,比普通窯具來得更為細膩。

匣缽用料尚如此,秘色瓷坯胎的泥料,更是要比一般青瓷細致,甚至成分也發生了變化。

此外,在燒制完成之后,要將密封的匣缽敲碎,才能得見成品的真容。

這樣一來,成本就高了很多,不是一般階層能夠負擔得起。

所以,這種瓷器從出現開始,就是專門為貴族、皇室燒制。

到了這個時候,這只匣缽的主要經歷,也就差不多看完了。

果然,最后一件瓷器,被放入這件匣缽之中封好,送入窯中。

而從此之后,它就一直被塵封在窯爐之內,直到千年之后的一天,它被大雨沖刷,從腐朽的窯口之內流出。

最后幾經轉折,才來到陳文哲跟前。

這是一只保存完好的青瓷匣缽,它沒有被人打開過。

所以,當年放進去的秘色瓷,還在!

當看到他的時候,陳文哲真是滿心的驚嘆!

只不過,他沒法用語言來準確描述它,只能說漂亮!

這也不能怪他沒文化,實在是它有一種說不出的美。

這是一只蓮花碗,由碗和盞托兩部分組成。

碗為直口深腹圈足,盞托形狀如豆,盤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

碗身外壁、盞托盤面和圈足,均飾以重瓣蓮花,如淺浮雕狀凸起。

瓷胎呈灰白色,細膩致密,顆粒均勻純凈。

蓮花碗施青釉,釉層厚且通體一致,光潔如玉。

它器形敦厚端莊,比例適度,線條流暢,豐腴華美,通體恰似盛開的蓮花,構思巧妙,渾然天成。

工藝就不說了,什么薄如紙肯定是達到了,明如鏡也肯定沒問題,最主要的是其通體的寶光,這是怎么回事?

之前看過圖片,只知道秘色瓷有如水、如冰、如霧,但是真正看到了,陳文哲才知道,那整層釉面,都如夢似幻。

千峰翠色,最終還是綠吧?綠的不深,但是耀眼。

那不是火光,而是一種寶光。

寶光如盈盈秋水?如果說瓷器底部的是秋水,那瓷器表面上的寶光,又是怎么回事?

這不是寶燒是什么?陳文哲很懷疑,這跟北宋的寶石瓷汝窯器,有著直接的關系。

因為這樣的光澤,他除了在銅紅釉上見到過之外,就是使用寶燒技術燒制的瓷器,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仔細想想,先前秘色瓷的制作工藝,里面加入寶石材料了?

好像有,因為添加各種礦石粉末,一時之間,陳文哲也分辨不出到底是什么東西,再說,那些天然礦物不仔細分辨,真的是分辨不出來。

就好像鉆石,沒有加工,和加工之后的樣子,根本就沒法比。

“這東西,肯定跟柴窯和汝窯有關啊!”

最后看了一眼那只蓮花小碗,陳文哲收回目光。

青如天,明如鏡,聲如磬,薄如紙,這幾句形容詞,最早被用在傳說中的柴窯之上。

但是,看到了越窯秘色瓷,陳文哲知道,相比柴窯,它一點也不差。

再說,越窯最后的輝煌,也許就跟柴窯的出世是重疊的。

最后柴窯肯定又被北宋繼承,也就是說,汝窯也傳自柴窯。

傳說加推理,都間接證明,秘色瓷、柴窯、汝窯,應該是一脈相承。

通過最終燒制出來的精品瓷來看,秘色瓷與傳聞飄渺的“柴窯”,肯定有著一些的聯系。

盡管“柴窯”是否存在,依然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但至少在明代文獻中,“柴窯”不止一次地作為幾大名窯之首出現。

對于“柴窯”之名,普遍的解釋是,后周皇帝郭榮本姓柴,應極好某個窯口的瓷器,則將此窯以柴命名,以示恩澤。

明代張應文《清秘藏》有載,論窯器,必柴、汝、官、哥、定。

在上林湖一帶的山里,散落著各個年代的瓷器碎片,有些可以確定年份的唐代殘片,已經非常薄,完全區別于早期越窯器的厚重穩實。

從遺址發掘出來的,燒制失敗的兩只疊在一起的碗底來看,這些殘片更有可能,是來自普通的窯口。

即便如此,器壁不過三四毫米的厚度,也足夠說明問題。

民窯尚如此,那僅供御用的秘色瓷,要達到“瑩薄”的厚度,自然問題不大。

而且在五代,制瓷工藝較唐代更精進。

現在普遍的觀點是,在唐至五代時期,沒有任何一個瓷種,在質量、形制和藝術成就上,可與越窯秘色瓷抗衡。

而“柴窯”,又是代表了這一時期工藝的最高水平,兩相契合,決定了“柴窯”非秘色瓷莫屬的唯一性。

然而,繁華終歸落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的系統不正經目錄  |  下一章
我的系統不正經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