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一萬個我縱橫諸天 第2169章 萬全準備
東方余亮和自己的大軍一起狼狽的逃出了城墻。雖然損失慘重,在剛剛那短暫的幾分鐘時間里,就有數十萬人倒在了城墻內。倒下的野獸數量更是不計其數。但這種程度的損失也是值得的,因為城墻內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防御的點了。他們接下來只需要找到地下空間的入口,或者是自己挖掘一個入口出來,然后狠狠的打進去。把這處地下基地徹底攻破。
其實之前他們嘗試過。從入口之外的地方挖掘地道,直接朝著地下基地的方向挖掘。但敵人似乎是有某種方式探知地下的挖掘,在挖掘到敵人的地下基地之前,他們挖掘的隧道就會和敵人挖出來的隧道連通在一起。
當挖掘的隊伍突然挖穿了前面的泥土。驚喜的以為自己來到地下基地的時候,其實反而是直接闖入了敵人的埋伏場。通常都是剛剛挖通了隧道就挨了一發超級大炮。隧道里地形狹窄,根本沒有地方躲。爆炸的沖擊力直接就將挖掘的人像是炮彈一樣從隧道之中噴了出去,當然噴出去的時候肯定都已經是殘肢斷臂了。
嘗試了幾次之后發現對方的偵察殺招非常的厲害,不管是從哪個角度挖掘都會被敵人發現,然后提前挖掘隧道反制。挖了半天不僅沒能挖掘出進攻的通道,反而是折損了不少人。無奈他們也只能放棄選擇從正門打進去。
地下基地和地面之間必然是有著大規模的物資運輸的。就算是考慮到防御肯定也有幾個人流量巨大的正門。這幾條通道能夠容納大量的人員和物資通過也就意味著從這里進入,軍隊不至于像在小型的隧道里那樣擺不開陣型。
當晚再次偵查城內情況的時候,事后就已經報告了,城內幾乎已經沒人了,他甚至翻越了城墻向內部探查發現就連城墻的殘骸之上都已經沒有人在那里防御了。這也是正常的,地下基地那邊本來就人少。之前剛剛打了一場大戰,損失其實已經不小了。
城墻被攻破之后,沒有這層屏障作為依托。地下基地的人的戰損比其實是大大增加的。就算是不久之前的那一戰,他們在幾分鐘內遭受了幾十萬人的慘重損失。但真的計算整場戰役的戰損比的話,城破之后的戰損比反而比之前更好看幾分。
城墻沒破之前,他們的損失沒有這么慘重,但同樣的敵人的損失更加微乎其微。如果他們繼續依托殘破的城墻防御的話,戰損比還會進一步拉近距離,到那時候防御不了幾天。他們就沒有足夠的人手了。
與其如此還不如退入地下保存有生力量。如此一來的話,地下基地還能夠依托復雜的環境抵抗許久。如果外界暴風雪真的徹底降臨下來的話,進攻也是沒有辦法繼續下去的。也就是說他們只要能夠抵抗到冬天至少算是能夠茍活下來了。冬將軍會平等的懲罰每一個傲慢的沒有做好御寒措施的人。
此時此刻,地下基地之中大量傷員正在救治。同時除了少數居民區和工業區之外,大部分地區都有占地工程師進行改造。在那些地區建立起相應的防御基地。防御著每一條隧道。每一條關鍵的甬道。
這些隧道的墻壁都是用高強度的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厚實程度也相當的高。
為的就是防止敵人在這些隧道之間自己打洞,打亂他們原本的布置。
有了這層鋼筋混凝土之后,敵人打洞至少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夠破除這層厚重的隔離,而這段時間已經足夠他們調集人手。在隧道之中對工程人員實施圍攻了。
與此同時,大量非戰斗人員則聚集在地下基地的最下層,這里并不會以身份地位之類的分個上城區和下城區上下層只不過是負責的功能不同罷了。大量的非戰斗人員聚集在下層,是在從事地熱能采集方面的工作。
沒有了天空之中的太陽提供穩定的能源。自然界的草木就不會自然而然的生長。若是如此的話,他們在這里堅守上一冬天或許可以。但如果敵人明年繼續圍困沒辦法離開地下基地出去搜集食物。搜集各種其他的陽光下才存在的物資。那他們遲早會被圍困死。就像古代被包圍的那些城市,就算是防御堅固,敵人怎么都打不下來,最終也會因為斷水斷糧而無以為繼。
所以此時此刻他們必須要開發出一條除了種植之外另一種從自然介質中吸收能量,轉化出有機物的模式。這不只是為了食物的來源,更重要的是在極端情況下他們需要靠這種方式凈化空氣。
這一次的敵人學習能力很強,能從戰爭之中總結各種經驗教訓。這也就意味著這幫家伙打著打著就會發現地下基地的空間雖然廣闊。但由于位于地下,不與外界通風。空氣很快就會變得渾濁,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在地面有通風管道。
這些管道就算安排的再怎么隱蔽?時間一長遲早會被敵人找到發現。而只要堵上這些通風管道。地下基地之中失去了良好的空氣循環系統。光是人們呼吸產生的廢氣消耗的氧氣。就足以讓地下基地的人不攻自破了。
誠然他們攜帶了大量可以凈化空氣的藥品和液態的氣體。可這些都只能解一時之困,想要持久的在地下作戰就要形成自循環。要么是在地下獲取了足夠的能源。模擬陽光進行照明,在地下進行大規模的種植。要么就是找到一種光合作用以外的可以吸收自然界的能源來凈化空氣的方式。
對于以生物科技起家的他們來說,后者相對來說更加容易一些。那些戰斗木馬。雖然大部分都在戰場之中自爆了,但還留下了許多基因種子,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特化了能量吸收的。
只要在有溫差的地方,他們就能夠利用這部分溫差。來轉化成自己所需要的能量。從而進行類似光合作用一樣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的過程。
事實上地球上也有一些古老的菌類可以利用海底火山的熱能來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機物。只是他們的生存環境都比較極端。并且效率也很低。除非地球人對此有巨大的需求,否則的話想要培養改造他們不知要等到什么時候,或許永遠都用不上。
而地下基地之中此刻的最下層正有大量的工人忙碌著搬運著一條小管道,有人專門負責打洞,將管道插入地下深處,有人則負責焊接這些管道。又或者是指揮地熱工廠的工程建造。
水會被直接注入地下。隨后在被地熱能加熱到幾乎沸騰之后,又被輸送上來,因為管道形成了一個連通器一樣的結構。加上一邊是冷水,一邊是熱水。這個過程幾乎不消耗能量,甚至冷水的一邊會自動的向下灌注,冷熱水兩邊的高度差。也會進一步加劇這個輸送的過程。從而更加有效地利用地熱能源。
熱水會被輸送到培育間,特殊的菌類的底部會被一層保溫板緊緊包裹,這樣一來這些菌類的上半部分暴露在常溫的空氣中,下半部分卻處在高溫接近沸騰的水中。巨大的溫差讓他們可以高效的利用水的高溫,來轉化成自己生長所需要的能量。
培育室并不需要多么復雜。這也就意味著培育的規模可以很大。不需要陽光,也就意味著培育間可以層層的疊放,對空間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如此一來,理論上就足以承擔整個地下基地所有人的消耗。
相比于空氣,水源的問題稍微好解決一些。但其實也沒那么容易解決。地表的降水其中會有一部分滲透到地下。在地下累積起來形成一條條完全沒有任何暴露在地面區域的地下河,地下基地有一部分就連通著這些地下河,可以從那里源源不絕的獲取水源,但這些水源終究是有可能被敵人破壞掉的。所以城中的水源也需要循環利用。有專門的菌種區域,負責吸收凈化水源之中的有機物,吸收其中的有害物質,從而實現水源的循環利用。
為此大量的污水甚至會直接通過蒸餾這種浪費能源的方式,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質為了減少這其中的能源浪費,在已經大規模換裝內燃機和電動機之后,地下卻依舊保留了幾臺巨型的蒸汽輪機,利用地熱能蒸餾污水,并且維持整個城市的能源消耗。
這種種工程在這個時代來看堪稱是一種奇跡。如果沒有外來力量破壞的話,這個系統能運行成千上萬年。在這段時間里就算是一直不通往地面,只要有人維護這套系統,理論上也能持續的運轉下去。
而這些是地面上的聯軍沒有想到的,在他們想來這種挖掘地洞的方式,就算是全員躲進去了,也躲藏不了多長時間。食物就算足夠。水源,空氣等一系列問題。也足以讓這個密閉的系統崩潰。
東方余亮也是個狠人,他并沒有第一時間派人發起進攻,而是找到了所有的入口。在入口的大門處埋設大量的爆炸物,這些大門就算再怎么堅固也不可能單靠大門的堅固本身來防御敵人。總有辦法將這些大門破開。
隨著爆炸響起的同時,還有洶涌的洪水流淌而來。之前炸毀了上游的水壩河道已經因為人為的改造而改變了。河流直接流過城鎮所在的區域。此刻城區的地貌被改變。河流直接流淌進來,對準了入口就灌了進去。
面對這種將自己隱藏在地下的地老鼠就應該像使用水灌螞蟻窩一樣大水漫灌。直到將里面的人全都淹死。
之前草原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在地下打洞的存在,在這個擁有超凡力量的世界之中,泥土是一種可以被掌控的物質。在地下打洞的難度比起地球上就要小的多。那時候灌水往往能夠起到奇效。
然而這一次他們卻失算了。河水源源不絕的朝著被炸出破口的地下城門涌了進去。那洶涌的水量足以引發一次洪災。換做其他挖掘地洞的敵人。這個時候恐怕已經被迫從地下逃了出來。
可此時在地下基地之中負責水資源管理的人員一個個都面露喜色。
“1號水庫已經快要灌滿了。預計15分鐘之后切斷1號水庫的注入口,2號水庫準備接收水資源,記得提醒水質檢測部門每隔5分鐘抽檢一次水樣,抽檢完畢,確認沒有異常之后才允許將外界的水源注入水庫。”
嘈雜的水流奔涌聲中。電波傳遞著人們的呼喊,也傳遞著對于獲得大量水資源的喜悅。
之前擴建地下基地,城市又遭遇圍困,原本儲備的水資源是有些短缺的。至少地下的8個水庫并沒有裝滿,而現在敵人突然開始大水漫灌,那他們就完全可以將虧空的水庫給重新填滿了。
至于說所有的水庫都填滿之后。那也不用擔心。多余的水可以直接注入地下河,這點水量想要將地下基地的儲水空間灌滿,達到足以影響地下基地的正常生活的水平起碼需要幾年時間。到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聯軍繞著地下基地的入口。等待著逃脫出來的敵人。這一等就是一整天的時間,有人計算了一下這段時間注入其中的水量。按道理來說已經足以灌滿一片極大的空間了,此刻里面的人竟然依舊鎮定自若,沒有任何逃走的意思。
無奈他們只能暫時放棄改變河道,將入口空出來。
持續注水至少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大門被持續沖刷的破損掉了,而水流湍急的區域,則是讓敵人沒辦法防御。至少讓他們成功拿下了幾處通往地下基地的城門,不至于在城門的位置付出大量的戰損。
前鋒部隊之中并沒有太多的高手。更多的是偵查地下的環境回來匯報情況。而這些炮灰剛剛進入大門,就遭遇到了讓他們心膽俱寒的一幕。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