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尋寶神瞳 第五百六十九章 清康熙仿明成化
之前有人叫自己神仙眼,這聽起來還有點高大上,可是這李大神的叫法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給他的感覺就像神棍一樣。
“我是李墨,但不是什么李大神。”李墨微微點頭回道。
“我的老天爺,您真是李大神。太失禮了,您請坐,請坐。”丁大山回頭朝丁俊賢瞪一眼喝聲說道,“你傻愣著做什么,李大神可是神仙般的人物,還不快點泡好茶。”
“這么熱的天,茶就算了。”李墨連連擺手,他再這么叫下去,自己真的就像神棍了。
“對對,天太熱了。俊賢,你立刻去叫來王大爺,傅大爺和趙大爺,就說李大神到了,讓他們趕快來。”
菜菜有點看不下去了,自己請大俠哥過來主要是鑒定下古董的,可不是來被人當大熊貓看的。
“丁叔叔,你有什么古董需要李副教授鑒定的,還是早點拿出來吧。如果沒有,我們就先告辭了。”
“古董?哎呀,李大神請稍等,我立刻去屋內拿出來。”
丁大山一拍腦袋就走進臥室,丁老爺子坐在一旁打量著李墨,怪不得此人身上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氣質,他居然是古韻軒的主人。燕郊的古韻軒博物館現在誰沒聽說過,誰不知道,古韻軒主人在他們眼中真的和神仙沒啥區別了。幾個老頭子在胡同口聊天打屁時提到最多的就是古韻軒主人,時間一長李大神就喊順口了。
丁大山很快捧著一個方盒走出來,輕輕的放到圓桌上。打開盒子后,他退后一步搓搓手恭敬的說道:“還要麻煩李大神幫忙鑒定下。”
李墨只是掃了一眼便輕輕‘咦’了一聲,然后走到桌邊,從盒子里拿出一個碗。這個碗身上畫的是四只大公雞,用的是斗彩工藝,他又看看底部,有青花楷體標準款式‘大明成化年制’。
這個斗彩碗有意思。
“李大神...”
“丁先生還是叫我李墨吧。”
真受不了這個稱呼。
“那我叫您李副教授吧。”丁大山可不敢直接叫他名字,還是叫他的職業,“李副教授,這個明成化斗彩雞缸杯你覺得怎么樣?”
李墨將手中的瓷器舉高一點問道:“這像是杯子嗎?明成化雞缸杯到目前為也就出現一個,在魔都一個金融大佬手中,還從來沒聽說過有第二個雞缸杯出世。”
“啊,難道這是贗品?”丁大山臉色陡變,如果別人說這是贗品,他還保留自己的想法,可要是傳說中的李大神也說這是贗品,那這百分百肯定是贗品。
李大神是誰?看看燕郊那些博物館就能猜出他說出來的分量是多么大。而且他也沒必要在這件事情欺騙自己,那么多博物館中,比明成化雞缸杯貴重幾十倍的都有。遠的不說,就是最近的大清王朝的白虹刀和九龍寶劍總價值都能超百億了,他也不需要在這個小小的雞缸杯上動腦筋。
“明成化雞缸杯的當初拍賣價在一點五億上下,如今再上拍賣會的話超兩億,甚至更多也正常。你手中這個要真的是明成化雞缸杯那就發大財了呀。”
“可是李副教授,這個瓷器不管是燒制工藝,還是用料,還是款式都非常的精,不像是野路子。”丁大山還在保留著最后一點倔強。
“你說的對,這的確不是野路子,而是正宗官窯燒制出來的精品。”
丁大山這下聽懵了,剛才不是說這是贗品嗎?怎么一轉眼又說這是官窯出的精品瓷器。
“這個雖然不是明成化雞缸杯,但卻是清康熙仿明成化的精品瓷器,這叫清康熙斗彩碗。”
明成化斗彩幾乎達到了瓷器藝術的巔峰,后世仿制的特別多。眼前這個斗彩碗就是清康熙年間仿制明成化的官窯精品。
“李副教授,您說這是清康熙的官窯仿品?也就是說這是清康熙的真品瓷器。”丁大山激動的語無倫次,情緒在短短幾分鐘內就像開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差點喘不起氣來。
不是明成化真品,但卻是清康熙真品。
可是這清康熙真品怎么鑒定呢,總不可能你說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老丁,李大神呢?”
三個六十多歲的老者先后急匆匆的走進屋內,他們目光幾乎同時落在李墨身上。
“真是李大神啊。”
“你們看他的相貌,果然不是凡人之相。”
“見真人如見神人一般。”
李墨將斗彩碗放回方盒中,然后朝三位老者微笑著點點頭。看來自己這個特像神棍一樣稱呼的‘李大神’是甩不掉了。
“老丁,李大神是特意過來幫你鑒定明成化雞缸杯的?”
“這個雞缸杯可是沒人看好啊,李大神是怎么說的?”
“很明顯這是贗品嘛,真要是明成化雞缸杯,人家可能會八萬八就賣給他,對方又不是白癡。”
三個老者七嘴八舌說起來。
丁大山這時挺著胸脯說道:“這的確不是明成化雞缸杯,但這是清康熙仿明成化的斗彩碗,是康熙年間的官窯仿造精品。”
“清康熙的仿品?”
“當然,李大神說的。”丁大山對李墨的話深信不疑。
那個微胖老者忙看向李墨,態度同樣恭敬的問道:“李大神,能不能跟我說說這是怎么鑒定的?畢竟說到仿品,基本都代表著現代工藝品。我們還是第一次碰到清康熙仿明成化的瓷器真品。”
“那我就簡單說說,諸位既然都是愛好者,那應該對古董瓷器都所有了解。在歷史上,尤其是明清時候,每個時期的官窯瓷器在工藝上或者形制上都有顯著特點。那么在清康熙年間,官窯瓷器的特征是什么呢,首先是瓷器的透光性非常好,說明瓷胎非常薄,要知道越薄的越難燒制出來。”
“第二個就是康熙年間的瓷器,尤其是碗類的有一個顯著特征,那就是碗底部的壁厚,越往上越薄,最厚的部位和最薄的部位要相差三毫,而且厚薄非常均勻,這也說明官窯燒制出來的瓷器工藝非常的精湛。”
“第三,也是很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明朝五大名窯燒制出來的瓷器圈足基本都有明顯的火石痕,這也可以當成一個鑒定的要素。”
李墨說完三條,朝丁大山看一眼道:“麻煩丁先生拿一個聚光手電給我。”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