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起航1992 第1514章 變壞事為好事
看著面無表情的趙志軍,越說越激動的托馬斯·韋伯,忽然站起身,雙手撐在桌上,身體微微發抖:“我知道這次是英飛凌不對,是我不對,我給您道歉!但請您看在過去的情分上,再給英飛凌一次機會,哪怕只是傳感器訂單,多少都行!求您再考慮考慮……
我們合作了五年,您還記得幾年前年你們的第一款混動車上市,ecu芯片出了問題,是我帶著工程師團隊連夜從慕尼黑飛過來,三天三夜沒合眼才解決的嗎?”
看著托馬斯·韋伯近乎哀求的模樣,趙志軍的心里也有一絲感慨: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你托馬斯·韋伯當初也是一個十分純粹的工程師啊。
他走回座位坐下,沉默了幾秒,才緩緩開口:“主控芯片訂單存量定了,改不了,但還有一些變量訂單和傳感器訂單……”
“變量訂單和傳感器訂單?”
托馬斯·韋伯有些迷茫,從業這么多年來,他一時間還真有些無法理解趙志軍話里面的意思。
趙志軍將公文包里掏出文件推到他面前,文件的封面上寫著《20082010年,華夏汽車市場銷量預估,以及華騰工業集團2010年傳感器需求測算》。
他急忙翻開文件,迅速找到了相關數據:
2008年,華夏市場全年實現乘用車銷售1100萬輛;
今年上半年銷量742萬輛,預計全年銷量有望達到和突破1520萬輛;
明年、也就是2009年,預測華夏市場的乘用車總銷量將有望突破1900萬輛,沖擊2000萬輛門檻。
“我們集團為未來兩年制定了45的年增幅目標,但出于謹慎起見,與各大零配件供應商簽訂的采購協議沒有這么激進……”
不等趙志軍把話說完,托馬斯·韋伯的眼睛瞬間亮了,他已經明白了趙志軍、或者說華騰工業集團的意思:主控芯片這一塊的現有存量市場,你們英飛凌不要琢磨了,但看在過往大家合作的還算是愉快的份上,這塊增量市場可以分給你們一塊;
至于傳感器這一塊的采購,我們華騰工業集團的談判還沒開始,可以適當增加給你們的采購量。
“那……那……”托馬斯·韋伯小心翼翼的問道:“大概是……多少?”
趙志軍沒有繞圈子,直接說道:“大概是100萬顆溫度傳感器和80萬顆壓力傳感器,總價值在2600萬美元左右;此外主控芯片的增量價值大約是1000萬,總計大約是3600萬美元。
主控芯片的數量不是特別確定,可能多、可能少,如果當真是按照我們預測的市場增幅,給你們的主控芯片訂單甚至能夠來到1500萬美元……總之一切看市場,而且賬期90天,沒有預付款,并且要優先供貨……就是不知道這個協議你敢不敢簽?”
近期3600萬,遠期甚至有望來到4000萬美元?!
托馬斯·韋伯愣住了,他原本以為就算是能夠敲開趙志軍的嘴,最多也就是拿到一筆價值1000萬美元左右的“安慰單”,沒想到趙志軍直接給了一筆近期價值3600萬、樂觀一點的話,甚至有望突破4000萬美元的中等規模的訂單?
如此一來,雖說未必能夠保證自己心中的位置,但起碼不用滾蛋了!
“簽!我們簽!”
托馬斯·韋伯激動得聲音都在發抖,他雙手緊緊握住趙志軍的手,力道大得讓趙志軍皺了眉:“謝謝您!謝謝!感謝您給英飛凌這個機會!我回去就基于今天的會談構建合同草案,這一次,我們一定珍惜機會!”
趙志軍抽回手,輕輕揉了揉被握得發紅的手腕,認真的道:“托馬斯,看在過往我們合作還不錯的份上,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丑話說在前面,這單不是因為我心軟,是因為你們的傳感器的性能和價格確實更有優勢,我們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給飛思卡爾設置一個‘提醒鬧鐘’。
但這種事情僅此一次,如果你們英飛凌還敢再像這次一樣趁火打劫,別說傳感器訂單和增量的主控芯片訂單,所有合作都得斷。”
面對趙志軍言語中毫不避諱的“給飛思卡爾設置警鐘”的話,托馬斯·韋伯點頭如搗蒜,眼神里也多了幾分敬畏:“明白!我懂!您放心,不用等合同簽署,回頭我就安排我們的工程師過來,配合貴方的團隊把傳感器的溫控算法優化到最好!”
他之前總覺得華騰工業集團離不開英飛凌的
ecu技術,可看著華騰工業集團在這件事上一系列的精細,反倒是變成了最大的贏家,心中再也沒有了其他傲慢的想法,反倒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樣的企業,這樣的對手,值得他發自內心地尊重。
“好,等我的同事們整理好了會談紀要和草案之后,我們就簽字吧,”說著,趙志軍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裝:“下周,讓你們亞洲區的團隊來談,我就不參與了,我只看結果。
另外,接下來切換主控芯片的過渡期,你們英飛凌得保證供貨,絕對不能耽誤我們的正常生產。”
“保證!絕對保證!”
托馬斯·韋伯也跟著站起來,腰桿不自覺地挺直了幾分,卻不再有之前的傲慢,只剩下真誠的尊重:“我明天就回慕尼黑,親自盯主控芯片的供貨和傳感器的生產,絕對不會耽誤貴集團的生產計劃!”
走出小會議室時,托馬斯·韋伯手里攥著這份會談紀要和合作草案,心里甚至比拿到800萬顆主控芯片的訂單還要激動——自己的職務或許會被調整,但在這場該死的經濟危機下,自己不用被英飛凌掃地出門、不用失業了。
送走了托馬斯·韋伯,趙志軍匆匆的來到集團研發中心。
還沒走進實驗室,就聽到里面傳來一陣歡呼聲。
趙志軍心頭一松:好事啊!
看到趙志軍推門進來,大家紛紛熱情的跟他打招呼。
趙志軍笑著點頭,一一和大家回應,然后向工程師小陳問道:“剛剛我聽到大家在歡呼,什么好事?說說,讓我也高興一下。”
“確實是好事,”小陳興奮的道:“飛思卡爾的芯片剛剛通過了咱們的低溫測試,已經在零下40c的模擬環境中已經連續運行48小時,沒有任何一枚測試芯片出現故障。”
“太好了!”
聽到這個結果,趙志軍的臉上滿是笑容,他扭頭看向一旁的王鵬:“老王?”
王鵬非常清楚趙志軍想問穩定是什么,他一邊看著測試數據一邊回答道:“放心吧,按這個進度,25天內就能完成所有的測試,1個月內就能啟動量產適配,絕對不會影響咱們的生產。”
語氣是明顯的開心。
飛思卡爾的工程師組長也松了口氣,開心的對趙志軍說道:“我們已經完成了ecu底層程序的初步修改,下周就能進行聯調測試,如果一切順利,月底就能拿出樣品。”
趙志軍聞言,扭頭看向王鵬。
王鵬輕輕的點頭,示意對方說的沒錯。
確定無誤后,趙志軍立刻撥通了保羅·戴維斯打了電話:“保羅先生,測試進展很順利,我們希望能盡快簽訂正式合同,確保月底前能拿到第一批量產芯片。”
他相信保羅·戴維斯和飛思卡爾早就等自己的這通電話等急了。
“沒問題!”
保羅的聲音里滿是興奮,最近幾天,他確實一直在等著這通電話,天知道這種很想給對方打個電話、卻又絕對不能打的等待有多么難熬:“總部已經審核通過了合同條款,我明天就把正式合同帶過來,我們盡快簽約。
另外,第一批10萬顆量產芯片,已經在新加坡工廠生產了,簽約后就能安排發貨,確保月底前到貨。”
華騰工業集團很高興,他們不但順利的解決了自己供應鏈的一個隱患,甚至還壓低了采購價格,這意味著自己有更豐厚的利潤,如果接下來的競爭更加激烈,自己也有了足夠大的競爭空間。
飛思卡爾也很高興,有了華騰工業集團的這個訂單,意味著他們能夠順利度過本次經濟危機的寒冬,可以活下去了。
唯一不高興的,只有英飛凌。
慕尼黑的秋雨淅淅瀝瀝,似乎這段時間來,慕尼黑的雨就沒停過——就跟英飛凌的心情似的。
英飛凌總部大樓的電梯里,托馬斯韋伯用力攥著的指節泛白,眼前的電腦屏幕上,是亞洲區團隊剛發來的電子郵件,內容是與華騰工業就談的合作草案的文檔——華騰工業集團自英飛凌采購溫度傳感器100萬顆(單價12美元)、壓力傳感器80萬顆(單價15美元),合計180萬顆,總金額2880萬美元;采購各類補充主控芯片,總金額1200萬元,合同總計4080萬元,并且未來有權追加主控芯片的采購量。
看到“4080萬美元”這個數字,托馬斯·韋伯只覺得自己的腦中一片空白!
顯然,盡管趙志軍表現的很冷淡,在他還是考慮到了兩人的友誼,給了自己一個超過4000萬美元的訂單——雖然只比此前談的3600萬美元多出來400萬美元,但一筆3000多萬美元的訂單還一筆4000多萬美元的訂單,給英飛凌董事們的感覺,截然不同!
“趙,你這家伙……”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