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催淚系導演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如果早知道會分開,是否還有勇氣在一起?
《暖暖內含光》這部電影的電影名也很是引起了許多網友的疑惑。
“其實一直都有些好奇,為什么電影名字叫暖暖內含光?有沒有什么特別的寓意?”
“樓上的,自己上網搜索一下就清楚了,出處是漢代崔瑗的《座右銘》。意思是身處逆境心中依然要有光芒閃耀。原文是:在涅貴不緇,暖暖內含光。”
“臥槽,牛逼了,我說怎么看著這電影名字有些奇怪呢,原來是有出處的啊!”
“其實不止是影片片名,電影里面的他們初遇和再遇的地方,阿那亞也很有詩意,阿那亞名字來自梵語阿蘭若,原意為“人間寂靜處,找回本我的地方“。
是不是特別有意思?清除記憶之后,在找回本我的地方尋找到曾經屬于自己的那另一半!”
“臥槽,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看電影這么廢腦子的嗎?”
“難道沒有人注意到,電影里面的那個護士,也引用了外國詩句嗎?
純潔無暇的人是多么幸福呀。
遺忘世界的人,世界也把他遺忘。
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
每一個祈求都被接受,每一個愿望都得以實現。
這段詩同樣的是有出處的,來自英倫18世紀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的愛情詩《艾洛尹斯致亞伯拉德》,作者以修女的視角,講述了12世紀法國的一個忘年戀愛情故事。
好像這部電影的名字還有一個就是《美麗心靈永恒陽光》,電影名字都被玩出花來了,真心牛逼!”
“學到了,終于又有一段可以裝13的詩句了!”
同時也有不少人在討論記憶清除這個技術,是否有實現的可能?
結果自然是千奇百怪的,雖然說曾經有人說已經在這項研究上有所突破,但是實際上,卻并沒有真正地被實用,所以到底是否有這種技術,并不好說。
但是很多人卻都表示,現在沒有,但是將來肯定會有。
當然這些都是左料,也從側面證明了,這部電影,記憶清除這個設定的確并不讓觀眾覺得突兀和過分的異想天開。
李易的鐵桿影評人杜向海,自然不會錯過這部電影。
他給予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沒有出人預料。
“新世紀最好的愛情片——《暖暖內含光》!
對于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一開始我真以為是個驚悚科幻懸疑片,看到后來,才陡然發現原來是個發糖發得飛起的愛情故事。
自電影誕生以來,愛情就一直是經久不衰的故事主題之一,可惜尷尬的事實卻是,大部分被奉為經典的愛情電影,尤其是被各大電影節垂青,捧入影史留名的偉大作品,和其他類型故事的占比,遠遠不如整個全球電影產量中愛情片的占比,況且這些杰作還大多相對古老質樸。
事實上,聽說李易導演要拍愛情片,我期初是抱著悲觀的態度的,原因就如同上面說的那樣。
其實這幾年優秀的愛情片的產量已經越來越低,無他,因為作為一個久經不衰的主題,愛情片想要推陳出新,真的很難得。
當然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一個事實:愛情真的是全世界人民都喜聞樂見的故事,電影最早作為造夢機器,首當其沖自然是要滿足人們這些對于浪漫幻想的需求。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電影創作的深入,電影本身的表達范圍獲得了極大的拓展,不再局限于舞臺戲劇的拓展,臉譜化的人物和刻意夸張的沖突被漸漸舍棄,觀眾們慢慢開始習慣欣賞更加寫實的風格,以及更加復雜的故事。
由此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拍好一部愛情電影變得越來越難。一開始的黑白默片時代,女主角見到心儀的男士就會暈倒在他懷里,觀眾們在影院七嘴八舌看得不亦樂乎;到后來就得各種曲折離奇,車禍癌癥難到老;現如今,曾經的被人追捧的浪漫愛情,拍出來卻只會讓人覺得平庸。
愛情美嗎?它柔腸百轉的絢爛光芒自然是美麗的。愛情是真的嗎?無數人窮其一生都在追尋著自己的真愛,有些人運氣夠好,在合適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但也有更多的人,演繹著無疾而終或者陰差陽錯故事直到落幕才大夢方醒。兩全其美已是如斯幸運,要在電影編織的夢里,用銀幕上假想中的世界,去講述扣人心弦的真愛更談何容易。
不得不贊嘆李易導演真的是個被忽略的金牌編劇,他在《暖暖內含光》這個影片里面選擇了另辟蹊徑:用懸疑片的敘事手法,來講述這個愛情故事。
相信一些觀眾在觀影第一遍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種懸疑的感覺。
故事的一開頭,就給觀眾呈現了結局的前半部分,在情人節的早上,陳喬莫名其妙心血來潮翹掉了工作,坐車去往了秦島的海邊,認識了一個穿橘色外套燙著一頭藍色頭發的熱情女孩,兩個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沒有常規愛情電影那些甜到發膩的柔光慢鏡頭,本片觸目可及的是大范圍的冷色調,而且還如同懸疑片一樣,刻意拋出了很多異樣讓觀眾疑惑:陳喬起床時候難受的神情、出門發現車子被刮壞了、他為什么忽然抑制不住的跑去追開往秦島的火車、在江婷婷家門口那個男生反復問他是否需要幫忙的怪異舉止……
把觀眾的胃口吊起來以后,才開始緩緩打出片頭字幕,隨后把時間線撥回了故事真正開始發生的時刻,情人節的一天前,陳喬一個人趴在駕駛席上傷心欲絕的抽泣,車門上已然有了刮痕,他和女友江婷婷吵架了,分手了,她有了別的男人,而且似變得乎完全不認識他了。她那個新的年輕男友在片中刻意地沒有正臉,但聲音卻似曾相識。
為什么相遇在情人節之后,車子刮花卻在情人節之前呢?到底發生了什么?正當觀眾們一頭霧水的時候,電影終于拋出了那顆炸彈:江婷婷選擇了接受“忘情診所”的服務,從物理上把自己關于陳喬的記憶都清除了。
電影上映之后,很多人都在討論記憶清除這個設定的合理性,但是實際上,爭論這個話題其實挺沒意思的。
因為作為導演兼編劇其實在默默地使用了“上帝從不解釋”特權,片中的人物都默認接受了這個事實,這不是一個設定翔實的科幻故事,它更像是某種寓言的前提,觀眾們一般也都會選擇試著接受這個世界,給創作者一次講故事的機會。
其實關鍵在于,電影是否能在這樣的設定之下講好這么一個故事。
很顯然,李易在《暖暖內含光》這部電影里面抓住了這個機會證明了自己,這個看似荒誕的設定,卻將觀眾們帶入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全新世界,寓言的多米諾骨牌已經搭好,請準備享受環環相扣的壯麗毀滅,以及新生。
發生在電影當中的愛情故事,大抵逃不出以下單一的路線:男女主角從相遇相知,到相戀相親,最后或者是成功走到一起,皆大歡喜;或者沒能實現諾言,令人唏噓。主要的區別無非是中間各種五花八門的折騰和阻力,事業、家庭、誤解、沖突,故事最終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愛情道路上的阻力到底是刻意的狗血還是刺骨的真實。
但是本片卻通過前面的半個小時的鋪墊和設計,把觀眾帶進了另外一個想象中的世界,這里與現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的記憶可以被定向清除。沒有在科學邏輯和人性陰謀是作半分流連,于是直接迫不及待地表露了真心,這部電影要講的,其實一個關于愛情的寓言。
在這個框架設定下,《暖暖內含光》成為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愛情故事脈絡,哪怕是走過無數套路的觀眾們,也沒有見過這樣神奇的愛情故事。男女主角從分手開始,故事的高潮,是兩個人的初次相遇;兩個人從失戀開始,最后卻結束在男女二人難掩微笑,互相往對方世界投去好奇的眼光。
這幾年說境界的時候大家老喜歡提這三重功夫的理論: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暖暖內含光》中講述的愛情,同樣有著這樣螺旋上升的超然閉環。一開始陳喬和江婷婷在阿那亞的海灘相遇,那就跟一般的愛情沒有兩樣,兩個人相談甚歡,新生好感,然后相戀,接著互相挑剔對方的缺點,爭吵,傷害,分手。
這些早已淪為俗套的部分,在片中展現的篇幅最小,絕大部分空間留給了觀眾們腦補。本片著重呈現的重點,是兩個人如何走向那第二次的初遇。經過奮力的掙扎和逃亡,陳喬還是失去了關于江婷婷的一切。他們唯一能做的,只是在記憶里假裝彼此有好好地道別過。
“去阿那亞。”這一聲最后的耳語,化作召喚真愛的咒語,讓陳喬像中邪了一樣奮不顧身趕上那列火車,來到海邊,渾然不知是為了與她相遇。
愛情中最美的,是兩個人互生情愫的曖昧階段,所以絕大部分好結局的愛情電影,都將重點放在了這份朦朧的酸甜上;而兩個人曖昧中最最美的時刻,莫過于那好似久別重逢的人生初見。在陳喬和江婷婷還不知道的時候,觀眾們卻已經明白,你們的相遇,就是那命中注定的愛情。
愛情大抵是一個同貓咪般傲嬌的存在,喜歡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說討厭;分開的時候,眼睛里偷偷藏著舍不得;以為忘記,卻在夢里放肆回憶。所以用這樣傲嬌的方式,用分手來講相識,用失戀來講相愛,才是真正最貼切的打開方式吧。
為了在故事的中后段保持敘事多樣,同時也作為陳喬和江婷婷的對照組,在記憶世界之外,影片還平行穿插講述著那個現實世界當晚發生的故事,相比陳喬的記憶絕命大逃亡,這里的聲色犬馬,同樣光怪陸離。
這個世界上應該再沒有其他藝術形式比電影更適合用來表現夢境,我本人不止一次也在夢中,從奇怪的第三人稱視角觀看過自己,那種感覺生疏又奇妙。
在本片的后段,陳喬為了留住記憶中的江婷婷,把她帶往了很多原本沒有她的記憶里。這一方面是片中科幻世界觀的延續,另一方面,這一行為同樣具有深遠的心理學象征意義。
陳喬把江婷婷帶回了自己小時候,卻把江婷婷變成了自己的姑媽,我們為什么偏偏會對這個人有如此特別的感覺?正是因為在過往的記憶深處,我們在自我潛意識里早就藏好了一個揮之不去的深刻意象,而她,正像是從那個夢里走來。
這一段童年陰影的戲構思極為精巧,陳喬性格懦弱敏感,正是因為小時候受過霸凌欺辱,在眾人的逼迫與嘲諷下,還是個小孩的他,用錘子砸死了一只小鳥,滿手的血污成為了心里揮之不去的傷口,所以他才那么害怕,害怕傷害別人,也害怕被人傷害。
在逃亡的過程中,他帶江婷婷看過了自己無數最隱秘最羞恥的記憶,但是在這個孩提時代,熱情豪爽的江婷婷成為了他的英雄,拉著他的手帶他離開了那些混蛋,像發光的天使。
“我多么希望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認識你。”對啊,我是那么愛你,你生命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不想錯過,因為早在很久很久之前,你就已經住進了我的心里。
前面的這些,種種的種種,其實都是為了最后的結局做鋪墊,用最甜的糖,來熬過最澀的苦!
他們收到了記憶清除的錄音,在“初遇”之后,卻直接劇透了結局,好像是上帝在告訴他們,你看看吧,可憐的孩子,跟他在一起,你將受到多么大的傷害,你看看,你們后來,變得有多么的難看,到最后,在你們互相眼里,對方將會是多么丑陋,這份愛情,終究會變成深深的傷害。
如果知道了彼此終究會分開,你們是否還有勇氣走到一起?
根據我從幾位修成正果的朋友那里了解來的心得,從戀愛到結婚,大抵需要經歷這么一個過程:一開始互相吸引的時候,對對方完全沒有要求,會因為所有的好事而欣喜,也會因為害怕不能在一起而患得患失;等到真正在一起,剛開始滿世界都是快樂的陽光,無憂無慮像幾歲的孩童;再過一段時間,相處日久,就會互相挑剔指責,經歷漫長的磨合與陣痛。
如果互相的評價指數可以畫一條曲線,那此時無疑是最低點,好多情侶,就是撐不過這一段最艱難的沒完沒了的吵架時期,沒能找到合適的相處方式,才不得不分道揚鑣;而一旦經過了這一段,反而感情會進入穩定期,甚至相處得當,反而會迎來不錯的持續上升。
這部電影,李易給出的假設就是在愛情最甜蜜的開始,把可能最苦澀的結果擺在了面前,讓他們自己選擇命運。用來考驗他們之前的愛情是否足夠純粹,足夠甜蜜,哪怕真的會有那一天,彼此眼中的對方不再完美,他們互相都覺得ok。
相信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在惡言將要出口的時候,看著對方委屈的臉,他們扔能想起最初擁抱愛情的瞬間,那奮不顧身的樣子。
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讓我們永遠在一起。”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