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 目錄 >> 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去二道白河 |
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去二道白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去二道白河 甸棗子、藍莓,其實跟牛毛廣生長在一個地方,都是澇甸子里頭。 之前薅牛毛廣的時候就見過哪里有,這下自然是輕車熟路。 甸棗子樹,屬于落葉小灌木,生長在有水的澇甸子里面。 一叢一叢的,枝條細嫩柔軟,上面結滿紫色長圓形的果子。 成熟的甸棗子,輕輕一碰很容易就掉。 所以很多人都帶著簸箕,將簸箕接在枝條下面。 然后輕輕敲打枝條,甸棗子就會落在簸箕里面所以,當地人才把摘甸棗子叫做打甸棗子。 如果遇到果子比較多的地方,實際上都不用多少時間,就能裝滿一桶。 一個人一天打兩水桶甸棗子,還是很容易的。 甸棗子打回來,直接到飲料廠的收購點,挑選出青果、樹枝、毛毛蟲等雜質后,過秤算賬,八毛錢一斤。 一桶甸棗子大概有二十多斤,手快的人一天打兩桶甸棗子像玩一樣,輕輕松松掙三四十塊錢。 這樣的活,大家都巴不得更多才好呢。 飲料廠在好幾個地方都設立了收購點,一天就能收購很多甸棗子。 收到的甸棗子,直接用白色大塑料桶裝好,運回飲料廠。 野生的甸棗子,無農藥化肥無污染,果子表面覆蓋一層白蒲,富含酵母菌。 但是這東西的果皮非常薄,采摘運輸過程中很容易破碎。 進廠之后簡單用清水沖洗,然后粉碎提取果汁濃縮儲存。 飲料廠這邊忙著開發新產品,忙著收購野果子,儲存濃縮果汁。 一參場這邊,還要顧著綜合利用這方面的開發。 去年一參場起參做貨五萬丈,也不能全都栽天麻,于是就弄了菌袋養殖木耳。 靈芝培育技術也日臻完善,正好分出一塊地來,做靈芝人工培育。 收集靈芝孢子粉,或者做靈芝盆景,反正都有用處。 除了這些,東崗那邊的微生物復合肥研究項目,許世彥也得經常過去看一看。 目前復合肥料研究已經有了不小的進展,各項數據表明,他們研究的微生物復合肥,對于人參的生長有極好的促進作用。 而葉面肥的效果更好,不僅可以使植物葉片茁壯生長,促進葉綠素生成,而且對于一些病害,也可以起到治療的作用。 研究基地的人跟許世彥討論過,基本上明年春天,這個微生物復合肥還有葉面肥,就可以正式投產了。 忙忙碌碌的,六月匆匆過去,七月也過去了一半。 許海源和許瑾萍倆人,期末考完試,放假了。 倆孩子的成績都還不錯,依舊是名列前茅。 許世彥想起去年答應孩子們的,要帶孩子們去長白山看一看。 于是就跟蘇安瑛商議,找個時間,帶著孩子們去爬長白山。 蘇安瑛這陣子也沒閑著,今年又在機修廠原本那個場子附近,又買了兩萬丈參土。 依舊照著去年的方式,自家拖拉機雇了人,翻地賣成品土。 蘇安瑛要管著好幾個場子,還得看著參土進程,也夠她忙的了。 夫妻倆商議了一下,決定趕在七月十八號這天,帶著孩子們去一趟長白山北坡。 其實西坡離著近,但西坡目前開發的太差,沒啥好玩的,還是帶著孩子們去趟北坡吧。 等著再過幾年,西坡開發的好一些再說。 原本,許世彥想帶著許成厚還有蘇維忠夫妻一起,可幾位老人一聽,都搖頭。 他們都這個歲數了,還去爬什么山啊?還是饒了他們這把老骨頭吧。 至于楚瑄淮,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還是別折騰他了。 既然要出去玩,肯定不能落下楊皓宇。 但是許世彥夫妻帶著五個孩子,有點照顧不過來。 最后楊鈞顯兩口子就說,他們在長白山腳下住了這么多年,也沒去過長白山,不如一起吧。 就這樣,七月十六號上午,楊、許兩家,坐火車去二道白河鎮。 雖然只隔著一年,可二道白河鎮上,似乎跟去年相比,有了一些變化。 街面更整齊了,新房子比去年多了不少,商鋪什么都也比以前多了。 “什么時候,咱們西坡也能開發就好了。” 許世彥領著妻兒在街上走著,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說著。 上輩子,西坡正式開發,是九六年開始的。 那時候當地也沒啥錢,西坡山門還是南韓的韓溫集團捐資修建。 九八年的時候,建成后的西坡正式啟用,比北坡晚了十多年。 所以,松江河跟東崗的開發,也比二道白河這邊晚了太多。 即便是許世彥重生那時候,經濟水平也比不過二道白河。 “那還不簡單?你努努力多掙錢,別人不來開發,咱們找人合作開發。”蘇安瑛半開玩笑似的說道。 許世彥聞言愣了下,隨即哈哈笑了起來。 “你可真看得起你家男人,這么大個長白山,就算開發了景點兒也是國家的,哪有咱們啥事兒啊?” 將來,長白山會被評為5A級風景區呢,天池國旅那算是省重點企業,這個,可輪不到個人。 不過,到時候想辦法弄個啥酒店之類的,倒是可以想想。 那邊,楊鈞顯夫妻聽見了也笑。 “許哥,這事兒也不是不可能,事在人為,你努努力,說不定可以。” 說完,眾人都哈哈笑了起來。 “爸爸,那邊是松樹么?長的好漂亮啊。” 從火車站下車往南走,會路過一片松樹林。 那松樹長得和別處的不一樣,樹皮赤紅,枝條都集中在上部,舒展優雅,亭亭玉立,跟其他地方的松樹截然不同。 許瑾萍瞅著那樹,就特別感興趣,于是纏著許世彥,追問那松樹叫什么。 “那是美人松,學名叫長白赤松,這種松樹很特別,只在二道白河兩岸有一些。 你看這些樹,姿態優雅,就像一個個美人兒似的,所以就叫它們美人松。 很多植物學家都對美人松很感興趣。 據說國外的植物學家就把美人松移植回去,結果水土不服,就不是美人松了,長成了受氣小媳婦。” 孩子好奇心盛,總愛打聽,許世彥當然得給孩子講一講。 當然,這些話,都是上輩子聽他家大閨女講的。 那都是閨女帶團時積累下來的知識,許世彥偶爾聽閨女在家背,記下來的。 沒想到,這輩子,他先講給閨女聽。 “哇,美人松,很好聽的名字哎,果然長得很好看,像個大美人似的。” 童言童語,惹人發笑,眾人聽了,都忍俊不禁。 (本章完) 請:m.vipxs.info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