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 目錄 >> 第八百八十三章朕身邊的可用之才怎么這般少 |
第八百八十三章朕身邊的可用之才怎么這般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第八百八十三章朕身邊的可用之才怎么這般少 盧象升極為有手段,利用大明官軍俘虜高迎祥的事大作文章。 不僅利用皇帝的招撫圣旨去宣傳。 還宣揚他厚賞了背叛高迎祥的起義軍頭領一斗谷、乾公雞等人。 如此種種手段來向其他起義軍釋放信號。 尤其是崇禎的大赦詔書,在高迎祥沒被俘之前,只是讓起義軍頭領小規模的思索,要不要投降官軍,洗白上岸,從此咱也能吃皇糧。 可盧象升連戰連勝之后,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更多了。 不得不說,盧象升的組合拳確實是對起義軍起到了極大的震撼作用。 相比于洪承疇殺降的名頭,盧象升目前還沒干過這種事。 以至于不少起義軍對于這個能打又能說的大明文官,是有些信任的程度。 要是換洪承疇來招撫,他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有這個心思。 誰讓洪承疇殺人殺的太狠,不投降殺,投降了之后還殺! 那還投降個屁啊? 最重要的還是以高闖王為招牌的起義軍敗了,人心就散了,剩下的越來越難帶。 有人想要李自成接過闖王的名號,但李自成還沒有接,繼續觀望。 剩下的人自是要好好為自己謀劃。 其中實力比闖王稍弱的蝎子塊、張妙手二人便沒了戰意,斗志瓦解的差不多,想要相約投降官軍。 官軍把高闖王押送北京,千刀萬剮的消息放出來了。 此二人自覺是打不過盧象升的,還有他手底下的靖遼伯吳國俊。 據說他連后金都能打的過,那咱們起義軍還怎么跟他打? 旁人不知道真相,自然覺得靖遼伯威名赫赫,不可戰勝。 這種交易的事,賀今朝不會往外大肆宣揚。 吳國俊自然是要緊閉嘴巴,知道真相的少之又少。 洪承疇等人也是有猜測,并沒有實錘。 更是沒有人揭開這個蓋子。 蝎子塊與張妙手二人害怕落到高迎祥的下場。 千刀萬剮。 不是誰都有勇氣接受這個死法的。 別看大明經常搞這種死法,搞得威懾力下降,但對于大部分人震懾非常管用。 他們二人只帶了十二個心腹一同去求見盧象升。 聽到這個消息,盧象升先是愣了一會,然后便忍不住笑出聲來。 此二人估摸手中有幾萬人馬,且一直東跑西跑的,善戰士卒沒有遭到太大的損失。 若是能夠招降他們,允諾為首的幾個人回老家當富家翁,剩下的人全都充入標兵營,官軍的戰力會更加強盛。 起義軍的實力只會更加孱弱。 盧象升也知道千金買馬骨的事,先把他們這些頭頭跟底下的士卒分開,之后便好控制的多。 旁邊的河南巡撫玄默當即出聲提醒:「總理,莫要被他們誆騙。」 「什么意思?」 玄默便開口說了當年還是紫金梁當老大的時候,他把這波起義軍圍在黃河數月。 在冬天到來之后,就是這個張妙手帶著銀兩去投降京營的主將和監軍,說是請求招撫。 這些見錢眼開的監軍自是滿口答應,還上書陛下。 然后張妙手為代表的反賊,便是從官軍那里買來了大批的過冬物資。 人馬足食后,他們趁著天寒地凍,在黃河溜冰跑路了。 這件事是玄默他親身經歷,所以對張妙手這個名字記憶深刻。 現在他 又來投降,其中是否有詐? 這次指定不能讓他跑嘍。 一旁的朱大典也急忙提醒,莫要忘了車廂峽舊事。 朝廷對他們屢次信任,可這些反賊辜負了朝廷的信任。 盧象升走了幾步,賊寇頭領送上門來了,如何能把他們拒之門外。 如果他們還敢降而復叛,那就宰了他們。 想通了這期間的道道,盧象升親自接見了他們,按照慣例宣讀了皇帝的大赦。 蝎子塊、張妙手二人不停的叩頭,感激大明能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 當夜就率眾投降,以表達自己的誠意。 盧象升也沒有辜負他們二人的期待,又給皇帝寫了一封信。 同時也接到了皇帝給他們的回信,那便是讓他暫時不要來勤王,繼續圍剿其余反賊。 洪承疇也會來配合你的,把高迎祥平安的押解進京。 聽到這個消息,盧象升總算是松了口氣,他也不愿意事情做了一半,然后又被調走。 吳國俊說的那種情況,極有可能出現。 陛下還是明事理的。 「靖遼伯,往京師押運闖賊高迎祥就交到你手里。」 「啊?」 吳國俊一愣。 盧象升倒是面露笑意:「如今流寇勢力微弱,洪總督也來助我。 京師那里的清軍還在肆虐,你押運完高迎祥,正好協助張鳳翼等人攻打清軍。」 吳國俊張了張嘴,不知道要如何回話。 講道理,他擒獲了高迎祥,又親自押解進京,乃是露臉的好差事。 可事實上要是清軍沒有破壞邊墻,進入京師附近進行搶掠。 這著實是一件露臉的好差事。 但如今送完了高迎祥回京,會不會直接被派出去與清軍作戰? 那可是數萬兵馬,都在瞧著自己與清軍對戰。 只要到了京師,那吳國俊就是被架在了火上,進退不得。 「靖遼伯可是有話說?」 「盧總理覺得清軍可怕嗎?」 「不可怕。」盧象升看著吳國俊道:「難不成靖遼伯害怕了?」 「我不是害怕清軍。」 盧象升盯著吳國俊,他不是害怕清軍,那就是害怕明軍了。 「盧總理難道沒有想過勤王師足有數萬人,他們全都據城而守,不去出戰。 縱然你與他們聯合作戰,他們也會率先逃跑,可別忘了滿桂是如何戰死的? 我若回去與清軍交戰,身邊都是這種隊友,我是不放心的。」 盧象升倒是不覺得吳國俊這么想有什么錯,大明的許多將士都是被同行給坑死的。 本來是優勢兵力,打著打著,就成了弱勢兵力。 縱然有和清軍相當的戰力,那也會被優勢兵力圍剿,如何取勝? 「行了,定要不要出現什么差錯,也勿要叫他死了。」 盧象升見吳國俊不立即接下,便開口道: 「且把心放在肚子里,回去準備一二、 明天立即出發,盡早趕往京師,以免夜長夢多,等你到了京師,清軍興許就撤軍了。」 「是。」 吳國俊無奈只能應下,回到自己的帳篷,就開始給賀今朝寫信,詢問他能不能來京師周遭一趟,大軍所需要的路費,他出。 賀今朝與張福臻匯合了之后,正在征調士卒,然后便與他說了楊文岳的舉措。 張福臻頓了頓有些欲言又止。 「何事?」賀今朝也不是蠢笨之人:「 有話直言。」 「主公如此高調行事,以崇禎的性子而言,他必然不肯用二王的性命換高迎祥的性命。 議和是不可能議和的,除非主公伏低做小,然后得到崇禎的賞賜,這件事才有余地。」 張福臻捏著胡須道:「況且楊文岳用二王的交換條件,說的好聽讓主公占據大義,讓崇禎落了下乘,但他也沒想讓高迎祥活著!」 「嗯?」聽到這里,賀今朝眨了眨眼睛:「倒是有我先前沒參透的地方。」 「主公,楊文岳把高迎祥的價值與大明兩個藩王綁在一起,你都肯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換他一條命,那崇禎定然不會同意的。」 張福臻走了兩步:「況且以崇禎的思維,他覺得這兩個王爺早就死了,你是來誆騙他的,那就更不可能放過高迎祥!」 「這么說,我還被楊參謀給算計了?」 「只是我的一點猜測。」張福臻躬身道:「興許是我想得多,楊文岳他確是實打實的在幫助主公,成就大業。」 「你的意思是不救?」 「主公無論提出什么法子,崇禎都不會接受。 他看不起你一個小驛卒,從骨子里就覺得你不配跟他說話,更不用說威脅他了,他不會接受的。 這也在說如果藩王不能守護好自己的性命,落到賊寇手中,崇禎就認為你死了。 尤其這還是筆賠本買賣,兩王對于朱由檢能有什么價值? 他殺了高迎祥,才能震懾全天下的反賊,以此來維護他的統治。」 賀今朝長舒一口氣,在大廳內走了幾步,也接受了現實。 高迎祥落到崇禎手里,對于這個剛愎自用的人而言,就得殺了他才行。 「倒是我一廂情愿了。」 賀今朝搖搖頭,從利益的角度而言,高迎祥的價值抵得過無數個藩王的價值。 崇禎是不會答應的。 楊文岳此舉一下子就把高迎祥架起到一個不屬于他的高度,想活也就想想了。 「主公想明白了,還要去營救嗎?」 「救,如何能不救?」 賀今朝走了兩步:「人我都調動好了,就往京師溜達一遭。 縱然救不了高大哥,我也得從清軍手里切下一刀來。 他黃臺吉入京師,擄掠了那么多人口,有沒有問過我的意思?」 張福臻給賀今朝解釋,同樣是不想救,也沒法子救高迎祥。 錘匪的手還伸不到那么長,但該擺出來的態度,還是得擺出來。 尤其是書信已經送過去了,主動權便交出去。 自家主公想要叫停此事,不讓張宗衡上書那也沒得機會了。 落子無悔! 只不過此番過后,錘匪要面對明軍更多的襲擊。 張福臻又想了想,主公要是占據全陜,那就擁有山陜之地,他就是想要低調也低調不起來了。 莫不如就趁著此番出擊,造勢! 把西北錘匪的名號喊的更加響亮一些。 大明治下百姓生活困苦,那么多人都想要跟著流寇走,不是沒有原因的。 到時候興許還會有更多的人來投靠錘匪。 「主公,是否要讓劉宗敏調過來守衛南方?」 賀今朝想了想說道:「就讓楊文岳接替你守衛晉南,你隨我往京師附近走一遭。」 「是。」張福臻應了一聲。 話說唐王帶著征召來的人一路北上,還沒出河南地界,先跟零散的農民起義軍打了幾場仗,互有勝負。 這讓他信心大增,正好用些許賊寇來磨 練他的指揮能力。 唐王只是理論派的,一直不曾在軍事上有所鍛煉,這幾天算是來著了。 朱聿鍵開心了。 但是朱由檢不開心了! 當他接到巡撫的奏報,甚是惱火。 他竟然敢不把朕的命令放在心里,還自行招兵買馬,他想做什么? 朱聿鍵是來勤王的? 一瞧就知道有不臣之心,他想要坐上朕的皇帝之位。 按照大明的傳統,藩王是絕對不能興兵且離開他的王府,除非像潞王那種全家被賀今朝俘虜,然后只把世子送出去。 潞王他想要逃跑,都沒得機會。 當然昔日被唐王得罪的大臣們,他們摒棄前嫌,給朱聿鍵說盡好話。 言之鑿鑿說唐王他動機純粹,絕不是覬覦皇帝之位,請陛下勿要多心。 這種話無異于火上澆油。 崇禎更是怒不可遏,連一幫愚蠢的大臣,都看出來唐王的心思,唐王怎么就以為朕看不出來他的動機呢? 崇禎下令讓禮部商議,廢為庶人,派錦衣衛把朱聿鍵給關進鳳陽的監獄去守陵,同時讓朱聿鍵的弟弟當唐王。 唐王勤王的事,就這么被蓋棺定論。 在處理完這件事之后,崇禎也接到了盧象升的奏報。 崇禎大喜過望,擒獲高迎祥之后,果然震懾了其余反賊。 他給盧象升回復說遵詔行撫,及張文耀(張妙手本名)歸順情況知道了。 且拓養坤(蝎子塊本名),盼撫心切,解散余黨,扔著地方官加意賞賜,莫要為難,其余各部,充入軍營。 另外逮捕總兵張全昌! 因為張全昌先前投降了,又逃回歸附大明,被盧象升留用。 張全昌本以為自己會像黑云龍那種待遇。 可崇禎認為他連賊寇都投降,指定是個廢物! 先抓起來審問一遭,是否叛國。 崇禎處理完了湖廣等地之事,依舊沒有見張鳳翼提供給他任何有關清軍的戰報,反倒病的一日比一日重。 清軍接二連三地進入內地,如入無人之境,給了崇禎很大的刺激。 更激發了他對于干練的軍事人才的渴求。 可如今只有洪承疇、盧象升、吳國俊三個人入了他的眼。 堂堂大明,竟然找不到幾個能打仗厲害的人才! 對于這件事,崇禎很是氣惱,自己可用之人,實在是太少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