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快穿之歷劫我是認真的 >> 目錄 >> 第717章 茍且偷生的世子(21) |
第717章 茍且偷生的世子(21)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穿之歷劫我是認真的 第717章 茍且偷生的世子(21) 京兆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可京城這邊至少有稀粥喝,回到家鄉那是死路一條,很多人都不愿意走。 半死不活的窩在京城外待著,這樣待著成什么樣子,若是被皇上知道了,他這頭上的烏紗帽還要不要了? 所以,京兆伊只能派了人去驅趕,那些捕快客氣點的不過是罵上幾句,不客氣的是直接動。 鬧的民怨沸騰,只是,若是他們鬧事的話,就會被捕快抓起來。 如此再三,幾個刺頭被抓后,災民們自然就不敢再反抗。 然后,那些災民就陸陸續續的離開,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京城外面圍著的這群災民已經消失不見了。 得知災民離開京城的消息,皇帝還夸了京兆伊幾句,說他辦事牢靠。 可現在看來,那些災民離開京城后,哪里是回了家鄉? 皇帝氣的心梗,再讓人查下去,才得知這些災民,大多數都是去了其他的城池,還有些一直往南邊走。 只是,想到蜀南那邊也遭了災的,那些災民怎么也不可能去蜀南吧? 恐怕是往南后,又分散去了其他的地方。 一想到這么多災民,去了別的地方,硬生生把原來的地方變成了空城,皇帝就忍不住氣得咳出了血來。 若是受災時,及時派了人去賑災,哪里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一年下來,他和朝臣們斗的死去活來,本就心神疲憊,再加上這些日子受了風寒的緣故,一開始只是輕微的咳嗽幾聲,可到了后面,卻開始發低熱,咳嗽也越發的厲害起來。 到現在,氣血上涌,直接咳出了血來。 只是,皇帝發現自己咳出血來,立馬把手中的帕子給收了起來。 若是那些朝臣得知他的身體有恙,恐怕第一反應就是讓他立儲。 他如今不過才過四十,那里就需要立儲了。 特別是后宮那些嬪妃們,個個身后都依靠著家族。 皇帝都能想象的出來,不管立誰當太子,恐怕這太子以后都會成為傀儡,這是他絕對不想看到的。 他這些年,辛辛苦苦的清理宗室和那些外戚,不就是不想做個傀儡皇帝么! “陛下,喝口茶吧!” 皇帝的身邊的大太監看到皇帝煞白的臉,眼中閃過一抹擔憂,卻不敢表露出來。 他從皇帝登基前就貼身伺候的老人了,最是明白,不能隨意揣測帝皇的心思。 就算知道些什么,也要把自己當成死人一樣,緊緊地閉上嘴巴,捂住耳朵。 可現在皇帝的身子,作為貼身的人自然知道,越發的不行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是皇帝的貼身之人,若是其他人做了皇帝,他最好的下場,也是去給皇帝守陵墓了。 若是一個弄不好,很有可能直接賜他三丈白綾,讓他跟隨皇帝去地下繼續伺候。 他雖然是個殘缺之人,求的不過也是一條活路。 如今看來,他得為自己尋一條退路才是。 皇帝假裝若無其事的拿過茶來,喝了一口,把喉間的血腥氣一起咽了下去。 “陳福,你說朕是不是應該立太子了?” 把茶杯放到貼身太監的手中時,皇帝嘆了口氣,像是問太監,又像是問自己。 陳福的眼皮頓時猛地一跳,原本就弓著著的腰,彎的更低了。 “陛下正當春秋鼎盛,如今朝里朝外全靠陛下撐著呢。” 聽到陳福的話,皇帝從鼻孔里哼了一聲。 “你是貼心的,朕是知道的。不過,這宮里宮外,怕不是有許多要朕死的。” 聽到這句話,陳福大驚失色,立馬噗通一聲跪倒下來。 “陛下,老奴還想服侍陛下千秋萬代呢!” “哈哈哈……千秋萬代,你這奴才,倒是敢想。” 皇帝聽到這話,頓時心情舒暢,哈哈大笑起來。 陳福見狀,這才暗暗松了一大口氣。 服侍皇帝睡下后,陳福這才一瘸一拐的從寢宮里出來。 “干爹,兒子扶著你。” 見到陳福這副模樣,一個小太監機靈的上前,伸出手臂,讓陳福搭在他的胳膊上。 一直到自己睡的住處,陳福原本面無表情的臉上才露出一抹陰沉的神色來。 看來,自己尋退路的事,得早點做決定了。 只是,他對宮內那幾位娘娘生的皇子,可都不抱什么希望。 皇帝如今看這幾個兒子,就如同看仇人一樣。 幸虧最大的那個,也不過才十歲。 若是再大上幾歲,說不得會出什么意外也說不準。 可除了這宮里的幾位皇子,外面能有緣寶座的宗室,皇帝的那幾位兄弟,基本都已經被皇帝清的差不多了。 就連先帝最中意的安王,他從皇帝那邊聽來的只字片語里也大概猜出了安王已經變成了廢人的事。 陳福感受到膝蓋的疼痛,忍不住心中有些煩躁。 不過,既然那幾位王爺不行了,那就只能往那幾位王爺下面的子嗣里去找合適的人了。 此時的周天賜正一頭扎在建設中呢,新送來的一批災民,大大的減輕了他缺人的負擔。 在時姜的提議下,原本的蜀南城不但擴大了一倍不止。 既然擴大了,以前那破爛的城墻自然也要重新的建。 愿意來建城墻的,不光包三餐,還給一斤的糧食帶回去給家里人嚼用。 有些家中只有老弱病殘的,對這樣的待遇欣喜不已,再不用擔心自己的父母妻兒餓肚子了。 若是家中有去紡織廠或者粉絲廠的,更是高興。 畢竟,沒有人在家里吃閑飯,夫妻倆都能掙到飯吃,還有工錢可拿。 這是之前逃難時,絕對想不到的事。 對比當初他們涌向京城的時候,除了那些官太太們施的粥,京城里那些當官的,其他根本不管他們的死活,甚至連那口救命的粥最后也不想給他們喝了,還趕他們離開。 當時離開時,他們都充滿了絕望。 卻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心中再次慶幸,聽了人的勸說,來了這邊蜀南。 因為蜀南的動靜實在太大,原本皇帝早就撤回那些監視的人,終于發現了不對勁,立馬上報給皇帝。 得知這個消息的皇帝,頓時震怒不已。 原來之前從京城離開的那些災民,居然去了蜀南? 安王這是安了什么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