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樂隊的盛夏 三百八十四章 青花瓷(下)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臺下觀眾為這唯美的歌詞意境而驚嘆不已,而舞臺上,葉未央在唱完第一段主歌后,卻放下了話筒。
那一直只有古箏獨奏的伴奏聲,也在一段顫音之后,緩緩停下。
舞臺上驟然一靜。
就在觀眾們心底剛升起了一絲疑惑時,古箏、琵琶、蕭、還有富有節奏感的鼓點聲和同著在兩個呼吸的靜止后,突然全部響起,富有層次感和濃郁的古典腔調。
一直在充當伴舞的廖頡單手水袖用力一揮,氣沉丹田,抬起頭富有力量的為這首歌注入了靈魂。
“天”
“青色”
一聲非常嘹亮而又中氣十足的戲腔唱調,極具震撼感的從廖頡口中響徹而出。
現場所有的觀眾,單單只聽到一個拖著長腔的“天”字后,就立馬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頭皮發麻!
韻味十足的戲腔,再次驚艷了所有人。
葉未央再次用戲腔與流行的結合,告訴所有人,原來戲腔是一個這么美的事物,足夠作為一首歌的靈魂驚艷全場。
故意停頓了兩拍,等廖頡將“天青色”三字綿延唱完后,葉未央才再次舉起話筒,跟著她一起和聲唱道: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唯美的副歌,讓觀眾大呼過癮,果然沒有猜錯,這首歌簡直好聽的沒話講!
“天青色等煙雨”其實無論從意象和邏輯上都是錯的。
天青色并不是青花瓷的顏色,而是汝窯的顏色。
而且天青色等的是驟雨,從天而降的驟雨過后才能見天青,而煙雨是由地面往上升的水汽。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天青色,是一種只有在驟雨過后才能短暫見到一下的顏色,非常的珍貴。
說到這,“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句詞的秘密就很顯然了。
天青過雨這種碰運氣的小概率事件就像我能等到你一樣難。
此Hook核心句借用雨破天青處,以稀以美為喻!
而下半句的“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則取蘇洵名句:“月暈而出,礎潤而雨。”
以及韓愈那句“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
來代指月色在水中的光暈。
這種將古典漢語的雅韻鑲嵌在現代流行音樂歌詞之中的做法,完全將“字中含詩”的美學意蘊表現的淋漓盡致。
所有觀眾都從這通俗易懂,卻又內含著華夏古典詩詞文化的歌詞中,感受到了中華語言魅力之美。
“這也太唯美了吧,葉未央簡直太會寫了...”
“這是什么神仙作詞啊?一個“等”,一個“暈”,唯美的讓人簡直無法呼吸了,原來有這么多唯美的字,可以用來形容美好事物啊!”
“還有那句: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好浪漫!!!”
“兩個完全沒有關系的東西,居然能聯系到一起,而且還這么浪漫。”
臺下的觀眾們再也忍不住了,不斷地在激動的贊美的葉未央的演出。
《青花瓷》這首歌詞的美麗,正是來源于這種使用漢語語詞的特殊方式,漢字的魅力常因為這個字使用的歷史,而獲得豐富奇特的意蘊。
一個詞,一個字,都會因為其被使用的歷史,而獲得很多別樣的意義。
就像“暈”,一個很普通的詞,卻可以讓人聯想到很多唯美的畫面。
不僅如此。
一段抓耳唯美的副歌唱完后,葉未央緊接著就唱起了第二段主歌。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里」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上半段依舊是在深入描述青花瓷,加深觀眾對青花瓷的印象,并且同樣借物喻人的在抒發著思念之情,不斷惦記心愛的姑娘。
而下半段,則更讓人驚艷不已。
江南小鎮、潑墨山水畫、簾外芭蕉、銅綠門環……
“芭蕉”“驟雨”“門環”“銅綠”“江南”,一個個單看并不驚艷的詞,組合在一起,卻在眾人眼前展開了一副煙雨江南圖。
三個“惹”字一出,更是立馬就把字面上空洞的景色寫活了,靜謐的江南也瞬間調皮起來。
“惹”字,幾乎立馬會讓人聯想到“何處惹塵埃”,仿佛憑空而來,無憑無據,就像是愛情一樣縹緲。
“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江南小鎮惹了你”,更是加深了這種無來無去,無憑無據的味道。
為“我”對“你”的“惹”暗中抹上了一種迷離淌憂的意味。
這可比直接用“招惹”兩個字在意境上強了不是一點半點!
這種利用字詞本身的歷史蘊含來流露出詩情畫意的意境,一般的作詞人根本無法做到,甚至可以說至今歌壇都沒出現過如此天才!
有著濃郁華夏古典文化的歌詞,每一句都能讓人聯想到詩情畫意的畫面與典故,這種寫作方式,可以稱之為“字中含詩”!
明明整首歌沒有用過任何一句古詩,但是卻能從歌中聽到好多古詩!
這種寫作境界,已經可以碾壓那些只會粗劣的直接將古詩詞寫到歌詞里的所謂“古風歌曲”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第二遍副歌再次響起,依舊是葉未央與廖頡的合唱,他們一人用流行唱法,一人用戲腔,將古典與現代的美完美交融交織在一起。
當整段副歌唱完后,廖頡揮舞著水袖,眉目帶羞,倒彎下了腰,半仰著臉看著天花板,依舊用那直穿透人靈魂的戲腔高聲嘹唱道:
“月鶯歌,輕乘船”
“風停后,江心岸”
“昨夜夢回臨川”
“春歸鷓鴣天!”
葉未央也首次嘗試著,用著從黃鐸那學來的流行戲腔唱法,氣沉丹田,學著老旦的口吻與唱腔,聲音醇厚而又有力量的跟唱;
“挽清風,撫憑欄”
“三巡后,月高懸”
“氣貫九州”
“卻在珠簾暮卷悠悠白云間”
廖頡也在一旁不斷地為他和著聲。
兩人的戲腔二重唱壯懷激烈、大氣恢宏,震撼的全場觀眾,說不出話來。
“這....也太好聽了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